1 / 61

鄉土文化講章

鄉土文化講章. * 精英村的地理位置 * 精英村的部落 ※ 精英村的土地 * 精英村的地名 * 精英村的河流 * 精英村的山 * 精英村的族群 * 精英村的交通 * 精英村的農產品 * 精英村的傳統食品 * 精英村的文教機構 * 精英村的原住民文化 - 狩獵 * 精英村的耆老 * 精英村的沿革. *精英村的地理位置. 精英村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東北方,東面以奇萊南峰、能高北峰、能高主山、能高南峰與花蓮縣相鄰;西面以台照 14 線與大同村相接,南面以馬黑坡山陵線與春陽村比鄰相連,北與合作村相鄰。

betsy
Download Presentation

鄉土文化講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鄉土文化講章 • * 精英村的地理位置 • * 精英村的部落 • ※ 精英村的土地 • * 精英村的地名 • * 精英村的河流 • * 精英村的山 • * 精英村的族群 • * 精英村的交通 • * 精英村的農產品 • * 精英村的傳統食品 • * 精英村的文教機構 • * 精英村的原住民文化-狩獵 • * 精英村的耆老 • * 精英村的沿革

  2. *精英村的地理位置 • 精英村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的東北方,東面以奇萊南峰、能高北峰、能高主山、能高南峰與花蓮縣相鄰;西面以台照14線與大同村相接,南面以馬黑坡山陵線與春陽村比鄰相連,北與合作村相鄰。 • 精英村地處濁水溪與其支流搭魯灣溪、馬黑坡溪上游地區。海拔約1100-3338公尺,地勢高陵險峻,谷地縱橫,溪河急端。

  3. *精英村的部落 • 廬山溫泉部落 • 精英村轄有四個部落,由濁水溪下游,第一個部落為廬山溫泉部落,原名Mhbu,音譯『馬黑坡』,它是莫納.魯道的故鄉;也 是全國最有名的渡假溫泉。 廬山溫度,早期無人居住。當時的部落,位於溫泉區的上方台地,日據時,部落稱為馬黑波社,為莫那魯道的家鄉。

  4. 廬山部落 • 第二個部落為廬山部落,原名Bwalung,音譯『布瓦侖』,它是登能高群山的出入口,更是出產高山茶極品的地方。 • 廬山部落,日據時稱為布瓦倫社,為德克搭雅群之部落。一九三0年霧社事件後,因參加霧社抗日事件,許多族人戰死。生還族人皆遷移至大肚溪上游畔之台地,就是日人所稱之「川中島」。 • 原太魯閣群之沙都社、布拉搖社、布西資卡社、布西搭雅社、德魯灣社一部份族人,被強制遷移至布瓦倫社,後來又往上方遷。即現在所稱之廬山部落。

  5. 平靜部落 • 第三個部落為平靜部落,原名Toda,音譯『多達』,這個部落是賽德克族Toda語系原住民的世居地,日據稱 • 現代化的平靜部落 • 『陶查』,是一個喜歡和平、與世無爭的人民。

  6. 平靜部落,日人稱「道澤」或「韜侘」群,清代舊志稱「斗截」。清朝末年葉建立五個部落:為rucaw路朝社、 Tnpalax巴拉赫社、 Aiyu愛油社、PngPung本布恩社 。 • 一九三0年霧社事件後,有超半數被日人強迫遷徙至德克搭雅群的呼古社舊址,即現在仁愛鄉春陽村。而Luku-daya路固達亞群四個部落也遷徙至較平坦之Lukudaya 路固達亞社。Toda多達群四個部落未遷徙的族人仍居住在原來社址,即仁愛鄉精英村平靜社區。

  7. 平和部落 • 第四個部落為平和部落,原名Rukudaia,音譯『路固達雅』。此地的居民屬Toda語系的賽德克族,也是最接近北邊的賽德克族太魯閣語系的德魯彎部落。日據時曾經被遷移至平靜,國民政府遷台後又重回平和部落。

  8. 精英村的土地 • 精英村景色壯麗,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是個避暑聖地, 而且有清澈可飲用的溫泉水。 • 精英村總面積為1704.95公頃,建地18.13公頃,旱地57748公頃,林地1103.82公頃,其他2.9公頃;境內多高山峻嶺,台地甚少。

