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運動訓練與影像媒體之探討

運動訓練與影像媒體之探討. 趙榮瑞. 摘 要 影像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上,具有如下的正面意義:. 一、 提供反覆學習的機會。 二、 彌補教練示範動作的限制。 三、 操作簡單易學。 四、 器材輕巧方便。 五、 錄影帶體積小攜帶方便,保存容易。 六、 資料儲存豐富。 七、 器材日趨普遍。. 影像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上,也有如下的限制:. 一、 必須要有電源設備。 二、 易流於娛樂性。 三、 教練的角色及地位容易被曲解。 四、 增加器材管理的負擔。 五、 容易忽略成為一位成功運動員的艱苦 過程。

be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運動訓練與影像媒體之探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動訓練與影像媒體之探討 趙榮瑞

  2. 要影像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上,具有如下的正面意義: 一、提供反覆學習的機會。 二、彌補教練示範動作的限制。 三、操作簡單易學。 四、器材輕巧方便。 五、錄影帶體積小攜帶方便,保存容易。 六、資料儲存豐富。 七、器材日趨普遍。

  3. 影像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上,也有如下的限制:影像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上,也有如下的限制: 一、必須要有電源設備。 二、易流於娛樂性。 三、教練的角色及地位容易被曲解。 四、增加器材管理的負擔。 五、容易忽略成為一位成功運動員的艱苦 過程。 六、容易誤解運動是簡單而易行。 七、容易傷害視力。

  4. 除了要瞭解錄影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的正面功能,以鼓勵廣泛使用,但也得瞭解其限制,才能努力克服,而更落實使用的績效,此乃本文之旨意也。

  5. 壹、前 言 目前社會趨勢處在科技快速發展,而且講求科技整合的時代裡,運動訓練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而且要有科學的學理依據,以力求精確、效果、進步及安全(防範運動傷害及傷害的復原…….等),尤其以目標為導向而且是追求勝利、金牌為最終目的的運動訓練,理論與實際應密切的配合,以及具有高強度追求進步及自我突破的企圖心。

  6. 而以目前國際運動競技場都是極高度競賽,各國莫不投入極為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科技在運動訓練上,如果我國的運動教練仍留在土法煉鋼,僅用空口說白話,不會或者是不想儘量利用時代科技的產品及資料,進行訓練及補助訓練、強化訓練,以高效率來提昇運動成績,則我們的運動水準之提昇,實在是堪憂!而以目前國際運動競技場都是極高度競賽,各國莫不投入極為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科技在運動訓練上,如果我國的運動教練仍留在土法煉鋼,僅用空口說白話,不會或者是不想儘量利用時代科技的產品及資料,進行訓練及補助訓練、強化訓練,以高效率來提昇運動成績,則我們的運動水準之提昇,實在是堪憂!

  7. 現代各種新知識快速且不斷增加,學海是那麼的浩瀚而無邊,然而人類的生命又是那麼的短促。於是,近代研究如何使人學得更快、更多、更有用、更深入的一系列技術和理論,乃應運而生,這就是「視聽教育」。這一系列研究改進教學技術的視聽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美國首先倡導並大力推廣,深受學校和社會各機關教育人士的歡迎而肯定,再由美國推廣到世界各地,很快就成為一種新的學校學科(註一)。現代各種新知識快速且不斷增加,學海是那麼的浩瀚而無邊,然而人類的生命又是那麼的短促。於是,近代研究如何使人學得更快、更多、更有用、更深入的一系列技術和理論,乃應運而生,這就是「視聽教育」。這一系列研究改進教學技術的視聽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美國首先倡導並大力推廣,深受學校和社會各機關教育人士的歡迎而肯定,再由美國推廣到世界各地,很快就成為一種新的學校學科(註一)。 本文就提出視聽教育中的利器→錄影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方面提出進一步探討,以提供運動教練們實施運動訓練之參考,期待使訓練工作更有績效。

  8. 貳、錄影電視在視聽媒體的分類位置及特性 涂浩祥(民國78年)把視聽媒體分類為(註二):視聽媒體、聽覺媒體及其他感覺媒體。 在視覺媒體又分為:非投映式的視覺媒體及投映式的視覺媒體,而錄影媒體就是屬於後者,其特性具有:

