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壹、美國貿易法概論 貳、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參、超級三○一條款 肆、特別三○一條款 伍、美國1930年關稅法三三七條款. 壹、美國貿易法概論. 一、美國貿易法沿革 二、三○一條款 三、特別三○一條款 四、超級三○一條款. 一、美國貿易法沿革. 美國貿易法三大支柱: 三○一條款、反傾銷法、平衡稅法 1 、 商業事務立法 v. 處理外交事務 (行政) 2 、 美國貿易法的始祖 ─ 1816年關稅法 ( Tariff Act of 1816). 3、 1922 年緊急關稅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 壹、美國貿易法概論 • 貳、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 參、超級三○一條款 • 肆、特別三○一條款 • 伍、美國1930年關稅法三三七條款

  2. 壹、美國貿易法概論 • 一、美國貿易法沿革 • 二、三○一條款 • 三、特別三○一條款 • 四、超級三○一條款

  3. 一、美國貿易法沿革 • 美國貿易法三大支柱: • 三○一條款、反傾銷法、平衡稅法 • 1、商業事務立法 v. • 處理外交事務 (行政) • 2、美國貿易法的始祖 • ─1816年關稅法 (Tariff Act of 1816)

  4. 3、1922年緊急關稅法 • (Emergency Tariff Act of 1922) • 開始研究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 • 從法規執行的層面,探討美國貿易法 • 在關稅方面的規範及制度的建立。 • 4、1962年貿易擴張法 •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 • 二五二條款(1974年貿易法三○一條款的前身)。 • (自由貿易 v. 公平貿易)

  5. 5、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 of 1974) • (1) 美國貿易赤字日益嚴重。 • (2) 1974年貿易法第三篇第一章 • 第三○一條─「三○一條款」。 • (3) 為振興美國經濟,企圖以國內立法, • 威脅其貿易對手國,對於智慧財產權 • 必須加以適度保護、開放市場及 • 在自由貿易體系下進行公平貿易。

  6. (4) 三○一條款的立法理念與法制準據: • 憲法依據、立法本質、立法意旨及 • 立法內涵。 • (5) 三○一條款的體系架構、 • 運作規範、相關執行機構。

  7. 6、1979年貿易協定法(東京回合) • (Trade Agreement Act of 1979) • 7、1984年貿易暨關稅法 • (Trade and Tariff Act of 1984)

  8. 8、1988年綜合貿易暨競爭法 •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 • (1) 美國貿易赤字未見好轉、 • 智慧財產權未見改善。 • (2) 對於1974年貿易法三○一條款 • 作全盤修正,增訂超級三○一條款 • 及特別三○一條款, • 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加周延。

  9. (3) 三○一條款在保護智慧財產權、開放市場及公平貿易等方面所向披靡、而有「帝王條款」(Empire Provision)的封號。 • (4) 特別三○一條款─美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源依據,超級三○一條款─實施制裁的依據。特別三○一條款及超級三○一條款的立法意義、目的、理髮架構及運作。

  10. 9、1994年烏拉圭回合協定法 • (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 Act of 1994) • (1) WTO爭端解決機制關於三○一條款 • 的規範與其他挑戰?

  11. 二、三○一條款 • 「如果美國的貿易對手國的貿易法規、政策或措施,拒絕給予美國依「貿易協定」所應享有的權利,或違反貿易協定的明文規定, • 或拒絕給予美國依貿易協定所得享有的利益, • 或外國的貿易行為係屬不正當(unjustifiable)、不合理(unreasonable)或歧視性(discriminatory),

  12. 致使美國的商業受到負擔或受到限制(burdens or restricts),則美國政府得採取適當的報復措施。」

  13. 三、特別三○一條款 • 1、智慧財產權保護 • (欠缺、不足、執行、成效) v. • 美國產業發展、國際貿易競爭力、 • 海外市場開拓

  14. 2、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每年向國會提出「國家貿易評估報告」(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 NTE Report)。USTR在NTE Report 提出後 30 天內,指明哪些國家: • (1)未能「充分與有效」保護智慧財產權 • (2)對於依賴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美國人民拒絕給予 • 「公平與衡平」的「市場通路」 • USTR指明「優先國家」名單 • (priority foreign country)。