  9. 精英村東面以奇萊山、能高山與花蓮縣秀林鄉為界、西面以台十四線與大同村為界、南面以雲龍橋向東走武令山陵線與春陽村為界、北面以得母汗山陵線與合作村為界。

  10. 精英村地形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最低在南面。因此,主要河流濁水溪由北面向南,縱貫本村。濁水溪的支流都源出於東面高山,因本村地勢東高西地,長年雨水沖刷,山勢皆呈東西向,縱谷多, 溪流也多,大多流入濁水溪。

  11. 塔魯灣溪

  12. 精英村的地名 • 精英村由四個部落組成,部落之間相差五公里餘,每ㄧ個部落都有其生活範圍,因此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命名,以下介紹各部落的地名。 • 平靜部落,原名toda,譯「都達」。平靜部落由幾個社組成,地名lucaw、ayu、tenbarax、penbung、tenbabaw、isik。

  13. 地名 • 地名與農作地點關係密切、只要是耕作或狩獵的地方就有地名,也就是說只要有人跡的地方就有地名。 • 精英村的部落建於河流岸邊的台地,因此,以河流為分界,由低向高,一一介紹各地的地名。

  14. 平靜及平和部落 • 平靜及平和部落toda 的生活領域, • 在濁水溪的東岸的地名: • 有knali、plubung;atas、dngalung;uiri、isik、aiungu、bliiu、dnalung、tmuxan、tbatu;batung、buian;naxan、hawac、adaw、bruring。 • 在濁水溪的西岸,suku;btuwan、waming;knali、dawic、lbuqing、xkawan;krawa;twanan、uiung、bisan、xkawan;dungung、muxing、waiu、bangung;uiri、naxan、bnowan、bungu、bali;

  15. 精英村的河流 • 精英村的河流,除了受降水量和蒸發亮的影響,更受濁水溪上游的影響。 • 精英村年雨量在2000公釐以上,屬多雨型。但雨量雨季集中於夏季,冬季甘燥。尤其五月的梅雨季,一連會下十幾天的雨,六、七、八月是颱風季節,雨下的又大又急。因此,精英村的河流-濁水溪及其支流的水,因夾帶大量泥沙,非常混濁。

  16. 精英村主要有一條河流,就是濁水溪。它較大的支流有二條,搭魯灣溪和馬海撲溪。精英村主要有一條河流,就是濁水溪。它較大的支流有二條,搭魯灣溪和馬海撲溪。 • 馬海撲溪於廬山溫泉入搭魯灣溪,搭魯灣溪於雲龍橋下方入濁水溪,溪流清澈,但湍急。 • 尤其夏季,河流污濁,多污泥。常使河流兩岸坍方,形成多處峭壁,深達百公尺餘。

  17. 流經平靜部落的濁水溪有四條小支流,哥那里溪、得瓦南溪、巴頓溪、巴黎溪。流經平靜部落的濁水溪有四條小支流,哥那里溪、得瓦南溪、巴頓溪、巴黎溪。 • 哥那里溪就是平靜橋下方的小溪流,水量不大,冬季枯竭無水;此溪水是平靜部落tenbabaw的水源區,也是平靜國小夏季用水的水源區。水質清晰無污染。

  18. 哥那里溪就是平靜橋下方的小溪流,水量不大,冬季枯竭無水;此溪水是平靜部落tenbabaw的水源區,也是平靜國小夏季用水的水源區。水質清晰無污染。哥那里溪就是平靜橋下方的小溪流,水量不大,冬季枯竭無水;此溪水是平靜部落tenbabaw的水源區,也是平靜國小夏季用水的水源區。水質清晰無污染。 • 得瓦南溪源於松崗,水量全年豐沛。夏季時,與濁水溪匯流處有五處瀑布,風景優美;吊橋旁有小路通到濁水溪溪谷,是早期賽德克族都達群開闢的古道,也是一處優質的休閒林森步道 。

  19. 八臀溪就是平和橋下方的小溪,源於得母汗山,是平靜部落的水源區,水量全年豐沛。日據時,開闢一條水濬至部落,作為種植稻田 • 用水,這條水濬已經荒 • 廢成修水小徑。 • 巴黎溪是平和部落對面的小溪,水量不大,冬季枯竭無水。此溪流距離部落較遠且水位較低,因此無人使用它,水量完全流入濁水溪中

