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第六章 经营决策

第六章 经营决策. 第一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改进产品设计结构,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据国内外有关资料 显示,通过改进产品设计结构所降低的成本数额,占事前成本决策取得成本降低额的 70% ~ 8 0% 。 可见,大力推广功能成本决策,不仅可以保证产品必要的功能及质量,而且可以确定努力实现的目标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bern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经营决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经营决策

  2. 第一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改进产品设计结构,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据国内外有关资料 显示,通过改进产品设计结构所降低的成本数额,占事前成本决策取得成本降低额的70%~8 0%。 可见,大力推广功能成本决策,不仅可以保证产品必要的功能及质量,而且可以确定努力实现的目标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3.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是将产品的功能(产品所担负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与成本(为获得产品一 定的功能必须支出的费用)对比,寻找降低产品途径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 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什么是价值 从上式可以看出,功能与价值成正比,功能越高,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成本与价值成反 比,成本越高,价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

  5.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可概括如下: 1、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2、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3、在产品功能提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6. 4、在产品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的幅度大于成本提高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 5、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降低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上述途径着手,运用功能成本决策方法确定目标成本。

  7. 功能成本决策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择分析对象 由于企业的产品(或零件、部件)很多,实际工作中不可能都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应有所选择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8. 1、从产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有效地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1、从产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有效地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 2、从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或数量。 3、从体积大或重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9. 4、从投产期长的老产品中选,可以改进产品设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工 。 5、从畅销产品中选,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使该产品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 6、从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品中选,可以充分挖掘改进设计的潜力。 7、从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工艺、减少工序。

  10. 8、从成本高的产品中选,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8、从成本高的产品中选,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9、从零部件消耗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优化结构。 10、从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提高功能成本分析的效率。

  11. 二、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 分析对象确定后,应深入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各种资料作为分析研究的依据。所需资料大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需求状况。如用户对产品性能及成本的要求、销售结构及数量的预期值、价格水 平等。 2、产品的竞争状况。如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能力,以及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上的特点 及推销渠道等。

  12. 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结合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产品设计、工艺加工技 术方面本厂存在的不足等。 4、经济分析资料。如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水平、消耗定额、生产指标等。 5、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其他有关资料。 对于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应进行详细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增加分析资料的可靠性。

  13. 三、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以功能评价系数为基准,将功能评价系数与按目前成本计算的成 本系数相比,确定价值系数;将目标成本按价值系数进行分配,并确定目标成本分配额与目 前成本的差异值;选择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的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14. 功能评价的方法很多,现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评分法和强制确定法。功能评价的方法很多,现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评分法和强制确定法。

  15. 评分法 该方法按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重要程度打分,通过确定不同方案的价值系数来选择最优方案 。 为改进某型手表有3个方案可供选择,现从走时、 夜光、防水、防震、外观等五个方面采用5分制评分,评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16. 强制确定法 也称为一对一比较法或“0”、“1”评分法,就是把组成产品的零件排列起来,一 对一地对比,凡功能相对重要的零件得1分,功能相对不重要的零件得零分。然后,将各零 件得分总计数被全部零件得分总数除,即可求得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假设甲产品由A,B, C,D,E,F,G七个零件组成,按强制确定法计算功能评价系数如下表所示。

  17. 上表中A,D两个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较大,说明其功能较为重要,而B,F,G三个零件 的功能评价系数最小,说明其功能较不重要。 在功能评价系数确定后,应计算各零件的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

  18. 各零件的成本系数 =某零件的目前成本÷所有 零件目前成本合计 各零件的价值系数 =某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该零件的 成本系数 以上表中甲产品的七个零件为例,说明价值系数 的计算 :

  19. 价值系数表示功能与成本之比,如果价值系数等于1或接近于1(如A,G零件),则说明零件的 功能与成本基本相当,因而也就不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如C,D,E ,F零件),则说明零件的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在该零件功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已无必要 进一步降低成本或减少过剩功能;如果价值系数小于1(如B零件),则说明与功能相比成本偏 高了,应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寻找提高功能、降低成本的潜力。

  20. 那么B零件的成本应降低到什么程度,才能与功能相匹配呢?在产品目标成本已定的情况下, 可将产品目标成本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给各零件,然后与各零件的目前成本比较,即可确定 各零件成本降低的数额。假定甲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 000元,则各零件预计成本及成本 降低额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21.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标成本比目前成本应降低200元,其中A,B,G零件成本与其功能相比 偏高,故应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尤其是B零件更应作为重点对象;至于C,D,E,F零件(特 别是D零件),只有在功能过剩的情况下才考虑减少过剩功能以降低成本,否则应维持原状。

  22. 试验与提案 在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即可对过剩功能和不必要成本进行调整,从而提出新的、可供试验的 方案。然后,按新方案进行试验生产,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对新方案的不足予以改进 。新方案经进一步调整即可作为正式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审批,批准后即可组织实施。

  23. 第二节、品种决策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

  24. 一、生产何种新产品 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而每种新产品都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应选择提供贡献毛益总额最多的方案。 例6-3

