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13 Views
第 8 讲 不等式及其应用 1. 不等关系是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一种重要的关 系,不等式是反映这种关系的基本形式,江苏省 考试说明中在此处确定两个 C 级要求(最高要求级 别),其一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另一为基本不等 式应用,备考中要引起足够重视 .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研究不等式变形的基础,许 多不等式的定理、公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推理、拓 展而成的,备考时务必抓住基本概念与性质,准 确熟练的进行变形,不断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 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有备无患,得心应手. 3. 不等式一节,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尤其以
E N D
第8讲 不等式及其应用 1.不等关系是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一种重要的关 系,不等式是反映这种关系的基本形式,江苏省 考试说明中在此处确定两个C级要求(最高要求级 别),其一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另一为基本不等 式应用,备考中要引起足够重视.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研究不等式变形的基础,许 多不等式的定理、公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推理、拓 展而成的,备考时务必抓住基本概念与性质,准 确熟练的进行变形,不断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 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有备无患,得心应手.
3.不等式一节,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尤其以 “实际问题”、“函数”、“方程”等为背景的 综合题较多,不仅仅测试和考查了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是考查学生 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良好 载体,备考过程中要加强训练. 4.加强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 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思想方法的训练,并从中 体会它们在解题中的基础性作用. 5.线性规划是不等式知识应用的良好素材,数形结 合思想使问题变得直观与具体,与实际问题结合 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题,是近年高考 的一个热点.提醒注意,最后一定要考查结果是否 符合实际意义的要求.
【例1】设a,b∈R,若a-|b|>0,则下列四个不等式:【例1】设a,b∈R,若a-|b|>0,则下列四个不等式: ①b-a>0;②a3+b3<0;③b+a>0;④a2-b2<0中正确的是 .(写出正确的序号) 分析 先认定a,b大小关系再作判断,也可取满足 条件的a、b特殊值逐一验证.(特殊值法) 解析方法一a-|b|>0a>|b|-a<b<a a+b>0且a-b>0b-a<0①错. a3+b3=(a+b)(a2-ab+b2) a2-b2=(a-b)(a+b)>0④错.
方法二 ∵a,b∈R且a-|b|>0,不妨取a=2,b=-1, 易知,只有③正确. 答案③ 探究拓展 不等式性质是不等式的理论基础是一 切证明、推理、判断、求解的依据,要求熟练掌 握,变形时谨慎处理,步步有据. 变式训练1若0<a1<a2,0<b1<b2且a1+a2=b1+b2=1,则 a1b1+a2b2,a1a2+b1b2,a1b2+a2b1与 四个代数式中 值最大的是. a1b1+a2b2
【例2】(2009·徐州模拟)设x,y∈R+且 则x+y的最小值为. 解析方法一 y
方法二 探究拓展 基本不等式是求最值的有力与有利工 具,但切勿忘记验证取得最值的条件,只有条件 满足时,才能“真的取到”最值. 本题中基本不等式的使用还是较艰苦的,这个 “艰苦”的指“用”之前还要作不少变形,适当添 加一些凑配出“可意的基本不等式形式”是解题 答案 16
的关键,而这一技巧需要备考者认真思考,仔 细体会,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提高.消元是处理二元 或多元式子的有效方法. 变式训练2已知 (b<0),则x与y之间大小关系为. 解析 x>y
【例3】(2008·江苏押题)已知(x- 0≤x≤a且z=x+y的最大值为11,试求a的值为. 分析 (x-y+5)(x+y)≥0包含两个不等式组,应分 别研究,它们的限制条件,z=x+y的最大值为11, 即已知目标函数的最值,方法处理同求目标函数 最值类似. y+5)(x+y)≥0, 解析 作出可行域知②对应,只要研究①,
目标函数可化为y=-x+z.于是直线y=-x+z在y轴上截 距为z,依可行域知,当直线过点M(a,a+5)时, z取得最大值11,即11=2a+5a=3. 答案 3 探究拓展 线性规划实际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 法的应用,即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应用解题时要把 握好以下3点:①将线性约束条件准确转化为可行 域(完成由数向形的转化);②将目标函数转化 为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仔细弄清平行线在y轴上 截距增大、减小与目标函数最大、最小值之间的 变化规律;③依变化规律,找到最优解并求最大 (小)值.本题是已知目标函数的最值,反过来确 认参数最值,其思路与求最值一样.
变式训练3设A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 面区域,则当a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y=a 扫过A中的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解析 将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A作 出,如图所示为Rt△MNO.动直线 即为y=-x+a,是一组斜率为-1,在 y轴上的截距为a∈[-2,1]的直线, 图中四边形PQOM为要求面积区域,依题意各点坐 标为O(0,0),M(-2,0),N(0,2), Q(0,1),
【例4】若当a∈[1,3]时,不等式ax2+(a-2)x-2>0 恒成立,求实数x取值范围. 分析 变换主元法.由于a的取值范围已知,可将a 视为主元,而把x看作常数,利用一次函数性质, 结合最值观点解决. 解 设f(a)=(x2+x)a-2x-2, 则a∈[1,3]时,f(a)>0恒成立, 答案
解得x>2或x<-1. 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1)∪(2,+∞). 探究拓展 (1)不等式的问题,实质是函数的问 题,是已知函数值范围问题,学习中千万不要将 两个概念割裂开来,应该互为利用互相促进问题 解决. (2)恒成立问题,有时要从最值入手限制条件满 足“恒”成立.一般地:f(x)≥t恒成立 f(x)≤t恒成立t≥f(x)max.
