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行動電視與數位廣播

行動電視與數位廣播. 系級:資工三 學號: 94321041 姓名:黃章豪. 大綱. DVB-H 及 DMB/DAB 技術比較 1. 頻譜範圍 2. 節目容量 3. 耗電性及靈敏度 4.IP-BASE. 行動電視( Mobile TV )的發展甚快,從 2004 年及 2005 年分別制定 DVB-H 及 T/S-DMB 標準以來,網路測試及商業化的服務已陸續在全球各地展開。目前商業化腳步較快的是 DAB 的行動電視標準,但全球有包括美、德、英、法、芬蘭、瑞典、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等地約有 40 個 DVB-H 測試計畫正在執行中.

beri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行動電視與數位廣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動電視與數位廣播 系級:資工三 學號:94321041 姓名:黃章豪

  2. 大綱 • DVB-H及DMB/DAB技術比較 1.頻譜範圍 2.節目容量 3.耗電性及靈敏度 4.IP-BASE

  3. 行動電視(Mobile TV)的發展甚快,從2004年及2005年分別制定DVB-H及T/S-DMB標準以來,網路測試及商業化的服務已陸續在全球各地展開。目前商業化腳步較快的是DAB的行動電視標準,但全球有包括美、德、英、法、芬蘭、瑞典、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等地約有40個DVB-H測試計畫正在執行中

  4. DVB-H: Digital Vedio Broadcast-handheld • 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 • 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

  5. 頻譜: • DAB:VHFⅢ(174∼230MHz)及L-band(1452∼1477MHz),最佳的應用頻段為VHFⅢ • DVB-H:VHF(174∼230MHz)、UHF(470∼838MHz)及L-band,最佳的應用頻段為UHF 。

  6. 數位電視及廣播爭頻譜 • VHFⅢ和UHF的頻段普遍被用來播送類比、數位電視及數位廣播

  7. 調變技術:皆為COFDM(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 DAB:D-QPSK(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簡化接收端的設計 • DVB-H: QPSK、16QAM、64QAM,等複雜度不同的調變技術,更高的頻譜效益 • 視訊的編解碼:H.264 • 音訊編解碼:DVB-H採用AAC規格,DMB採用BASC規格。

  8. 節目容量 • 行動電視的一個影音節目的傳輸來說,採用H.264/level 1.2的規格,而且要達到CIF(360×288)畫質的話,在視訊傳輸上需要384Kbps的速率,音訊上需要48Kbps,若再加上約40Kbps的overhead,因此一個品質穩定的節目大約需要用掉500Kbps。 • 可傳輸的節目數量,與其最大傳輸速率(每秒可傳送的資料量)有關,而傳輸速率又受到頻寬和調變技術的影響。

  9. DAB/DMB一個通道的頻寬約1.5MHz,採用D-QPSK可達約1Mbps的速率,因此大約只能傳2∼3個節目。DAB/DMB一個通道的頻寬約1.5MHz,採用D-QPSK可達約1Mbps的速率,因此大約只能傳2∼3個節目。 • DVB-H的通道頻寬分為5/6/7/8MHz四種,若在8MHz下採用QPSK可達3Mbps以上的速率,能傳送約6∼7個節目;若採用16QAM則可達約14Mbps速率,可傳送近30個節目;若採用64QAM,傳送節目可以再加倍到近60個。

  10. 頻譜範圍 • DAB的可用頻寬包括在VHFⅢ的56MHz,以及L-band的25MHz,整體可用的頻譜範圍是81MHz • UHF頻段,DVB-H就有300∼400MHz的頻譜可用 • 頻譜開放的愈多,即能提供較多的的節目。

  11. 靈敏性與耗電性 • 接收器的靈敏度:頻寬與C/N值表現 • DAB/DMB的頻寬較小,在靈敏度上的條件較佳,但由於DVB-H採用多重協定封裝-前向糾錯(MPE-FEC)技術而獲得更佳的C/N值,因此兩者在靈敏度的表現相當接近。 • DAB/DMB:資料速率低意味消耗功率低,耗電性佳 • DVB-H:時間切片(Time Slicing)的技術,只在有訊號傳送的時段(burst duration)才開啟接收器接收,其他時間則處於off的狀態。

  12. DVB-H不同速率的省電效益差異比較。

  13. 耗電性結論 • T-DMB的tuner和demodulator功耗大約是250mW,而DVB-H僅50~80mW ,因此以耗電性來說,T-DMB較DVB-H要來的差。

  14. DVB-H時間切片技術 • DVB-H的時間切片技術中,將IP封包切割成極短的時段(time slots),以「資料爆發」(Data Burst)的方式傳送;因此,接收器的前端(front end)電路只有在所選定服務「Data Burst」的時段才會開啟並以高速接收資料,並可儲存在設備的緩衝區內,且此一緩衝區可儲存下載之內容。時間愈短能傳送的資料速率愈快,相對的耗電負擔就會愈大。 • 缺點:特定時間才收發訊號,若出現訊號衰落的現象,則會讓接收器無法正確的解讀訊號,訊號衰弱可能由迴音或、引擎點火或相鄰電波的其他噪訊干擾。

  15. 服務模式:IP-based • DVB-H和DMB在資料鏈結層的傳輸串流(Transport Stream)上皆採用MPEG-2 TS模式 • 網路層: DMB採用的是MPEG-4系統層,而DVB-H則支援IP堆疊 • 差別:DMB的終端只能收看電視節目,行動終端就像一台微小化的電視機一樣;DVB-H卻能運用手機網路來達成互動性的服務,甚至能與Wi-Fi、WiMAX等同樣基於IP的技術整合在一起。

  16. 頻寬及技術上的條件,DVB-H就展現了更佳的發展條件。頻寬及技術上的條件,DVB-H就展現了更佳的發展條件。 • 彼此雖為競爭,但也存在互補的空間,DAB-IP的出現,讓業者從DAB系統移植到DVB-H系統變得更為平順和可行了。

  17. 參考網頁 • 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2C&zNotesDocId=8081650635439673482571D4005BB87A • http://big5.ce.cn/cysc/communications/jsqy/200511/16/t20051116_5227685_2.shtm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