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18 Views
第 8 讲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8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本节内容提要 : 8.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8.2 面向对象的系统建设方法 8.3 现有方法评价 8.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8.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 CASE )
E N D
8 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本节内容提要: 8.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8.2 面向对象的系统建设方法 8.3 现有方法评价 8.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
8.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1) •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 •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其目标在于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开发过程自动化,就像第4代语言使软件系统编程自动化一样。CASE技术是系统开发工具与方法的结合,它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一种较完善的技术,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一组优化的、集成的且能大量节省人力的系统开发工具,它着眼于系统分析和设计以及程序实现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CASE是基于现在的软件工程方法来进行的。 《管理信息系统》
8.1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2) • 使用CASE工具有以下优点: • ☆显著提高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生产率。 • ☆能够培训和指导用户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系统。 • ☆使用交互式图形技术支持结构化系统分析/设计,用户容易理解。 • ☆由于CASE工具自动化程度高能自动生成程序代码,使开发者把系统开发重点移到系统分析/设计上,能控制系统开发的质量与实现。 • ☆CASE工具的信息库,软件库,数据字典的可重用技术,使得系统的定义与描述可以从非冗余的数据字典、软件库中产生,并具备系统分析/设计一致性与完整性检验。 《管理信息系统》
8.2 面向对象的系统建设方法 • 面向对象(Obect-Oriented,OO)的系统建设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法,OO方法与原型方法有某种相同之处,同是属于自底向上思想体系的开发方法。 • 传统的结构化系统建设方法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只注重问题的某一方面。功能分解方法通常被刻画为从“做什么”到“怎样做”,而OO法则是从“用什么做”到“要做什么”,前者强调从系统外部功能去模拟现实世界,后者则强调从系统内部结构去模拟现实世界。 • 其基本思想是: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以便于对客观的信息实体进行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从而使设计出的系统尽可能直接地表现问题求解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
8.3 现有方法评价(1) • MIS建设方法体系中的三大类方法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补的,而且都和MIS特性密切相关的,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建设好的系统能满足其特性的要求。 • 首先,当系统建设者能作出准确、完整、严格的需求分析时,传统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是一类有效、成熟的方法,然而需求本身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本身就否定了需求的严格明确性。 • 第二,由于结构化生命周期采用功能分解、瀑布模型的方法,在完成了功能需求定义后,系统分析员就算完成了任务,交给后续人员去工作,后续人员以完成功能为主要目标,往往使得各功能模块之间联系复杂,且最终实现模型与人工系统模型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不利于理解和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
8.3 现有方法评价(2) • 第三,对于需求具有模糊性的问题引出了快速原型化方法,当获得一组基本的需求后,原型化方法快速予以“实现”(即原型Prototype),随着用户和开发人员通过原型对系统理解的加深而不断地对这些需求进行细化补充,需求是在不断与应用人员沟通的发展过程中动态地定义的,这种方法能适应企业的工作方式。 • 第四,针对开发时效性问题引入了OO方法,它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客观的描述到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这是OO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和成就,它使系统的重用性好。 《管理信息系统》
8.3 现有方法评价(3) • 第五,针对时效性和软件支持问题,也可引入CASE方法,应用CASE方法的关键是CASE工具,CASE工具使原型化方法和OO方法能付诸于实现。 • 综上所述,虽然有诸多缺陷,但只有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是实用并较全面支持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方法。 • 其他的几种方法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或不很成熟或只能作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局部开发环节的补充,暂时都还不能替代其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占目前系统开发工作量最大的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这两个重要环节。 《管理信息系统》
8.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1) •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 这种开发方式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和自己的开发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 •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是: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当企业管理业务有变化或发展时,可以及时对系统进行变更、改进和扩充。其主要缺点是:系统开发用期一般较长;难于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8.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2) • (2)委托软件开发公司或科研单位进行开发 • 对企业来说这是在几种开发方式中最省事的一种。由于整个开发工作委托给外单位,故选择好具有开发经验,又熟悉本系统业务的委托单位,并正确地将企业对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传达给委托单位,就成为开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当事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委托开发的单位提出系统开发任务书,明确新系统的目标、范围和总的功能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派出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监督控制工作的进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 这种开发方式的优点是:开发周期较短,企业不必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择好的开发单位,企业能密切配合整顿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现代信息处理的要求,则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其缺点是: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困难。 《管理信息系统》
8.4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3) • (3)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 • 其主要优点是:在合作开发中,可发挥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强,本企业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共同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又适用性强的系统;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 (4)购买(租用)软件包 • 由于国内外已开发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软件包,可供企业选择,作为建立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同时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的工资很高,使得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成本都很高。因此购买(或租用)软件包是最省力、最经济的开发方式。对于自身不具备系统开发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尤为适用。我国目前自行开发的商品化软件包还很少,引进国外的软件包既价格昂贵又不大适合我国国情。 《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