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66 Views
有效教学 核心理念与实践. 夏纪梅 中山大学教授 flsxjm@hotmail.com 13642674506. 主要内容. 有效教学. 一、. 有效教学的命题. 有效教学的理论. 二、. 低效教学. 无效教学. 三、. 有效教学的模式. 有效教学的设计. 四、. 有效教学的效益. 五、. 核心问题(热身、导入、研讨、实践). 1 什么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低效无效教学?(伪教、白教、盲教) 有效教学有哪些著名理论?创始人?理论产生的原因? 有效教学有哪些可行模式?
E N D
有效教学 核心理念与实践 夏纪梅 中山大学教授 flsxjm@hotmail.com 13642674506
主要内容 有效教学 一、 • 有效教学的命题 有效教学的理论 二、 低效教学 无效教学 三、 • 有效教学的模式 • 有效教学的设计 四、 • 有效教学的效益 五、
核心问题(热身、导入、研讨、实践) 1 什么是有效教学? • 什么是低效无效教学?(伪教、白教、盲教) • 有效教学有哪些著名理论?创始人?理论产生的原因? • 有效教学有哪些可行模式? (PBL, TBL, IBL,EL, AL,DIY)? 5 什么是“课堂危机”、“教师身份危机”?为何发生?怎样应对?
反思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了吗? 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奴隶? 教师 测试 课堂 学生 学法 教材 教法
Circulation 行动行为是观念信念所致 教学观 教师观 课堂观 评价观 学习观 学生观 人才观 质量观 外语教育 行为 观念
Circulation习惯在起什么作用? 听课 听讲 笔记 答问 做题 课文教法 词汇教法 课堂形态 师生关系 习惯 观念 外语教育 行为
Action/reaction怎样的教,导致怎样的学 学生 教师 • 讲授/讲解 • 启发/引导 • 挑战/放手 • 指导/评价 • 听讲/记录 • 思考/想象 • 行动/体验 • 领悟/发现 现代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Conflict or Synergy教育的黄金原则:师生关系 教师 学生 • 尊严 • 亲和 • 关爱 • 鼓励 • 敬畏 • 爱戴 • 感恩 • 自信 90后大学生的状况: Who cares? 3 缺4自!
Balance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重新审视有效教学 时代变迁! 理论依据? • 教师 • 边教边学 • 向学生学 • 共同做事 • 学生反哺 • 学生 • 边干边学 • 向同学学 • 共同做事 • 体验学习
有效教学的著名理论 • 夸美钮斯Johann Amos Comenius(捷克,17世纪): • 教育史上最早系统思考有效教学问题的教育家。 • 《大教学论》: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学效率观” • 不是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事物,而是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耳朵去听,学校变成了学生才智的“屠宰场”。 • 教学要有规则, 教学规则必须从自然中借来,教育遵循自然,是教学原则的总原则。 • ”知识不过就是精通了解了一件事物的原因并对他的熟悉而已,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各种趣味性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掌握知识“ (本讲座引自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模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取材源自80年代的译本)人物检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1908.htm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德国) • 19世纪德国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观念心理学”中的“统觉理论” • 教学是直接建立在学生经验之上,同时进一步扩展经验的. • 学生能否接受教学提示,首先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事物的相关性。 • 分析性教学只让学生接受事实上呈现的材料,那是些平面知识,很难构建新的知识。 • 综合性教学要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方法体系,并体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教学进程。 • 综合性教学有利于”统觉团“即新旧观念的对接与联合,调动学生的心灵活动.例如:专注(深入学习教材)、审思(思考所学内容)、联想(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自己的原有知识,从而产生“期待”心理活动)、系统化知识(在新旧观念结合的基础上获得结论、规则、定义、规律,从而产生“探究”心理活动)、掌握方法(把获得的知识付诸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的技能) • 学生应当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按照实际需要把所有知识重新组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心理上表现为“行动”。
杜威John Dewey(美国) •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延续法国18世纪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开创的新的教育方向。将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效实现学生的经验不断积累和更新发展,以“学生中心论”超越“学科知识中心论”。 • 做中学,行中知,知识的学习必须从行动中来。 • 行动分三种:1 盲目冲动; 2 墨守陈规的行动;3 反省的行动。第三种才是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具有因果关系的,能够指导下一步行动的,有思维卷入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行动。创新教学法的意义。 • 人的思维在活动中是如何产生的?杜威认为个体在活动中通常是按照旧有的经验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但当旧有的经验不能够解决新的问题时,个体就会暂时停止行动转向思维,对自己设想中将要进行的行动和将要达到的目的的关系进行判断,这样,思维就产生了。
