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814 Views
第十讲 金 · 南宋. 一、金 二、南宋 三、宋学与理学. 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氐. 羌. 吐蕃. 党项.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简表. 农猎民族(东北)的主要特点: ● 基本生产方式:农业+狩猎+畜牧。 ● 基本定居,并非频繁迁徙。畜牧业属于定居畜牧。 ● 畜群结构:马、猪。基本无羊。成为骑马民族较晚。. 金代猪首陶埙. 宁安莺歌岭陶猪 新石器文化.
E N D
第十讲 金·南宋 一、金 二、南宋 三、宋学与理学
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氐 羌 吐蕃 党项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简表
农猎民族(东北)的主要特点: ● 基本生产方式:农业+狩猎+畜牧。 ● 基本定居,并非频繁迁徙。畜牧业属于定居畜牧。 ● 畜群结构:马、猪。基本无羊。成为骑马民族较晚。 金代猪首陶埙 宁安莺歌岭陶猪 新石器文化
有五谷、麻布。…出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 后汉书·挹娄传 夏则巢居,冬则穴处。…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性凶悍。 晋书·肃慎传 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其国无牛,有车马,…多猪无羊。…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 魏书·勿吉传 性忍悍,善射猎。…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若丘冢然。夏出随水草,冬入处。…畜多豕,无牛羊。有车马,田耦以耕,车则步推。有粟麦。 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 室 韦 上京 契 丹 渤海国 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698~926),共传15世,历时229年,史称“海东盛国”,其首都上京(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为当时亚洲第二大都城
其地则自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其地则自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 精射猎,每见野兽之踪,能蹑而追之。 嗜酒而好杀,醉则缚而俟其醒,不然,杀人虽父母不能辨也。 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 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其饮食则以糜酿酒,以豆为酱,以半生米为饭,渍以生狗血及葱、韭之属,和而食之……《三朝北盟会编》
生 女 真 熟 女 真 大金得胜陀颂碑吉林松原市徐家店乡 一一一四年完颜阿骨打在此誓师反辽 完颜部
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他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他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太祖…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继而诸部来降,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金史·兵志》 金 谋克印
金人初无文字,国势日强,与邻国交好乃用契丹字。太祖命(完颜)希尹撰本国字,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太祖大悦,命颁行之。其后熙宗亦制女真字,与希尹所制字俱行。希尹所撰谓之女真大字,熙宗所撰谓之女真小字……——《书史会要》卷八金人初无文字,国势日强,与邻国交好乃用契丹字。太祖命(完颜)希尹撰本国字,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太祖大悦,命颁行之。其后熙宗亦制女真字,与希尹所制字俱行。希尹所撰谓之女真大字,熙宗所撰谓之女真小字……——《书史会要》卷八 现在能见到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学者一般认为是女真大字。它以契丹、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或取其义,增减笔划,形成新的文字。
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建为上京。…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马杂遝,自前朝门直抵后朝门,尽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大金国志》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建为上京。…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马杂遝,自前朝门直抵后朝门,尽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大金国志》
