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51 Views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状况. 杨再鹏 2006 05 30. 目 录. 一、石油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二、石油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的业绩 三、石油化学工业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四、石油化学工业污染防治的方向 五、石油化学工业污染防治注意的问题. 一、石油化学工业基本情况与特点. 1. 概述: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2004 年工业产值 2.5 万亿元,增长 32.3% 利润 2793 亿元,增长 58.7% 产量世界第一: 硫酸、合成氨、化肥、电石、染料、涂料、磷矿、磷肥、原盐、纯碱、农药、烧碱、轮胎、胶鞋、十多种无机盐.
E N D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状况 杨再鹏 2006 05 30
目 录 一、石油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二、石油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的业绩 三、石油化学工业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四、石油化学工业污染防治的方向 五、石油化学工业污染防治注意的问题
一、石油化学工业基本情况与特点 1.概述: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2004年工业产值2.5万亿元,增长32.3% 利润2793亿元,增长58.7% 产量世界第一: 硫酸、合成氨、化肥、电石、染料、涂料、磷矿、磷肥、原盐、纯碱、农药、烧碱、轮胎、胶鞋、十多种无机盐
2. 化学工业的亚行业 化学矿山、有机原料、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氯碱、纯碱、硫酸、无机盐(铬盐、镁盐)、农药、染料、涂料、硅氟有机材料、感光材料、轮胎加工、石油化工、化学制药以及原属于轻工部管理的日用化学、电镀、制革、水泥行业等。
3.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最重要的亚行业之一 发展极快 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生产 高价值产品, 新产品、新材料:替代传统产品、天然原料 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大、自动化控制、效益好 企业分属于四大公司及原省管系统
4.石油化学工业的特点 1). 以化学为基本原理,以化学反应为基础 2). 化学过程具有可逆性 3).化学过程进行速度慢
4).不同的化学过程可以生产同一种产品 5). 产品种类繁多,覆盖了工业、生活的各个领域
6).石化工业产生的废物数量大 、不稳定 2002年: 废水:33.7 X 108 m3;占总量的17.8%; 废水中的COD、石油类以及特征污染物和废气中的SO2、烟尘以及特征污染物都占很大比重
吨原油取水:1.2 吨(国外:0.5 -- 1.0吨) 排废水:0.8吨 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150-- 550 吨 吨乙烯取水: 14--35吨,排废水4--9吨; 吨聚乙烯/聚丙烯取水 3--5吨,排废水1-- 4 吨; 吨PTA取水:7--12吨,排废水4--9吨; 吨腈纶取水:40--60吨,排废水15-40吨。
7). 石化工业产生的废物种类多、毒性大 废水:炼油废水:500---数千mg/L (国外100 mg/L以下) 化纤废水、烯烃废水、塑料废水、化肥废水等 (高低聚合物、苯系物、多环芳烃---) 废气: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苯并[a]芘、二恶英 废渣:炼油碱渣、油泥、化工废渣、废催化剂
二、石油化学工业环境保护业绩 (一)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 大公司数个处理厂,投资大 绝大多数企业外排废水达标 (二)较健全的规章制度 (目标责任、项目、监测、综合利用、节水、清洁生产) (三)较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四)清洁生产成效显著 产值增加,废物产生量减少,外排总量减少
三、石化工业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难生化降解污染物处理技术缺乏 晴纶废水、己内酰胺废水、炼油催化剂废水 (二)废气、废渣未处理,缺口较大 工艺废气、尾气 炼油处理的油渣、PTA废渣、二氯丙烷残渣、废催化剂、各种化工废渣
(三)老处理装置工艺流程长、运行成本大 (装置区预处理; 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有的废水处理不达标 (五)缺少统一区域规划、集中处理
四、石化工业污染防治的方向 (一) 污染物的源头削减(清洁生产) (二) 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三) 污染物的末端治理 (四) 污染防治的政策与法律
(一)污染物的源头削减 1. 清洁生产优于末端治理 2. 清洁生产的定义 3. 清洁生产的内涵 4. 清洁生产的益处 5. 推行清洁生产的方法 6. 与清洁生产相关的理论
1. 清洁生产优于末端治理 吉化: 投资13亿元,24万m3/日的污水处理厂, 2.24 t/a焚烧装置,运行8300万元/年 茂名乙烯污水处理场: 1500t/h, 投资3.8亿元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接纳北京城区40%的污水, 100万t/d,总投资高达16亿元 中石化:环保投资加快,固定资产200亿 炼化废水处理费用:4—8元/吨,近20亿元/年
1. 清洁生产优于末端治理 末端治理的弊端: 投资大、技术难度大、资源浪费、监管成本大 污染转移: 水中污染物---------大气中
