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34 Views
第六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 财务报表的分类: 按报送时间分:年度、半年度、季度、月份报表。其中,年度称年报,其余的称中报。 按报送主体分: 个别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 The balance sheet 利润表 :The income statement
E N D
第六章 财务报告 •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 第三节 利润表 •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 财务会计报告 • 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 • 财务报表的分类: • 按报送时间分:年度、半年度、季度、月份报表。其中,年度称年报,其余的称中报。 • 按报送主体分: 个别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 •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 • 利润表:The income statement • 现金流量表:The cash flow statement •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真实、完整、及时、清晰
§2 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通过提供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等情况,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 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表的原理:会计恒等式 •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 垂直式 • 账户式 • 我国采用账户式,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比较不同时点的数据,掌握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发展趋势,企业要提供比较资产负债表。
年月日 编制单位: 单位:元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 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数据来源: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
1、直接根据总账余额填列 • 资产负债表中的绝大多数项目都是采用这种编制方法的。 •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实收资本”、“短期借款”、“盈余公积”、“应付股利”、“应付债券”等。 注:如果总账科目出现反方向金额,又没有相配对的账户,则加“-”填列,如下例:
2、根据若干总账余额计算分析填列 (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存货=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等 (3)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期初余额
3、根据有关总分类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净额填列3、根据有关总分类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净额填列 “固定资产”项目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根据若干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 (2)“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 应收账款 项目金额 预付款项 项目金额 应收账款明细 账借方余额 预付账款明细 账借方余额 预收账款明细 账借方余额 应付账款明细 账借方余额
应付账款 项目金额 预收款项 项目金额 应付账款明细 账贷方余额 预收账款明细 账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明细 账贷方余额 应收账款明细 账贷方余额
5、根据总账和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项目、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举例:书上例7-2(P386)
第三节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作用 •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或亏损)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主要报表。 • 作用: • 确认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 • 反映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 • 通过不同时期的利润表数据,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 通过利润表可以考核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
二、利润表的格式与内容 (一)利润表的格式 • 损益表编制的理论依据:收入–费用=利润 • 常用的结构: 1、单步式 将收入和成本、费用集中反映,用收入合计减去费用成本合计一步得到利润。(表7-4) 2、多步式(表7-5) 按照利润的组成结构分别列示,并揭示各项不同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年月 单位:元
两种格式的比较 1、单步式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没有揭示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关系, 不利于分析利润的结构 2、多步式 优点: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利润分析 • 我国及国际上通用多步式
三、利润表的编制 • 数据来源于相关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直接把本月的发生额填入利润表相关项目的本月数栏中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1年内)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的取得和运用情况的会计报表。
一、现金流量表作用 • 案例:1975年10月,美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W.T.Grant公司宣告破产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令人不解的是, Grant公司在其破产前一年,即1974年,其营业净利润近1000万美元,经营活动提供的营运资金2000多万美元,银行扩大贷款总额达6亿美元。而在1973年末,公司股票价格仍按其收益20倍的价格出售。为什么净利润和营运资金都为正数的公司会在一年后宣告破产? • 其实,早在5年前,公司现金净流量就已出现负数,如果当初公司编制现金流量表,就会及时发现问题,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我国以前要求企业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该表是以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基础编制,虽然也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由于营运资金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变现,有些应收账款属于潜在的坏账,根本无法变现,所以现金最能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我国以前要求企业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该表是以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基础编制,虽然也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由于营运资金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变现,有些应收账款属于潜在的坏账,根本无法变现,所以现金最能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如:就工业企业而讲,包括: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广告宣传;缴纳税款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如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股利、利润、债券利息等。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及偿还债务、分配利润、支付利息等。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 1、基本格式见表7-10 主要分三块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如下: 现金流量表 会企03表 编制单位: 年月 单位:元
1.由表首和表体构成。 2.表首列示表名、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和货币计量单位四个要素。编制时间为:×年×月。 3.表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分段揭示三类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项目及其净额。
(1)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 ①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② 收到的税费返还。 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返还等。 ③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外,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收入等。
第五节 会计报表附注和披露 一、会计报表附注 (一)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 • 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 • 可以增进对报表信息的可理解性 • 突出会计报表信息的重要性。 • 对会计报表本身未反映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 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 或有事项的说明 •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 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 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 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二、会计报表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