1114年 金太祖起兵反辽 1118年 北宋使节访金 1120年 宋金签订“海上之盟” 1122年 金军代宋攻占燕京 1123年 金太祖卒,太宗即位 1125年 金擒辽天祚帝,辽亡 金初次攻宋 1126年 宋徽宗传位于钦宗 金二次攻宋 1127年 金俘徽、钦二帝,北宋亡 黑龙江依兰县 五国城纪念馆 宋徽宗、钦宗塑像
西 夏 金 伪齐(1130~1137) 南宋
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之临潢,…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之临潢,…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 《金史·梁襄传》 1153年 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更名中都,中都之外,仍有五京。 中都大兴府=北京 辽南京 上京会宁府=黑龙江阿城 金初都城 东京辽阳府=辽宁辽阳 辽东京 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 辽西京 北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 辽中京 南京开封府=河南开封 宋东京
劾者 国相撒改 宗翰 ·粘罕 金开国前后 完颜氏家族主要成员 康宗乌雅束 宗雄 ·谋良虎 宗幹 ·斡本 ④海陵王亮 宗峻 ·绳果 ③熙宗亶 ①太祖旻 · 阿骨打 景祖乌古乃 世祖劾里钵 宗望 ·斡离不 肃宗颇剌淑 宗辅 ·讹里朵 ⑤世宗雍 宗弼 ·兀术 ②太宗晟 · 吴乞买 宗磐 ·蒲鲁虎 穆宗盈歌 昌 ·挞览
金初风气淳实,…家庭间同心协力,皆以大门户启土宇为念,绝无自私自利之心,此其所以奋起一方,遂有天下也。熙宗即位,亦敬礼诸叔。未几宗磐、宗隽、挞懒相继以谋反诛,帝亦酗酒,以疑忌杀其弟常胜、查剌。海陵又手弑帝而夺其位,遂杀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宗翰、宗弼子孙三十余人,斜也(太宗弟杲)子孙百余人,诸内族又五十余人。草薙株连,几无噍类。…曾未三四十年,而骨肉变为仇雠,萧墙之内,横尸喋血。祖宗淳笃之风,一旦澌灭,而国脉亦几斩绝!金初风气淳实,…家庭间同心协力,皆以大门户启土宇为念,绝无自私自利之心,此其所以奋起一方,遂有天下也。熙宗即位,亦敬礼诸叔。未几宗磐、宗隽、挞懒相继以谋反诛,帝亦酗酒,以疑忌杀其弟常胜、查剌。海陵又手弑帝而夺其位,遂杀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宗翰、宗弼子孙三十余人,斜也(太宗弟杲)子孙百余人,诸内族又五十余人。草薙株连,几无噍类。…曾未三四十年,而骨肉变为仇雠,萧墙之内,横尸喋血。祖宗淳笃之风,一旦澌灭,而国脉亦几斩绝! 《廿二史札记》卷二八“金初父子兄弟同志” 熙宗与海陵王均以“任情用法”著称,多次兴起大狱,成批屠戮伯叔兄弟。正是在对宗室近亲残酷屠杀的过程中,金朝的专制皇权得到了充分的确立。此后“防近族而用疏属” 成为金朝贵族政治的特点,中枢核心成员基本出自宗室疏属和异姓贵族。
古者大臣有罪,贬谪数千里外,往来疲于奔走,有死道路者。朕则不然,有过则杖之,已杖则任之如初。古者大臣有罪,贬谪数千里外,往来疲于奔走,有死道路者。朕则不然,有过则杖之,已杖则任之如初。 大臣决责,痛及尔体,如在朕躬,有不能已者……——海陵王谕臣下 金法,士夫无免捶挞者,太守至挞同知。又闻宰相亦不免,惟以紫褥藉地,少异庶僚耳。楼钥《北行日录》 虏中大臣有过时,用紫茸毡铺地,令伏其上杖之。尝有一宰相、一驸马受杖,驸马因此悒怏而死,非恨其杖也,恨不得紫茸毡也!《朱子语类》 列鞢 女真贵族饰物
神功圣德三千牍 大定明昌五十年…… 大定明昌五十年 论功当出汉唐前…… (金末元初人诗句) ——葛王(金世宗)在位,专行仁政,中原之人呼他为“小尧舜”。 ——他能尊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 他岂变夷狄之风?恐只是天资高,偶合仁政耳! (朱熹与门徒的对话) 丰收 ——金代砖雕
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十年几致太平。…议者以为有汉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之盛也!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十年几致太平。…议者以为有汉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之盛也! 章宗…政令修举,文治烂然,金朝之盛极矣。然…颇好浮侈,崇建宫阙,外戚小人多预政,且无志圣贤高躅,阴尚夷风,大臣惟知奉承,不敢逆其所好,故上下皆无维持长世之策,安乐一时,此所以启大安、贞祐之弱也……刘祁《归潜志》 ⑤世宗雍 (1161~89) 太子允恭 ⑦卫王永济 (1208~13) ⑧宣宗珣 (1213~23) ⑥章宗璟 (1189~1208) ⑨哀宗守绪 (1223~34)
金界壕遗迹 其见于史者,曰边堡,曰界壕。界壕者,掘地为沟堑以限戎马之足。边堡者,于要害处筑城堡以居戍人。…其壕堑起东北讫西南,几三千里,此实近古史上之大工役!王国维《金界壕考》
促成金朝早亡的因素主要有二 : ◑漠北游牧民族的威胁始终未能消除,愈演愈烈 ◐内迁女真人的土地问题解决不当,严重激化了民族矛盾 武夫悍卒倚国威以为重,山东、河朔上腴之田,民有耕之数世者,亦以冒占夺之。…贞祐之乱,盗贼满野。向之倚国威以为重者,人视之以为血仇骨怨,必报而后已……元好问《张文贞公神道碑》 中夏被兵,盗贼充斥,…仇拨地之酷,睚眦种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垒,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影,不遗余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无复噍类,至于发掘坟墓,荡弃骸骨,在所悉然! 元好问《完颜公神道碑》
