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陈 金 水 cjshhu@hhu/13951970820 河海大学 计算机 与 信息学院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一号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陈 金 水 cjshhu@hhu.edu.cn/13951970820 河海大学 计算机 与 信息学院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一号. Hohai University. 大型灌区在 1998 年开始的 “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项目基础上,又于 2002 年启动了信息化试点建设,至今已经历了 “十五”、“十一五” 两期试点建设,共有 51 座灌区参与。 其中,第一期试点 30 座灌区,共投资 1.8564 亿元,第二期试点 36 座灌区(其中 15 座由一期延续下来),共投资 2.3162 亿元。.

bayl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陈 金 水 cjshhu@hhu/13951970820 河海大学 计算机 与 信息学院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一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陈 金 水 cjshhu@hhu.edu.cn/13951970820 河海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一号 Hohai University

  2. 大型灌区在1998年开始的 “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项目基础上,又于2002年启动了信息化试点建设,至今已经历了 “十五”、“十一五” 两期试点建设,共有51座灌区参与。 其中,第一期试点30座灌区,共投资1.8564亿元,第二期试点36座灌区(其中15座由一期延续下来),共投资2.3162亿元。 Hohai University 01

  3. “十五”、“十一五” 两期信息化试点建设的大型灌区 Hohai University 02

  4. 经历了“十五”、“十一五”两期试点后, “十二五” 大型灌区信息化如何开展? 受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的委托,我于去年年底向水利部农水司提交了一份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给出 “十二五” 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建设目标、方式、规模、投资额度等。 Hohai University 03

  5. 一 大型灌区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效 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所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建设成果、运行管理、应用效果三个方面。 Hohai University 04

  6. 1.1 建设成果 试点灌区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主要包括监视、监控点建设,通信系统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软件建设。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建设基本覆盖灌区管理局(或处)所管辖的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和管理业务,并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和科学调配,才能体现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Hohai University 05

  7. 1.1.1 监测、监视和监控点建设成效 监测、监视和监控点即雨量、水位(或水位、流量)、闸位、作物根系水埋深(墒情)等信息采集点和需要计算机控制的闸门、泵机组,以及视频监视点等。几乎所有的试点灌区都建设了监测、监视和监控点,只是因投资不同,覆盖面不同而已。 监测、监视和监控点比较全面的有22个灌区占61%。 其中,经历了两期试点的有13座(石津、夹马口、河套、位山、漳河、洈水、东风渠、大圳、都江堰、景电、青铜峡、金沟河、十八团渠),因其试点期长,投资多,所以信息点覆盖较之只做一期或二期的灌区要全。 Hohai University 06

  8. 1.1.2 通信系统建设成效 试点灌区全部都建立了通信系统。根据传输信息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方式: 1、雨情、水情、墒情等数据主要采用 GPRS/GSM/CDMA 公网传输,个别采用无线超短波; 2、视频主要租用电信或联通的光纤链路或自建光纤链路或扩频微波(无线网桥)传输; 3、水闸和泵站控制主要采用自建光纤链路或扩频微波传输; 4、管理部门(包括信息中心与信息分中心)间主要采用公网的 ADSL 实现互联,达到共享软件和数据传输的目的。 多数灌区兼有多种通信方式,以适应不同信息传输的需要。 Hohai University 07

  9. 1.1.3 计算机网络建设成效 试点灌区除个别(玛纳斯、饮马河、东港、花凉亭、通济堰)灌区,全部都建立了信息中心和若干个信息分中心,信息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局(处)机关的各职能部门互联,形成信息、软件共享的链路,实现网上办公,甚至移动办公。信息分中心则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处(或所)的职能部门互联在一起,并通过与信息中心互联的通信链路,实现权限范围内的信息中心信息的共享。 Hohai University 08

  10. 1.1.4 应用软件建设成效 要把信息用好,主要靠应用软件,但是,前提是要把信息存好、管好,也就是说灌区要建立数据库(这是目前几乎唯一的信息存储管理方式)和数据存取管理系统。试点灌区几乎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并配置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建的数据库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Hohai University 09

  11. 1、部分灌区采用了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在 “十五” 试点期间编制的《大型灌区基础数据库建设指南》定义的逻辑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数据库; 2、部分灌区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研究数据的分类和定义,虽然工作深入且有成效,但是对于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与水利部、省水利厅等主管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如都江堰灌区; 3、部分灌区则完全任由方案制定机构设计,开发一个软件就设计一个对应的数据库,导致数据 “孤岛”,信息难以统一,共享困难,给信息的深度应用带来障碍,甚至可能推倒重来。 正是因为统一的标准、规范的缺失,造成各种业务、各个机构(自身的、上级的)之间对数据共享和数据互操作的困难。 Hohai University 10