杜威(续) • 学习是一个自己发现和获得的亲历过程,从别人口中听来的知识并非真正获得知识,教学不应直截了当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得知识的过程,获得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和思维过程的要素是相同的。教学的步骤也应当遵循思维的步骤:在做的时候遇到问题,确定问题在哪里,提出假设,探究原因,怎么解决,推理,验证。 • 因此,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境,应当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自然就有了社会性。 2 引导学生发现情境中的问题,而且要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能代替学生发现问题。 3 鼓励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提供的资料不能是现成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进一步探究所需的资源或依据。 4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探究是人类的天性。5 鼓励学生实施解决问题的访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夏:美国基础教育在上个世纪30-60年代的教训中反思、批判、突破、颠覆,出现90年代以来的革新状况,小学生写论文,做项目,探索知识)。
杜威(续) • 杜威作为传统教育的颠覆者,推翻了主智取向的教学论。他认为思维是在活动中产生的,仅仅以知识的获取本身作为有效教学的标准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 • “教育就是学生经验的不断重组和改造”。 • 教育追求的是学生整体有机发展。经验是有机体主动行动和被动接受环境反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经验既包含了主体因素也包含了客体因素,既关乎过去又设计未来,是融主观和客观为一体的统一体。教学如何使得学生整体发展,是杜威教学思想的目的。 • (夏:新课标五维目标,美国多元智能发展目标)
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美国) •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和思想,受到拉什利、詹姆斯、杜威、格式塔心理学派、各种社会人类学家和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等的思想影响,主要从事人的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一系列研究。 • 20世纪50年代末被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而引发的教育落后使美国恐慌中被凸显出来。“认知发展论” • 从结构主义心理学立场展开对教学理论的论证,认为“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教学的有效或无效就在于教学是否真正遵从了人的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 是关乎教学活动成败的首要因素。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好奇心”、“求胜心”、“互惠心”;外在动力是“奖赏”、“竞争”,都对学习具有激活力,而且教师在激发动机方面需要采取三种措施才能保持强度大,时效长,效果好。1)激发探索的最大热情;2)维持学习自信心、责任感、独立决定与自主行动的能力;3)有正确的努力方向。 • 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逐步具有自我矫正、对比检查、强化有效学习的能力。教师反馈的信息是否有用,取决于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条件用什么方式,三条基本原则:及时、适时、能自我强化或矫正。(夏:任务型教学学生课堂展示后即时点评的功效)
布鲁纳(续) •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生发展的每个阶段,学生都有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任务就是给机会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表现某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 • 教师要依据“发现学习”的特点实施“发现教学”,即让学生发现自己头脑里的想法过程,而不是仅仅去发现“某处曾经发生”的事情的过程。 • “发现法”的好处很多,它能不断地提高智慧并发挥其潜力,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这意味着教一门课,不是把学生变成储存知识的图书馆,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知识的发现,学生经历的是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同时学到了科研探究的方法,巩固了新旧知识。 • 不是记忆事实 而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才使学习富有意义,求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过程中隐含的经验,例如搜集、整理、推论、陈述等,比学生掌握一些现成的知识了解一些事实更为重要。
布卢姆Benjamin Bloom(美国) • 同时代针对布鲁纳教学思想的不足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 将认知目标分为: • 识记:记忆学过的,事实性的词语、概念、原则等。是最低级的认知水平。 • 理解:借助三种形式:转换,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述所学;解释,对一个图表或数据信息或篇章加以概括;推断,预测发展的趋势 • 运用:把所学应用到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直接应用而不是分析应用 • 分析:分析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理解整体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 综合:将所学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 评价:价值判断(夏:任务型解读课文对主题对作者观点进行价值评判),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除第一类为知识范畴外,其他五类均为能力范畴,是加工知识的方式
