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662 Views
第 2 章 塑料结构工艺性. 要想获得优质的 塑件,除合理选用塑 件的原材料外,还必 须考虑塑件的结构工 艺性,这样,不仅可 使成型工艺得以顺利 进行,而且还满足了 塑件和模具的经济性 要求,即以最低的成 本生产出合格的塑件。. 学习指导. 异性面塑料模具成型零部件加工(单击停止播放). 塑件结构工艺性概念. 符合成型工艺要求. 简化模具结构设 计. 方便模具的制造和维修. 降低生产成本. 2.1 塑件结构工艺性概念. 塑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螺纹. 尺寸及尺寸精度. 孔. 加强肋. 表面粗糙度. 嵌件. 壁厚. 圆角.
E N D
第2章 塑料结构工艺性 要想获得优质的 塑件,除合理选用塑 件的原材料外,还必 须考虑塑件的结构工 艺性,这样,不仅可 使成型工艺得以顺利 进行,而且还满足了 塑件和模具的经济性 要求,即以最低的成 本生产出合格的塑件。 学习指导 异性面塑料模具成型零部件加工(单击停止播放)
塑件结构工艺性概念 符合成型工艺要求 简化模具结构设计 方便模具的制造和维修 降低生产成本 2.1塑件结构工艺性概念
塑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螺纹 尺寸及尺寸精度 孔 加强肋 表面粗糙度 嵌件 壁厚 圆角 符号 塑件形状 支承面 文字及标记 脱模斜度 齿轮
2.2 尺寸及尺寸精度 塑件尺寸的大小取决于塑料的流动性。 塑件尺寸精度与模具制造精度、磨损情况、塑料收缩率波动、成型工艺条件变化、塑件成型后时效变化、模具的结构形状有关。因此,塑件的尺寸精度一般不高,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精度等级。 塑件尺寸公差国家标准是GB/T14486-93。按此标准规定,塑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MT,公差等级分为7级,每一级又可分为A、B两部分,其中A为不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尺寸的公差;B为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尺寸的公差(例如由于受水平分型面溢边厚薄的影响,压缩件高度方向的尺寸)。
塑件表面粗糙度是决定塑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模具表面粗糙度有关。 一般模具表面的粗糙度数值要比塑件低1~2级。塑件表面粗糙度Ra一般为0.8~0.2um。 模具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使表面粗糙度不断加大,所以应随时给予抛光复原。 透明塑件要求型腔和型芯的表面粗糙度相同,而不透明塑件则根据使用情况来决定它们的表面粗糙度。 2.3 表面粗糙度 塑料模具抛光(单击停止播放)
2.4 壁厚 塑件的壁厚不仅为了保证塑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也为了塑料在成型时能保持良好的流动状态。壁厚过大,则浪费材料,易产生气泡、缩孔等缺陷;壁厚过小,成型时流动阻力大,难以充型,因此应合理选择塑件的壁厚 。 同一塑件的壁厚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内应力,使塑件产生变形、缩孔及凹陷等缺陷。要求塑件各处壁厚完全一致也是不可能的。不同壁厚的比例不应超过1:3。
2.5 塑件形状 在满足使用性能前提下,尽量使塑件的形状有利于成型,不采用侧向抽芯机构,使模具设计简化。 塑件内侧凹陷或凸 起较浅并允许有圆角时, 可以采用整体式凸模并 采取强制脱模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塑件在脱 模温度下应具有足够的 弹性,以保证塑件在强 制脱模时不会变形。
改变 塑件形状以利于塑件成型的典型实例
可强制脱模 的侧向凹凸
2.6 脱模斜度 注:本表所列脱模斜度适于开 模后塑件留在凸模上的情形
2.7 孔的设计 塑件上常见的孔有通孔、盲孔、异形孔和螺纹孔等。这些孔均应设置在不易削弱塑件强度的地方,且在孔与孔之间、孔与边壁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 热固性塑件孔间距、孔边距 mm 孔的加强
通孔成 型方法
2.8 加强肋 加强肋的作用是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增加塑件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塑件翘曲变形。 若塑件壁厚为δ,则加强肋的高度L=(1~3)δ,肋宽A=(1/4~1)δ,R=(1/8~1/4)δ,肋端部圆角r=δ/8,α=20~50。当δ≤2mm时,可取A=δ。