  12. 信息应用主要与各种应用软件有关。各试点灌区多多少少都开发了一些应用软件,虽然对软件的划分各种各样,命名也五花八门,但是,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种:信息应用主要与各种应用软件有关。各试点灌区多多少少都开发了一些应用软件,虽然对软件的划分各种各样,命名也五花八门,但是,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种: 1、数据采集及传输软件 2、数据存储、管理和维护软件 3、信息浏览、查询、汇总、统计、表达软件 4、视频监视及管理软件 5、闸门和水泵控制软件; 6、行政办公管理软件 7、门户网站 8、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软件 Hohai University 11

  13. 应用软件较全面(5个软件以上)的有21座灌区(冶河6、夹马口7、大禹渡5、汾河7、河套13、饮马河6、铜山源8、花凉亭7、位山8、韩董庄8、漳河10、洈水8、东风渠14、铁山6、都江堰、蒙开个9、元谋5、景电5、兴电6、青铜峡6、三屯河5)。应用软件较全面(5个软件以上)的有21座灌区(冶河6、夹马口7、大禹渡5、汾河7、河套13、饮马河6、铜山源8、花凉亭7、位山8、韩董庄8、漳河10、洈水8、东风渠14、铁山6、都江堰、蒙开个9、元谋5、景电5、兴电6、青铜峡6、三屯河5)。 其中,经历了两期试点的灌区有11座,占两期试点灌区(15座)的73%。这说明经过两期试点的灌区其软件无论是数量,还是功能覆盖均较为成熟,作用也较大。 Hohai University 12

  14. 1.2 运行管理 “十一五” 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仍以中央投资为主体,但各个灌区的建设积极性较之 “十五” 期间有了很大提高,绝大多数灌区建立了信息中心或信息处(科)专职机构,配备了3-8名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甚至有 IT 专业的毕业生。部分灌区也落实了运行管理经费,基本上能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常态管理。 Hohai University 13

  15. 1.2.1 成立专家组指导灌区信息化建设 在水利部农水司的指导和安排下,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在 “十五” 和 “十一五” 期间就组织专家,成立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专家组,对灌区的信息化试点建设从立项评估到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指导和帮助。专家组编制了《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纲要》、《大型灌区 “十一五” 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和《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等宏观控制和微观指导的材料。专家组对试点灌区的三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逐个进行评估,提出修改意见,籍此提高灌区领导、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认识、建设和运用水平,取得了很大成效。建设期间,举办了十几次灌区信息化技术与管理的培训和经验交流。通过培训交流,灌区充分认识到只有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并结合灌区实际应用,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成果不会失效或很快失效,才能做到长期运行,持续发挥作用。 Hohai University 14

  16. 1.2.2 与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建设与管理的成效 运行管理较好的灌区都与科研院所紧密结合,聘请专家,长期指导,把科研成果及专家经验转化为灌区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如漳河灌区长期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展农作物需水的研究,通过试验编制节水灌溉制度和水资源调配的模式;都江堰灌区长期与四川大学合作,从规划、方案设计,到建设指导都密切配合,因此使信息化系统既有较高的水平,又切合灌区的实际。 Hohai University 15

  17. 1.2.3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并完善管理措施,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十一五” 信息化试点灌区基本上都建立了专职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如信息中心或信息处(科)。专职机构配备3至8个,甚至十几个专职人员和一部分兼职人员,如洈水、漳河、汾河等灌区。这些专职人员和一部分兼职人员,统一管理并能对小故障、小问题进行自我维护,现地解决问题。有的灌区还设有对外承接信息化工程的专业队伍,如漳河、洈水灌区。这些专业队伍的信息技术力量较强,一些重大问题也能自己解决,这不仅减少了维护经费,而且较之找专业公司时效性更强,因此不影响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提高了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这类灌区或多或少都落实了维护经费,多的达年度信息化投资的8%,少的也有2.5%。从资金上保证了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信息化系统能持续发挥作用。 Hohai University 16

  18. 1.3 应用成效 应用是信息化的根本,也是最终目的。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根据其程度,应用成效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面:1、基本上能看到监测的信息,作为建设、管理的依据或参考;2、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应用软件,替代原来的手工管理,直接产生管理的结果;3、借助建设管理的模型,可以实现建设管理的决策和水资源的优化调配。 Hohai University 17