1211年 蒙古大举伐金,进围中都 1214年 金廷放弃中都南迁 1232年 蒙古军于三峰山歼灭金军主力,南京(汴京)陷落,金哀宗出逃 1234年 蒙、宋联军攻破金朝最后一个据点蔡州,哀宗自缢,金亡 三峰山
鞑靼用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地之马力,就中国之伎巧耳,朕实难与之敌。至于宋人,何足道哉?柔懦不武,若妇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可以纵横江淮间……——金哀宗语鞑靼用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地之马力,就中国之伎巧耳,朕实难与之敌。至于宋人,何足道哉?柔懦不武,若妇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可以纵横江淮间……——金哀宗语 《宋史》卷41《理宗纪一》:(端平元年,1234)四月…丙戌,以灭金获其主完颜守绪遗骨告太庙,其玉宝、法物并俘囚张天纲、完颜好海等,命有司审实以闻。 《金史》卷119《张天纲传》:蔡城破,为宋将孟珙得之,槛车械至临安,备礼告庙。既而命临安知府薛琼问曰:“有何面目到此?”天纲对曰:“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琼大叱曰“曳去”。明日,遂奏其语。宋主召问曰:“天纲真不畏死耶?”对曰:“大丈夫患死之不中节尔,何畏之有。”因祈死不已,宋主不听。初,有司令供状必欲书“虏主”,天纲曰:“杀即杀,焉用状为?”有司不能屈,听其所供,天纲但书“故主”而已,闻者怜之。后不知所终。
靖康元年(1126) 八月 金军第二次南下 闰十一月 东京失陷 赵构于相州任河北 兵马大元帅 靖康二年 (建炎元年,1127) 四月 金军俘徽宗、钦 宗北撤 五月 赵构(高宗)于 应天府即位 十月 高宗逃至扬州 北宋四京: 东京 开封府 西京 河南府 北京 大名府 南京 应天府
自古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日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一并彷徨,跼天蹐地,而无所容厝。此所以朝夕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亦何必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自古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日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一并彷徨,跼天蹐地,而无所容厝。此所以朝夕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亦何必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 宋高宗致金国元帅书 建炎三年秋 金军的南侵
岳飞 张俊 刘光世 韩世忠 中兴四将图南宋 刘松年绘 刘光世部 御营军 张俊部 诸将自夸雄豪,刘光世、张俊、吴玠兄弟、韩世忠、岳飞,各以成军雄视海内。…廪稍惟其所赋,功勋惟其所奏,将校之禄多于兵卒之数……——叶适 韩世忠部 东京留守司军 岳飞部 陕西军 吴玠部
绍兴十年(1140) 金朝毁约南侵 六月 刘锜败金军于顺昌 韩世忠败金军于淮阳 闰六月 岳飞收复颍昌 张俊收复亳州 七月 岳飞败金军于郾城 岳飞收复西京 岳飞奉诏班师
岳飞像 宋高宗赐 岳飞手札 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边人不能驾驭他…… 诸将骄横,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桧)所诛。 《朱子语类》
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般运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今臣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敝邑永有凭焉……——宋高宗上金朝誓表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般运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今臣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敝邑永有凭焉……——宋高宗上金朝誓表 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倾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有八年于兹。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诱尔衷,封奏狎至,愿身列于藩辅。今遣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躬听朕命! ——金朝册文 绍兴和议
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刘一清《钱塘遗事》 孝宗初立,张魏公用事,独付以恢复之任,公当之不辞,朝廷莫敢违。魏公素轻锐,是时皆以必败待之,特不敢言耳。 周密《齐东野语》 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朱子语类 》 1161年 金海陵王南侵失败 1162年六月 宋高宗禅位于孝宗 七月 平反岳飞冤案,起用张浚 1163年四月 命张浚督师北伐 五月 宋军先胜后败,兵溃符离 1164年 宋金签订“隆兴和议” 寻澶渊盟誓之信,仿大辽书题之仪。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岁币减十万之数,地界如绍兴之时。怜彼此之无辜,约叛亡之不遣。可使归正之士,咸起宁居之心……宋孝宗和议诏书
