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走向盛唐

3. 走向盛唐. 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一 女皇武则天. 唯一的女皇 通向皇位的道路 女皇的功与罪. 通向皇位的道路. 1. 太宗的才人. 《 旧唐书 》 卷六 《 则天皇后本纪 》 : 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废王立武事件的深层意义: 关陇贵族集团把持政权的时代宣告结束.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 2. 高宗的爱妃. 3. 晋位皇后. 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Download Presentation

走向盛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3 走向盛唐 女皇武则天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2. 一 女皇武则天 • 唯一的女皇 • 通向皇位的道路 • 女皇的功与罪

  3. 通向皇位的道路 1. 太宗的才人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废王立武事件的深层意义: 关陇贵族集团把持政权的时代宣告结束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 2. 高宗的爱妃 3. 晋位皇后 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皇后 1人 永徽六年(655)晋位皇后 夫人,正1品,4人 嫔,正2品,9人 永徽元/二年(650/651),27/8岁,回宫 婕妤,正3品,9人 美人,正4品,9人 才人,正5品,9人 贞观十一年(637),14岁/40岁;649年,26岁,太宗驾崩,出家 宝林,正6品,27人 御女,正7品,27人 采女,正8品,27人

  4. 通向皇位的道路 4. 内辅国政 比来天后事条,深有益于为政,言近而意远,事少而功多。务令崇用,式尊无怠 。 《唐大诏令集》卷三《改元弘道诏》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帝(高宗)自显庆(656-660)已后,多苦风疾,百司奏表,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5. 皇太后摄政 《建言十二事》 上元元年(674) 1、劝农桑、薄赋徭 2、给复三辅地 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4、南北中尚禁浮巧 5、省功费力役 6、广言路 7、杜谗口 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9、父在,为母齐衰(cui)三年 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11、京官八品以上益廪入 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十二月己酉,詔改永淳二年為弘道元年(683)。將宣赦書,上欲親御則天門樓,氣逆不能上馬,遂召百姓於殿前宣之。禮畢,上問侍臣曰:“民庻喜否?”曰:“百姓蒙赦,無不感悅。”上曰:“蒼生雖喜,我命危篤。天地神祇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 是夕,帝崩於真觀殿。時年五十六。宣遺詔:“皇太子即位于柩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 《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

  5. 武周新字 • 通向皇位的道路 6. 为登基造势 7. 女皇登基 君临天下 垂拱四年(688) 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 载初元年(689),创制新字 利用佛教经典为女主做舆论准备 推行恐怖政策,打击李唐宗室、忠臣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天授元年(690)“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大云经》: “佛告净光天女言:汝于彼佛暂一闻大涅槃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分之一。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 690年,颁制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 太后自徐敬业之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资治通鉴》卷二○三:

  6. 女皇的历史评价 1. 黑暗面 “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唐会要》卷三 “皇后” “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 《资治通鉴》卷二○○ “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 《资治通鉴》卷二○六 2. 光明面 (1)打破常规、破格用人 (2) 打破了关陇贵族集团对政权的垄断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卷二○五

  7. 唐高宗、武则天乾陵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 神龙元年(705)正月,“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8. 雷家骥 著《武则天传》 推荐图书

  9. 二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705年,中宗上台。 神龙三年(707),太子李重俊政变,败死。 景云元年(710)六月二日,韦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立殇帝,韦后临朝称制。 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日,太平公主、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睿宗登基,李隆基为太子。 景云三年(712)八月,李隆基即位,为玄宗。 先天二年(713)七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败死。李隆基坐稳了皇位。 • 李隆基即位 • 女皇的政治遗产 • 走向盛唐 • 安定皇位:功臣、诸王离京 • 信用贤相,整顿吏治 • 恢复发展生产 • 打破秩序之后的混乱:上层矛盾重重 • 人才济济 +官员冗滥(2000多员外) • 人民负担重 • 边疆形势紧张 《唐大诏令集》卷一○ 三《处分朝集使敕八道》: “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人时。” “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为无事。”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姚、宋相继为相,〔姚〕崇善应变成务,〔宋〕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遮。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10. 二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 开元(713-741)盛世 忆 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斑斑,男耕女桑不相失。 《通典》卷七《历代户口盛衰》: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二十年,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

  11. 阎守诚 吴宗国 著《唐玄宗》 推荐图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