  19. 1.3.1 监测的信息能看到,并提供给各职能部门作为建设管理的依据或参考(第一层) 实现信息化首先要有足够的信息,特别是灌区建设和管理需要的水情信息和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信息。这些信息要测得到,看得到,就要借助监测系统、通信系统、存储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其中信息监测是首要任务。“十一五” 试点期间,这已被灌区所普遍认识,并予以重视。各灌区也首先建设这些信息采集的基础设施。结合传感器自动采集和手工采集,试点灌区基本上对干渠和支渠主要监控点的水位、流量、闸位,以及部分运行监视视频等信息均做到采得到、看得到,只是因资金、灌区面积等原因,覆盖面大小不同而已。相对而言,几十万亩的灌区因其面积小,因而在资金落实的情况下,基本上信息监控点已覆盖干支渠,甚至覆盖了部分末级渠道。如大禹渡灌区、冶河灌区等。 Hohai University 18

  20. 1.3.2 信息基本完整,借助软件实现了计算机对手工管理的替代(第二层) 这个层面在 “监测的信息能看到,并能提供给各职能部门作为建设、管理的依据或参考” 的层面上,进一步深化业务应用方面的软件开发,因此,成效较之第一层从量变到了质变。借助这些软件,不仅能替代原来的手工劳动,而且,由于发挥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长处,对水资源的调配可以更迅捷地做多方案比较,从中找出对于灌区而言较为合理的方案,并提供实施;另外,时效性也更强,特别是对于非常态管理,如防洪、突发的水污染事件、工程运行事故、水务纠纷等的处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很显著。 Hohai University 19

  21. 1.3.3 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决策支持和水资源的优化调配(第三层) 少数灌区在第一层、第二层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这类灌区的信息资源囊括雨情、水情、工情、墒情等几乎全部灌区涉及的信息),因此信息源比较完整,为建设管理决策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灌区通过建立模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在节水增效、节能降耗等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为 “十二五” 的 “数字化灌区”,乃至“智能化灌区” 的建设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一层面做的比较好的灌区有漳河灌区、景电灌区、河套灌区等。 Hohai University 20

  2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实践证明,信息化不光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前沿性系统工程,推进信息化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灌区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过去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没有真正理解灌区信息化是一个集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决策应用、网络发布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灌区信息化的发展。 Hohai University 21

  23. 2.1 灌区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Hohai University 22

  24. 2.1.1 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 目前,各试点灌区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根据对“十一五”36个试点灌区的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配套资金没有落实。部分灌区自筹能力不足,导致配套资金无法落实,例如内蒙古河套灌区。 二是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投资已完成,年度方案没有专项投资渠道。例如:辽宁东港灌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八团渠灌区和玛纳斯河灌区。 三是灌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安排资金计划。例如湖南的铁山、大圳灌区。 Hohai University 23

  25. 2.1.2 信息化已建成系统维护资金不足 信息化建设内容庞大、设备多、项目建设期长,加强已建项目的后期维护管理至关重要。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在项目建设中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关键配件的备品备件。信息化系统建成后,每年需要资金用于设备维修保养,传输线路租用等费用支出。目前,国家给予的扶持建设资金中没有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灌区管理单位因财力薄弱无力承担,常常影响信息化工程的正常运转,制约了信息化工程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目前,“十一五” 的36个试点灌区在2008-2010期间共计投入维护资金1431万元,单个灌区年平均投入13.25万元。其中有14个灌区连续3年没有安排维护资金。只有部分灌区资金安排正常,普遍存在资金渠道缺乏和金额数量太低的问题。 Hohai University 24

  26. 2.1.3 灌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才结构性缺乏 由于信息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灌区缺乏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给信息化建设及今后的运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信息化建设需要灌溉管理、工程管理、水利、机械、电气、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综合业务知识和技术,因此,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人才。 对于 “十一五” 试点的36座灌区,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完全由灌区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的有河套灌区、景电灌区等5座灌区,占到整体的13.8%;主要靠灌区自己的技术力量,少量委托专业公司的有青铜峡灌区、洈水灌区等11座灌区,占到整体的30.5%;主要委托专业公司承担的有铁山灌区、花凉亭灌区等12座灌区,占到整体的33.3%;正在安装或尚在质保期内的灌区有2座,占到整体的5.5%。 Hohai University 25

  27. 2.1.4 针对灌区量测水的设备和产品缺乏 目前,市场上的信息化技术和产品种类繁多,面向行业各不相同,其中专门针对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有生产许可和质量认证的非常少(就水利领域而言,多数是针对水文测验的)。虽然不少公司热衷于灌区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系列,给灌区信息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例如河北石津灌区、山西大禹渡灌区等。 Hohai University 26