变式训练4 (2009·江苏最后一卷)若不等式 x2+ax+1≥0,对一切 成立,则a的最小值为 . 解析
【例5】(2009·盐城中学第七次月考)已知某公司【例5】(2009·盐城中学第七次月考)已知某公司 生产某品牌服装的年固定成本为10万元,每生产 千件需另投入2.7万元,设该公司年内共生产该品 牌服装x千件并全部销售完,每千件的销售收入为 R(x)万元,且R(x)= (1)写出年利润W(万元)关于年产品x(千件) 的函数解析式; (2)年产量为多少千件时,该公司在这一品牌服 装的生产中所获年利润最大? (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
解 (1)当0<x≤10时, W=xR(x)-(10+2.7x)=8.1x- 当x>10时,W=xR(x)-(10+2.7x) (2)①当0<x≤10时,由 得x=9.且当x∈(0,9)时,W′>0; 当x∈(9,10)时,W′<0; ∴当x=9时,W取最大值,
综合①②知x=9时,W取最大值. 所以当年产量为9千件时,该公司在这一品牌服装 生产中获利最大. 探究拓展 有关应用类问题,首先应建立数学模 型,依具体模型设计具体解决方案,本题中可依 基本不等式确定取最值条件,不要忘记验证等号 成立条件是否满足.
变式训练5(2009·淮安3月调研)有一座大桥 既是交通拥挤地段,又是事故多发地段,为了保 证安全,交通部门规定,大桥上的车距d(m)与车 速v(km/h)和车长1(m)的关系满足: (k为正的常数),假定车身长为4 m,当车速为 60(km/h)时,车距为2.66个车身长. (1)写出车距d关于车速v的函数关系式; (2)应规定怎样的车速,才能使大桥上每小时通 过的车辆最多? 解 (1)因为当v=60时,d=2.66l, ∴d=0.002 4v2+2.
答 当v=50(km/h)时,大桥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最多.
规律方法总结 1.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很关键,要把握准确,切勿疏忽. 如 不能弱化条件得 如果强化条件得 也只是充分条 件,有失偏颇. 2.几个“平均数”的大小关系:若a,b∈R+,则有 (当且仅当a=b时,取 等号),其中 叫做a、b的平方平均数; 叫做a、b的算术平均数; 叫做a、b的几何 平均数; 叫做a、b的调和平均数.
3.常用不等式: (请学生认真思考:以上各 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4.在解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等价转化,体现转化 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解没有给出具体式子的不等 式,要充分利用函数的性质及图象进行等价转 化,这类题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及函数的思想. 对于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定要利用分类讨论 法来求解,分类时要遵守最简及不重不漏两条原则.
5.用均值不等式来求函数的最值时,必须满足“一5.用均值不等式来求函数的最值时,必须满足“一 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有时为了创造应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经常应用 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等解题技巧. 函数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当用均值不等式不能求出函 数的最值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值时,若进行连续放缩,则 需注意取等条件是否一致. 6.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 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判别式法、 反证法.
7.在不含参数不等式的求解时也可能运用分类讨论 的方法,但它与含参数不等式求解时对分类讨论 的运用是不同的,前者是对未知数在可能的取值 范围内进行分类讨论,各类别下求得的解集,必 须取其“并”,才是原不等式的解集,后者是对 其中的参数作出分类讨论,各类别下求得的解集 毫无关系,故决不能取“并”. 8.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的应用题大致可 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或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另一类是建立函数关 系,利用均值不等式或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问题.
应用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不等关系.解不等式 应用问题的步骤:审题,建立不等模型,利用不 等式有关知识解题.解决问题具体: 数学抽象 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 不等式模型 还原实际 实际问题的解 不等式的解
一、填空题 1.已知a+b<0且a>0,则a2,b2,-ab的大小关系为 . 解析a+b<0且a>0b<0,|b|>a, 即-b>a>0,所以0<a2<-ab, 0<a·(-b)<(-b)2,则0<a2<-ab<b2. 2.设 则四者 大小关系为. a2<-ab<b2 c<d<a=b
3.设 则不等式f(x)>2的 解集为. 解析 若x<2,则2·ex-1>2,ex-1>1=e0,1<x<2. 若x≥2,则log3(x2-1)>2,x2-1>9x> 或x<- 又x≥2,∴x> . 综合以上知x∈(1,2)∪( ,+∞).