  15. 3、認定的標準: • 該國有最繁苛或最過分的法規、政策或措施,拒絕給予「充分與有效」的保護,或拒絕給予「公平與衡平」的「市場通路」,對此美國產品造成重大的不利影響或之虞者。

  16. 四、超級三○一條款 • 1、USTR 在NTE Report 提出後 30 天內,指出貿易自由化的「優先順序」。評估內容包括: • (1) 貿易障礙行為的優先順序 • (評估取消貿易障礙,美國貿易出口促進的潛力) • (2) 貿易障礙國家的順序 • (USTR考量不公平貿易政策、行為及嚴重性) • (3) 評估若貿易障礙不存在, • 美國產業得以增加的出口數額。

  17. 2、USTR應於NTE Report 提出六個月內, • 指明「優先措施」;並於指明優先措施後 • 21日內,展開調查。 • 「優先措施」: • 外國所設定的貿易障礙及貿易扭曲, • 若一經消除後,對美國出口增加有重要的潛能者。

  18. 貳、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 一、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的立法理念 • 二、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的立法意旨 • 三、1974年貿易法第三○一條 • 四、1979年貿易協定法大幅修訂三○一條款 • 五、1984年貿易暨關稅法修正三○一條款 • 六、1988年綜合貿易暨競爭法 • 全盤修正三○一條款 • 七、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的立法內涵

  19. 一、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的立法理念 • 1、不公平貿易事貿易赤字的主因 • 2、經濟利益被置於外交政策下的錯誤 • 3、打開外國市場以增加對外出口 • 4、美國總統未能確實執行貿易法案

  20. 二、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的立法意旨 • 1、舒緩貿易保護主義者的壓力 • 2、賦予平民向聯邦政府求助的法律途徑 • 3、培育美國經濟發展及貿易競爭力 • 4、強化對智慧財產權的立法保護與執行

  21. 三、1974年貿易法第三○一條 • 三○一條款─美國總統的貿易報復權 • (presidential retaliation) • 1、美國國會首先於1962年貿易擴張法(TEA)第252條規定,美國總統應去除貿易障礙,如貿易障礙未能予以除去,TEA授權美國總統得採取報復行動─關稅方式。

  22. 2、由於美國國會無法完全信賴GATT的爭端解決機制(時機、救濟措施、政治…),因而於1974年貿易法制定三○一條款,准許美國國內產業發動國際貿易談判,授權美國總統對外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進行報復。2、由於美國國會無法完全信賴GATT的爭端解決機制(時機、救濟措施、政治…),因而於1974年貿易法制定三○一條款,准許美國國內產業發動國際貿易談判,授權美國總統對外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進行報復。 • 3、三○一條款的主要目的:確保美國出口產品有機會進入外國市場。

  23. 4、「如果美國的貿易對手國的貿易法規、政策或措施,拒絕給予美國依「貿易協定」所應享有的權利,或違反貿易協定的明文規定,或拒絕給予美國依貿易協定所得享有的利益,或外國的貿易行為係屬不正當(unjustifiable)、不合理(unreasonable)或歧視性(discriminatory),4、「如果美國的貿易對手國的貿易法規、政策或措施,拒絕給予美國依「貿易協定」所應享有的權利,或違反貿易協定的明文規定,或拒絕給予美國依貿易協定所得享有的利益,或外國的貿易行為係屬不正當(unjustifiable)、不合理(unreasonable)或歧視性(discriminatory),

  24. 或提供具有削減美國有競爭力產品銷售量(額)效果的出口補貼,或對食品供應、原料(包括石油)、成品或半成品的市場進入,設定不正當或不合理的限制,對美國商業構成負擔或限制(burdens or restricts),則美國政府得採取適當的報復措施。」 (“”部分於1979年貿易協定法修訂時刪除)

  25. 5、「不正當」係指依據國際法為不合法或抵觸國際義務者。5、「不正當」係指依據國際法為不合法或抵觸國際義務者。 • 6、「不合理」行為包括「不一定」不合法,忽略或損害(nullified or impaired)美國基於貿易協定所應取得的利益,或歧視或使美國商業承受負擔的限制行為。在實際運上,不合理行為的判定充斥行政裁量權。

