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844 Views
第七課. 我心目中的世界. 愛因斯坦 著 劉君燦 譯. 學習重點. 一、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生命意義與人類存 在的目的。 二、能說出作者所表達的理想與感受。 三、培養感恩惜福的情懷和服務社會的人 生觀。. 課文導讀. 《 出處 》 本文節選自人類存在的目的。 《 主旨 》 作者以誠懇謙卑的態度,去思考生命的 意義和存在的目的。 《 大意 》 愛因斯坦心目中認為世界上的人,應為 他人活著,對於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 要懷抱著感謝的心,而生活的理想是追 求真、善、美 ── 一個純樸而謙虛的生
E N D
第七課 我心目中的世界 愛因斯坦著 劉君燦 譯
學習重點 一、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生命意義與人類存 在的目的。 二、能說出作者所表達的理想與感受。 三、培養感恩惜福的情懷和服務社會的人 生觀。
課文導讀 《出處》本文節選自人類存在的目的。 《主旨》作者以誠懇謙卑的態度,去思考生命的 意義和存在的目的。 《大意》愛因斯坦心目中認為世界上的人,應為 他人活著,對於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 要懷抱著感謝的心,而生活的理想是追 求真、善、美──一個純樸而謙虛的生 活。他贊成民主政治,反對專制獨裁, 並且還要了解大自然,沉思生命與宇宙 的奧祕。 《特色》內容言近旨遠,充滿了人文關懷。
作者介紹 《 名籍》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是出生於德國的 猶太人。 《生卒》生於西元一八七九年,卒 於一九五五年,年七十七。 《貢獻》一九○五年發表「相對論」,被認為是畫時 代的偉大成就。一九二一年榮獲諾貝爾物理 學獎。 《經歷》一九三三年因為德國反猶太主義盛行,逃亡 到美國定居,任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研 究員。 《著作》著有人類存在的目的等書。
譯者介紹 《名籍》劉君燦,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 九四五年)生。 《學歷》臺灣大學物理系畢業。 《著作》著有科技史與文化,譯有人類存 在的目的、物理學家的自然觀等 書。
課 文 我們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短暫的過客1,但不知為什麼,常又自以為此程有什麼神聖的意義。 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知道有一件事是千真萬確的:人是為其他的人活著――主要是為了我們所關心的人的笑靨2和生活,此外也為一些並不相識的靈魂,因為同情的絲帶把我們與他們的命運繫在一起。每天有許多次,我都體會到我的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建構在有關的人們身上,無論是去世的還是健在的。我必須急切地努力,將他們給我的一切還回去,我從他人那兒得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每想到此,便心情沉重,為之不安。
人總要有某些理想,來作為他努力和判斷的指南――常常閃耀在我面前,使我的生活充滿快樂的理想是真、善、美。我從未想到把舒適作為標的3,因為建築在這種基礎上的生活,和禽獸並沒有什麼不同。 人總要有某些理想,來作為他努力和判斷的指南――常常閃耀在我面前,使我的生活充滿快樂的理想是真、善、美。我從未想到把舒適作為標的3,因為建築在這種基礎上的生活,和禽獸並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我不感到我是和一群心智相近的人,合作去追求藝術和科學永難窮盡的目標,我的生活將是空虛的。我從來就看不起庸俗事物加諸人類雄心的限制;財富、虛名和權勢,我永遠是不屑一顧4的。我相信一個純樸而謙虛的生活,對每一個人身心都有益。 課 文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每個人應該被看成一個「個人」來尊敬,但不必被人們奉為偶像。我已被許多人過分稱羨與尊敬,這真是與我心願相違的命運。或許這種過分的稱讚,是因為我微弱的力量,曾改進了幾許觀念,而這些觀念,正是大家想去理解卻未能如願以償5的。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每個人應該被看成一個「個人」來尊敬,但不必被人們奉為偶像。我已被許多人過分稱羨與尊敬,這真是與我心願相違的命運。或許這種過分的稱讚,是因為我微弱的力量,曾改進了幾許觀念,而這些觀念,正是大家想去理解卻未能如願以償5的。 課 文
