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k likes | 1.66k Views
安全意識與危機管理. 報告人:賴明宏 鴻海集團安全顧問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義勇消防總會秘書長. 課 程 內 容. 公共安全的概念 「災害管理」 「危機處理」 安全意識 安全文化與案例分析 一個價值連城的問題. 公共安全的概念. 公共安全的概念. 一、災害宿命論的觀點. 二、災害防範的觀點. 安全與事故之間,通常還存在灰色的異常現象,此異常現象係災前警訊。. 事故比率分析. 1 ----- 10 ------------ 30 ---------------- 600. 1 ----- 10 ------------
E N D
安全意識與危機管理 報告人:賴明宏 鴻海集團安全顧問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義勇消防總會秘書長
課 程 內 容 • 公共安全的概念 • 「災害管理」 • 「危機處理」 • 安全意識 • 安全文化與案例分析 • 一個價值連城的問題
公共安全的概念 一、災害宿命論的觀點 二、災害防範的觀點 安全與事故之間,通常還存在灰色的異常現象,此異常現象係災前警訊。
事故比率分析 1 ----- 10 ------------ 30 ---------------- 600 1 ----- 10 ------------ 30 ---------------- 600 重傷(含死亡或失能傷害 ) 輕傷(非重傷但須呈報) 財物損失事故 虛驚事件(無可見的損傷) • 1969年F. E. Bird Jnr從一項針對297家美國企業所通報的1,753,498件意外事件所進行的分析。
「災害管理」與「危機處理」的意義 災害管理的基本對策可以分為: 減災(Mitigation) 整備(Preparedness) 應變(Response) 復原(Recovery) 四個步驟
整備 Preparedness 緊急應變 Response 減災 Mitigation 復原重建 Recovery 災害防救時序圖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Sequence • 災害防救: (災防法定義) • 災害預防 • 災害應變措施 • 災後復原重建
災害過程與對策 災害管理不祗是發生初期呈現的災害損失現象,更隱含著一連串的循環階段,包括危險預測、防止發生、控制損失及?
轉機 問題 衝突 危機 惡化 「危機」的意涵 「危機」即意涵著轉機與惡化的分水嶺,危機常突如其來,並拌隨有急待解決之時間壓力。
危機之特性 • 危機是一種具有威脅性的情境或事件,會對組織或決策單位基本目標、價值造成威脅。 • 危機具有不確定性的特徵,故很難以完全科學理性方式來預估。 • 危機可能是由內外境因素所造成,並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重要性的決定或變革。 • 危機具有模糊的預警性及負面結果性。 • 危機具有雙面效果的特性;處理得當則可「使危機化為轉機」,反之則蒙受其害。
危機管理之概念 危機管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危機的發生;因此,最成功的危機管理,決不是在危機中如何英勇表現,投入多少資源,而是如何能掌握先機,充分運用現有資源,妥善做好防範措施,使危機消失於無形。
危機 危機發生後 的管理活動 危機發生前 的管理活動 危機訊息 的預測 危機的準 備及預防 損害的控 制及處理 從事復 原工作 學習 危機管理運作流程
安全意識 安全百分百 隱患零排除 • 例如: • 拔插頭 • 看東西
目前公司的防止對策可以分為: 減災:1.透過演習提高意識 2.演習≠演戲,熟悉環境 整備:1.消防系統正常 2.熟悉消防設備操作 應變:使災害不至擴大 1.溝通聯繫 2.速度
火災最主要的原因 • 1.火災之發現過遲 • 2.通報消防單位延誤 • 3.初期滅火失敗 • 4.火源處理不當 • 5.避難引導不當 • 6.滅火設備不良 • 7.建築構造不良 • 8.裝潢材料不當
事故發生之原因 • 人為因素:人的動作錯誤、安全衛生管理缺失、不正確的動火程序、不安全動作、個人因素、判斷錯誤、防護設備使用不當、工作機具使用錯誤、未能確實執行工作前之安全檢查、操作程序錯誤等,此多屬於不安全的動作或行為。(統計資料顯示,人為因素比例最高) • 設備因素:機械故障、破裂/腐蝕、儀錶控制系統故障、壓力過高、過熱、異常反應、未能定期實施檢查維修工作、設計不良等。(以製程機台、化學品供應系統、製程廢氣排放系統所佔比例最高) • 環境因素:則包括外界氣候、溫度、溼度等影響所造成之災害,以及不充分或不適當的照明、通風不良、機器設備佈置不當等不安全的環境因素。
公安意外防止有賴於: • 對危害的深刻瞭解: 1.宿舍管理 2.對滅火器的認知 • 工程及設計 • 管理體系及人的因素: 1動火單主管簽字時請注意文字內容 2動火前的廠商講習及教育訓練
安全文化 • 一個社群經由教育、訓練、經驗學習所發展出與安全有關的知識、思維、態度、技能。 • 在工作上、生活上,對安全採認真看待、注意細節、不打折扣的積極態度。 「安全第一」是 口號嗎?
