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七章

第七章. 跨國供應鏈管理模式. 7 - 1  跨國供應鏈考慮 要 項 7 - 2  跨國供應鏈行為 7 - 3  跨國供應鏈物流與金流 7 - 4  跨國企業物流與產能分配模式. 圖 7-1 跨國供應鏈. 7-1. 跨國供應鏈考慮要項.

be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跨國供應鏈管理模式 7 - 1  跨國供應鏈考慮要項 7 - 2  跨國供應鏈行為 7 - 3  跨國供應鏈物流與金流 7 - 4  跨國企業物流與產能分配模式

  2. 圖7-1 跨國供應鏈 7-1 跨國供應鏈考慮要項 跨國企業因考慮到經營成本的高低,常會在不同的地區設置各樣設施,如工廠、物流中心及倉庫等。這些設施間彼此存在的商業活動,如原料購買、產品運輸、需求預測等,就構成一個複雜的跨國網路 —全球供應鏈如圖7-1。本節要探討跨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考慮的事項,如階層式工單、營業稅與進口稅、移轉計價、進口退稅等。

  3. 7.1.1 階層式工單(BOM, Bill Of Material) 圖7-1是一個樹狀結構工單的BOM。BOM上的商品可以由供應商提供或工廠生產。樹根(Rootnode)代表的是製成品,即是在圖7-1的系統。葉點(Leaf node)是原料,中間點(Internal node)是半成品。中間點代表的商品要靠它的子代點(Child node)所代表的商品來生產,以系統為例,它要靠螢幕、外殼、印表機、軟體來製造。點上的地區是指可以生產該商品的工廠或供應商的所在,例如系統可以由美國或台灣的工廠來生產。在BOM眾多商品中,客戶只對製成品感興趣,跨國企業要做的是盡量滿足客戶對製成品的需求。 圖7-2 階段式BOM 圖7-3 稅率函數

  4. 7.1.2 營業稅與商品進口稅 圖7-3是營業稅率函數。若進口稅是計算在商品的售價上,當商品的售價為10元,而進口稅率是百分之十,那進口稅就是1元。 7.1.3 轉移售價(Transfer Price) 轉移售價是指在同一企業下某一子公司向另一個子公司購買商品的價格。因為兩家子公司都是屬於同一企業,那麼該商品的轉移售價就可以由企業操控,以達到避稅的效果。以下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假設一企業有兩個子公司A、B。子公司B須要有 20,000個商品P;但子公司B不會生產商品P,所以向子公司A購買20,000個商品P以滿足客戶需求。表7-1是子公司A、B的資料。表7-2是在不同轉移售價下,子公司A、B與企業所得到的稅後盈餘。 表7-1 子公司之基本資料

  5. 從表7-2可以發現在不同的轉移售價下,企業會獲得不同的稅後盈餘,當轉移售價是12的時候,企業會得到較大的利潤。所以有效的操控轉移售價可以提高企業的獲利。圖7-4則是商品在不同的需求數量情況下,根據表7-1所得到稅後盈餘與轉移售價的關係,不同的線段表示不同的商品需求量,橫軸表示轉移售價,縱軸表示稅後盈餘。從表7-2可以發現在不同的轉移售價下,企業會獲得不同的稅後盈餘,當轉移售價是12的時候,企業會得到較大的利潤。所以有效的操控轉移售價可以提高企業的獲利。圖7-4則是商品在不同的需求數量情況下,根據表7-1所得到稅後盈餘與轉移售價的關係,不同的線段表示不同的商品需求量,橫軸表示轉移售價,縱軸表示稅後盈餘。 圖7-4 稅後盈餘*Li et al. (2001) [Optimal operating policies for multiplant stochastic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6. 表7-2 轉移售價的基本例子

  7. 圖7-5退稅的情況 7.1.4 進口稅退還 對於並不是內銷的進口商品,此商品進口後隨即又直接出口或加工後再出口,政府常會退還此進口商品已繳納的進口稅。進口稅會在兩個情況下退還 (1)商品P進入某國,隨後又從此國出口,這樣政府便應退還已繳納的進口稅,圖7-5(a)。 (2)商品P進入某國,在此國加工後製成商品Q,接著商品Q又從此國出口,這樣政府也常退還已繳納的進口稅,圖7-5(b)。