我很清楚地了解,要達到一個確定的目標,必須有人出來領導,啟發思想,從事指揮,並負擔大部分的責任;但被領導的人卻不應該被驅策6,他們應被允許選擇他們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把社會分成許多階級的種種區別都是虛假的;這些區別,分析到最後,都是依靠強力的。我相信每個寡頭7的暴力制度,一定造成墮落;因為暴力無可避免地會引來一些道德低下的人。由於這些理由,我堅決反對專制的軍國主義8。 我很清楚地了解,要達到一個確定的目標,必須有人出來領導,啟發思想,從事指揮,並負擔大部分的責任;但被領導的人卻不應該被驅策6,他們應被允許選擇他們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把社會分成許多階級的種種區別都是虛假的;這些區別,分析到最後,都是依靠強力的。我相信每個寡頭7的暴力制度,一定造成墮落;因為暴力無可避免地會引來一些道德低下的人。由於這些理由,我堅決反對專制的軍國主義8。 課 文
我們所能獲得的最美經驗是奇奧與神祕,這是真正的藝術與科學的泉源。如果一個人對宇宙的這種奧祕所引起的情緒,感到陌生,不再感到驚異與惶恐,他又與死何異――他早閉上眼了。這種對生命神祕的透視,固然常伴隨著恐懼,但也產生了宗教。 我們所能獲得的最美經驗是奇奧與神祕,這是真正的藝術與科學的泉源。如果一個人對宇宙的這種奧祕所引起的情緒,感到陌生,不再感到驚異與惶恐,他又與死何異――他早閉上眼了。這種對生命神祕的透視,固然常伴隨著恐懼,但也產生了宗教。 有人想像上帝對祂自己創造的東西會加以賞罰,這麼說上帝似乎又具有某些目的,這真令我無法想像;一言以蔽之9,這樣的上帝只是人類心靈的弱點的反映而已。 課 文
我不相信人在軀殼死後,還能繼續活著。然而有些脆弱的心靈,因為恐懼和自私,的確抱有這種想法。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做到下面的事,就不再感到遺憾了:去沉思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祕密,去思考那宇宙奇妙的構造,並謙卑地試著去了解那在大自然中所展現的知識的最小部分。我不相信人在軀殼死後,還能繼續活著。然而有些脆弱的心靈,因為恐懼和自私,的確抱有這種想法。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做到下面的事,就不再感到遺憾了:去沉思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祕密,去思考那宇宙奇妙的構造,並謙卑地試著去了解那在大自然中所展現的知識的最小部分。 課 文
注 釋 1.過客:旅客。 2.笑靨:指笑容。靨,音ㄧㄝˋ,臉頰上的酒窩。 3.標的:目的。的,音ㄉ一ˋ。 4.不屑一顧:非常瞧不起。不屑,輕視。 屑,音ㄒ一ㄝˋ。 5.如願以償:個人的願望得以實現。償,實現。 6.驅策:差遣。
注 釋 7.寡頭:指寡頭政治,由少數人掌握統治權的 政治形態。 8.軍國主義:把國家置於軍事控制之下,對內 實施專制統治,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一種理 論、政策。 9.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話來概括它。蔽,總括 、包括。
課文賞析 本文是一篇翻譯的作品。一開始作者即切入主題:短暫的人生旅程,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目的呢? 第二段作者就從日常生活中體悟出「人是為其他人活著」的道理,不管是相識的、陌生的、健在的、去世的,對他們的付出我們都應心懷感激有所回報,這樣才能使生命充滿意義。
接下來四段則是說明他的理想:在生活上,他追求真善美,希望在藝術與科學的工作中,過一個純樸而謙虛的日子,而對世俗的財富虛名和權勢不屑一顧;在政治上,他贊成民主,認為社會中雖然有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分,但每個人都應被平等看待,不應形塑偶像,區分階級,所以他強烈反對專制的軍國主義。 接下來四段則是說明他的理想:在生活上,他追求真善美,希望在藝術與科學的工作中,過一個純樸而謙虛的日子,而對世俗的財富虛名和權勢不屑一顧;在政治上,他贊成民主,認為社會中雖然有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分,但每個人都應被平等看待,不應形塑偶像,區分階級,所以他強烈反對專制的軍國主義。 課文賞析
最後七、八段則強調最美的經驗,來自對奇奧與神祕的驚奇感,這正是科學與藝術的泉源,所以他的心願是去探究生命、宇宙和大自然的奧祕與知識,這也是他存在的目的。 最後七、八段則強調最美的經驗,來自對奇奧與神祕的驚奇感,這正是科學與藝術的泉源,所以他的心願是去探究生命、宇宙和大自然的奧祕與知識,這也是他存在的目的。 課文賞析
