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50 Views
當代中國之商業道德與社會責任. Business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陳昱之 陈美芬 杨振材. 摘要. 中國企業國際業務日益蓬勃發展。 中國政府逐漸改變企業行為防治企業貪污、賄賂,漸漸興起儒家企業 (Confucian firm) 。 中國與美國雙方簽訂 - 反海外腐敗法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 ,隨著此法案的立法,也會影響到中國現代商業模式。. 簡介.
E N D
當代中國之商業道德與社會責任 Business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 陳昱之 陈美芬杨振材
摘要 • 中國企業國際業務日益蓬勃發展。 • 中國政府逐漸改變企業行為防治企業貪污、賄賂,漸漸興起儒家企業(Confucian firm) 。 • 中國與美國雙方簽訂-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隨著此法案的立法,也會影響到中國現代商業模式。
簡介 • 鄧小平發起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經濟體系,從原先的低成本出產國,在過去15年之中持續以倍數增長。 • 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系,同時也是吸引外商投資的第二大國家。 • 對西方國家而言,與中國在商業上往來是一大挑戰,原因來自於中國亦敵亦友的特殊性格,加上從社會經濟轉變成資本主義。 • 當美國與中國簽訂FCPA,不只是商業上往來這麼簡單,也必須中國「文化」相互協調。
中國文化的哲學基礎 • 中國文化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為主要哲學思維。 • Hofstede and Bond (1988)指出東南亞國家依循儒家思想,人民的性格特質有務實、融會貫通、具有創業家性格的。 1965-1985年,在22個東南亞國家中的經濟成長與儒家思想文化是具有正相關。 • Schwartz (2010)研究中得出相似的结論。運用施瓦茨價值觀量表(Schwartz Value Survey)去描繪出世界範圍價值地形圖,其中發現在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台灣、泰國,這幾個皆具有儒家思想的特質。 • Schwartz 抱持相反的觀點,認為儒家思想所帶來的社會階層會抹殺掉個人的創意及積極性。
中國文化的哲學基礎 • 經濟發展中,人際關係是儒家思想主要核心(Crawford, 2000) 。 • 儒家與道家思想在中國經濟成長扮演重要的一環。
儒家思想 • 核心價值觀為:道德修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家庭取向、尊重階層、追求和諧、避免直接衝突。 • 追求利他主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關係 • 對中國人來說互惠、信任這種關係是存在人與人之間,關係是成功企業所使用的「第二種貨幣」。 • 對於高語境的中國人來說,失去了承諾就像失去了「面子」感到丟臉,不同於西方人單純追求自身利益而已。
道家思想 • 三大原則:道、無為(無為而治、順應自然)、陰陽。 • 陰陽為一種二元論。此理論反應在中國人的特質之中(真誠與欺騙同時存在),當中國人與西方國家合作時,容易使得對方捉摸不定。
中國商業文化 • 採用「儒家思想」、「關係」的策略。 • 西方國家在企業有著一定的規範制度;而中國在民營企業中缺乏一套標準健全的系統。
商業上的策略 • 中國人認為商場如同戰場,盡可能獲取對方的資源而不是要一味摧毀破壞。要在一開始塑造出對自己有利的情勢。 • 中國人以孫子兵法、貂蟬、三國演義中使用的策略將其運用於商場之中。
商業上的策略 Tung’s (1994)提出12點商業策略: • 戰略的重要性 • 將對手的實力轉變為弱點 • 設計陷阱獲得戰略優勢 • 瞭解矛盾並且利用獲得優勢 • 妥協 • 爭取全面勝利 • 把握競爭對手的劣勢 • 懂得變通 • 收集情報和資訊 • 把握雙方產生互惠的機會 • 抱持耐心 • 避免情緒化
商業上的「關係」 • 中國人透過關係會可到一份好工作、房子甚至是醫院病床,生活中大大小小事都可以利用「關係」(俗稱走後門),對於西方國家是不被接受、不道德的。 • 對於中國人而言,「關係」是一種炫耀自身權力以及協助自己的管道之一。 • 當簽訂FCPA法案後,雙方企業皆受到保護,防止一切貪污、賄賂事件的發生。
結論與討論 • 腐敗會干擾經濟體制的運行,尤其是美國這種高度發展國家已經逐漸式微,對於反海外腐敗法的施行上採用更為積極的手段處理。 • 但在中國的美商公司是否能真正落實? • 美國審計局在1981年統計發現,30%的投資者聲稱反海外腐敗法對於海外公司業績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因此造成海外投資者轉變態度,進而增加更多靠「關係」、污腐敗行為發生。
結論與討論 • 從中國的角度,是否能藉由「關係」來提昇經濟發展,進而成為世界的經濟領導國? • 或是中國會接受西方世界的新思维,選擇不再靠著「關係」這種模式來經營企業。 • 採用儒家思想作為建立公司的準則,如此一來,是否能達到一個和諧、具有道德感的商業模式?
結論與討論 • 2003年由聯合國通過的反腐败公约(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以及成立「透明國際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積極消除公司企業貪污腐敗的惡習。 • 也許不能將「關係」完全地消除於中國市場中,但期許中國企業能夠將自身利益擴大至國家甚至全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