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人 教 版 高 中 历 史 必 修 1 第四单元 第 11 课

人 教 版 高 中 历 史 必 修 1 第四单元 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材分析. 从结构上看,本课在本单元中安排在鸦片战争后,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刺激下,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地位突出,承上启下,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线索明了,但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相关的知识,但由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故而知识储备 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 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

bayl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 教 版 高 中 历 史 必 修 1 第四单元 第 11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 教 版 高 中 历 史 必 修 1第四单元 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2. 教材分析 从结构上看,本课在本单元中安排在鸦片战争后,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刺激下,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地位突出,承上启下,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线索明了,但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3.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相关的知识,但由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故而知识储备 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 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 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情景教学法、图文结合法和探究式教学法 说教学法 1、教法:多媒体课件 2、学法指导: (1)、合作探究学习法 (2)、比较归纳法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地理概念。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教学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情境教 学、图文结合、材料分析、合作探究实现师生 互动和生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京变乱中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讲解,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6.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六、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探究学习,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知,关注热点) (巩固升华)

  7.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8. 新 授: (探究学习,突破重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9.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4 提问: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它与鸦片战争有关吗? (以材料和农民负担加重的漫画引导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的能力)

  10. 读 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一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激化 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11. 自然灾害 战争赔款 封建主义 列强侵略 封建主义 战前 战后

  12. 站起来,推翻清政府 自然灾害 战争赔款 列强侵略 封建主义 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13. 兴起的原因 一、 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2.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14.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1851年-----1864年) (一)前期的斗争(1851--1856年) 1.军 事 斗 争 (以动态地图形象展示)

  15. 天津 北伐失败 1856年 太 平 天 国 进 入 全 盛 时 期 定都天京 西征胜利 天京 攻克武昌 九江 南昌 长沙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16. 建国纲领 (2)政治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方法) 土地分配: 内容: 产品分配: (原则、方法) 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探究二(合作):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 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7.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张贴了太平天国的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张贴了太平天国的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

  18. 评 价: 进步性 ——革命性 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 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局限性 ——落后性、空想性 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19. (二)后 期 的 斗 争(1856---1864年) 1.政治斗争 天京变乱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如果你是洪秀全会如何重整旗鼓? (1)、重建领导核心 材料一: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 ──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李秀成自述》 天王洪秀全 天王 疑 (1)定都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 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2)腐朽思想日益增长 (3)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 和争权夺利。 (4)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 阶级局限性 天京变乱 (采用图示和材料结合法) 杀 逼 四川大渡河 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 天国由盛转衰! 洪仁玕(总理朝政) 杀 东王杨秀清 责 翼王石达开 北王韦昌辉 陈玉成(军事) 李秀成(军事) 走 走

  20. (3)政治方案----《资政新篇》(1859年) 目的 改革内政,重振天国。 探究二:《资政新篇》能否得农民的支持?为什么?它与《天朝田亩制度》有何区别? 政治:法治;选举官吏; 经济: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内容 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评价 ②未能实行: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实行的社会基础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21.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合作)★《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合作) 太平天国处于衰弱 太平天国处于强盛 发展 私有制 消灭 私有制 小农经济(落后性) (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步性)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公有制,平均主义(空想性) 私有制(现实性) 反映农民愿望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的蓬勃发展 未反映农民愿望,未能付诸实行 ①都具有反封建性;②都是纲领性文件; ③都未能真正实施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天》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而《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结论: ②从经济主张上看,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22. 2、后期的军事斗争 寿州 淮军 清军 扬州 庐州 英法洋枪队 天京 天京 湘军 三河镇 上海 汉口 安庆 杭州 武昌 慈溪 1864年夏,洪秀全在 天京病逝。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破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 破江南大营 上海之战 安庆失守

  23. 探究三:太 平 天 国 运 动 为 何 失 败(回顾知识与材料结合法) 材料 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力量悬殊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4. 小结 (整体感知,关注热点) 鸦片战争以后,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四年,历经十八个省份,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 最终虽然失败了,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所以有人说:读不懂中国农民,就读不懂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任何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就一定要真正地解决和处理好农民问题。从历史的启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同学们又有什么认识呢?

  25.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 不朽!

  26. 知识巩固 • 1、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 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颁布 《 天朝田亩制度 》 B .洪仁拜的 《 资政新篇 》 C .严惩外国侵略者 D .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7. 课后延伸 鸦片战争后爆发的太平天 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 比,有何新的特点? (从时代背景、起义原因、理论基础、治国方案、 担负任务、失败原因、所属范畴角度分析)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