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399 Views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石园小学 2006.12. 再认识教学常规工作. 一、定义 :简言之 “ 每位教师经常而且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 ,相当于教师作业。 二、内容 :计划、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处理、辅导、考试、质量分析、总结以及教研. 如何使常规工作有效落实. 一、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意识 二、认真完成,强化目标意识 三、及时反思,强化学习意识 四、行为跟进,强化完善意识.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一、计划 1 、对任教学科的理解与把握 开设目的、学生发展、知识建构、编排特点、本册重难点 2 、对教学对象的理解与分析 年龄特点、生源结构、已有认知、故往信息
E N D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石园小学 2006.12.
再认识教学常规工作 一、定义:简言之“ 每位教师经常而且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相当于教师作业。 二、内容:计划、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处理、辅导、考试、质量分析、总结以及教研
如何使常规工作有效落实 • 一、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意识 • 二、认真完成,强化目标意识 • 三、及时反思,强化学习意识 • 四、行为跟进,强化完善意识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一、计划 • 1、对任教学科的理解与把握 • 开设目的、学生发展、知识建构、编排特点、本册重难点 • 2、对教学对象的理解与分析 • 年龄特点、生源结构、已有认知、故往信息 • 3、教学资源(人力、物力) • 4、教学优势:自身、环境 • 5、教学设想:思想、理念、措施、达成目标 • 6、教学进度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二、备课(超前) • 脑中有纲(课标) • 胸中有本(教材) • 目中有人(学生) • 心中有数(差异) • 手中有法(方法)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二、备课(超前) • 1、过教材关: • 全册、单元、课时(重点、难点、知识点、操作点) • 钻研教材要深(于漪)教其不知,解其所疑 •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精 • 联系学生实际要准
“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 •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 •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 •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 • 这一做法,坚持三年,成为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 ( 于 漪 )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二、备课(超前) • 2、过教案关:教案结构完整 • 强化目标意识 • 设计学生活动 • 突出训练方法 • 强调达标检测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三、上课 • 1、了解学生需要 • 有彼此互相关心的朋友 • 做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 能做出选择,并学会如何作出选择 • 有梦想并有机会实现 • 有无条件的爱,被尊重、被信任 • 有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三、上课 • 2、基本功:精神饱满、语言准确幽默、板书工整…… • 3、启发式教学:3——5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为宜,并设计成串。(共享文件) • 4、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关注其他学生的听课情况。 • 5、针对不发言学生要集所有学科教师之力,促其转化。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四、学生作业 • 1、作业分类: • 时间上:长效作业(钟表、参观、写字)+课时作业 • 课前作业+课后作业 • 性质上:课堂作业+家庭作业 • 纸笔作业+非纸笔作业(读书、制作) • 2、注意事项 • 分层留、勤检查、建机制、双级阅、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五、考试 • 严肃考风考纪、及时查漏补缺、 • 做好试卷分析、建立考生档案、 • 确立辅导计划、实施补考方案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六、质量分析 • 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 教学中问题根源 • 学生的知识基础 • 班级学习风气的影响 • 改进措施
各项常规要求及操作 • 七、总结 • 针对计划中各项的得与失进行主观定位和客观分析。 • 提出下学期的奋斗目标
关于期末复习 • 一、积极参加区级复习指导,主动承担研究任务。 • 1、认真听;2、提取信息全面、准确 • 3、既听内容也听方法 • 二、教研组内分类整理复习资料
关于期末复习 • 三、召开教研组专题会 • 1、研讨各个学科教师分头拟定的复习资料,增强准确性和实效性。 • 2、研讨复习计划 • 3、交流复习方法 • 4、交流答题技巧
关于期末复习 • 四、实施复习计划 • 1、让学生明确复习的重要意义; • 2、和学生一起制定复习进度表; • 3、明确学习方法。
成功的规律 • 一、太棒了 • 成功者都是“精神胜利大师”。古往今来,逾是成大业者,其精神的力量逾是强大。 • 成功旅途,失意难免,挫折难免。成功者不是没有低潮,而是他们决不会让自己在低潮中“呆”的太久。 • 在追求成功的旅途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败时,让我们像永远积极思维的“牛仔大王”李维斯一样,立即大声地对自己的潜意识说一句: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成功的规律 • 二、成功是因为态度 • 你想成功吗?决定一个人成为成功者最关键的因素中,80%是属于个人自我取向的“态度”类因素,如积极、努力、信心、决心、恒心、雄心、爱心、意志力等;13%是属于自我修炼的“技巧类”因素,如各种能力;7%是属于运气、机遇、环境、时间、天赋、背景等所谓的“客观”因素。
成功的规律 • 三、决心决定成功 •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一位求学者说过一句名言: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求生欲望一样。 • 成功来源于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 是决心,而不是环境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成功的规律 • 四、我是我认为的我 • 有什么样的自我期望——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态度——行为——结果 • 在自己心目中,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最终,你就是什么。 • 我们是我们变为我们的。
成功的规律 • 五、我是一切的根源 • 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我们的情绪主要根源于我们的信念,以及我们对生活的评价与解释。 •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的看法影响。 • 我们无法掌握风向,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 • 我们无法左右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调整心情。 • 让我们不再抱怨,因为,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成功的规律 • 六、天助自助者 • 真正的机遇,绝不来源于机遇本身,而来源于对机遇的定义,对机遇的认识、准备、把握。
成功的规律 • 七、不是不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以前人们认为“水是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发明抽水机。现在人们会认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那是我们还未找到太阳恰巧从西边出来的可居住的星球。 • 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成功的规律 • 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 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 •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先生。 • 山,如果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过去吧!
成功的规律 • 九、每天进步一点点 •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 •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 • 竞争对手不是我们打败的,而是他们自己忘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者不是比我们聪明,而是他们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点。
愿朋友们在2007年,用成功的思考方式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升自己的成功指数。愿朋友们在2007年,用成功的思考方式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升自己的成功指数。 •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