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784 Views
铁 流 薪 火 代 代 传. -- 红色浙南革命史迹考察纪行.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 二○一一年十月. “ 豪情与歌声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与辛亥举义一百周年纪念活动高潮迭起之际 , 我们三十六名“红二代”兄弟姐妹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组织之下 , 驱车南行 , 深入浙南丛山凡五日 , 体验与追寻父辈当年叱咤风云、历尽艰辛的英勇业绩与足迹 。 所到之处 , 得到当地相关组织与乡亲热忱相待 , 情逾骨肉 , 感触良深 , 特此专诚辑集 , 以志世代不忘。. 1028-1. 10 月 28 日.
E N D
铁 流 薪 火 代 代 传 -- 红色浙南革命史迹考察纪行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 二○一一年十月
“豪情与歌声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与辛亥举义一百周年纪念活动高潮迭起之际, 我们三十六名“红二代”兄弟姐妹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组织之下,驱车南行,深入浙南丛山凡五日, 体验与追寻父辈当年叱咤风云、历尽艰辛的英勇业绩与足迹。 所到之处,得到当地相关组织与乡亲热忱相待,情逾骨肉,感触良深,特此专诚辑集,以志世代不忘。
1028-1 10月28日 远眺崇山峻岭,忆父辈当年出生入死之地 台州 仙居 景星岩 途中休整于磐安,当晚宿岩头镇
1028-2 瞻仰屿北农民起义纪念碑 永嘉 岩坦
1028-3 屿北古村始建于唐,布局严谨、人文荟萃,村周寨墙散布有铳眼。足见当地勤于耕读、保家卫国之民风,自古传承有绪。
1028-4 村中散布有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创始人谢文锦活动处“闲存堂”、中共瓯北中心县委驻地旧址“钟寿堂”及尚书祠、端明书院、毓秀堂、茂秀堂、屿北宫、半月池等遗迹。
1028-5 确保前后联络通畅 全村依 “七星八斗”布局,道路交会为“星”、渠水汇聚称“斗”。徜徉村中,时见清池荡漾,兼有生活、灌溉、休闲、消防之功能。
1028-6 村外群山拱卫,有“千年莲花”之誉。
1028-7 支部书记介绍屿北村发展源流及前景规划。
1028-8 屿北古村集体合影
1028-9 千年楠溪江水生生不息
1028-10 水中有天,永远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1028-11 静谧的渡口 南屿芙蓉冠远眺 永嘉 岩头 楠溪江畔
1028-12 岩头镇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全镇 “山起西北,水归东南 ”,“ 西北高,东南下,水流出巽,为天地之势也 ”。 丽水街 文峰塔
1029-1 10月29日 镇南湖畔观荷亭,又称接官亭,为当地村民迎宾接客、调解纠纷之所。 晨光熹微中的丽水街
1029-2 芙蓉冠兀立苍穹。南宋末,抗元名臣陈虞之率子弟兵与此苦战三年余,最终粮绝跳崖殉国。 文峰塔及右军池宁静致远。池畔文昌阁为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早年读书处。
1029-3 岩头镇东宗祠堂,1932年5月23日红十三军雷高升一部遇害于此。
1029-4 收获时节 岩头镇 五尺 岭底村 大革命时期红十三军于此与当地父老乡亲血肉相连、鱼水相依
1029-5 岩头 五尺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1029-6 在红十三军纪念碑前集体合影
1029-7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 军长胡公冕卧室 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卧室
1029-8 探望当地唯一健在、年届103岁的老红军战士
1029-9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按“七星八斗”布局重建的芙蓉古村即景
1029-10 楠溪江标志景观 ---- “天然盆景” 狮子岩
1029-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当地特色蚱蜢舟
1029-12 老人岩 石桅岩 翻山越岭,山不转路转,驻宿平阳山门镇两晚。
1029-13 千山万壑,铁壁铜墙,令当年侵略者望而却步 永乐抗日游击总队纪念馆
1029-14 相聚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和信念之中
1030-1 10月30日 寻访父辈坎坷征程 平阳 凤卧 北上抗日出征门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红军挺进师将士四百余人和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学员组成的随军服务团,从山门誓师出发,开赴抗日前线。
1030-2 在挺进师纪念碑前集体合影
1030-3 平阳 山门 凤岭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挺进师司令粟裕亲任校长,为当年南方八省十四个根据地唯一的一所 “抗大” 式干部学校。
1030-4 1939 年 7 月,刘英在风卧镇冠尖、马头岗主持召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
1030-5 在纪念馆签名和题词
1030-6 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出席代表26人、列席9人,代表全省19000多名党员。产生了新的中共浙江省委,选举刘英为省委书记。
1030-7 雁荡山为我国十大名山之一,分北雁荡、中雁荡、南雁荡,珠联璧合、昂然挺立于东南沿海,有“北雁好峰、南雁好洞”,“中雁好山水”之说。 南雁荡山秋色迎人
1030-8 碧溪荡漾 天门洞开
1030-9 云关 月黼 锦屏峰观音洞 道院“义工”
1030-10 东洞会文书院及龙角、华表、仙冠三峰 西洞仙姑道院
1030-11 平阳布袋木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周为群众免费演出。
1031-1 10月31日 棋王谢侠逊、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乡永嘉腾蛟镇
1031-2 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故居
1031-3 在南雁、凤卧、山门周遭崇山峻岭之间辗转盘桓两日余 ,始终得到平阳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各级领导热忱周到的奔波施援。源自父辈生死与共的骨肉情谊,历久弥深。
1031-4 当晚宿营地浙闽交界处泰顺县泗溪镇
1031-5 泗溪所保留的人类桥梁的初始雏形 --- 矴埠,亦称碇步或“琴桥”。
1031-6 泰顺境内保留着明清时期所建的木结构廊桥三十余座,近半数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展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有“桥梁博物馆”之誉。 泗溪镇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的溪东桥和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北涧桥,青瓦飞檐、气势若虹,历数百年风霜雨雪而巍然不动、造福于民,声名远播于天下,俗称“姐妹桥”。
1031-7 当地离休教师周万巩先生倾一己之力与满腔热忱,精心制作各地名桥模型数十座,并自费赁屋于北涧桥头,为慕名而来的各国旅游者义务解说建桥文化,迄今积十年四十七国八十余万人而不辍。精诚所至,令人感佩不已。
1031-8 攀泰顺九峰寻访红军路,在白柯湾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上海红军后代邓玉平与当地红军后代雷旭相逢、相识、相聚。
1031-9 参观红军挺进师纪念馆,雷旭馆长 热情洋溢,为大家倾诚讲解。
1101-1 11月1日 在江心屿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门前集体合影
1101-2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得风气之先。早在1924年底,谢文锦等即在城区信河街侯衙巷新民小学建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直属党中央,后归上海区委领导。 两塔一寺为温州水上门户江心屿上的标志性建筑,东塔始建于唐代,清末英国殖民势力渗入温州,强令拆除东塔塔檐、回廊等,留下侵略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