  9. 一、縮小時空的控制。 二、是一種活潑的多媒體教學。 三、可以補充教師之不足。 四、具現場施教的功能。 五、單向傳播,學生有問題不得解決。 六、無法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七、教師與學生缺乏參與感。

  10. 陳淑英(民國77年)把視聽媒體分成: 傳統的視聽媒體和近代的視聽媒體。傳統的視聽媒體是指在使用時不需藉助任何器材或放映設備的簡易教材教具,又稱直接教材,包括教科書、講義、參考書、報紙、雜誌、圖表、圖畫、掛圖、照片、提示卡、標本、縮小平面球場、實物、黑板、絨布板、磁鐵板等。

  11. 而錄影帶(錄影機及電視機)和唱片(唱機)、錄音帶(錄音機)、透明片(投影機)、幻燈片(幻燈機)、縮影片(閱讀機)、影片(放映機)等媒體列為近代的視聽媒體。近代的視聽媒體是指在使用上必須配合器材及設備才能表現出來,又稱間接教材,其特性有:而錄影帶(錄影機及電視機)和唱片(唱機)、錄音帶(錄音機)、透明片(投影機)、幻燈片(幻燈機)、縮影片(閱讀機)、影片(放映機)等媒體列為近代的視聽媒體。近代的視聽媒體是指在使用上必須配合器材及設備才能表現出來,又稱間接教材,其特性有:

  12. 一、利用光線,把畫面擴大投映在銀幕上, 其影像、畫面或動作可供仔細觀察。一、利用光線,把畫面擴大投映在銀幕上, 其影像、畫面或動作可供仔細觀察。 二、由於畫面擴大清晰,加上安排得宜,可 同時供多人觀賞。 三、可提供豐富資料,集中學生注意力,以 提高學習的興趣。 四、為提高學習的效果,使用者可以自行調 整控制放映速度的快慢、靜止及倒回, 以配合本身的理解能力,故適合個別學 習。

  13. 五、在主題表現上,簡單明瞭。 六、必須要有電源的設備。 七、媒體資料攜帶方便,且便於存檔、 整理、運用,而器材及設備(硬體) 等的搬運則很不方便等特性。

  14. 綜合上述兩位專家的分類,筆者把錄影媒體,更歸納為近代的視聽媒體內的動態型放映媒體,是以一連串靜止畫面,以一定速率放映,使觀賞者產生動作幻覺的資料,它在過程示範上的功能,遠非其他任何型媒體所能比,尤其運用在一連串而複雜的連續運動技巧上,甚至還可包含二度空間或三度空間,加以運用而理解,因而算是一種利器。 綜合上述兩位專家的分類,筆者把錄影媒體,更歸納為近代的視聽媒體內的動態型放映媒體,是以一連串靜止畫面,以一定速率放映,使觀賞者產生動作幻覺的資料,它在過程示範上的功能,遠非其他任何型媒體所能比,尤其運用在一連串而複雜的連續運動技巧上,甚至還可包含二度空間或三度空間,加以運用而理解,因而算是一種利器。

  15. 動態放映型媒體:除了錄影電視外,尚有電影片,然而電影雖然在視聽媒體的發展比電視早,但它有其限制,以致於有日趨減少之現象;其限制有:動態放映型媒體:除了錄影電視外,尚有電影片,然而電影雖然在視聽媒體的發展比電視早,但它有其限制,以致於有日趨減少之現象;其限制有:

  16. 一、製作成本高,而且費時,不像電視錄 影,隨錄或攝影,就可倒回,立即播 放出影像,方便省時又省錢。一、製作成本高,而且費時,不像電視錄 影,隨錄或攝影,就可倒回,立即播 放出影像,方便省時又省錢。 二、製作難度高,非一般教練或教師所能 勝任,需要特別接受訓練的專業技師 ,才有能力拍攝製作,而且拍攝完成 的底片,也需要送至暗房以專業的設 備、技術及過程加以沖洗完成,如果 再加上剪輯、配樂、配音等那是更高 層次的技術。