1162年 宋高宗退位,孝宗即位 1187年 高宗卒。孝宗拟服丧三年,命皇 太子参政 1189年 孝宗退位,光宗即位 1192~93年 光宗患精神病,并受皇后挟 制,长期不朝见孝宗,父子关系恶化 1194年 孝宗卒。临终光宗不予探视,死 后又不主丧,朝中骚动。大臣赵汝愚、 韩侂胄奏请太皇太后下诏,迫使光宗退 位,宁宗即位 1195年 韩侂胄逐赵汝愚,独掌大权 宋高宗
1206年六月 南宋出兵北伐 十一月 金军反攻 十二月 宋金开始议和 1207年十一月 宋诛韩侂胄 1208年四月 宋枭韩侂胄首级送金 十月 “嘉定和议”成立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讨,属胡运以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况志士仁人挺身而竭节,而谋臣猛将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怀旧而愿归;东南七十载之遗黎,久郁而思奋。闻鼓旗之电举,想怒气之飙驰。噫!齐君复仇,上通九世;唐宗刷耻,卒报百王。矧乎家国之仇,接乎月日之近?夙宵是悼,涕泪无从。将勉辑于大勋,必允资乎众力。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益砺执干之勇,式对在天之灵。庶几中黎旧业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纲之犹在。布告中外,明体至怀!开禧北伐诏书
1224年 宋宁宗卒,宰相史弥远与杨皇后 矫诏废皇太子赵竑,以理宗继位 1233年 史弥远卒 1234年 宋军配合蒙古军灭金 南宋发动“端平入洛”,溃败而回 1235年 蒙古对南宋发起进攻 1236年 蒙古军攻入四川 1259年 蒙古蒙哥汗攻宋失败 贾似道拜相 1264年 理宗卒,度宗即位 1273年 元军攻破襄阳 1274年 度宗卒,恭帝(4岁)即位 1275年 罢黜贾似道 1276年 元军至临安,恭帝出降,南宋亡 宋理宗
桧两居相位凡十九年,每荐执政,必选世无名誉、柔佞易制者,不使干预政事,备员而已。…桧内深阻,如崖穽不可测。喜赃吏,恶廉士,通馈遗,四方大帅、监司、郡守馈献者无虚日。凡欲投书启者,以皋、夔、稷、契为不足比拟,必曰“元圣”,或曰“圣相”。桧两居相位凡十九年,每荐执政,必选世无名誉、柔佞易制者,不使干预政事,备员而已。…桧内深阻,如崖穽不可测。喜赃吏,恶廉士,通馈遗,四方大帅、监司、郡守馈献者无虚日。凡欲投书启者,以皋、夔、稷、契为不足比拟,必曰“元圣”,或曰“圣相”。 —— 《宋宰辅编年录》 一时几多人物,只我公,隻手护山川。…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廖莹中《木兰花慢》 办得闲民一饱,余事笑谈间。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千千岁,上天将相,平地神仙……陆景思《八声甘州》 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平生事,想只和天语,不遣人知……郭应酉《声声慢》 ——写给贾似道的祝寿词 南宋权相政治 秦 桧 韩侂胄 史弥远 贾似道
在消极防御的战略影响之下,宋军比较擅长守城战,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战术上的优点。…宋军存在种种弱点和缺陷,却仍使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遭受出师以来最顽强的抵抗…… (王曾瑜)在消极防御的战略影响之下,宋军比较擅长守城战,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战术上的优点。…宋军存在种种弱点和缺陷,却仍使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遭受出师以来最顽强的抵抗…… (王曾瑜)
国家用兵,一以国俗为制而不师古。不计师之众寡、地之险易、敌之强弱,必合围把矟,猎取之若禽兽然。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鞭弭所属,指期约日,万里不忒,得兵家之诡道,而长于用奇……国家用兵,一以国俗为制而不师古。不计师之众寡、地之险易、敌之强弱,必合围把矟,猎取之若禽兽然。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鞭弭所属,指期约日,万里不忒,得兵家之诡道,而长于用奇…… (元)郝经 蒙哥汗攻宋战略 兵自入敌境,转斗千里,未尝败北。大小十三战,杀宋兵四十余万…… 《元史·兀良合台传》
忽必烈攻宋战略 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则荆襄而已。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既克襄阳,彼扬、庐诸城弹丸地耳,置之勿顾,而直趋临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 (元)郭侃