2.9 圆角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塑件的强度,改善熔体的流动情况和便于脱模,在塑件各内外表面的连接处,均应采用过渡圆弧。
R/δ与应力集中系数的关系曲线 圆角半径尺寸
2.10 支承面 以塑件的整个底面作为支承面是不合理的,因为塑件稍有翘曲或变形就会使底面不平。通常情况下采用塑件凸起的边框或底脚(三点或四点)来作支承面。
塑件螺纹成型方法 用金属螺纹嵌件 模具成型 塑件机械加工 内螺纹型芯成型 外螺纹型环成型 2.11 螺纹 塑件上的螺纹既可以直接用模具成型,也可以在成型后用机械加工方法成型。对于需要经常拆装和受力较大的螺纹,应采用金属螺纹嵌件。
塑件螺纹的选用范围 塑件上的螺纹一般应选用较大的螺牙尺寸,直径较小时也不宜选用细牙螺纹,否则会影响使用强度。 注:表中“+”为建议采用的范围
为了防止螺纹最外圈崩裂或变形,应使螺纹最外圈和最里圈留有台阶。螺纹的始端和终端应逐渐开始和结束,有一段过渡长度l。为了防止螺纹最外圈崩裂或变形,应使螺纹最外圈和最里圈留有台阶。螺纹的始端和终端应逐渐开始和结束,有一段过渡长度l。 a)错误 b)正确 a)错误 b)正确 塑件上螺纹始末端过渡长度 注:始末端的过渡长度相当于车制金属螺纹型芯或型腔的退刀长度。
可强制脱模的圆牙螺纹 两段同轴螺纹的设计
2.12 嵌 件 在塑件中嵌入其它零件形成不可拆卸的连接件。 塑件中嵌入嵌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塑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等,或者是增加塑件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或者是降低塑料的消耗。 嵌件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玻璃、木材和已成型的塑件等非金属材料,其中金属嵌件的使用最为广泛。 常见的嵌件种类 笔记本外壳上的铜螺母嵌件照片
金属嵌件的设计原则 (1)嵌件应可靠地固定在塑件中 金属嵌件在塑件内固定方式
(2)模具中嵌件应定位可靠 外螺纹嵌件在模具内的固定
内螺纹嵌件在模具内的固定 细长嵌件在模具内的支撑固定 1-嵌件; 2-支撑柱
(3)嵌件周围的壁厚应足够大 由于金属嵌件与塑件的收缩率相差较大,致使嵌件周围的塑料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设计不当,则会造成塑件的开裂,而保持嵌件周围适当的塑料层厚度可以减少塑件的开裂倾向。 金属嵌件周围塑料层的厚度 mm 注:成型带嵌件的塑件会降低生产效率,使生产不易实现自动化,因此在设计塑件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嵌件。
2.13 符号、文字及标记 塑件上有时需要带有文字或图案符号的标志。 标志应放在分型面的垂直方向上,并有适当的斜度以便脱模。 如果塑件字记是凸的,在模具上则为凹形,加工比较容易,文字可用刻字机刻制,图案等可用手工雕刻或电加工等方法加工,但凸起的标记符号容易磨损。 如果塑件字记是凹形的,在模具上则为凸形,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满足,可采用电火花、冷挤压或电铸等方法加工。 位于塑件凹处的凸字具有很多优点,无论在研磨抛光或使用时都不易磨损破坏,而又容易加工,因而被广泛采用。 鼠标外壳文字的照片
2.14 齿轮设计 塑料齿轮目前主要用于精度和强度不太高的传动机构,其特点是重量轻、传动噪音小,可制作齿轮的塑料有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聚砜等。 齿轮各部分的尺寸关系如下: (1)最小轮缘宽度t1应为齿高t的3倍; (2)辐板厚度H1应不大于轮缘厚度H; (3)轮毂厚度H2应不小于轮缘厚度H; (4)最小轮毂外径D1应为轴孔直径D的1.5~3倍; (5)轮毂厚度H2应相当于轴径D。
如果齿轮厚度不均匀,则会引起齿型歪斜,用无轮毂的齿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如果齿轮厚度不均匀,则会引起齿型歪斜,用无轮毂的齿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 由于塑料的收缩率大,要避免因辐板结构 产生的齿歪现象。 由于塑料的收缩率大,所以一般只宜用收缩率相同的塑料齿轮相互啮合。 塑料齿轮的固定形式 塑料齿轮的辐板结构
思 考 题 1. 塑料一般由那些成分组成?各自起什么作用? 2. 塑料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有什么区别? 3. 什么是塑料的流动性?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4. 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塑料螺纹设计时要注意哪些内容? 6. 什么是嵌件?设计金属嵌件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