  28. 2.2 对灌区信息化的建议 Hohai University 27

  29. 2.2.1 建议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维护资金保障 建议灌区按照灌区实际和《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落实维护经费、资金渠道。另外,建议在规划设计阶段,要优化方案,既要考虑方案的先进性,又要考虑运行成本,尽量选用节能降耗的技术和设备。例如,甘肃青铜峡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大量采用太阳能供电,降低能耗;在通信传输方面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链路,通过 “资源置换”,降低了租金和维护成本。 Hohai University 28

  30. 2.2.2 建议加强灌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量将逐年增加,对灌区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在灌区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信息化管理人员要全程参与。这种现场培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接为后期的管理维护提供技术保障。另外,必须加大培训力度,使业务管理人员逐步接受并适应信息化管理方法,熟练掌握业务应用管理软件的操作技巧,改变以往的工作习惯,全面投入到新系统的使用当中,真正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Hohai University 29

  31. “十一五” 试点的36个灌区中,成立信息化专管机构的有30家。36个试点灌区共有专职管理人员185名,平均每个灌区不足3名。其中有4座灌区没有专职人员,5座灌区只配备1名专职人员。建议未配备专职人员或配备不够的灌区应尽快加强队伍建设,在机构改革的时候,要突出考虑信息化专职人员的配备。 Hohai University 30

  32. 2.2.3 建议加大灌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水利投资力度,对信息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灌区信息化投入水平还不够。就 “十一五” 试点灌区而言,三年规划总投资2.51亿元,而实际投入2.19亿元,只达到87%。 这还是针对情况好的试点灌区而言,全国的比例还要低。 建议加大对灌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包括科研经费、工程建设资金等方面。目前,灌区信息化资金投入规模远远滞后于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需求。建议采取措施从体制与机制上确保灌区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配套资金,对于已完成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灌区应根据实际给与倾斜性支持。 Hohai University 31

  33. 2.2.4 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是规范灌区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近期应制定灌区基础数据标准和硬件通讯协议,以约束参与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单位,为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二是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即从灌区信息化规划编制、设计研发、建设实施、产品设备研制等环节设定准入门槛,使具有相应资质与资格的单位才能从事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取得预期成效提供必要的措施保障。 Hohai University 32

  34. 2.2.5 建议加强信息化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议制定对灌区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产品研发的支持政策,以鼓励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和灌区自身的不断总结和升级,开展针对灌区信息化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同时也建议灌区在生产实际中要不断评价各类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建设过程中选择质量好、标准化的产品。 Hohai University 33

  35. 三 “十二五” 期间灌区信息化建设思路和发展模式 根据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二五” 水利建设规划、水利信息化 “十二五” 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中央及水利部的精神,“十二五” 期间,结合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灌区信息化应该加快速度发展,且要提升到现代化发展的新层面。 Hohai University 34

  36. 3.1 发展思路 根据 “十五”、“十一五” 试点的情况,“十二五” 灌区信息化建设仍然要在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基础上进行,最好是同步进行。因为只有通过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才能使老旧灌区的建筑物、管理机制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建设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同步进行则可以使水利工程和信息化设施的建设费用都降到最低,方案也会更合理,作用也会更大。这是 “十五” 和“十一五” 试点所获得的的最重要的经验。 Hohai University 35

  37. 3.1.1 建设思路 “十二五” 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应该加快而不应该滞后,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达到要求的灌区都可以开展信息化建设。按照 2020 年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基本结束,信息化也基本同步结束(阶段性结束)的思路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并对信息化建设完成或成效显著的灌区,按照李国英副部长的指示,继续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最终实现现代化。 Hohai University 36

  38. 3.1.2 建设规模 “十二五” 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应该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建设内容相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可以分四种类型进行分配定位。 Hohai University 37

  39. 1、对新建灌区应该在灌区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时就统一考虑信息化,乃至现代化的建设。例如,正在建设的 “引嫩入白” 工程,其工程规划总投资13亿,信息化规划投资为7000-8000万,基本占5-6%之间。其中还结合现在的IT发展和需求,考虑了更高层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建设内容。这应该可以作为参考。 2、对还未开展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灌区,可以根据其有效灌溉面积,按照这一节建议的投资规模在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资金中划拨,或单独拨款。 3、对于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正在进行的灌区,可以根据其有效灌溉面积,按照这一节建议的投资规模在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资金中划拨,不足的建议单独拨款或筹措资金。 4、对于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已经完成的灌区,因为已经没有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的资金,这类灌区应该考虑单独拨款或筹措资金。 Hohai University 38

