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1 Views
第十章 出口信用保险. 一、跨国经营与信用保险的联系 (一)跨国经营的四种主要经营模式 (二)四种经营模式的风险. (一)跨国经营的四种主要经营模式. 1 、贸易延伸 2 、资源开发 3 、海外投资 4 、劳务输出. 1 、贸易延伸. 贸易延伸 核心问题: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推动货物商品出口。. 贸易代表. 贸易中心. 贸易分公司或子公司. 2 、资源开发. A 开采森林、矿产、石油等. B 初加工、包装、运到国内或其他地区生产或消费. C 核心问题:解决原材料获取和低成本问题. 3 、海外投资.
E N D
一、跨国经营与信用保险的联系 • (一)跨国经营的四种主要经营模式 • (二)四种经营模式的风险
(一)跨国经营的四种主要经营模式 • 1、贸易延伸 • 2、资源开发 • 3、海外投资 • 4、劳务输出
1、贸易延伸 • 贸易延伸 • 核心问题: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推动货物商品出口。 贸易代表 贸易中心 贸易分公司或子公司
2、资源开发 A 开采森林、矿产、石油等 B 初加工、包装、运到国内或其他地区生产或消费 C 核心问题:解决原材料获取和低成本问题
3、海外投资 股权 A 投资方式: 并购 贷款 投资办厂 研发 B 核心问题: 跨越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
4、劳务输出 • A 输出方式:根据雇主要求,通过外经公 司输出劳务人员。 • B 核心问题:解决无劳可务的问题 • (中国2004年只有50多万人在境外工作,实在太少,而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在一千万左右)。
(二)四种经营模式的风险 • 1 政治风险 • 2 商业风险
(三)四种经营模式的风险特点 • 1 贸易延伸的主要风险 • 商业风险 政治风险 • 2 资源开发的主要风险 • 政治风险 商业风险 • 3 海外投资的主要风险 • 政治风险 商业风险 • 4 劳务输出的主要风险 • 商业风险 ~ 政治风险
二、出口信用保险承担什么风险? • (一) 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 (二) 出口信用保险防范什么政治 风险? (三) 出口信用保险防范什么商业 风险?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 • 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信用保险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的一种政策性保险 • (信用保险支持的范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领域的扩展而不断扩大)。
(二)出口信用保险防范什么政治风险? • 政权更叠。包括政变、军事动荡。 • 政府法律变更。颁布禁止进口令、撤销进口许可证。 • 外汇管制。颁布外汇延期付款令。 • 其他技术性壁垒。
(三)出口信用保险防范什么商业风险? • 买家破产(安然公司破产的案例) • 买家拒绝受领货物并拒付货款 • 买家拖延付贷款
特定买方/合同保险 三、哪些保险产品可以规避四种经营模式中的风险? 非信用证统保保险 信用证保险 短期保险业务 买方违约保险 综合保障保险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 中长期保险业务 出口卖方信贷保险 海外投资保险 融资担保 担保业务 非融资担保
四、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功能 • (一)支持企业抓住贸易机会,扩大出口。 • (二)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2004年,保险项下融资额300多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短险项下融资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以上)。 • (三)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共同加强应收 账款管理。 • (四)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保障机制,有 • 益于企业稳健经营
(一)支持企业抓住贸易机会,扩大出口 • 案例:江苏省某民营企业——2002年全国民营企业500 强前十位 • 年销售额80多亿元人民币; • 2002年出口700万美元; • 2003年6月投保出口信用险,信保助其筛选客户; • 开拓中东、拉美、东南亚等高风险市场; • 2004年出口额超过了1500万美元,翻了一番
(二)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二)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 案例:大连客户 • 专门出口化工类产品 • 出口地区:南美的高风险国家 • 支付方式:D/A120天 • 投保出口信用险 • 银行授信由120万美元提高到350万美元 • 另两家股份制银行相继提供授信200万美元 • 出口额500万美元增至2000多万美元
(三)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共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三)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共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 案例:某大型国有进出口公司 •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现金流出现很大困难 • 重视信用管理工作,成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要求出口非信用证业务全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 中国信保将其列为关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优惠保险费率;扩大出口信用限额,提供担保和融资便利,快速理赔和预赔机制。
(四)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保障机制,有益于企业稳健经营。(四)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保障机制,有益于企业稳健经营。 • 案例: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进出口有限公司 • 2003年5月15日,日本称从中国进口的鸭肉产品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对中国禽肉产品封关 • 出运产品全部被退回,损失金额709万人民币 • 2003年7月16日,中国信保发出最后一份《赔付通知书》,共赔付633万人民币。
五、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一)支持国家外贸、外交、金融方面政策目标实现。 • (二)国家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的特点。 • (三)国务院批准的方案是“保本经营”。
(一)支持国家外贸、外交、金融 方面政策目标实现。 • 体现外经贸方面的“走出去”战略和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大经贸等战略。 • 从外交方面体现国家国别政策(具体体现国别承保政策和国家限额)。 • 从金融安全方面服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要求。
(二)国家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的特点 • 公司运营的资本金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拨付的;国家对公司实行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 全部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 • WTO规定是长期保持“收支平衡”。
六 、 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通行做法 • (一)世界出口信用保险历史沿革 • (二)世界部分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情况 • (三)出口信用保险——符合WTO的规定
(一)世界出口信用保险历史沿革 • 19世纪末,在德国、英国等地萌芽,是国内信用保险的延伸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纷纷介入,力求复兴本国产业,鼓励出口,重建经济 • 1919年,英国建立出口信用制度,成立第一家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担保机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 • 1926年,德国HERMES成立 • 1946年,法国Coface 成立 • 1950年,日本“输出保险法”确立“贸易保险科”
(二)世界部分国家(地区)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伯尔尼协会统计2004年
七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 •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历史 • (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介 • (三)中国信保业务高速增长情况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历史 • 1、198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短期险业务 • 2、199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中长期业务 • 3、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开办出口信 用保险业务,其中以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为主 • 4、2001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
(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介 • 我国唯一的专业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 任务: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政策,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加强对货物、技术和服务出口,特别是对高技术、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支持力度,在信用保险、出口融资、信息咨询、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为外经贸企业提供快捷、完善的服务,为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和出口融资便利。
(三)中国信保业务高速增长情况 • 2002年短险、中长期险、担保三个险种共实现保险金额27.5亿美元。 • 2003年,实现保险金额57.1亿美元,增长108%;占一般贸易3.1%,增长55%。 • 2004年,实现保险金额133亿美元,增长 133.7%,占一般贸易出口5.5%,增长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