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42 Views
沙田官立下午小學 三年級美勞科 茶具文物館. 茶具文物館簡介 茶具文物館是香港藝術館的分館,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正式開放給市民參觀。茶具文物館旳主要工作是收集、研究及展出茶具的文物和資料。. 茶具簡介. 茶具如同其他飲具、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一,從粗糙到精致的歷程。隨著“茶之爲飲”,茶具也就應運而生,並隨著飲茶的發展,茶類品種的增多,飲茶方法的不斷改進,而不斷發生變化,製作技術也不斷完善。.
E N D
沙田官立下午小學 三年級美勞科 茶具文物館
茶具文物館簡介 茶具文物館是香港藝術館的分館,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正式開放給市民參觀。茶具文物館旳主要工作是收集、研究及展出茶具的文物和資料。
茶具簡介 茶具如同其他飲具、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一,從粗糙到精致的歷程。隨著“茶之爲飲”,茶具也就應運而生,並隨著飲茶的發展,茶類品種的增多,飲茶方法的不斷改進,而不斷發生變化,製作技術也不斷完善。
中國茶具的發展歷史,同茶葉生產技術的進步,茶類的發展,茶烹用方法的變化,乃至陶瓷等生產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 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祇是將鮮葉放入烹煮,與煮飯、煮菜無異,無所謂專門的茶具。 其後,茶水與飯菜分離,成為專用飲料,始有茶具。也不過是煮茶之鍋,飲茶之碗和貯茶之罐等。 到後來飲用餅茶,便出現如陸羽《茶經》所載。凡貯、煮、炙、飲之茶器,多達二十九件。 到宋末發明蒸青散茶製法,不需碾末,以鹽調味。 主要茶具只需茶壺、茶杯(茶碗)而已 。
印包方壺 「墨林堂(項元汴)(時)大彬(十六世紀晚期人)」刻款 高:6.9厘米 闊:7.7厘米
弦紋金錢如意壺 「 (陳)用卿」刻款,1620年代 高:28.6厘米 闊:22厘米
直腹刻銘曼生壺 「(楊)彭年」;「阿曼陀室(陳鴻壽)」印 「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郭)」識 「嘉慶乙亥」(1815年)刻銘 高:7厘米 闊:11.8厘米
磨光束腰孟臣小壺 「惠」,「孟臣」;「元茂」印 「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作 高︰6厘米 闊︰7.7厘米
漩渦紋瓜形壺 「(陳)鳴遠」刻款,十八世紀初期 高:7.5厘米 闊:10.6厘米
刻銘井欄提梁扁壺 「顧景舟」,「景舟」,「舟」及「歷下(韓)美林」印 「丁卯年(1987年)冬景舟美林製於丁山」刻款 高:14.8厘米 闊:14.2厘米
耀州青釉刻花注子 北宋,十一世紀 高:22.3厘米 闊:16.5厘米
青花牡丹祥瑞飾物提梁壺 明代(1600–1620年) 高:18.7厘米 闊:16.8厘米
鬥彩歲寒三友壺 「大清雍正年製」青花款 雍正朝(1723–1735年) 高:13.6厘米 闊:19厘米
地址: 香港中區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 茶具文物館 開放時間 : 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逢星期一及下列假期休館: 聖誕節及翌日 新曆新年 農曆年初一至初三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chinese/introduction/introduction1.htm
你可找尋更多展品的資料: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phase3/c_anti_s.html http://www.cnteainfo.com/big5/TEAWARE/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