4.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1≤x+y≤4,-2≤x-y≤2. 若目标函数z=ax+y(其中a>0)仅在点(3,1)处 取得最大值,则a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 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1≤x +y≤4,-2≤x-y≤2.在坐标系中画出 可行域,如图中的四边形ABCD,其 中A(3,1),kAD=1,kAB=-1,目标 函数z=ax+y (其中a>0)中的z表示斜率为-a的直线 系中的截距的大小,若仅在点(3,1)处取得最 大值,则斜率应小于kAB=-1,即-a<-1,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1,+∞). (1,+∞)
5.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5.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 区间[0,+∞)的图象与f(x)图象重合.设a>b>0, 给出以下不等式,其中正确的式子的序号为. ①f(b)-f(-a)>g(a)-g(-b)②f(b)-f(-a)<g(a)-g(-b) ③f(a)-f(-b)>g(b)-g(-a)④f(a)-f(-b)<g(b)-g(-a) 解析 由题意f(a)=g(a)>0,f(b)=g(b)>0, 且f(a)>f(b),g(a)>g(b), ∴f(b)-f(-a)=f(b)+f(a)=g(a)+g(b). 而g(a)-g(-b)=g(a)-g(b), ∴g(a)+g(b)-[g(a)-g(b)]=2g(b)>0, ∴f(b)-f(-a)>g(a)-g(-b), 同理可证f(a)-f(-b)>g(b)-g(-a). ①③
6.函数f(x)=x3+ax+2 008在区间[1,+∞)上存在 x1,x2,使得当x1<x2时,f(x1)≥f(x2),则实数a的取值 范围是. 解析 从其对立事件入手,即x1,x2∈[1, +∞),当x1<x2时,f(x1)<f(x2)恒成立.即“f(x)在 [1,+∞)上单调递增”.f′(x)≥0恒成 y′=3x2+a≥0在[1,+∞)上恒成立.a≥-3,故 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3). (-∞,-3) 立.
二、解答题 7.(2008·广东改编)设a∈R,若函数 有大于零的极值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f′(x)=3+aeax,若函数在x∈R上有大于零的极 值点,即f′(x)=3+aeax=0有正根.当有 f′(x)=3+aeax=0成立时,显然有a<0,此时 由x>0知参数a的取值范围为a<-3. y=eax+3x,x∈R
8.设不等式x2-2ax+a+2≤0的解集为M,若M[1, 4],求实数a的范围. 解M[1,4]有两种情况:其一是M=,此 时Δ<0;其二是M≠,此时Δ=0或Δ>0,分三种 情况计算a的取值范围.设f(x)=x2-2ax+a+2, 有Δ=(-2a)2-4(a+2)=4(a2-a-2). (1)当Δ<0时,-1<a<2,M=[1,4]. (2)当Δ=0时,a=-1或2. 当a=-1时,M={-1}[1,4]; 当a=2时,M={2}[1,4].
(3)当Δ>0时,a<-1或a>2. 设方程f(x)=0的两根为x1,x2,且x1<x2, 那么M= [x1,x2],由M[1,4]1≤x1<x2≤4
9.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用面粉69.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用面粉6 吨,每吨面粉的价格为1 800元,面粉的保管等其 他费用为平均每吨每天3元,购买面粉每次需支付 运费900元. (1)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 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2)某提供面粉的公司规定:当一次购买面粉不 少于210吨时,其价格可享受9折优惠,问该厂是 否考虑利用此优惠条件?请说明理由. 解 (1)设该厂应每隔x天购买一次面粉,其购 买量为6x吨,由题意可知,面粉的保管等其他费 用为3[6x+6(x-1)+6(x-2)+…+6×1]=9x(x+1),设 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为y1元,
即该厂应每隔10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 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2)若厂家利用此优惠条件,则至少每隔35天购 买一次面粉.设该厂利用此优惠条件后,每隔 x(x≥35)天购买一次面粉. 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为y2元,则
∴当x=35时,f(x)有最小值, 此时y2≈10 070<10 989. ∴该厂接受此优惠条件. 10.已知f(x)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f(1)= 1,若m,n∈[-1,1],m+n≠0时有 (1)判断f(x)在[-1,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你的结论; (2)解不等式: (3)若f(x)≤t2-2at+1对所有x∈[-1,1],a∈ [-1,1]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 (1)任取-1≤x1<x2≤1, 则f(x1)-f(x2)=f(x1)+f(-x2) ∴f(x1)-f(x2)<0,即f(x)在[-1,1]上为增函数. (2)∵f(x)在[-1,1]上为增函数,
(3)由(1)可知:f(x)在[-1,1]上是增函 数,且f(1)=1, 故对x∈[-1,1],恒有f(x)≤1. 所以要使f(x)≤t2-2at+1,对所有x∈[-1,1], a∈[-1,1]恒成立,即要t2-2at+1≥1成立, 故t2-2at≥0成立. 记g(a)=t2-2at对a∈[-1,1],g(a)≥0恒成立, 只需g(a)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等于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