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17 Views
让课堂观察成为 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丛 高. 13962775068 cgbz@163.com. 组织具有相似学术水平或背景的老师观摩课案,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恰当、合理的教学分析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针对规范办学行为背景下以关注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观察,对改善高中学生课堂学习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 执教老师说课. 一、 听课前的准备.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简要分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近 4 年新高考 的要求。. 理解概念;
E N D
让课堂观察成为 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丛 高 13962775068 cgbz@163.com
组织具有相似学术水平或背景的老师观摩课案,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恰当、合理的教学分析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针对规范办学行为背景下以关注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观察,对改善高中学生课堂学习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执教老师说课 一、听课前的准备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简要分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近 4年新高考 的要求。 理解概念;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初步运用的规律。 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的把握与巩固 ; 对概念本质的挖掘 ; 对概念运用 。
2、执教老师与观摩老师交流、协商和沟通 一、听课前的准备 教师(主导) 学法指导 课堂环节 预习准备 自主学习 互动交流 参与达成 预设生成 教学机智 学生 (主体) 三维目标(如新课程理念体现等) 学习“支架”(如“导学案”等) 高考研究(如考点选择的深广度等) 学科评价(如问题尊重学生心智等) 文本(客体)
建立合作体 • 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 • 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 • 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
建立合作体 可分解的任务 有主体的意愿 有互惠的效益 有共享的规则 合作体 四元素
课堂观察框架 4维度 20视角 68观察点
1.课堂教学流程摘要 二、听课实录、观察及诊断 当堂达成 以案导学 感悟提升 自学自探 引导点拨 交流讨论
2.观摩教师合作进行课堂观察 二、听课实录、观察及诊断 学生全部都在倾听 学生交流充分, 【即时巩固1】的完成情况理想。 【即时巩固2】学生完成的情况不错。但【即时巩固3】的达成仍有待提高。 情境营造得不够,不能很好做到“深入浅出”,部分问题的解决“放手”不够。
三、听课后的思考与交流 本次评课变过去传统的由少数教师代表点评包办、一讲到底、单兵作战的方式为合作评课的新型方式,让所有听课教师自主选择复杂课堂教学中相对分散、单一或简单的问题,加以集中观察、思考,然后通过合作体间的对话、倾听、讨论、交流等,本着坦诚相见、求同存异、尊重多元、互相促进的心态,使得作为一个教者个体平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变得轮廓清晰、有血有肉、澄清明朗,并且得以系统化,探索出一条多样化的合作研究、听评课之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执教者的自我观察和教后感 2.观摩教师就自己所侧重观察的具体内容发表感言 三、听课后的思考与交流 教师 维度二 维度一 学生 维度三 文本
3.对课堂观察的思考 三、听课后的思考与交流 课堂观察应该是部分和整体的结合 变“借我一双慧眼”为“借大家一双慧眼”,将所有听课教师自主选择的相对分散、单一的问题,加以集中观察、思考,既可以形成课堂行为中一个局部关键性症结等方面的观察与诊断,也可以形成对堂课较为全面的课堂观察与诊断。
3.对课堂观察的思考 三、听课后的思考与交流 课堂观察应该是部分和整体的结合 课堂观察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结合 没有生机的机械重复,难免视角单一、片面 观察者个体的专业素养背景等决定了观察记录主观性、个别性色彩重 定量 定性
3.对课堂观察的思考 三、听课后的思考与交流 课堂观察应该是部分和整体的结合 课堂观察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结合 课堂观察应该是自信和他信的结合 课堂观察应该是教师和我们的结合 课堂观察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观察者及其被观察者的专业素养高度,另一方面也拷问着彼此的诚性 。
教师:运用于合作性的行动研究,目的在于改进自己的课堂行为,在局部的课堂观察研究后,可以对照常模得出相对明确的努力方向。 。 我们:推介,协助教师专业成长;应当致力于合作开发系统科学的课堂观察工具,在大样本的汇总和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有效课堂行为的相对标准供老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