組織單位上的原因 • 為了預算通過,做了一些妥協 • 經常變動優先事項 • 資源、經費裁減 • 領導體系失效、對預警未採因應措施 • 執行進度上的壓力 • 過於相信過去的成功(僥倖),而非優秀 的工程及分析
組織單位上的原因 • 對安全及技術上的妥協 • 對技術及安全的知識、經驗傳承,有所縮 限及遺失 • 管理部門間的孤立,缺乏公開溝通管道 • 管理高層只想聽好消息,而非事實
公安事故的同樣因由: • 財源束限 • 具經驗、合格之人員、維修、管理上的裁減 • 優質工程、技術、維護、管理、經驗的流失
公安事故的同樣因由:經驗 • 對預警、虛驚事件的忽略 • 過於強調以前「可以」、「OK」,忽視風險 事實的存在
組織單位上的原因 • 執行進度上的壓力 • 過於相信過去的成功(僥倖),而非優秀的工程及分析 • 對安全及技術上的妥協 • 對技術及安全的知識、經驗傳承,有所縮限及遺失
安全不一定可以幫助生產 但是不安全可能會導致破產! 追踪列管
專業 ≠ 安 全 用 安 全 用心、用腦
重大災例-韓國大邱地鐵 • 92年2月18日上午9時53分韓國大邱地鐵1079車在中央路車站停站後2號車廂發生縱火案(此時1080車從大邱站出發), 9時56分對面車道1080車進入中央路車站,此災難死亡198人(車內142人)、受傷146人。
重大災例-韓國大邱地鐵 • 當一○七九號列車駛進大邱市鬧區中央路地鐵車站時,坐在三號車廂的身著深藍色運動套裝的男子,從隨身攜帶的黑色提包中,取出兩個灰色塑膠瓶,以打火機點燃後,拋向三號車廂,頓時造成整個車廂燃起大火並冒出濃煙。
錯過了迴避慘案的五次機會 • 09:53:13 : 從CCTV可看到濃煙密佈的狀況, 但全系系統負責監看CCTV的共10人竟無一人看到此畫面。 • 行控中心通告各列車,說“因中央路車站發生火災,請列車車小心駛入該站。”此與安全規定不符。 • 1080車當駛進中央路車站約200公尺時,已看見車站濃煙密佈,結果仍進站停車,並請示行控中心該怎麼做? • 1080車進站後打開車門,發現月台上濃煙太大又關上車門,接著與行控中心請教如何處理而浪費了寶貴的10分鐘。 • 1080車司機私自先行離開列車,且又將車門 Master KEY拿走,棄旅客不顧。
韓國大邱地鐵火災之檢討 • 火災雖係縱火所致,但車廂內大火延燒至後續進站列車,車站亦被波及。(電聯車材料之防火性能不佳) • 大量人員死亡發生於車廂內。(火災時之運轉策略及車站內消防設施不足) • 地下車站內及周邊地區受大量濃煙波及。 (車站通風及排煙系統設計不佳)(事發1個多小時後,地下車站仍是煙霧彌漫,並經由通風管道漫延至大邱市區的地下商場) • 中央路車站緊急設施嚴重不足。火災發生後電力自動中斷(車站內沒有設置指引出口的緊急照明設施)
重大災例-陸上交通事故(阿里山火車翻覆) • 92年3月1日阿里山火車翻覆事故,造成17人死亡、156人受傷(37人重傷,119人輕傷 )‧ 車禍事故之原因為「檢車士」於發車前未將機車頭與客車貫通煞車氣軔之關鍵配件「角旋塞」置於開啟貫通位置
重大災例-陸上交通事故(阿里山火車翻覆) • 92年3月1日阿里山火車翻覆事故,造成17人死亡、156人受傷(37人重傷,119人輕傷 )‧ 車禍事故之原因為「檢車士」於發車前未將機車頭與客車貫通煞車氣軔之關鍵配件「角旋塞」置於開啟貫通位置
阿里山火車翻覆事故的檢討 • 標準作業程序未落實 • 通報過程仍有疏漏 • 檢傷分類未能落實 • 傷亡災情掌握不足 • 現場救災秩序混亂 現場傷患眾多且救災及救護人力不足,要依優先緩急順序實施檢傷分類有其困難度,救援直昇機到達地面後,救災人員紛紛將傷患擠上直昇機,無法依序載送重症傷患。 適逢假日,停車場車滿為患,災難現場無法淨空,挪出適當空間供救災直昇機起降載運傷患,對於救災人員、媒體記者及一般民眾未分層封鎖管制。 火車「檢車士」未「角旋塞」置於開啟貫通位置;正副駕駛及列車長於發車前亦未確實檢查列車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均未依「阿里山森林鐵路列車開行前標準作業程序」等規定執行。
阿里山火車翻覆事故的檢討 • 空中救災安全有待提昇 • 資訊掌握發布未能及時 (每節車廂總重14噸,容許之載重為5.5噸,換算載客數為81人) • 空中救援配套措施待強化 • 善後作業人力不足 傷患擠上直昇機,致在停機坪之邊坡緊急迫降受損,有關高山地區飛行操作訓練及嚴格執行載重管制規定等,有待加強。 停機坪從大林國小變更為阿里山大型停車場,又因停車場車輛無法及時疏散,再度變更至祝山停機坪,且地面配合作業未整合。
