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75 Views
能源世界. 什麼叫做能源 ?. 能源是宇宙的推動力,是系統作功能力的量化特性,能源可以是動能、位能、熱能。能源的形式有很多 ( 例如熱力、電力等 ) ,而且一種能源形式可以轉化成另一種形式。. 能源的型態. 能源以六種形式貯存: 機械能 、 化學能 、 核能 、 熱能 、 輻射能 和 電能 。這些能源既不能由無變有,也不能將之消除,宇宙中的能源數量是不變的。我們使用能源時,只是將一種能源轉化成另一種能源 ( 例如 家用電暖爐將電能轉化成熱能 ) 。. 能源的分類. 能源 ( 能量的來源 ) 可分為 非再生 及 再生能源 兩種. 非再生類能源. 類別 :
E N D
什麼叫做能源? • 能源是宇宙的推動力,是系統作功能力的量化特性,能源可以是動能、位能、熱能。能源的形式有很多(例如熱力、電力等),而且一種能源形式可以轉化成另一種形式。
能源的型態 • 能源以六種形式貯存:機械能、化學能、核能、熱能、輻射能和電能。這些能源既不能由無變有,也不能將之消除,宇宙中的能源數量是不變的。我們使用能源時,只是將一種能源轉化成另一種能源 (例如 家用電暖爐將電能轉化成熱能)。
能源的分類 • 能源(能量的來源) 可分為非再生及再生能源兩種
非再生類能源 • 類別: 石油,天然氣,煤,丙烷,鈾 • 石油、天然氣、煤及丙烷亦稱為化石燃料,要經歷數以百萬年的自然過程才能產生,且不能再補充。鈾的供應亦是有限的,最終也有用盡的一天。
再生類能源 • 類別: 水力,地熱,太陽,風力,生物質 • 再生能源可不停補充,用之不竭。這些能源很快便會得到補充,不會耗用我們的天然資源。
水力發電 • 由於全球的水份循環是由太陽的能量來推動的,故水力發電亦被視作可再生能源的一種。太陽的熱力將海水蒸發,再變為雨,然後落在河流中,最終返回大海。 回到再生類能源
地熱能 • 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內部的溫度高達攝氏7000度,而在80至100公哩的深度處,溫度會降至攝氏650度至1200度。透過地下水的流動和熔岩湧至離地面1 至5公哩的地殼,熱力得以被轉送至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溫的熔岩將附近的地下水加熱,這些加熱了的水最終會滲出地面。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並抽取其能量。 回到再生類能源
太陽能 • 陽光是能源的一種,且是地球至今為止最充足的一種能源。地球表面平均能接收約1.2 x 1017 瓦太陽能。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多也以太陽為最初的能量來源。在人類的歷史中,普通陽光為人類帶來日光、熱力,並讓人類能夠種植食物。而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及天然氣)所包含的能源,亦源自太陽的能源。 回到再生類能源
風力能 • 地球受陽光照射,其受熱程度因地而異,導致氣壓不同,令空氣流動而產生風。區內的整體氣象情況,以及當地的地形因素(例如山丘及樹木和建築物等物體導致「表面不平」),均會影響一個地方的平均風速。 • 風含有動能,風速越高,動能越大。人們以風車把風的動能轉化為旋轉的動作,以推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方法是透過傳動軸,將轉子(由以空氣動力推動的扇葉組成)的旋轉動力傳送至發電機。 回到再生類能源
生物質能 • 生物質能科技是利用植物物質產生能量。貯存於動植物或動物糞便的化學能量,我們稱之為生物能,燃燒生物質可釋放出熱能,我們以這些熱能推動發電機,以產生電力。由於科技越來越先進,我們可以運用不同方法甚至是更節能的轉化過程,例如氣化及使用厭氧分解,來產生生物質能。(圖示) 回到再生類能源
生物質能圖示 回上頁
能源與環境 有限的資源 • 發電廠、工業、建築物及車輛均極依賴化石燃料,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氣。這些能源資源蘊藏於地底,由動植物的殘骸經歷數以百萬年才形成。人類的活動需要耗用這些有限的天然資源,而燃燒化石燃料會造成空氣、水及土壤的污染。
由於預期全球人口到2050年時會達100億,人口增加令能源需求上升,化石燃料或會耗盡,致令能源供應緊張,燃料及電費高企。若我們不採取措施,以減低能源消耗量,預計全球石油會在2010至2020年間耗盡。由於供應有限且無法補充,故化石燃料被稱為非再生能源資源。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由使用化石燃料轉為使用再生能源資源,例如生物燃料、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由於預期全球人口到2050年時會達100億,人口增加令能源需求上升,化石燃料或會耗盡,致令能源供應緊張,燃料及電費高企。若我們不採取措施,以減低能源消耗量,預計全球石油會在2010至2020年間耗盡。由於供應有限且無法補充,故化石燃料被稱為非再生能源資源。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由使用化石燃料轉為使用再生能源資源,例如生物燃料、太陽能和風力發電。
結語 • 了解到能源的種類以及能源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我們更應該把握現有的能源,並且致力於節約能源以及新能源的開發,使得我們未來的生活能夠更美好.
參考網站:EMSD-能源 http://www.energyland.emsd.gov.hk/chi/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