2. 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 清洁生产的内涵 (1)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宏观的战略性的构想,因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可持续发展(2)清洁生产贯穿工业生产的全过程,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原材料加工到产品的各个环节。
3. 清洁生产的内涵 (3)清洁生产要求清洁的能源。优先发展水电、核能发电;太阳能、风能、地能、海洋能等可再生新能源。(4)清洁生产要求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不用、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生产技术。(5)清洁生产要求产出清洁的产品。 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设计、环境标志、绿色包装
3. 清洁生产的内涵 (6)清洁生产优越于末端治理,尚不能取代 清洁生产是在总结多年以“末端治理”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不能承受:基建费用、运行费用。 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还不能完全放弃末端治理,要科学化、集中化
3. 清洁生产的内涵 (7)清洁生产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一个单位的第一把手对于清洁生产的理解、认识是推行清洁生产的关键,即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一个市的市长、一个省的省长对在本单位的清洁生产实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污染防治意识、清洁生产的观念是首要的问题。
3. 清洁生产的内涵 (8)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英语比较级,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在多年推广“ 少废无废工艺”基础发展起来 清洁的原料,工艺和产品是相比较而言,结合国情 不断完善的过程,更新的目标,更高的水平
4. 清洁生产的益处 国家环保局统计: 自1993年以来全国已举办约140个有关清洁生产的培训班,近1万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已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219个,这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后获经济效益约5亿元. 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每年减少废水排放1260吨,每年减少COD 7.8万吨,石油类40吨,六价铬5吨,削减废气8亿立方米,烟尘3200吨,工业粉尘1000吨,二氧化硫35吨。
4. 清洁生产的益处 中石化 1996—2005年: 完成3批(59套装置)和9家企业的CP审核 实施1851个CP方案 投入5.6亿元,经济效益:9.3亿元 减少废水1097万吨/年 COD 1.3万吨/年 废气 15.3亿立方米/年 固废 1.9万吨/年
4. 清洁生产的益处 中石油: 2001—2005年: 完成194套装置CP审核 实施2583个CP方案 投入5.3亿元,经济效益:7.8亿元 减少废水2258 万吨/年 COD 3881 吨/年 废气 5.1 亿立方米/年 固废 13198 吨/年
4. 清洁生产的益处 (1) 经济效应 (2) 环境效益 (3) 社会效益 (4) 管理的改善 (5) 环保意识的提高
5. 推行清洁生产的方法 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及《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年10月1日生效) 清洁生产审核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卓有成效方法 强制性CP审核的时间要求: 环保局提名单, 上媒体, 企业1个月内公布排污状况, 2个月内审核; 1年内报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间隔5年
6. 与清洁生产相关的理论 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 3)产业生态学 4)生态工业园区 5)循环经济 6)跨国公司环保新战略
小 结 清洁生产的实践表明: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实施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是主体;清洁技术是核心;环保科研人员在推行清洁生产中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而清洁技术的开发、设计人员,装备制造人员和工厂的技术人员是主力军;工 厂的最高领导的清洁生产意识是关键。 在目前阶段,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中央政府的引导、支持、帮助、限制作用仍然是至关紧要的。
(二) 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技术: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技术 有价物质组分含量较大的废液、废气的综合利用 如:PTA残渣;二氯丙烷废液;废催化剂;二氧化碳
(二) 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1. 返回生产过程:PTA 残渣 2. 至其它生产装置做原料 3. 制成产品或中间产品:高硫油中硫---硫磺
(三) 污染物的末端治理 近期: 1.现存的废水处理场的技术改造 2.开发废水处理新技术----处理难生化降解废物 (催化湿式氧化、超临界、超重力、电解----) 3.加大废气的处理技术的研究 4. 特征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 水、气中特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污染物应急监测