重大災例-陸上交通事故 • 91年7月21日鶯歌鐵路平交道火車撞拖板車,造成列車機車頭嚴重毀損、鐵軌扭曲,鐵路交通中斷8小時。 • 94年4月25日上午9時18分日本兵庫縣尼崎市JR電車超速出軌,撞擊集合住宅,車廂扭曲,造成107人死亡,549人受傷(重傷139、輕傷410)之慘重事故。
重大災例-陸上交通事故(尊龍客運) • 92年7月21日國道三號北上39.7公里處,尊龍客運因與小貨車擦撞事故,導致客運油箱起火燃燒,造成六人死亡,四人受傷之慘劇‧ • 車體結構安全 • 車體過重 • 車頂斷裂 • 駕駛素質提升 • 酒駕 • 未安全駕駛
重大災例-毒化災 • 90年5月18日新竹工業區福國化工廠反應槽爆炸,造成1人死亡,109人受傷,爆炸威力使得鄰近46家工廠之廠房、機台設備遭受損害‧ • 94年7月3日台中工業區欣晃化工廠火災,造成22人受傷‧ • 過去兩年有超過100件以上之毒化災發生,造成16人死亡、240人受傷。
重大災例-海洋污染 • 90年1月14日夜間擱淺於屏東鵝鸞鼻外海之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貨輪(滿載礦砂), 1月18日船體破裂,重燃油污染鵝鑾鼻沿海及龍坑附近珊瑚礁海岸,生態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岸際礁岩於2月16日第1階段撈除浮油326噸,連同民間共撈除461噸,第2階段至5月8日完成。
重大災例-隧道火災 • 88年3月24日上午法國與義大利間交通要道-白朗峰隧道(Mont Blane Tunnel)(建於1965年全長11.6公里) 因1輛載奶油及麵粉貨車在隧道內失火,造成41人死亡,36輛車全燬外,花費3.2億美元歷經3年的重建始通車。
隧道結構強度受火災影響程度 • 雖然混凝土具有不可燃性,對火煙所產生的高熱能產生一定程度的防護,但從圖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當混凝土表層溫度超過攝氏500度之後,其強度隨即減半!
重大災例-隧道火災 • 90年10月24日上午瑞士聖哥達隧道(St.Gotthard Tunnel)(建於1980年全長16.9公里),距南端出口約1.5公里處,2輛貨車對撞引發大火並產生大量濃煙,造成11人死亡,隧道關閉2個月。 • 94年6月4日法國與義大利間阿爾卑斯山區夫雷敘(Frejus)隧道火災,造成2人死亡
聖哥達隧道火災安全改進措施【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 】 • 重型貨物車使用較小的油箱 • 隧道裝置熱搜尋攝影機並定期測試駕駛人 • 舉行用路人在隧道內如何應變的宣導活動 • 針對重型貨物車過熱及其他缺失實施路檢,超過1千公尺的隧道設置專責安全人員。 • 重型貨物車間距離應予管制 • 所有的車輛應備有滅火器
雪山隧道火災事件 • 960430雪山隧道北上21.5K小客車冒煙事件 • 自衛消防人員於接獲通報3分鐘到達現場後,立即進行處理(先以滅火器及消防水帶進行降溫),5分鐘內撲滅完成,無延誤通報及救援時間情形。 • 雪山消防分隊所獲之救援地點是否誤報? • 96年5月13日下午20時56分GA-5968小自客車行經雪山隧道過熱冒煙(引擎位置有火苗) • 公警巡邏車916抵達雪隧北上南洞口與自衛消防人員執行封閉車道作業。用路人先行使用消防栓箱內乾粉滅火器及消防水帶滅火 • 頭城段U頻無線手機與雪山、特種消防分隊間通訊障礙。
重大災例-科技廠房 • 86年10月3日下午新竹科學園區聯瑞半導體廠房發生火警,導致廠房全毀,損失金額高達101億元‧起火點雖在1樓風管,但火勢在密閉的廠房內卻循管道間,排風管延燒, • 94年5月1日月光半導體廠火災日救災時間達22小時財物損失估約10億元,廠房1-3F全燬B1F及4F半燬‧
科技廠房火災事故之檢討 • 落實廠內風險管理,經由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的程序,找出並消除廠內危害發生源,以避免事故發生。 • 調整法規設計,朝向性能式安全法規之設計,避免因現行法令規定,落後於科技之進步,阻礙安全管理之發展。 • 建置區域安衛互助機能,以提昇區域整體安全,強化工廠應變機制,滅少個別事故衝擊。 • 全面提昇安全文化,落實雇主對高度安全之承諾,改變員工工作態度,強化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使安全成為員工自發性之本質。 • 建置正確有效之安全檢查機制,以喚醒雇主和勞工重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