布卢姆(续) •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正态分布曲线的学生成绩预想与分等是教育系统最浪费、最具破坏性的。 • 学生在校学习,只要采用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式,给与足够的学习时间,除了2%-3%在情感和生理有缺陷的差生外,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 • 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许多个别差异是认为和偶然的。学生学习的成绩好坏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变量的影响:1)认知前提行为,指必备知识和技能掌握状况;2)情感前提特性,指参与学习的动机强度,对成败的学习体验,自我概念;3)教学质量,指提示、参与、强化、反馈、矫正。只要1和3 有利,所有学习结果之间的差异微不足道。(夏:大学阶段的学生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条件具备的证明)。 • 只有在不适应的教学情况下才会有大的差异(夏:教学设计之重要) • 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有重大影响(夏:网络是当下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要利用好)
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 (美国) •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 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 • 发现学习是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给与的,学生能够内化知识之前由自己去发现它。 • 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学生不愿意在处理教材上主动付出必要的努力,不愿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材料,不想使这种材料同有关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更不愿意从他们自己的参照标准着眼把材料重新表述一番。这就需要教师的“现行组织”。 • 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技巧予以促成。 • 影响课堂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从学习的主观和人际的决定因素入手。都与动机的态度变量、人格因素、团体因素、教师特征有关。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组成。(任务型的态度变量、团队因素,成就动机) • 有意义的学习指新的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已有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意义。(夏:对negotiation, coherence 如果学生没有实质性个人的经历联系便是无意义的机械被动地学习)
赞可夫(前苏联,当代) • 根据前苏联20世纪50-60年代学校教育低效状况, “教学与发展理论” • 教学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追求学生的普适性发展,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意志、情感、性格、道德等,还有个性发展的“质变”;二是掌握知识能力。学生只有在普适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掌握知识技能。 • 教学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教学要积极依靠学生“正在成熟的机能”创造“最近发展区”。 • 他的导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不应当以学生发展的昨天,而应以学生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夏:大学教学以学生的明天、未来、职场为方向进行教学,就是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
赞可夫(续) • 五条教学原则: 1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这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基本原则。包含两层含义:障碍的克服和学生的努力。让学生在克服障碍中集中自己的智慧和意志,显示其潜在的智力活动才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引导学生发挥精神力量,获得更大的发展余地。 •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反对多余重复和繁琐的讲解以及机械的练习,不能增进学生的智慧,只能造成枯燥乏味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二阻碍学生发展。要节约时间,加快进度,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 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来就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经验和理论处在不断的相互作用治中。 •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不仅要理解所学习的东西,而且要领会分析自己的认识过程。 •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普适发展的原则: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是他们的发展水平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信心,管擦离合思维能力薄弱。如果教师对待差生的办法就是补课,反复做机械练习,结果,差生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负担重,见到的东西少,思考的东西少,学习的东西少,智力活动少,发展水平更提不高。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当代) • 思维教学:儿童的大脑是在理解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多方面联系(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发育和增强的。思维训练从儿童开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的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知识、寻招因果关系。(夏:大学生更要集中思维训练) • 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生的智慧能力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教师应努力抓住教材和自然现象之间的结合点。 • 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周围现象的兴趣,发展他们看出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或对某一定理的证明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弄清楚应该克服的困难、运用自己的智慧、不仅直接观察事实,而且探索实施,从而得出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续) • 教学步骤:1)教师提供新材料,让学生明确要达到什么学习目的,有什么困难要克服;2)阅读原著;3)学生分析比较各种事实,研究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积极思考,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学生尽可能提出多种解释;4)学生通过实践对假设进行肯定或否定,与发现学习法相似。 • 教学不应该是往学生头脑“塞”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与其他心理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其他的心理活动,认识过程就失去动力。 • 教学要能焕发学生自尊心和荣誉感。要是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体验到驾驭规律的心情。一个没有在掌握知识上的自豪感荣誉感的人,是不可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攀登的。
理论梳理 • 总结归纳与发现: • 从17世纪系统提出“有效教学”理论以来,几位国际著名教育家的相关理论共性特点: • 因需产生:时代需要、社会需要(美苏科技人才竞争)、教育与人才不匹配时、对已有的理论不满意不完善时进行思考变革的产物,本身就是人才产生的表率。 • 以学生的认知、心理、学习规律为科学依据产生:强调人的动机、经验、成长过程,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托。 • 教学方法以实践出真知,先行后知,边行边知,求知在于过程等为基本原则,追求新旧知识的衔接、对接、联系、同化作用,已有经验的作用,给学习者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 具体教学方法注重培养人的思维、智慧、好奇心、探究精神
理论梳理 • 结论与思考: • 以上理论为任务型、项目型、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生成性、发展性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当下大学教学的方向、途径、方法进行相应的设计和研究 • 设计热身活动、导入活动、讨论活动、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综合应用型等学习活动,都要符合认知规律,为什么需要这些活动?怎样做才符合认知规律?(下接夏“教学设计系列微型分类”工作坊) •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Task-based Teamworkteacher’s work大学:教师的台前幕后忙有所值 模式示范 评价 意义 目标 要求 布置 分工 实践 指导 修改 运作 评价 评分 建议 反思 反馈 总结
TBL Process:students’ tasks学生:我的课程我做主 5 展示 4 • Presentation • demonstration interaction • communication • Competition • contribution 写作 3 • writing 主题 2 • theme 篇章 1 • texts 词语 • vocabulary
Hurdles and courage非自己过不可的障碍 教师的鼓励与协助 信心 技能 投入
综合技能 20% 20% 沟通技能 20% 合作技能 20% 信息技能 20% 英语技能 人才赛场上的比拼冲刺技能与智慧,综合素质
向着同一个大目标奋勇争先不干怎么知道谁能谁不能?向着同一个大目标奋勇争先不干怎么知道谁能谁不能? 应用英语完成任务
Action/reaction积极的互动原理与效应 师和生,生和生,教和学,学生与人才,课堂与社会
Notebook 观察、记录、评论、改进、收益记录在案,眼耳手脑并用 narration comment evaluation • What are they doing • My response to their acts • presentation • Power point • organization • interaction Teacher’s comment suggestion achievement • If I did it, I would... • What have I learned/realized • Based on the criteria
Recall, Review, Reflect, Reaction凡事做过之后有反思才有长进
反思行动指南 • Recall: what the team did • Review: the criteria, the principles • Respond: comment about the good points first, then where and how to improve • Reflect: lack, need, want, must, achievements, regrets, difficulties • Grading: excellent, very good, good, fair
教材的中介/媒介/工具作用别把教材当死书 教师 学生 • 学习刺激物 • 任务资源之一 • 评价参照物 • 主题分类依据 • 协助学生解读、理解、消化、挖掘、延伸、展示 • 学习范本 • 任务依据 • 资源利用 • 集学、思、读、写、寻、创、讲、解、展、用于任务过程之中 教材 学生就是资源
Input/output, top-down/bottom-up自己找来的自己用过了才成为自己的 • 教材课本 • 网络媒体 • 社会流通 • 讲解评论 • 传递交流 • 真实应用 内化吸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大赛的反思 • What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lesson? • Who is explaining/exploring the text? Teacher or students? • Who is raising questions? Teacher or students? • Who is using the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Teacher or students? • What is the teacher doing? • 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 • Does learning/communication take place? • Are there any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lesson objectives and the college learning destination?
