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DD )及其对动物育种的作用. 曲亮 黄瑞华 *  邱新深 刘红林 王林云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 210095)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 BG2005304 ). DD 的发明及其基础. 由 Liang 于 1992 年创立 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强有力的工具 在随后几年里, Liang 等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改进,使技术更适用、更简便 基于 RT-PCR 理论,依赖于 3 种技术 1 ) RT-PCR 技术 2 )以特定引物进行的 PCR 技术

be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曲亮 敬向与会专家、领导、企业家致意!

  2. mRNA差异显示技术(DD)及其对动物育种的作用 曲亮 黄瑞华* 邱新深 刘红林 王林云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5304)

  3. DD的发明及其基础 • 由Liang于1992年创立 • 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强有力的工具 • 在随后几年里, Liang等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改进,使技术更适用、更简便 • 基于RT-PCR理论,依赖于3种技术 • 1)RT-PCR技术 • 2)以特定引物进行的PCR技术 • 3)DNA电泳技术

  4. DD的原理

  5. M’N’AAAAAAAAAAAA(A)n 3’ Poly(A) RNA 5’ T12MN(M为A、G、C,N为A、T、G、C) 5’ T12MN 3’ 锚定引物 逆转录 启动cDNA第一链合成 5’ M’N’AAAAAAAAAAAA(A)n 3’ M N TTTTTTTTTTTT 5’ 3‘ 变性 5’ M’N’AAAAAAAAAAAA(A)n 3’ M N TTTTTTTTTTTT 5’ 3‘ 5‘ T12MN 3’锚定引物 寡核苷酸随机引物 退火 随机结合到cDNA链上 M N TTTTTTTTTTTT 5’ 3‘ 不同长度的PCR产物 dNTP、Taq聚合酶 延长 M N TTTTTTTTTTTT 5’ 3‘ M’N’AAAAAAAAAAA 3’ 5’ 变性、退火、延伸 电泳 显示 回收差异条带,再扩增,克隆测序,同源比对

  6. DD目前的应用领域 • 主要用于医学研究的癌症、神经、骨科、病理、生殖等领域 • 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及微生物等领域

  7. DD的优点 • 以RT-PCR和DNA凝胶电泳为基础 • 灵敏度高,仅需0.2μg的总RNA • 可以同时比较多个样品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 可以同时检测到“上调”及“下调”的基因 • 时间短,实验过程中可步步验证比较 • 可进行多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

  8. DD的缺点 • 假阳性高 • 样品mRNA可能有部分降解 • 有少量的DNA污染 • 单条带可能由一种以上cDNA 片段所构成 • 有些特异cDNA片段太短,在Northern杂交时检测不到杂交信号 • PCR扩增了一些稀有mRNA片段,在杂交时显示不出差异表达的信号 • 绝大多数差异条带仅含有3’-UTR 500bp以内的一短片段的信息,这些区域的序列结构相对保守,得不到特异的基因 • 对低丰度mRNA检出率低

  9. DD技术改进 • 针对以上不足,特别是假阳性率高的缺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改进: • 引物设计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显示方法 • 假阳性鉴定

  10. DD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 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 寻找数量性状QTL侯选基因 • 研究杂种优势机制 • 比较世代间的差异

  11. DD在现代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 目前主要致力于两个品种或组合间比较 • 我们在苏淮白猪选育中的应用思路: • 提高各世代猪群生产性能的遗传稳定性,建立和完善繁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DD技术 • 分析新品系内不同优点的家系或类型间的遗传相关 • 检测新品系猪与其它品种猪的遗传距离

  12. 衷心感谢各位与会者 敬请批评指正!

  13. 引物设计 • mol等将12种锚定引物变为4种,并发现G的扩增效果最好 • 王夏等在T12MN之前加上了一段T7启动子序列,提高了PCR反应的严谨性 • Liang发现9~10个mer长度的随机引物比较适宜 • Liang还发现,当长度为13bp,在5’端增加HindⅢ酶切位点,能更有效的扩增,并能提高特异性

  14. 反应条件优化 • RNA模板量在2-3μg时,能扩增出较多的条带 • 不同条件下dNTP浓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 1.5-2.0mmol/L的Mg2+浓度效果较好 • 40-42℃的退火温度通常能得到较好的扩增效果,周宁新等在PCR的头两个循环,用低严谨的退火温度36℃,在随后的循环中退火温度提高到45℃,获得了很清晰的电泳图谱

  15. 显示方法 • 最初DDRT-PCR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在变性胶上进行放射自显影成像 • Sanguinetti介绍了一个快速银染方法,只需15分钟,而且容易克隆回收 • Rompf等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辨差异cDNA片段 • 余桂华等建立了荧光mRNA差异显示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假阳性

  16. 假阳性的鉴定 • Northern blot仍是鉴定差异的一个主要手段;分析较多条带,反向Northern blot是较为切合实际的选择 • Heinz通过SSCP分析排除了非差异表达的cDNA污染 • Callard把纯化后的PCR 产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克隆,另一部分用作探针杂交以筛选克隆 • Sompayra设计了向5’步移的方法

  17. 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 • Pan等应用DD寻找杜洛克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mRNA,对10条差异表达cDNA克隆、测序,有6条cDNA显示与GenBank上已鉴定的基因类似,另外4条是未知基因

  18. 寻找数量性状QTL侯选基因 • Janzen等用DD分离的差异表达cDNA 片段与猪ARPP-16转录物的3‘末端一致,试验组猪ARPP-16的表达量比对照组高4倍,提示猪ARPP-16基因可能在猪肌肉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 S.Ponsuksili应用DD方法寻找猪眼肌面积的可能侯选ESTs,构建4个RNA池,显示了27条非共有条带,有2个克隆显示与已知基因有高同源性,2个克隆与EST序列相似 • M.D.Li等应用DD方法发现梅山猪的TSH-β基因过量表达,大约为成年WC猪的3倍,推测β亚基的过量表达很可能是梅山猪比白猪合成系性成熟早的原因

  19. 研究杂种优势机制 • Y G Liu应用DD技术研究两个杂交组合背最长肌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观测到8个不同的典型表达模式,相关性分析表明,大白、梅山正反杂交组合与母体效应有关,而在大白、长白杂交组合中,父本效应在杂种的基因表达中起作用,或基因表达偏向于某一亲本 • Liu(2005)等在研究大白和长白杂交组合背最长肌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时,发现了一个猪的新基因,命名为猪的CA-Ⅲ基因,他催化可逆的二氧化碳水合作用,但还不确定与杂种优势是否相关

  20. 比较世代间的差异 • Ren等研究了梅山猪和大白猪及其正反F1代杂种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间的基因表达情况,4 条 EST 分别与 GenBank 序列同源性较高,其余36条EST在亲子代之间的差异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