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84 Views
视功能检查 (一)、(二). 刘科佑 06\09\18. 一、双眼视和立体视检查. 1 、映光法 根椐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况 内斜:映光在鼻侧 外斜:映光在颞侧 瞳孔缘 15° 角膜缘 45° 瞳孔缘角膜缘之间 30° 此法适用于儿童不合作者. 2. 交替遮盖法. 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另一眼注视目标,将挡板移向另一眼,观察被遮挡眼的运动情况。 此法适用于两度以上某种类型的斜视倾向。. 3. 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 用遮挡板遮挡一眼另一眼注视目标,遮挡不少于 5 秒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 观察该眼的注视运动情况。 本法用来判断隐斜还是显斜
E N D
视功能检查(一)、(二) 刘科佑 06\09\18
一、双眼视和立体视检查 • 1、映光法 • 根椐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况 • 内斜:映光在鼻侧 • 外斜:映光在颞侧 • 瞳孔缘15° • 角膜缘45° • 瞳孔缘角膜缘之间30° • 此法适用于儿童不合作者
2.交替遮盖法 • 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另一眼注视目标,将挡板移向另一眼,观察被遮挡眼的运动情况。 • 此法适用于两度以上某种类型的斜视倾向。
3.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 • 用遮挡板遮挡一眼另一眼注视目标,遮挡不少于5秒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 • 观察该眼的注视运动情况。 • 本法用来判断隐斜还是显斜 • 还可以用来判断哪一只眼为主视眼
4.马氏杆检查法 • 为自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 • 根据光点和光线的位置判断水平方向斜度 • 如垂直放置马氏杆则看到横光线判断垂直光线斜度 • 马氏杆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在一起说明没有斜视
6.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 • 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 • 先用交替遮盖法检查出患者存在斜度 • 再用三棱镜中和所出现斜度 • 所用三棱镜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度
7.眼球运动的检查 单眼运动的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眼外肌运动的基本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双眼眼球在水平、垂直及旋转方向运动的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集合运动和集合近点测定:双眼异向运动功能状况的检查
正常集合近点为6.5cm,超过10cm而无眼位异常者说明集合功能不全正常集合近点为6.5cm,超过10cm而无眼位异常者说明集合功能不全
9.融合功能检查 • 双眼同时视检查:用于视网膜对应状况以及感觉融像的检查 • 右红左绿 • 融合范围的检查,了解双眼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运用自身运动性融合机制来保持双眼单视最大异向运动的范围
融合范围检查方法 • 水平融合范围 • 垂直融合范围 • 判断标准
水平融合范围 底向内的模糊点:无 底向外的模糊点:13△ 破裂点:8△ 破裂点:25△ 恢复点:5 △ 恢复点:15△ 垂直融合范围 破裂点:5△ 恢复点:2△
12.立体视觉检查 • 综合验光仪法 • Titmus立体图定量检查法
13.对比敏感度检查法 • 是在明亮对比变化下,人的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眩光栅视标的识别能力 • 对比敏感度由黑色条栅与白色间隔亮度来决定
14.色觉检查 • 三颜色学说 • 色觉检查方法:为主观检查方法 • 假同色检查法 • 色毛线检查法 • 有色彩笔记录法 • FM-100色彩试验 • 色觉镜
15.眩光检查法 • 是与对比敏感度检查密切相关的检查法,反映眼内出现散射光对视功能影响 • 分类 • 不适眩光 • 失能眩光 • 眩光的检查常用眩光测试仪
眩光检查适用范围 • 圆锥角膜、角膜水肿、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评估低视力患者的视功能、人工晶体的光学质量和眼前后段疾病
17.视觉电生理检查 • 利用仪器的生物电活动了解视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 眼电图:EOG • 视网膜电图:ERG • 视觉诱发电位:VEP • 用于检查不合作的儿童、智力低下的患者、咋盲者的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