  8. 7-2 跨國供應鏈行為 7.2.1 跨國供應鏈活動 跨國企業、子公司、外部公司、設施、商品的關係如圖7-6。跨國企業在某國設置工廠或倉庫時,就等於在該國設立子公司。本章模式假設以下事項﹕假設一(參與者的假設) ﹕任何一個工廠、倉庫都只能屬於該國的子公司,而供應商屬於外部公司。零售商是跨國企業的客戶,零售商定期向跨國企業購買製成品。 圖7-6 供應鏈模式之角色

  9. 7.2.2 行為流程 供應鏈模式獨立每一期的生產排程,使得每一期的生產排程互不干預,生產排程從原料購買、商品生產至製成品運送到客戶手上都是滿足特定一期的需求量。以圖7-7來說第二時期的生產排程是為了負責第四時期的需求量,那麼除了第二時期的生產排程外,其餘時期的生產排程(一,三)都不應理會第四時期的需求量。第一時期的生產排程只需理會第三時期的需求量,以作出適當的生產排程。供應鏈模式獨立為每一期作出最佳化的生產排程,除了可減少模式的資料與變數的數量外,還使供應鏈式模式不用考慮每一時期之間的關係。 圖7-7 生產排程

  10. 7.2.3 跨國企業物流模式符號說明 模式中的集合分為六類,分別是國家N、公司C、供應商V、工廠F、倉庫W、商品P列示於表7-3。 表7-3 供應鏈模式之集合

  11. 模式的參數列示於表7-4,這些資料均為常數,必須由使用者預先給定。模式的參數列示於表7-4,這些資料均為常數,必須由使用者預先給定。 表7-4 供應鏈模式之參數

  12. 7-5 供應鏈模式之變數 表7-5為決策變數,這些數值均由最佳化工具求解得之,使用者利用這些變數來作為決策支援。

  13. 圖7-8倉庫需求量 7.2.4 資訊流—商品需求量 對於模式中的跨國企業而言,製成品的需求是發生在倉庫,跨國企業並沒有自己的零售商,所有零售商都是跨國企業的客戶。這樣,跨國企業要做的是如何分配這些零售商到適當的倉庫,讓倉庫加總零售商的需求量來作為倉庫的需求量,如圖7-8。

  14. 圖7-9 供應鏈模式之物流 7.2.5 物流 7.2.6 資金流—成本 1. 工廠成本 2.倉庫成本 3.子公司成本 4.目標企業成本 7.2.7 資金流—收入 1. 工廠收入2. 倉庫收入 3. 子公司收入 4. 目標企業收入

  15. 7-3 跨國供應鏈物流與金流 供應鏈模式的目標是求取跨國企業稅後盈餘的最大值,跨國企業的稅後盈餘是等於所有子公司稅後盈餘的總和。若子公司c的稅前盈餘為ibtc,營業稅率為TAXc,則跨國企業的稅後盈餘為。可是並不是所有子公司都賺錢,這樣當子公司虧損應不需要繳稅,所以子公司的稅前盈餘應分為利潤ibt+與虧損ibt-兩個部份ibt=ibt+-ibt-。當公司c賺錢時,ibtc+等於利潤,ibtc-等於零。當公司c賠錢時,ibtc-等於虧損,ibtc+等於零。

  16. 7-4 跨國企業物流與產能分配模式 7.4.1 符號說明 7.4.2 模式說明 7.4.3 例描述 7.4.4 INGO Program

  17. 7.4.3 例描述 在本案例中,一個跨國企業的單一產品擬在三國銷售,因此考慮在這三國設置工廠生產該產品。此企業需決定在三國間設廠、產能分配及銷售配送等事項。模式中並須考慮跨國運作時的匯率兌換、進出口稅,各國所得稅率等環境變數。 圖7-10 跨國企業生產及配送決策

  18. 圖7-11 在時間=1時的最佳化生產及配送決 策圖示 圖7-12 在時間=2時的最佳化生產及配送決 策圖示

  19. 7-5 國企業移轉計價模式 7.5.1 模式數學式 7.5.2 模式計算結果 7.5.3 LINGO Progra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