  20. 精英村的山 • 精英村四周環山,山系呈東面北面高,西面較低,南面最低。東面有奇來南峰(3358公尺)、能高北峰(3184公尺)、能高主峰(3262公尺); 西面是 • 合歡山支脈有鳶峰、翠峰、梅峰、清靜農場等陵線。北面有梅峰、得母汗山、奇來南峰。南面有清靜農場(1760公尺)、武令山(1935公尺)、能高主峰。

  21. 精英村是原住民賽德克族都達群與德魯固群的居住地,各族群所生活的各山頭,都有山名。以下介紹各部落的山精英村是原住民賽德克族都達群與德魯固群的居住地,各族群所生活的各山頭,都有山名。以下介紹各部落的山 • 廬山部落:母安山 再生山 • 平靜部落:達毋易子山(duiaq dauic)布奴山(duiaq bungu)、得母汗山(duiaq tmuhan)、波裡魷山(duiaq bliiu)、 • 平和部落:巴黎山(duiaq bali)哥拉苞山(duiaq qrapaw

  22. 精英村的族群 • 精英村的族群是賽德克族,賽德克(Sdeiq)族很久以前就已經在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許多部落。因為部落很分散,交通不便,各社群社會又封閉。所以形成各部落的文化習俗。而由於語言的差異,賽德克族就分出三種語系。

  23. 德魯固(Truku)語群 • 居住在翠峰底下濁水溪畔。 • 德魯固(Truku) 語群的賽德克族,在很久以前就在濁水溪上游,建立了五個部落 。sadu沙都、blayaw布拉搖、busicka布西、busidaya布西搭雅、tluwan德魯灣。 • 1930年霧社事件後,blayaw布拉搖及busidaya布西搭雅的族人全部遷移到廬山及松林部落。 • 因此,德魯閣(Truku)語群的賽德克族,現今的部落是合作村的sadu沙都、busi布西、tluwan德魯灣;精英村的buwalung廬山部落、廬山溫泉部落;親愛村的puran松林部落。

  24. 多達(Toda) 語群: • 居住在松崗底下,濁水溪畔的東岸台地上。 • 多達(Toda) 語群的賽德克族,日據時,譯「道澤」或「韜侘」,清代舊志稱「斗截」。 • 多達(Toda) 語群的賽德克族,由六個部落組成,rucaw路朝Aiyu愛油Tnpalax巴拉赫PngPung本布 • 恩Lukudaya 路固達亞、qrapaw哥拉包。 。 • 1930年霧社事件後,六個部落的六成族人,遷移到春陽村及大同村。 • 因此,多達(Toda) 語群的賽德克族,現今的部落是精英村的平靜部落、平和部落;春陽村及大同村的碧湖部落

  25. 德克搭雅(Tktaya) 語群: • 居住在母安山下濁水溪及馬赫坡溪一帶。 • 德克搭雅(Tktaya) 語群的賽德克族,在日據以前,就建立了十二的部 • 落,布瓦侖(Buwalng)、馬黑波(Mhbu)、蘇谷(Suku)、德勒都夫 • (Dlodux)、巴蘭(Palan)、呼古(Hogo)、東眼(Tongan)、西寶 • (Sibaw)、卡都蘇谷(Katusuku)、等卡那(Tnkana)。因此,德克搭雅 • (Tktaya) 語群是賽德克族勢力最大的族群。 • 1930年霧社事件後,近七成的族人抗日成仁。歷劫幸餘的德克搭雅 • (Tktaya) 語群的賽德克族人,就遷移至北港溪的互助村。 • 因此,德克搭雅(Tktaya) 語群的賽德克族,現今的部落是南豐村的 • 天主堂部落、南山部落,互助村的清流部落、中原部落

  26. 精英村的交通-道路 • 精英村位於中央山脈西麓山地,多高山峻嶺,海拔高度約1100公尺至3358公尺。『高山溪谷,河流瀑布』,是精英村最佳的寫照。 • 精英村早期的路,不是道路而是小道。它順著山勢,沿著溪谷。有時翻越陵線,有時穿過山腰;遇溪水就築吊橋。因此,各村的聯絡路徑,都是羊腸小徑。

  27. 精英村的道路有以下類型: • 省道 • 台14線是精英村主要的道路,由埔里至屯 • 原;這條路經過本村起自雲龍橋,經過廬山,止於屯原。這條道路,是在民國60年延著古路開闢的。 • 縣道 • 投85線是從省道台14線94 K叉路起,沿著濁水溪東岸,經平靜,止於靜觀。這條路經過七二水災後,多處坍方,路基下陷;至今尚未修護,行經此路的車子要特別小心。

