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99 Views
任务模块二. 良种基地建设 (学习情景 2 ). 学习情景 2 种子园. 引入. 林木种子 是指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 种实 ) 。 种子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 足够数量 的 良种 ,选用良种是培育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保证;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 ; 种子基地主要包括 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等。. 种子园.
E N D
任务模块二 良种基地建设 (学习情景2)
引入 林木种子是指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种实)。 种子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良种,选用良种是培育壮苗和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保证;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 ; 种子基地主要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等。
种子园 种子园(Seed orchard):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的、实行集约经营的、以产生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的特种林.(国标GB10019-88《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 特点 种子园是高级阶段的良种基地
种子园的种类: 1、依繁殖方式: 无性系种子园 实生苗种子园 2、依繁殖材料的改良程度: 初级种子园 改良种子园 3、依树种的亲缘关系: 杂种种子园 产地种子园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树嫁接苗、插条苗营建的种子园 实生苗种子园:由优树自由授粉种子或控制授粉种子培育苗木营建的种子园。
种子园总体设计方案 a 基本情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资料;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基本建设、设备、交通条件、四邻和劳力状况。 b 总体设计各经营区包括种子园、采穗圃、苗圃以及优树收集圃、子代测定林、试验林的设置和布局,道路和防火系统;灌溉系统;基本建设。
c 建园技术:无性系来源和数量、繁殖方法、栽植密度和配置方法、整地、定植。 d 经营管理措施:改良土壤、促进结实、预防灾害、去劣疏伐。 e 经济效益分析和投资预算。 f 图表包括1/2000、1/5000地形图、区划图、无性系植株定植(配置)图等。
种子园园址的选择与区划 (一) 外源花粉的隔离 (隔离措施 ) 1、周围约300~500m的范围内,无同种树种。如系空旷地,则距离应在1000m以上。 2、种子园利用自然地形及天然屏障隔离。 3、种子园面积在6.7—66.7hm2。
种子园区划 区划为不同的大区,大区内划分若干小区。大区按自然界线区划;小区形状要规整,多为长方形;在山区,不必强求形状或面积一致,但应连接成片。小区是最小经营单位。
种子园的建立方法 (一)无性系种子园的建立 无性系配置: 1、无性系数量:一般规定有30~50个无性系 我国对初级无性系种子园按面积大小规定: 50~100个无性系/ 10~30hm2; 100~200个无性系/ 31~60hm2; 150个以上无性系/ 60hm2以上。
种子园内无性系植株的配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种子园内无性系植株的配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同一无性系个体应保持最大间隔距离,尽量避免自交和近交; 避免无性系间的固定搭配,使种子园各无性系间充分随机授粉,扩大所产种子的遗传多样性; 采用的设计方式应便于施工及今后的经营管理,对无性系的生长和产种量便于作统计分析。
无性系(或家系)的配置方式: 完全随机排列法:
(二)实生种子园的建立 1、最好用超级苗 2、家系数:以100~200个为宜,不宜少于60 个; 3、家系排列。同一家系苗木之间应彼此隔开。 排列方法与无性系排列法相同。 4、栽植方法。分单植、丛植、行植三种。 丛植每栽植点3~5株,以后保留一株; 行植是行距大于株距,以后在行内按表型疏 伐。 5、间伐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