全文以第一人稱的立場來著筆,用正反觀念論述,清楚明白地陳述他對世界的看法,並明白堅定地表達他個人生活的理想與追求。層次分明,立意深遠,在平凡中顯現其不平凡,值得我們再三思索,省視自我的生命價值。 全文以第一人稱的立場來著筆,用正反觀念論述,清楚明白地陳述他對世界的看法,並明白堅定地表達他個人生活的理想與追求。層次分明,立意深遠,在平凡中顯現其不平凡,值得我們再三思索,省視自我的生命價值。 課文賞析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1.「我們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短暫的過客。」這句話和蘇東坡所謂「寄蜉蝣於天地」意思相似,都是指生命短暫得有如「曇華一現」。 2.愛因斯坦說:「常又自以為此程有什麼神聖的意義。」在人生的這個旅途中,其神聖的意義恰和蔣中正所說的「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相同。說穿了,其實不必挖空心思去探索什麼神聖的意義,只消踏踏實實地去生活,去做一個真正的人就是了。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3.「人是為其他的人活著。」是說我們既已依賴別人生活,就該回報他們,就是要具有「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人生觀。 4.「我的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建構在有關的人們身上。」意即謝天所謂「得之於人者太多」。也和「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意近。「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是指「精神和物質」生活,在這社會上,我們生活上的一切,不論是精神或物質上,都要仰賴其他人,怎能不常懷感恩的心呢?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5.「我必須急切地努力,將他們給我的一切還回去。」這是「飲水思源,滿懷感激」的態度,也就是「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的感恩、謙卑的想法。 6.「使我的生活充滿快樂的理想是真、善、美。」科學的領域是求真,道德是求善,藝術是求美。愛因斯坦說他的生活理想是和一群心智相近的人合作在藝術和科學的領域中悠遊,這是快樂的泉源。快樂的生活不啻是追求真、善、美。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7.「我從來就看不起庸俗事物加諸人類雄心的限制;財富、虛名和權勢,我永遠是不屑一顧的。」因為財富、虛名和權勢這些庸俗事物,會使人腐化、自私,並且失去生活理想,所以人要不貪逸樂、不慕榮利。 8.「我相信一個純樸而謙虛的生活,對每一個人身心都有益。」因為純樸,自然淡泊無欲,不勾心鬥角;因為謙虛,自然不恥下問,而得以進德修業。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9.「每個人應該被看成一個『個人』來尊敬,但不必被人們奉為偶像。」愛因斯坦認為民主政治要建立在平等觀念上,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同等的尊重,無分別心的。所以「他們應該被允許選擇他們自己的領袖。」他認為民主政治的運作要靠選舉,所謂選賢與能。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10.「我已被許多人過分稱羨與尊敬,這真是與我心願相違的命運。」這是「功成不居,反對偶像崇拜」的態度。愛因斯坦認為形塑偶像、劃分階級就會淪為專制、暴力的軍國主義。「因為暴力無可避免地會引來一些道德低下的人。」他認為戰爭是低下的、可鄙的,他反對侵略、反對霸權,可見他是一個關心世界和平和人類前途的人道主義者。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11.「我們所能獲得的最美經驗是奇奧與神祕,這是真正的藝術與科學的泉源。」也就是說:人生最美的經驗,是探究藝術的奇奧和科學的神祕。而奇奧和神祕正是藝術和科學的泉源,和前述「使我的生活充滿快樂的理想是真、善、美」又相呼應。 12.「如果一個人對宇宙的這種奧祕所引起的情緒,感到陌生,不再感到驚異與惶恐,他又與死何異――他早閉上眼了。」人與禽獸不同之處在於擁有好奇心和可塑性,沒有好奇心的人沒有人生理想與目標,不願意學習,沒法去引導他,這已不是人了,那是「行屍走肉」。
補充說明:課文評析 13.「我不相信人在軀殼死後,還能繼續活著。然而有些脆弱的心靈,因為恐懼和自私,的確抱有這種想法。」意思是說「靈魂不滅」的說法是不可能的,這只是人類自私與恐懼的心理反映而已。 14.「去沉思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祕密,去思考那宇宙奇妙的構造,並謙卑地試著去了解那在大自然中所展現的知識的最小部分。」這也就是首段所謂的「此程神聖的意義」,也就是愛因斯坦所主張的「人類存在的目的」。只有這樣好學深思的人,生活才有理想,才有目標,也才會關懷別人。