<Company Name> How to get out of the dark room/box? Where is the way out? <Section Ghost> <TITLE> < G O A L > < S t e p 5 > < S t e p 4 > < S t e p 3 > < S t e p 2 > < S t e p 1 > * <footnote> Source: <source> Last Modified: 2004兺06懍14粧 10:16 湰屃 38 38 2004兺06懍14粧 141 CONFIDENTIAL
推荐书目 郑金州《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故事中的新课程改革丛书:故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故事中的教育理念更新》,《故事中的师生关系调整》,《故事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故事中的学生行为变革》,《教育的思考与言说》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 余文森《经典教学法50例》,《有效教学丛书: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陈敬文《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林高明《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许新海《做新教育的行者》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39
夏纪梅专著简介 《外语还可以这样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引子:教师们的困惑:新手阶段,中年阶段,经验阶段 1 外语不是我讲你听就能学会的 2 学生也可以做老师 3 备课不能只是备教材 4 教用法更要教应用 5 外语教学中的互动离不开真实性 6 作业应该是真实社会的任务 7 考评测验要重语言交际行为的业绩 8 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在内因
夏纪梅新著(续) 《外语教师发展的知与行》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含讲座光盘) 1 教师与发展: 教师实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导论 2 教师与教材:玩转手中的宝物 3 教师与教法;以效果为导向 4 教师与学生:与时俱进的师生关系 5 教师与读书:外语教育权威著作导读 6 教师与研究:教研相益,互利双赢 7 教师与评价:改善教学的必要环节 8 教师与自我:善于感悟教师人生
夏纪梅新著(续) 《基于课堂的外语教师技能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含讲座光盘) 1 教师依托课堂的教学技能发展总论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一致性 3 第一堂课的设计 4 热身活动的设计 5 课文教学的创新 6 词汇教学的创新 7 任务型教学即场点评 8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9 教师行动学习法推介与实施
夏纪梅著述(续) • 《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含100个富有创意的课堂活动) • 《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含教材评价、教学观摩评价、教师自我评价checklists ,任务型教学法模式) • 《基础教育课程》2012、5“千万别小看学生” • 《外语界》2012 “外语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的样板”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 • 《当代外语》2012“论外语教育学科属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 • 《英语教师》2011“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大赛决赛述评”
结束语:教师的行动学习与学习行动 教学相长: 教为学,学促教,以学定教: 学生的作为过程得益于教师的设计、指导、评价过程 教师从学生的反馈和收获中引发反思和获得欣喜 学生的进步反哺教师的成长。 教研相益: 科研为了教学、来自教学、结合教学、造诣教学, 相辅相成,相依相益,互利双赢, 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问题变课题, 一项举措三种成果,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来源。 44
Stories from the horse’s mouth • 且听我作为教师培训师的几个讲座与材料片断: 1)教师与教育:教育使命与教师职责 2)教师与学生:与时俱进的师生关系 3)教师与课堂:颠覆与重构:以效益为导向 4)教师与教材:学材、用材、研材 5)教师与教法:教学设计与认知规律,教法的创新 • 且看我作为一线教师的改革实践与创新经历代表作: 1)大学英语导学(学生版)/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2)团队式任务型大学英语课程总结(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3)团队式任务型大学英语课程反思与反馈(调查问卷) • 且看我的学生的任务型教学实践反馈(05,06,07,08,10级连续五届学生反馈统计/反馈文字) • 且欣赏我的学生的业绩成果(团队课件ppt/课堂笔记scanning notes/个人档案袋profiles)
欢迎提问 谢谢参与 欢迎浏览: 夏纪梅个人主页http://engedu.sysu.org.cn/xia/xiaindex 访问学者“踏雪寻梅”QQ群号:117477961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