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华国锋. 思考: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思考与讨论 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目的和背景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结果如何?起到什么作用 ? 1 、背景 :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 “ 两个凡是 ” 的方针 2 、目的 :反对 “ 两个凡是 ” 的错误方针 (否定 “ 两个凡是 ” 是否等于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 、性质 :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 、结果和意义 :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伟大的历史转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伟大的历史转折

  2.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思考: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思考与讨论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目的和背景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结果如何?起到什么作用? 1、背景: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2、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否定“两个凡是”是否等于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性质: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结果和意义: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 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纠正“文革”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5.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 1978、12 2、地点: 北京 3、内容 (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3)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讲话

  7. 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 有了指导思想,有了发展方向,有了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是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不曾尝试过的,也是我国开始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8.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

  9. 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 1、表现: • (1)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3)通过《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 2、意义: • (1)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 (2)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 (3)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10. 附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 内 容 第一次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 附2: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结 果 产生的历史巨人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 第二次 新中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毛泽东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

  12. 附表3: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思想路线 教条主义 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组织路线 大搞阶级斗争和无情打击 拨乱反正 工作重心 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 经济、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主集中制。 对外政策 自我封闭 对外开放 农业政策 建立人民公社,没有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领导核心和思想体系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

  13. 附表4: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核心 形成标志  思想成果 第一代 毛泽东 1935年遵义会议 毛泽东思想 第二代 邓小平 1978年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第三代 江泽民 92年中共十四大 三个代表思想

  14. 巩固练习: D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 ( ) A、是否坚持“两个凡是”的争论。 B、是否坚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争论。 C、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左”倾和“右”倾的争论。 2、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评定冤假错案。 3、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D、1978年 B D

  15. 材料一: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二:1958~1978年20年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只有5.7%,而1978~1988年这十年间,年增长率变为9.6%,开始超过当年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的速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哪一变化趋势?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呈下降趋势 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1958~1978年的巨变与中国共产党的那一伟大决策有关?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①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国家会更加繁荣富强。

  16. 召开的背景:邓小平复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 伟大的历史转折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时间、地点) 实行改革开放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

  17.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