  25. 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剩余边际贡献额等于边际贡献额减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额越大,该产品就越可取。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剩余边际贡献额等于边际贡献额减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额越大,该产品就越可取。 例4

  26. 例: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27. 二、亏损产品的决策 对于亏损产品,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

  28. 亏损产品真亏吗? 例6-5

  29. 亏损产品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考虑过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亏损产品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考虑过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如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但如果亏损产品不能提供边际贡献额,通常应考虑停产。 

  30. 2、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 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 例6-6

  31. 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 例6-7

  32. 4、对不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不能不加区别地予以停产。首先应在努力降低成本上做文章,以期转亏为盈;其次应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提高售价来扭亏为盈;最后,应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33.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例;某公司本年产销A、B、C三种产品,年终按全部成本法算出三种产品 A产品净利5000元,B产品净亏2000元,C产品净利1000元。净利合计4000元。 要求作出B产品是否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34. 分析结论:固定成本18000元,不论B产品停产还是C产品停产都不会减少,若将B产品停产全公司将少了贡献毛益7000元,B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转嫁给了A、C产品承担。会造成整个公司全面亏损。结论,不应该停产B产品。分析结论:固定成本18000元,不论B产品停产还是C产品停产都不会减少,若将B产品停产全公司将少了贡献毛益7000元,B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转嫁给了A、C产品承担。会造成整个公司全面亏损。结论,不应该停产B产品。

  35. 三、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由于所需零配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差量成本分析法)

  36. (一)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决策 由于固定成本不因停产外购成减少,这样,自制时的单位变动成本就是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 所以,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 例6-8

  37. (二)自制不增加固定成本 例;某企业制造产品需用A零件500个,如从外部购进连同各种费用在内每个价格20元,该企业机修车间有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该零件生产,生产所需直接材料1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单位零件分摊的固定成本3元A零件自制还是外购?

  38. 分析:生产A零件分摊的固定成本只是主观分摊的问题,实际固定成本即不会因生产A 零件增加,也不会由于外购A零件而减少。因此应当与外购成本比较的是自制A零件的变动成本部分。自制A零件比外购节约成本500元。故以自制为宜。

  39. (三)自制增加固定成本(成本无差别点分析)(三)自制增加固定成本(成本无差别点分析) 企业所需零件由外购转为自制时需要增加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如购置专用设备而增加的固定成本)此时的决策如何 。 例6-10

  40. 例:资料如上例,车间有剩余生产能力,且无其它用途,但要用于A零件的生产需增加1台小型设备,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为800元此时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例:资料如上例,车间有剩余生产能力,且无其它用途,但要用于A零件的生产需增加1台小型设备,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为800元此时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

  41. (四)外购时有租金收入决策 在零配件外购、腾出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的情况下(如出租、转产)由于出租剩余生产能力能获得租金收入,转产其他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额,因此将自制方案与外购方案对比时,必须把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贡献毛益额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并构成自制方案增量成本的一部分。 例6-11

  42. (五)不分配订购费用、准备费用的决策 分析时,应先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总成本,然后再加以比较,择其低者。在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总成本时,既要。计算基本费用,又要计算附属费用 例6-12

  43. 例:假定某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3600个,如向市场购买每个买价和运费合计为28元。该厂有剩余生产能力可自行制造这种零件。直接材料14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定制造费用6元。例:假定某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3600个,如向市场购买每个买价和运费合计为28元。该厂有剩余生产能力可自行制造这种零件。直接材料14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定制造费用6元。 1、这种情况下自制还是外购? 2、该剩余生产能力可出租每月可得租金收入1300元,此时自制还是外购? 3、如自制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4000元,此时自制还是外购?

  44. 四、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决策 半成品:在最终完工前某个阶段的产品即以半成品的形态出现。这些半成品可以加工成最终产品出售,也可以不再加工而立即出售。 例如,印染布等不同形态即可出售半成品棉纱或白布,也可出售产成品-印染布。对于企业来说,多一道加工出售的价格也要提高,但每经一道加工成本必然也要增加,究竞出售半成品还是产成品哪个更合算?例6-13

  45. 例:某企业每年生产A产品1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0元,单位固定成本4元,单位售价18元,如将加工成B产品单位售价可提高到24元,需追加变动成本5元,A产品是否加工成B产品?例:某企业每年生产A产品1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0元,单位固定成本4元,单位售价18元,如将加工成B产品单位售价可提高到24元,需追加变动成本5元,A产品是否加工成B产品? 分析: 差量收入=24-18=6元 差量成本=9-4=5元 差量损益=6-5=1元 可获差量利润10000元,进一步加工为好。

  46. 五、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联产品: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来的若干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 这些产品在分离出来以后立即出售有利?还是继续加工后出售有利? 做这类决策分析涉及到分离前的成本和分离后进一步的加工所追加的成本,分离前的成本为联合成本,按一定比较分配给各有关联产品。分离后进一步加工形成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称为可分成本。 例6-14 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