問題與討論 一、作者認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答:作者認為人是為其他的人活著――主要是 為了 我們所關心的人的笑靨和生活,此外也為那些並 不相識的靈魂。因為同情的絲帶把我們與他們的 命運繫在一起,同時我們在精神上與物質上從他 們那兒得到的東西太多,因此必須急切地努力, 將他們給我們的一切還回去,所以我們要為其他 的人好好的活著,這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體悟出 千真萬確的事,也是他認為的人生意義。
二、讀完本文你認為自己生活的理想是什 麼?請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答:對自己的生命看法,同學們要往「向上 與「向善」的方向思考,尤其要珍惜自 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生命價值。 問題與討論
三、作者對於民主與專制有什麼看法?你的感想三、作者對於民主與專制有什麼看法?你的感想 如何? 答:作者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他認為每個人都是 平等的,應被視為「個人」來尊敬,不應有 所差別。雖然一個要達成共同理想的團體, 需要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但領導者如果形 塑偶像、劃分階段,抹殺「個人」的意志, 驅策別人,那麼一定造成墮落,引來一些道 德低下的人。所以他立場十分堅定,語氣十 分堅決地反對侵略他人的行為,反對專制的 軍國主義。 #同學可自由發表個人感想。 問題與討論
應用練習 一、愛因斯坦心目中的世界:每個人應該都有他心 目中的理想世界,做為人生奮鬥的指南。愛因 斯坦心目中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理想;政治 主張是民主、自由;他不求名、不求利,只希 望探究生命、宇宙和大自然的奧祕。請同學判 斷下列文句中的人物,何者是屬於愛因斯坦心 目中世界的人物?在括弧內打ˇ。 ( )1.丹麥作家安徒生,童年生活雖然貧苦,但 所著童話故事,想像豐富,情節動人,傳 誦世界各國。 ˇ 追求真善美 淡泊名利 ㄨ 追求功名 財利 權勢 地位 追求 美
( ) 2.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發現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證實傳染病是起源於病原微生物。 ( ) 3.德國希特勒原是國社黨領袖,後出任內閣總理,次年自稱元首,解散國會,取消反對黨,實行專制。 ( ) 4.法國畫家雷諾瓦,以自己的病痛的體會,肯定「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的真意,鼓勵人們追求生命的美。 ( ) 5.戰國時的名將吳起,曾為了追求功名,母親去世,也不奔喪回家。 ( ) 6.介之推曾隨晉文公出亡十九年,文公返國,想賞賜爵祿給他。介之推不受,隱居綿山。 應用練習 追求 真 追求 美 淡泊 名利
( ) 7.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集合無數人的善心,成就功德事業。 ( ) 8.袁世凱擔任第一大總統時,曾圖謀當皇帝,後經各省反對才退位。 ( ) 9.曹慶成立創世基金會,照顧「植物人」,減輕了無數患者的家庭負擔。 ( )10.何明德成立嘉邑行善團,集結眾人力量,深入窮鄉僻壤,造橋鋪路,便利村民對外的交通。 應用練習 追求 善 追求 權位 追求 善 追求 善
二、引號用法辨識:文句中的引號,基本作用在 於引用和強調。所謂「引用」,是指引號內 的文字,並非作者自己的文句,而是他人的 文句;或指引號內的文字,是人物的獨白或 對話。至於「強調」,通常是在提醒讀者, 注意某一詞語在句子中的重要性、特殊性。 如本文:「每個人應該被看成一個『個人』 來尊敬」,就是屬於「強調」。請同學辨別 下列短文的引號,其作用是屬於「引用」? 還是「強調」?並將答案填入括弧內。二、引號用法辨識:文句中的引號,基本作用在 於引用和強調。所謂「引用」,是指引號內 的文字,並非作者自己的文句,而是他人的 文句;或指引號內的文字,是人物的獨白或 對話。至於「強調」,通常是在提醒讀者, 注意某一詞語在句子中的重要性、特殊性。 如本文:「每個人應該被看成一個『個人』 來尊敬」,就是屬於「強調」。請同學辨別 下列短文的引號,其作用是屬於「引用」? 還是「強調」?並將答案填入括弧內。 應用練習
中國的月亮 林 良 中國的月亮 林 良 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文學作品上常常有「跟月亮在一起」的記述。 ( 強調) 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 引用) 老人家做人豪邁痛快,心情激動的時候怕人說他是瘋子,所以只有去找月亮喝酒去,說過要到天上找月亮玩兒的傻話:「欲上青天覽明月」。 ( 引用) 應用練習