  26. 7、美國總統應採取所有必要及可行的步驟,以確保除去該項貿易障礙措施。包括取消減讓利益、課徵附加稅或設限、課徵特別稅或拒絕核發營業執照。美國總統得採取的報復措施,沒有項目、方式、金額限制。7、美國總統應採取所有必要及可行的步驟,以確保除去該項貿易障礙措施。包括取消減讓利益、課徵附加稅或設限、課徵特別稅或拒絕核發營業執照。美國總統得採取的報復措施,沒有項目、方式、金額限制。

  27. 四、1979年貿易協定法 大幅修訂三○一條款 • 1、增訂第三○二條至第三○六條。 • 2、重大修正三○一條款的程序規定,包括較明確的調查時限,較詳細的控訴人協助程序。 • 3、刪除關於補貼及市場進入的規定。 • 4、要求USTR與涉案國家進行諮商。(如第三○三條、第三○四條)

  28. 五、1984年貿易暨關稅法 修正三○一條款 • 1、修正調查程序、適用範圍、立法意旨等,對於服務業、高科技產品貿易、外人直接投資限制等,設定新的、特定的談判目標。 • 2、USTR應主動進行調查,獨立指明美國商業的貿易障礙,並向國會提出關於案件調查的年度報告。

  29. 3、三○一條款總統報復權鮮少運用。 • 美國總統有無限的裁量權決定是否進行報復,美國總統常基於政治、外交等非貿易因素,而不予以報復。因此國會對貿易政策的方向及結果非常不滿。

  30. 六、1988年綜合貿易暨競爭法 全盤修正三○一條款 • 1、將三○一條款的調查權由美國總統移轉予USTR • (1) 增加與貿易對手國的談判壓力,減少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干擾。 • (2) USTR須於收到控訴狀後之45天內,決定是否調查。USTR若決定調查,須依三○一條款檢視各項要件。若各項要件齊備,USTR須決定是否採取行動與採取何種行動。 • (3) 在決定採取行動後的30天內,USTR需付諸行動,但美國總統仍有裁量權。

  31. 2、「強制報復」(mandatory retaliation) • (1) 國會基於行政部門缺乏行動、貿易赤字 • 日益增加、外國貿易障礙持續增加 • 等因素,增加對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 • 的強制報復規定。

  32. (2) 除例外規定外,若美國依據任何貿易協定所擁有的權利遭到否認;若外國的行為、政策或措施,違反或與美國基於任何貿易協定所得享受的利益不符,或拒絕給於該項利益,或不合法使美國商業承受負擔或受到限制者,USTR須採取行動。

  33. (3) 國會希望藉強制報復,確定報復的可行性,貿易關係的公平競爭,達到貿易談判的目的。但行政部門則認為此舉將引發貿易戰,並削弱談判的彈性。

  34. 3、擴張解釋不合理貿易行為 • 外國政府的特定行為、政策或措施,構成不合理的貿易行為,擴張解釋包括: • (1) 拒絕予以公平的市場通路。與商業考量不符,具限制美國產品通路的效果。 • (2) 出口目標設定。 • (3) 違反勞工權益的持續行為模式。

  35. 4、增訂超級三○一條款 及特別三○一條款 • (1) USTR每年應向國會提出「國家貿易評估報告」(NTE Report)。 • (2) 超級三○一條款:USTR 主動在NTE Report 提出後 30 天內,指出美國貿易自由化的「優先順序」。評估內容包括:貿易障礙行為的優先順序、貿易障礙國家的順序。貿易障礙非單項障礙,報復金額不限於損害金額。

  36. (3) 特別三○一條款:USTR 主動在NTE Report 提出後 30 天內,指明哪些國家:未能「充分與有效」保護智慧財產,對於依賴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美國人民拒絕給予「公平與衡平」的「市場通路」者,USTR將其列為「優先國家」名單。

  37. 七、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的立法內涵 • 1、貿易談判的立法授權 • 2、對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反制行為 • 3、對進口競爭的救濟措施 • 4、對農產品貿易的促銷方案 • 5、加強出口、小型企業 • 6、智慧財產權保護

  38. 八、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 的執行機構 • 1、財政部海關服務處 • 2、國際貿易法院(CIT) • 與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 • 3、商務部(DOC)國際貿易局(ITA) • 4、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 • 5、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

  39. 參、超級三○一條款

  40. 肆、特別三○一條款

  41. 伍、美國1930年關稅法三三七條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