  17. 三、操作不易:電影片大多是卷盤式的,不 像錄影帶都是卡片或匣式,輕輕一推, 就可自動上片,而須人工上片及倒片, 費時又麻煩。三、操作不易:電影片大多是卷盤式的,不 像錄影帶都是卡片或匣式,輕輕一推, 就可自動上片,而須人工上片及倒片, 費時又麻煩。 四、機件故障率高:放映電映片時,容易斷 片、夾片或者是放映燈泡燒壞……等機 件故障,所以增加機器維護的成本及負 擔。 五、媒體笨重,攜帶及存檔較不易,如果同 樣是放映一個小時的片子,電影片的體 積比錄影帶大而且笨重。 六、放映電影必須要在黑暗的房內放映。

  18. 綜合上述的原因,而推測視聽教育媒體中,電影是會越來越少,以成立近四十年的國立台灣體育學院為例,投資無數的視聽器材,就是沒有電影放映機,連圖書館所設的視聽中心,其媒體也全都以錄影帶為主,這是必然的趨勢。

  19. 參、錄影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上 的意義 優秀教練,是不是一定要從良好的運動選手培養,這點並不重要,也不是絕對的,其重要的因素應是成為教練的培養過程,所具備的專業知能及觀念,而且要能隨時代的進步而前進,所以一位優秀的運動教練,必須儘量利用教材,利用時代的產物,也是教育訓練的利器→視聽教育媒體。陳淑英(民77年)根據國外之調查研究資料得知:

  20. 一、在所限定的時間內學習,使用視聽媒體者, 比不使用者之理解度高出15倍。一、在所限定的時間內學習,使用視聽媒體者, 比不使用者之理解度高出15倍。 二、讓學習者能完全理解為止,所花的時間是不 使用視聽媒體者比使用者要多花12倍的時間 來學習。 三、利用視聽媒體來學習(必須把看、聽、說、 做和想等同時進行),比用講述(只用耳聽 )及觀察(只用眼看)來學習,其記憶保持 率至少要高達五倍以上。顯然地,只使用一 種感官來學習,其效果是不如兩種以上感官 合併應用的。

  21. 基於上述,無可諱言,利用視聽媒體來實施教與學的方法是既快速又具體,即可使學生學得快、學得多,還可記得更久,因而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中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至於,視聽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成效的理論基礎。 基於上述,無可諱言,利用視聽媒體來實施教與學的方法是既快速又具體,即可使學生學得快、學得多,還可記得更久,因而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中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至於,視聽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成效的理論基礎。 因此,視聽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應是正面功效,且是受肯定的,而錄影媒體是視聽媒體現代媒體之一,是體育運動中訓練的利器,其原因例舉如下:

  22. 一、提供反覆學習之機會: 錄影電視教學,非常符合「視」與「聽」二種以上的感官效果,對動態性且是技巧性的運動訓練非常適合,因為運動技能的學習最大原理之一,就是「回饋校正錯誤」,錄影電視教學,正可提供反覆回饋(Feed back)之學習機會。 二、彌補教練示範動作之限制: 在視聽教育的學說中,以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Edgr Dale)教授所創的『經驗金字塔』(The Cone of Experience)中(如上圖),「示範」是第四層,屬於具備直接的經驗,是重要的視聽教育方法之一,在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過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各種運動項目中,都是動作的組合,很多複雜或高難度的動作,並不是一般教練所能示範出來的,同時教練的動作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錄影媒體正可以收集良好而且是正確的動作來播放,並還可重複播放。

  23. 三、操作簡單易學: 受科技進步所賜,目前新產品的硬體設備,越來越能自動化,越來越有「智慧」,例如:自動對準焦距(focus)、自動調整光圈或快門速度、自動調整適當的曝光量、自動上片、自動退片……等。不管是「拍攝」、「錄影」、「播放」等使用簡單而方便,不須特別高深的技術,一般運動教練、助理教練、甚至選手本身、稍作講解、示範、練習之後,應可操作,不須另設技師,以節省人力資源及減輕管理之負擔。 一 四、器材輕巧方便: 錄影電視器材的發展越來越輕巧,攜帶方便,很適合室內外的運動訓練使用,可以不須特定的視聽中心或視聽教室,以免增加經費的負擔,而使得這種運動訓練的利器,更能普及。科技是越來進步的「閉路電視組」已漸發展出很輕巧的手提式高性能的機種,不論在操場、球場、室內、外等運動訓練場地,祇要有電源即可在五分鐘之內架設使用。

