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10 Views
第五章 电子支付工具(上).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电子支付工具的概念,掌握银行卡的概念与及分类、理解各类银行卡的功能。了解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掌握银联的概念。了解我国银行卡的管理方法。掌握我国的主要银行卡的种类。熟悉国外银行卡及银行卡种类。 技能目标 掌握银行卡的分类及功能。学会区别各类银行卡。学会辨识银联卡。能够熟知我国各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卡。 能力目标 具有一定的辨识银行卡种类的基本能力,掌握我国的银行卡,银联卡的功能的能力。. 广义的电子支付工具包括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等。
E N D
第五章 电子支付工具(上)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支付工具的概念,掌握银行卡的概念与及分类、理解各类银行卡的功能。了解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掌握银联的概念。了解我国银行卡的管理方法。掌握我国的主要银行卡的种类。熟悉国外银行卡及银行卡种类。 技能目标掌握银行卡的分类及功能。学会区别各类银行卡。学会辨识银联卡。能够熟知我国各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卡。 能力目标 具有一定的辨识银行卡种类的基本能力,掌握我国的银行卡,银联卡的功能的能力。
广义的电子支付工具包括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等。 卡基支付工具通俗的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银行卡 。 网上支付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完成支付的行为和过程,通常情况下仍然需要银行作为中介。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电话采取编发短信息和拨打某个号码的方式实现支付。 5.1 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银行卡是商业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作为结算支付工具的各类卡的统称。 5.2.1银行卡的功能 1)吸存工具 2)结算工具 3)信用工具 5.2 银行卡
5.2.2银行卡的特性 1)支付的唯一性 2)风险的可控性 3)效益的互动性 5.2.3银行卡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银行卡的主体主要包括发卡行、持卡人、商户、收单行(可同时为发卡行)、转接机构,另外还包括设备提供商和网络供应商。
5.3.1按性质分类 1)信用卡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银行卡。信用卡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2)借记卡 借记卡是指不具备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借记卡分为转账卡(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 转账卡(储蓄卡):转账卡是实时扣账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和消费功能,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 5.3 银行卡种类
专用卡:专用卡是具有专门用途,在特定区域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功能,专门用途是指在百货、餐饮、饭店、娱乐行业以外的用途。 储值卡:储值卡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
5.3.2按币别分类 1)人民币卡 2)外币卡 3)双币种卡 5.3.3按发行对象分类 1)公司卡(商务卡) 2)个人卡 5.3.4按信息载体分类 1)磁条卡 2)芯片(IC)卡
5.4.1中国银行卡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3年 这一阶段是中国银行卡产业的萌芽起步阶段。 2)第二阶段:1994年至1996年初 1994年至1996年,是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5.4 我国主要银行卡
3)第三阶段:从1997至2001年 1997年至2001年,我国银行卡逐步实现联网通用。 4)第四阶段:2001年底到2003年底 2001年底至2004年初,中国银联成立,全面实现联网通用目标,我国银行卡产业迎来大发展时期。 5)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品牌创建完善阶段
6)银联 所谓的“银联”卡,并不是指重新发行一种专门的卡,而是在符合通联通用的银行卡上贴上“银联”的标识,也就是说各家银行今后发行的新卡都带有银联的标识,而现行的旧卡则要逐步地更换。
5.4.2银行卡业务风险和防范 1)银行卡业务主要风险类型及其特征 (1)外部欺诈风险。 (2)中介机构交易风险。 (3)内部操作风险。 (4)持卡人信用风险。
2)如何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 (1)完善银行卡业务内控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2)加强发卡环节风险管理,严把风险源头关。 (3)加强收单环节风险管理,防范交易风险。 (4)加强ATM机等自助设备管理,防范欺诈风险。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6)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
5.4.3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 1)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2)继续推广银联标准卡。 3)新兴支付渠道成为银行卡产业增长的新亮点。 4)支付介质的新秀--智能卡粉墨登场。 5)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机制逐渐完善。
5.4.3我国主要银行卡介绍 1)中国银行长城卡 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卡主要有:长城准贷记卡、长城贷记卡、长城电子借记卡、长城国际信用卡、中银信用卡。
2)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 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牡丹卡种类主要为: (1)牡丹贷记卡 (2)牡丹信用卡 (3)牡丹国际卡
3)中国交通银行太平洋卡 (1)太平洋借记卡 (2)太平洋准贷记卡 (3)太平洋国际卡
5.5.1国际信用卡的起源 信用卡是网络银行的重要支付工具,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信用卡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的支付方式、结算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是一种重要的、广泛应用的电子支付工具。 5.5 国外信用卡与国际卡组织
5.5.2国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1)国际信用卡简介 世界上有五大国际信用卡集团,他们发行的信用卡分别是:(1)威士卡(VISA卡,以前称为维萨卡);(2)万事达卡(Master card);(3)运通(American Express);(4)大莱(Diner s Clup)卡;(5)JCB卡。这些国际信用卡是可以在全世界使用的“世界性电子货币”,是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附加值的国际信用卡。
2)国际信用卡使用状况分析 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代理信用卡业务,使信用卡业务在我国迅速兴起。1980年中国银行先后与国外七家信用卡公司签订了受理信用卡取现和直接购货业务协议,这七种国际信用卡有发达卡、威士卡、万事达卡、大莱卡、百万卡、JCB卡和美国运通卡。从此,我国开始广泛推行信用卡业务。对于消费者(持卡人)来说,在他持有某一种国际信用卡后,例如持有威士卡或者万事达卡等信用卡后,他就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服务器的服务功能在全世界各地使用这种国际信用卡进行购物和支付账款。
3)国际信用卡的发展 在银行体系和支付系统比较发达的国家,银行卡业务发展十分迅速,银行卡支付在消费支付中所占份额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例,预测到2015年,美国的银行卡支付在消费支付中所占的比例将从2001年的28.6%上升到44.8%。同时,国外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信用卡、借记卡和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并驾齐驱、竞争互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