…楼船千艘下天角 两雄相遭争奋搏 古来何代无战争 未有锋猬交沧溟 游兵日来复日往 相持一月为鹬蚌 南人志欲扶昆仑 北人气欲黄河吞 一朝天昏风雨恶 炮火雷飞箭星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 流尸漂血洋水浑 昨朝南船满厓海 今朝只有北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 今夜船船鼾睡声… ——文天祥 1279年二月 厓山海战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邓广铭先生(一九○八—一九九九) 北宋一代的儒学家们,…思考方法及其所钻研的课题,都已与由汉到唐的儒生们大不相同。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1.都力图突破前代儒家们寻掌摘句的学风,向义理的纵深处进行探索;2.都怀有经世致用的要求。 理学是从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支派。…理学家则是专讲求修养身心性命之学的那一部分人,…是把宋学更加深邃化、抽象化了的一些学人。 邓广铭《略谈宋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他们开始高唱华夷之防。又盛唱拥戴中央。他们重新抬出孔子儒学来矫正现实。他们用明白朴质的古文,来推翻当时的文体。他们因此辟佛老,尊儒学,尊六经。他们在政制上,几乎全体有一种革新的要求。他们进一步看不起唐代,而大呼三代上古。他们说唐代乱日多,治日少。他们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一种严肃的制节谨度,而又带有一种宗教狂的意味。…唐人在政治上表现的是“事功”,而他们则要把事功消融于学术里,说成一种“义理”。 钱穆《国史大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汉儒的解释:箪,笥也;瓢,瓠也。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也。(孔安国) 宋儒的题目:颜子所乐何事?(胡瑗) 宋儒最重视的经书是《易》、《周礼》、《春秋》。 ——范文澜 ▲《易》哲理丰富,用以阐发哲学思辩思想,与佛教相抗衡 ▲《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藉之提出政治改革主张,救积贫积弱之病 ▲《春秋》讲“尊王攘夷”,则适应了宋朝外部环境压力巨大的现实
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张载作《西铭》,又极言理一分殊之旨,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仁宗明道初年,程颢及弟颐实生。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 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唐、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 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 《宋史·道学传序》
道学从人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归总为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人。一个是怎样做人。 (冯友兰) 理学是一种“学圣人”的思想运动。 (姜广辉) 陈来 论宋明理学的特点: ●以不同方式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了宇宙论、本体论的论证。 ●以儒家的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圣人的精神境界为人生的终极目的。 ●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道德原理,以不同方式论证儒家的道德原理具有内在的基础,以存天理、去人欲为道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而提出并实践各种“为学功夫”、即具体的修养方法。这些方法的条目主要来自《四书》及早期道学的讨论,而特别集中于心性的功夫。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张载《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张载《西铭》 《西铭》所讲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只要求在不足百年的有生之年,人尽其作为宇宙成员和社会成员所应负的责任与义务。 在仁者的精神境界中,天地万物同为一体,全人类都是兄弟。…得到了这种统一的人亦得到一种最高的幸福。(冯友兰) 太极图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 如何是道?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上求。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孟子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虽然,《春秋》虽成,乱臣贼子未尝惧也。…必逮赵宋,而道学兴,自兹以还,乱臣贼子乃真惧尔。然而由是中国之亡也,多亡于外国! ——严复
——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最大。 传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最大。 传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 君虽得以令臣,而不可违于理而妄作; 臣虽所以共君,而不可贰于道而屈从! 罗大经《鹤林玉露》 程颐正叔为崇政殿说书,…以师道自居。每侍上(哲宗)讲,色甚庄,继以讽谏,上畏之。…正叔曰:“…吾以布衣为上师傅,其敢不自重?”《邵氏闻见录》 哲宗御讲筵所,手折一柏枝玩。程颐为讲官,奏曰:“方春万物发生之时,不可非时毁折。”哲宗亟掷于地,终讲有不乐之色。太后闻之,叹曰:“怪鬼坏事!” 《道山清话》
朱熹的学说是中国哲学史上论证最细密、条理最清晰的哲学体系。(张岱年)朱熹的学说是中国哲学史上论证最细密、条理最清晰的哲学体系。(张岱年) 钱穆 著 范寿康 著 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