他常常請月亮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 他常常請月亮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 ( 引用 ) 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熱鬧,三個知心朋友;但是也多寂寞。 杜甫也是「月友」 ,也說過「幾時杯重 ( 強調 ) ( 引用 ) 把,昨夜月同行」 ,愛月,跟月同行。 王維彈琴的時候,月亮也伴著他:「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月亮是中國人永恆的 (引用 ) 朋友,真摯的朋友。 應用練習
應用練習 ※補充注釋 {1}國社黨—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黨的簡稱。 {2}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暮色迷茫時刻,我從 青山上下來,山月一路伴隨著我回來。語出李 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3}欲上青天覽明月—想要飛上藍天去擁抱明月。 語出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舉起酒杯邀請明月一 起作樂,連同自己的影子等於三個人。語出李 白月下獨酌。
應用練習 {5}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何時才能重新團 聚開懷暢飲?昨夜我們還曾月下同行。語 出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6}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松林中清風吹開 了我的衣帶,山間的明月映照著我在彈琴。 語出王維酬張少府。
語文櫥窗 一、字形辨識 靨:笑靨(本課)。 饜:饜足、貪得無饜。 魘:夢魘。 懨:病懨懨。 墮:墮落(本課)、墮胎、墮淚、如墮五里霧中。 墜:墜落、耳墜子、天花亂墜、墜機。
繫:繫在一起(本課)、繫鞋帶。 連繫、繫念、繫懷。 擊:擊潰、無懈可擊、旁敲側擊、迎頭痛擊。 建:建構(本課)、封建、營建、建交、建議、建設。 健:健在(本課)、健全、剛健、健將、健步如飛。 語文櫥窗
制:限制、專制(本課)、制衡、制度、管制、制伏。制:限制、專制(本課)、制衡、制度、管制、制伏。 製:製版、製造、製衣、配製、研製、如法炮製。 屑:不屑一顧(本課)、瑣屑、木屑、紙屑、碎屑。 削:剝削、瘦削、削髮、削減、削除、削足適履。 語文櫥窗
尊:尊敬(本課)、令尊、至尊、唯我獨尊、尊王攘夷。尊:尊敬(本課)、令尊、至尊、唯我獨尊、尊王攘夷。 遵:遵行、遵守、遵照、遵循、遵命、遵從。 像:偶像、想像(本課)、畫像、塑像、像樣、影像。 象:象形、象徵、現象、景象、抽象、包羅萬象。 語文櫥窗
償:如願以償(本課)、償還、得不償失、補償、償命。償:如願以償(本課)、償還、得不償失、補償、償命。 賞:賞罰(本課)、賞心悅目、孤芳自賞、論功行賞。 嘗:嘗試、何嘗、品嘗、未嘗、飽嘗艱辛。 驅:驅策(本課)、驅散、驅使、驅邪、並駕齊驅。 軀:軀殼(本課)、軀體、軀幹、為國捐軀。 趨:趨勢、趨向、趨炎附勢、亦步亦趨、趨之若鶩。 語文櫥窗
惶:惶恐(本課)、驚惶、張惶失措。 煌:燈火輝煌、金碧輝煌。 徨:徬徨、徨徨不安。 遑:不遑多讓。 憾:遺憾(本課)、憾恨、憾事、缺憾。 撼:震撼、搖撼、蚍蜉撼大樹。 語文櫥窗
祕:神祕、奧祕、祕密(本課)、祕訣、祕而不宣。祕:神祕、奧祕、祕密(本課)、祕訣、祕而不宣。 密:祕密(本課)、密切、密友、細密、綿密、密度。 蜜:蜜糖、蜂蜜、蜜月、蜜蜂。 *「密」的部首為「宀」部,「蜜」的部首 為「虫」部,二者不同。 奧:奇奧、奧祕(本課)、奧地利。 粵:粵犬吠雪、粵菜。 *「奧」的部首是「大」,「粵」的部首是 「米」,二者不同。 語文櫥窗
蔽:蒙蔽、蔽塞、一言以蔽之(本課)、蔽日參天、民生凋蔽。蔽:蒙蔽、蔽塞、一言以蔽之(本課)、蔽日參天、民生凋蔽。 敝:敝姓、敝校、敝帚自珍、棄如敝屣。 弊:舞弊、弊端、弊絕風清、百弊叢生、切中時弊。 幣:貨幣、錢幣、金幣、幣帛、銀幣、銅幣。 斃:斃命、暴斃、坐以待斃、多行不義必自斃。 語文櫥窗
顧 (1)視、看,動詞。如:不屑一「顧」。(本課) (2)理睬,動詞。如:他不「顧」大家的反對。 (3)左右張望,動詞。如:臨風「顧」盼。(鳥) (4)照料、看守,動詞。如:「顧」好行李。 (5)商家稱買客,名詞。如:「顧」客。(吃冰的滋味) (6)反而,副詞。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一首示子姪) 語文櫥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