(三) 污染物的末端治理 5. 废水回用技术 回用废水种类:生产工艺产生的未经生化处理的废水 外排的 经生化处理达标废水 循环冷却水排水 回用目的地:循环冷却水、脱离子水、锅炉用水等 开发的技术:化学、物理(包括膜材料)、生物技术 新建项目可以考虑废水回用一步到位
(三) 污染物的末端治理 6.环保技术开发规律的研究 鉴于目前环保研究人员中,新毕业的学生多,经验缺;研究中出现的不按科研规律办事、不遵循门径管理的要求、不会写研究报告、在没有成熟技术的情况下,“运动式”地上环保工程等等问题。 提倡用哲学思想指导研究。
(三) 污染物的末端治理 远期: 1.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和利用技术 2. 废物集中处理装置:危险废物焚烧炉、填埋场 3. 废弃物品的再资源化的再制造技术 (废弃石化产品的再制造技术)
(四) 污染预防的政策与法律 1. 立法重要,执法更重要,严格执法最重要 成绩; 问题; 提高企业各级管理干部的法律意识 2. 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纳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 3.以基本国策统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
4. 承诺世界化工界普遍推行的“责任关怀” 石油行业:HSE(健康、安全、环境) 化工行业:“责任关怀” (RC) :名称、标志 改善环境、健康、安全( EHS )行为、 对人的健康及环境的责任的承诺 标志性特征: 发布年度环境报告(难点,实质)
五、当前污染预防应注意的问题 (一)促进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污染预防根本 (二)发挥环保投资的效用 (三)企业的节水及废水回用要按科学规律办事 (四)综合利用不要拔高 (五)循环经济要抓重点 (六)吉化污染事件的预防
(一)促进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污染预防根本(一)促进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污染预防根本 各单位切不可置清洁生产法律于不顾,在任何时候不能冲淡、放松清洁生产,要防止炒作概念、在时髦词汇做文章。 各级政府要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13条法律义务,担负起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按照审核办法确定的时间表推动自己辖区内的审核工作; 各企业履行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14条责任,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的无、低、中、高费方案。这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最主要的工作,是实施循环经济的的核心。
(二)发挥环保投资的效用 我国的环保投资总额小,但效用低 (淮河的例子,化工报的调查) 在增加环保投资总量的同时,提高其使用效果
(三)企业的节水及废水回用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三)企业的节水及废水回用要按科学规律办事 1. 化工装置节水减污的途径: 1)推行清洁生产,采用清洁技术,源头节水 2) 提高对节水的思想认识 3)建立、完善节水工作组织机构、制度 4)设备级水表的安装及已装水表的校验、更新 5)循环冷却水的节约 6)蒸汽凝结水的回收 7)生产废水的回用
(三)石化企业的节水及废水回用 2. 废水回用的几点建议 1) 要认认真真地做试验,要以试验为基础 2)按科学研究的规律,开发废水回用的全流程技术: A 全流程:水质分析、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 ; B 废水回用技术的关键是前处理技术 ; C 回用水的用途不同应采用不同技术、不同流程 ; D 国外的废水水质与我国的废水不同; E 外国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 。
(三)石化企业的节水及废水回用 3)明确职责,开好车,加强装置日常操作管理 4)开发、使用有针对性地清洗药剂 5)充分利用废水处理的成熟技术
(四)综合利用不要拔高 综合利用项目不必称为循国环经济项目 综合利用有成绩的单位不必称为循环经济样板
(五)循环经济要抓重点 1. 回收废旧产品与其再资源化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最薄弱环节 循环经济分为3个连续的阶段: 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和废旧物品再资源化过程
2. 最重要的是在宏观经济中实施循环经济 关注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循环,整个社会生活的循环,整个社会资源和物质的循环; 在地域上,根据东部、西部和南部、北部不同的发展状况确定实施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研究宏观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关系;研究社会物流流动的规律及使其闭合循环的途径与措施。研究废旧产品的再资源化的途径,制定回收、收集、再制造的利益分配原则,并以法规的形式固定化,使之坚实起步。
3. 以循环经济的原则规划、建设、改造现存的化学工业园区 中间品的运输最小化的原则 ; 以化工为核心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原则 ; 废旧产品的再资源化原则 。
4. 宏观经济方针政策要体现循环经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各个行业的工作会议,包括工业、农业、金融、乡镇企业等经济会议
5. 政府在推行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应该制定报废用品的分类、收集、再利用的条例和规章制度 建立旧物交流市场 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定以后,政府的职责是执法,使法律法规落实 提高人民群众,企业法人的循环经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