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73 Views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的构成和能力培养. 学科馆员:张杰龙. 主要内容:. 一、信息素质定义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四、思考及建议. 一、信息素质定义. 信息素质的概念最早是 1974 年保罗 · 泽考斯基 ( Paul Zurkowski )在全美图书馆和信息科学 委员会上提出来的。 信息素质定义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引自网页) http://www.lib.utk.edu/instruction/infolit/infolit.html. 一、信息素质定义. 1.1 国内对信息素质的定义.
E N D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的构成和能力培养 学科馆员:张杰龙
主要内容: 一、信息素质定义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四、思考及建议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一、信息素质定义 • 信息素质的概念最早是1974 年保罗·泽考斯基 (Paul Zurkowski)在全美图书馆和信息科学 委员会上提出来的。 • 信息素质定义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引自网页) • http://www.lib.utk.edu/instruction/infolit/infolit.html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一、信息素质定义 1.1国内对信息素质的定义 • 信息素质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信息免疫等能力。 • 信息素质是指个人能够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有效识别、获取、评价及合理合法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这种认识目前在国内已基本形成了共识。(陈爱璞.2003 .) • 陈爱璞.2003.信息素质概念研究综论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一、信息素质定义 1.2国外信息素质定义: 信息素质:个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引自网页) (ALA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http:// 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2006)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2006 • 2006 年3 月,ACRL专门针对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推出了《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素质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standards/infolitscitech.cfm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2006 • 标准一: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具备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的能力。 • 标准二: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 标准三: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准确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和它的出处,进而决定是否改进搜集过程。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2006 • 标准四: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小组成员,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与信息利用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伦理、法律和社会观点,有效地、合理合法地实现特定的目的。 • 标准五: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素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过程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跟踪本领域最新进展的能力。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1具备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的能力 • 2.1.1界定并明确表述所需信息; • 2.1.2识别一些形式类型各异的潜在信息源; (专家或科研人员) • 2.1.3 具备某领域的文献应用知识并了解其如何生产; (本领域专业协会及其文献有敏感度) • 2.1.4认识到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的成本和收益。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2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 2.2.1 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获取所需信息; (文献检索,实验,实地调查等) • 2.2.2 构造并有效实行所设计的检索策略; • 2.2.3运用多种方法检索信息; (获取帮助的能力) • 2.2.4如有必要则修改检索策略; • 2.2.5析取、记录、转移并管理信息和信息源。 (复制粘贴软件、影印机、扫描仪等)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3准确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和它的出处,进而决定是否改进搜集过程 • 2.3.1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总结要点; • 2.3.2选择信息时,清晰表达并且运用标准来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 (检查和对比不同出处的信息) • 2.3.3综合主要思想来构建新概念; • 2.3.4通过对比新旧知识来判断信息是否增值,或是否前后矛盾,是否独具特色;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3准确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和它的出处,进而决定是否改进搜集过程 • 2.3.5 通过与其他人、小组或团队、学科专家和/或行家的讨论,来验证对信息的理解和诠释; (沟通的能力,准确表达的能力) • 2.3.6决定是否应该修改原先的查询; • 2.3.7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和整个处理过程。 (总结归纳的能力)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4了解与信息相关的经济、伦理、法律和社会观点,有效地、合理合法地实现特定的目的 • 2.4.1理解众多与信息使用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观点; • 2.4.2遵守与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机构性政策和礼节; • 2.4.3在宣传产品或性能时声明引用信息的出处;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4了解与信息相关的经济、伦理、法律和社会观点,有效地、合理合法地实现特定的目的 • 2.4.4 创造性地使用一个特定的产品和性能; (利用先进技术获取更深层信息) • 2.4.5 评价最终的产品或性能,并能修改原来的开发过程; • 2.4.6 有效地与别人就产品或功能进行交流。 (利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与他人沟通)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二、信息素质指标体系介绍 2.5 了解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跟踪本领域最新进展的能力 • 2.5.1认识到不断吸收和保存本领域知识的价值; (通过文献跟踪最新进展) • 2.5.2利用各种方法和新兴技术把握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资讯聚合、在线目次浏览等)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3.1认识信息的能力 • 3.1.1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基本知识、重要作用、解决问题的途径) • 3.1.2了解信息素质的内涵 (综合能力、必备能力、终身能力)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3.2搜索信息的能力 • 3.2.1识别信息能力 了解不同的信息源及特点; (类型、层次、雷同信息、学科领域) 搜索信息方式恰当; (关键词、检索式、重新评估)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3.2.2获取信息能力 3.2搜索信息的能力 • 自获信息的能力 • 恰当使用不同检索系统; • 了解检索的基本知识; • 构建修改恰当的检索策略; • 根据需求评价检索结果; • 利用帮助的能力 • 表达信息需求合适; • 了解获取帮助的途径; • (咨询求助,论坛求助等)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3.3评估信息的能力 • 3.3.1汲取要点和思想; • 3.3.2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等; • 3.3.3通过其他途径和方式研究信息; • 3.3.4是否接受信息的观点;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3.4使用信息的能力 • 3.4 .1接受信息形成新认识; • 3.4 .2接受信息解决任务和问题; • 3.4. 3有效管理、组织信息; • 3.4. 4有效地与他人交流信息; • 3.4. 5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 • 3.4 .6学习和跟踪最新理工科信息的能力。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三、信息素质能力培养 http://news.163.com/09/0311/05/543O7V1R0001124J.html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四、思考及建议 • 4.1开设独立课程 教学起点:具备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 (如:具备利用网络,在信息系统中检索所需信息的能力) 课程设计创新:基础知识与专题知识结合 (如:针对理工科学生特点,加入专利、标准意识的培养部分)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四、思考及建议 4.2专题讲座 讲授信息获取的方式、方法; 理工科可用的信息资源; 理工科可用的信息服务。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四、思考及建议 4.3 自身能力的提高 自学才是关键,动手才能提高; • 注意(1): • 经常与其他人交流信息获取的技巧; • 自己动手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取信息; • 善于利用外部资源满足信息需求。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四、思考及建议 4.3自身能力的提高 自学才是关键,动手才能提高 • 注意(2): • 提供平台: • 交流学习室,网络平台等 • 提供动力: • 留作业,布置任务等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 陈爱璞,2003,信息素质概念研究综论 • 2001,http://www.lib.utk.edu/instruction/infolit/infolit.html • 2009 ,http://news.163.com/09/0311/05/543O7V1R0001124J.html • 1989,http:// 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 • 2010,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standards/infolitscitech.cfm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课件类别:信息技能 制 作 人:张杰龙 联系方式:zhangjl@mail.las.ac.cn 制作日期:2013-4-22 理工科学生信息素质构成和能力培养
谢 谢 ! 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