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教育研究的 B 面

教育研究的 B 面.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沈海驯. ◆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化简为繁 ? 不证自明 ? 自娱自乐 ?. ◆ 教育科研的形态能否创新?. 课题申报 → 立项 → 开题论证 → 研究展开 → 中期检查 → 结题 → 评选(初审、活页盲评、复评、答辩、终审、实地考察、公示). ◆ 成果的提炼与总结可否“变脸”?. 结题报告: 前置(含标题、署名、内容摘要、关键词、简单纲目) 正文(引论:为什么要研究,国内外状况、背景、研究目标与内容、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过程、分析研究成果、结论、问题与讨论) 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bar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研究的 B 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研究的B面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沈海驯

  2.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化简为繁? 不证自明? 自娱自乐?

  3. ◆教育科研的形态能否创新? 课题申报→立项→开题论证→研究展开→中期检查→结题→评选(初审、活页盲评、复评、答辩、终审、实地考察、公示)

  4. ◆成果的提炼与总结可否“变脸”? 结题报告: • 前置(含标题、署名、内容摘要、关键词、简单纲目) • 正文(引论:为什么要研究,国内外状况、背景、研究目标与内容、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过程、分析研究成果、结论、问题与讨论) • 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5. “形式八股、包装过度、 内容空泛、胡编乱抄” • 教育研究是否存在“B面”?

  6. 一、理性的研究与“爱”的艺术 • 1、唯科学教育思潮 “唯科学”教育思潮,试图以“科学”来解释教育,并以自然科学的学术规范来要求教育科研。 科学精神——比如求真精神,批判精神等等 教育研究应该超越科学与人文的对立面,追求一种“人文”为主同时融合“科学”的有机整合 教育科研,不仅仅指向科学,它同时属于人文学科!

  7. 2、精细化教育现象 精细化管理是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管理趋势,学校没有一定的精细化管理是很难达成的 如果简单地用制度和规范来管理和教学,同样是失去“人”的教育 精细化教育的前提是以人为本,渗透情感交流的教育才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8. 3、成人式教育思维 站在学习者的视角和立场是一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教育需要理性,研究需要理性,但教育首先是“爱的艺术”,“爱”是充满了丰富的感性!

  9. 二、高效的研究与“慢”的艺术 • 1、教育的节奏陶行知:“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 。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即使是知识的获得通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 教育是慢的艺术: “慢得从容”、“慢的气度”是教育研究应有的胸怀。

  10. 2、教育的留白 我们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补充,直至完整。而“补充”感知对象的过程,会产生强烈的印象,更容易记住。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留白效应”。 “留白”,学校需要,教师需要,学生更需要

  11. 3、教育的回归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回归常识、回归生活、回归原点 教育需要高效率、高质量,但教育本身是“慢”的艺术,“慢”需要耐心、从容、宽容、克制、清醒……

  12. 三、规范的研究与“导”的艺术 • 1、超学科能力 “人文精神”在理科教学中,“科学素养”在文科教学中的渗透 好课的标准:理智上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 教育研究应当提倡:跨学科、跨专业、跨教育

  13. 2、专业化新解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的过程。 专业化→合格教师 专业化≠优秀教师

  14. 3、教育模式的反思 模式,顾名思义,是让人模仿的基本框架。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模式。 模式只要走向僵化、封闭,它就要失去生命力,提炼模式在于超越模式、创造模式 古人云:“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15. 教育需要规范、需要专业、需要模式,但教育是一门“导”的艺术,“导”贵在适切与创新。教育需要规范、需要专业、需要模式,但教育是一门“导”的艺术,“导”贵在适切与创新。

  16.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