  28. 產業道路 • 產業道路是村民通往農田的道路,也是載運肥料、農產品出入的唯一要 • 道。產業道路的通暢與否關係著農民的生計。 • 以下介紹平靜平和部落的產業道路 • 一號農路: • 屬於平靜部落,通往得姆漢山的農路。由1400公尺的阿伊尤部落起到2000公 • 尺的得姆漢山, 路面以S型往上爬升,這條路可以通往平生部落。 • 二號農路: • 屬於平靜部落,通往波路林山的農路。由投85線4K叉路起右轉,部份路面已鋪水泥, • 在接近山頂上,路面小,車子無法通行,僅摩托車可行。 • 這條路到山頂後,向右可以通往廬山部落;向左可以通往平生部落。

  29. 農路 • 三號農路 • 屬於平靜部落,是通往清靜農場的農路。由平靜派出所右處小路起, • 先向濁水溪溪底, 過吊橋後延著農路上行就可以通到清靜農場。 • 這條農路是平靜部落對外聯絡的第二條道路,是主要道路投85線的替 • 代道路。這條路大部分已.舖柏油,小車可以通行。 • 四號農路 • 屬於平和部落,是通往梅峰農場的農路。由平和前小部落起,先向濁 • 水溪溪底,過吊橋後延著農路上行就可以通到梅峰農場。 • 這條農路是平和部落對外聯絡的第二條道路,也是主要道路投85線的 • 聯外道路。這條路叉路很多,外地人容易迷路

  30. 本村面積遼闊,山高水多, 除了有豐盛的自然資源外,境內許多台地、山坡、溪谷、也多加以開墾。因此,農產品非常多樣,有高山茶、高冷蔬菜和溫帶水果,有些部落還培植香菇及花卉。 以下介紹精英村的農產品 (一)、高冷蔬菜: 1、甘藍: 甘藍又名高麗菜,是本村栽培面積最廣的農作物之ㄧ。主要產期是每年六月至十月,本村因全境為中央山脈一環,地勢高,氣溫低,日夜溫差大。因此,出產之甘藍,口感脆甜,品質優良。 * 精英村的農產品

  31. 1、水蜜桃: 水蜜桃,屬薔薇科,果實軟,水分多,皮薄、肉甜多汁。本村的水蜜桃,自日本引進栽培,由於氣候適合,海拔1000公尺至1800公尺的山區,均有栽植。 產期自六月至八月,而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為盛產期,本村的水蜜桃色澤鮮紅,肉質甜美,水分豐。是本鄉高級水果之一。 2、溫帶梨: 梨,屬薔薇科,果實球形,一年生。本村出產之梨,以新世紀梨及新興梨為主。花期為四月、五月,產期為八月、九月。所產之梨,因氣候環境優越,品質特優。皮細肉脆多汁,口味脆甜;。 高冷水果

  32. 2、甜椒: 甜椒,俗茄科果菜,俗稱青椒。本村800公尺以上農地均可栽種。本村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氣候寒冷,日夜溫差大,特別適合栽植甜椒,。甜椒果實皮厚、肉脆、口感香甜。 3菠菜: 菠菜,屬藜科,葉根生,形狀為形三角形。以露天或網室播種方式栽培,約三十至四十天即可收成。栽培面積也多,主要產期為七月至十一月。菠菜經濟效益極優,為農民最喜愛栽培之蔬菜之一。 高冷蔬菜

  33. (三)、茶 茶,俗屬山茶科,長綠灌木,多分歧。適於溫暖多雨地帶栽培,適應力極強的一種高經濟作物。 本村全境高山峻嶺,東靠奇萊山、能高山,北臨合歡山,西受濁水溪潤。因此,鄉內終年雲霧遼繞,氣候微寒,雨量充沛,日夜溫差極大。 本村茶葉,分佈於鄉內800公尺至2000公尺之山區。產期分為春夏秋冬,春茶─四、五月,夏茶─六、七月,秋茶─九、十月,冬茶─十一、十二月。 (四)、花卉 花卉,是作物的一種,也是農業的一部分。本村地理環境特殊,日夜溫差大,雨量豐,極適合栽植高級花卉。產期為六月至十一月,主要品種為草花類如滿天星、星辰花。球根類如香水百合、葵百合、鬱金香。 農產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