  24. 五、  錄影帶體積小攜帶方便,保存容易: 在好幾年前,就已發展出卡式(Beta or VHS Cassotte)的錄影帶,體積很小,使用非常的方便,簡單而易行,不像早期所使用的錄影帶都是卷盤式,像電影片一樣,體積大而且錄影、攝影或播放時,須要以手工把片頭繞過很多的卡損,最後經過磁頭,缺一或沒卡好,就無法放映,而且退帶,下帶等都是很複雜而麻煩的手續,也容易卡住。卡式的錄影帶使用簡單而方便,而且攜帶時體積小不太佔時間,同時外盒保護設計良好,不易損壞。祇要把錄製好的錄影帶保存,建立背景資料,編號存檔。目前放影機及電視機,非常的普遍,帶著自己準備的錄影帶到那裡,隨時都可播放,對一個屬於動態而且沒一定的地點運動訓練或比賽,方便極了。

  25. 六、  資料儲存豐富: 一卷小小的卡式錄影帶,以正常速度可以播放或錄製一個小時彩色電視節目,而VHS卡式錄影帶以二個小時最為普遍,其儲存資料之多,非相片、靜畫或幻燈片可比擬。科技進步是一日千里,目前又發展出「影碟」(Video Dise),薄薄一片小小的十二吋直徑的影碟每邊可以儲存211 ×211單片五萬四千張;可以錄入一小時的彩色電視節目,大約一千捲捲片(filmstrids)和數千頁印刷資料;五萬四千張單片如以圓盤式置片器可裝八十張單片計之,則須六百七十五個圓盤,而目前碟影機搜尋資料的功能已發展得很理想,推論日後大量運用在教育或體育,應指日可待。

  26. 一 七、  器材日趨普遍: 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以及個 人所得的提昇,錄影視聽器材,再也不算是 昂貴奢侈的東西。筆者很注意國內的各項比 賽,使用錄影攝影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所以國內的運動代表隊,購置錄影電視器 材,不會太吃力才對,所以如何規劃而有效 率的運用,乃是重要課題,教練應瞭解此種 趨勢,而因勢利導之,成為勝利而進步的現 代教練。

  27. 肆、錄影媒體運用在運動訓練 的限制 於上所述,錄影媒體運用在運動方面,是那麼方便、普遍而有效,但還不致於是十全十美,其功能也有它的限制,各教練也應瞭解,進而克服它,成為錄影媒體操作主人,而不致於淪為現代科技的奴隸。例舉其限制如下:

  28. 一、  必須要有電源設備: 科技的進步,已能使得攝影機的電源是匣式分離型(不必電線及插座)的乾式電瓶,克服而能在戶外拍攝,但每一個電瓶都有使用一的安全時間及壽命,使用安全時間,視電瓶的新舊及保養、維護之狀況而定,通常在充電充足,使用約20~75分鐘,而且充電慢,一個電瓶電力消失要充電時,須一至三個小時以上始能充足電力。 但是電視機的電源,就必須依賴有插座、插頭、電線的交流電,否則就無法播放,這點在運動場,是很大的限制,因戶外的運動場或運動場所,不易有電源設備,所以這點在規劃建築運動場地時,都應把電源詳細規劃在內,以配合屬於現代科技的視聽媒體之運用。