  40. 无论那类灌区,最终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费用都要依据审批过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的概算拨款。无论那类灌区,最终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费用都要依据审批过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的概算拨款。 根据 “十五” 和 “十一五” 部、省试点的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和部分灌区 “十二五” 信息化规划(或可研)的投资分析,并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设备价格的影响。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建议: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总概算的2﹪-5﹪控制。 Hohai University 39

  41. 3.1.3 控制机制 就现状而言,多数灌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中央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激励、引导灌区实施信息化建设,建设好的同时,还要保证可靠运行,长效管理和维护。同时要运用有效的控制机制加以保障。 Hohai University 40

  42. 1、“十五” 和 “十一五” 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的51座灌区,虽然投资了4.16亿,但是,中央部分的资金是按照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当年投资的15%划拨的。对于有的灌区因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已经完成,则15%的资金就无法落实(实际上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完成的灌区最有条件开展信息化建设);有的灌区当年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资金因各种原因没到位或削减,则无法保证信息化建设计划的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十二五” 的信息化建设除了加大灌区投资力度和规模外,最好制定政策,对信息化建设采用专项资金,以保证能按计划实施。 Hohai University 41

  43. 2、逐渐要求电子化办公和管理,并建立和实行一些带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引导入门,机制化后就会形成有效的基于信息化的常态工作方式; 3、建设一支稳定的,有职、有权、务实的专家队伍,研究信息化开展的措施和方案,为水利部提供决策依据,并编制各种教材、工具书等,开展集中、分散、对口培训,指导灌区建设并运用信息系统,并不断提升运用的水平和效果; Hohai University 42

  44. 4、信息化系统建成后,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就是其建设成果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保证。因此,要依据水利部2009年5月发布的《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试行)为灌区信息化制定常态化的维护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资金、地方资金和灌区自筹资金,并建立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和落实。除了支持维护经费外,更重要的是以政策形式,让灌区能从各种渠道获取维护经费并保证真正落实到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中去。 Hohai University 43

  45. 3.1.4 发展思路 1、试点灌区“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 试点灌区经过一期或两期的试点,无论是领导还是职工,特别是管理层,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灌区长期的基础条件薄弱和滞后,“十二五” 期间除了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技术水平外,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信息化建设向深度发展。 Hohai University 44

  46. 对于灌区自身来说: (1)加强已建设施的维护,包括资金落实,维护技术等的方法和措施; (2)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促进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并逐渐从双轨制,转向单轨制,人工方式只是作为信息系统出现问题等特殊情况时的后备应急方案; (3)在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制定 “十二五” 规划,并根据信息技术的当时情况和建设、管理需求制定每年的实施方案。 Hohai University 45

  47. 对于水利部: (1)组织专家对已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灌区进行现场踏勘评估,审核各灌区的 “十二五” 规划,确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将试点灌区的建管成效、经验教训、问题及对策等编制成册,除了给试点灌区作为反思的素材外,也可以供非试点灌区参考, (3)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信息化建设比较好的灌区开展与信息化乃至现代化有关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攻关的方式,探索适合灌区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理论、方法和技术。 Hohai University 46

  48. 2、非试点灌区“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思路 非试点灌区除了个别的已经编制了规划,甚至初步建设了信息系统的外(如江苏五岸、皂河、河南引沁、广东高州、山东阎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塔里木等灌区),大部分还没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这些灌区,为了落实 “十二五” 乃至 “十三五” 期间的信息化建设,要依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水平,结合灌区实际,借鉴试点灌区的经验。 (1)首先要编制规划(参照《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务必由具有资质、有经验的机构来编制,并由资深人员担纲,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做规划和设计,直至施工、运行和管理,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2)借鉴、学习、参考试点灌区的试点经验、教训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高起点起步,少走弯路,尽快见成效。 Hohai University 47

  49. 3.2 发展模式 “十二五” 期间,灌区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在普遍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有条件的灌区应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式的现代化建设,形式可以是以一个灌域为试点,成功后,根据资金、灌区能力、条件等逐步推广、扩大。 Hohai University 48

  50. 3.2.1 灌区现代化发展过程 按照李国英副部长2011年对灌区现代化发展的讲话精神,“十二五” 乃至 “十三五” 灌区应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现代化发展,其过程分三步走,即先完成信息化,然后是数字化,最后达到智能化,最终实现灌区运行的自动化。 Hohai University 4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