  29. 二、  易流於娛樂性: 目前教練常以錄影電視節目來介紹世界各地的比賽過程,以輔導訓練,使得選手的學習管道又多了一條,但是有各的比賽,過程緊湊又緊張,熱鬧又有趣,隨著全場觀眾的吶喊,而產生共鳴,猶如置身現場,覺得很過癮又好玩,而忽略選手們所要學習的乃是比賽中的戰術運用、隊型變化、團隊合作、鬥志、精神力、優良動作等的表現。 三、  教練的角色及地位易被曲解: 過分使用或者一直強調錄影媒體,使輔助訓練,變成主要訓練器材,其教練的角色,就容易被誤解為拍攝、播放的技師,其督促、指導、執行訓練計劃等地位,容易被曲解為機器操作員。所以教練應堅持自己的職責,不管使用錄影媒體或其他媒體,來協助輔助訓練,不能讓選手忘了教練的存在,應配合媒體所播放的動作、戰術、優缺點、合作默契……等等詳加介紹,如是指定選手各自到視聽中心自行觀賞,也要指導選手如何觀看?其重點何在?如要求要有觀後感更佳,使得教練的角色及地位更崇高,訓練績效更落實。

  30. 四  增加器材管理的負擔: 錄影電視的器材都是現代科技產物,非常精密、怕摔、怕潮、怕使用不當…..等,要能發揮機器的最大功能、最好的效果及使用年限除了要熟悉使用的技術及方法,需要在平日勤加保養及維護,猶如母親在呵護、照顧自己的寶貝嬰兒,也唯有如此才能增長機器的使用年限,因此,教導使用者正確的姿勢及方法、熟練技術、借用及歸還手續、存放歸位、媒體資料存檔的建立、器機保養、維護、檢查、修理….等繁重的管理;都落在各運動代表隊的負擔上,如果沒有妥善的規劃使用及管理,其效率是低落而浪費金錢。 一

  31. 五、容易忽略成為一位成功運動員的艱苦過程:五、容易忽略成為一位成功運動員的艱苦過程: 在運動訓練往往是過程和結果是同等重要,而且兩者關係密切,結果可提供修正過程之資料(回饋),過程是決定結果的關鍵,而比賽只是表現訓練的成果,如果只是一昧的觀賞比賽節目的電視媒體,看到的只是美好而成功的一面,至於如何成功,如何接受完整的訓練、完整的訓練又是什麼、成功運動員的自我追求的心路歷程….等,都是最重要的過程,也是成為一位優秀運動員必備條件,然而在錄影媒體不容易看到的。所以錄影電視節目應是在教育的理念下,有計劃的製作,而並不是祇有轉播或錄製比賽情況而已。

  32. 六、容易誤解運動是簡單而易行: 看到國際比賽的電視節目畫面,是那麼流暢、優美而自然,而自己練了那麼久,就是練不起來,看似簡單而易行的動作,練起來卻是那麼艱難,易遭受挫折而中斷,如何化解這種誤解或則避免這種誤解。這就是教練的真功夫,尤其對於較年幼的選手,教練再運用錄影媒體時須特別注意防範,以免未見其利,而先蒙其害,就得不償失了。 七、容易傷害視力: 電視螢幕具有輻射線,如果觀看的距離太近、觀看的姿勢不佳或長時間沒間斷的觀看,等等不當的觀看錄影媒體,對人體的眼睛將造成很大的傷害,而視力和運動訓練及成績表現,影響很大,尤其一些準確性高或速度快的運動項目,更須有一雙良好的視力,始能勝任。

  33. 伍、結 語 推展運動是講求普及化及競技性,以達成「全民運動」及「追求金牌」兩大目標,而在國際運動競技舞台上,是高度的競爭,必須投置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及科技,才能達成理想成績,而且必須以科技整合支援或輔助運動訓練,才有績效。時代是一直向前邁進,科技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運動訓練的理論與實際不斷地在突破,而視聽教育應用在運動方面,應可得到肯定。錄影媒體又是現代視聽媒體極為重要的一種,錄影自一九七○年問世後,以排山倒海之氣勢進入醫院、政府機關、學校等。而錄影媒體應用在運動訓練,有其良好的功能及意義,但也有其限制,把功能及意義,以拋磚引玉的方式加以介紹,促使運動界重視,進而普遍及深入的應用,而其限制也應該有所瞭解,始能努力克服,才不致盲目的使用,以落實績效,這就是論述本文最主要旨意。至於如何使用、策略運用、資源利用、設計規劃等更具體的實務,另擇篇幅,加以探討,期盼各先進賢達不吝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