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k likes | 2.65k Views
羽毛球理论. 第一讲 羽毛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第二讲 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 第三讲 羽毛球运动竞赛裁判法. 第四讲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 第四讲 羽毛球运动基本战术. 第一讲. 羽毛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 一 ) 不确定性 ( 二 ) 比赛无时限 ( 三 ) 快速爆发力量 ( 四 ) 瞬息万变 ( 五 ) 全方位运动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 一 ) 有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E N D
第一讲 羽毛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第二讲 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 第三讲 羽毛球运动竞赛裁判法 第四讲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 第四讲 羽毛球运动基本战术
第一讲 羽毛球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 (一)不确定性 (二)比赛无时限 • (三)快速爆发力量 (四)瞬息万变 • (五)全方位运动 •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 (一)有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 (二)有助于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缓解疲 • 劳 • (三)有意于加强文化修养. • (四)有意于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 第一讲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一 从“浦那游戏”到“伯明顿” 的产生 • 1.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它是 • 由印度的“浦那游戏”逐步演变而 • 成的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羽毛球运动在世界上的传播与 发展 • 1. 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 • 版 • 2. 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 • 球协会.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羽毛球运动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 • 3.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 • 英羽毛球锦赛” • 4. 20世纪初流传到亚洲、美洲、大 • 洋州,最后传到非洲. • 5. 从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这个期 • 间,国际比赛的桂冠几乎被欧洲人 • 垄断.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6. 1948年至1949年举办了首届世界男 子羽毛球团体赛(汤杯),马来人击败 了欧洲强队容登榜首,从此开始了亚 洲人称雄羽坛. 7. 在女子方面,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被美国占据,后期至70年代世界羽坛 的优势转向日本 二 羽毛球运动在世界上的传播 与发展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二 羽毛球运动在世界上的传播 与发展 • 8. 1981年5月国际羽联重新恢复了中 • 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 • 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 • 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时代.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三 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 • 1.汤姆斯杯赛 (即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三 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 2. 尤伯杯赛(即世界女 子团体锦标赛)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三 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 3.苏迪曼杯赛(即世界混合团体比赛)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三 世界重大羽毛球赛事 5. 国际系列大奖赛(排名赛) • 6. 世界杯羽毛球赛(邀请赛) • 7.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四 羽毛球技术的发展 (一) 男子单打打法的发展概况 • 世界男子单打打法的演变是从慢速四方球法--速度的突变和强调进攻,形成快速进攻打法---注意全面技术提高,形成在快速前提下压底线的打法.目前更注意在全面技术基础上,加强绝招技术的掌握,提高质量和变化,使进攻具有更大的威胁力.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四 羽毛球技术的发展 • (二)男子双打打法的发展概况 • 男双打法演变是以欧洲选手软打前半场控制落点为主,亚洲选手平抽硬打以快为主,发展为轮攻的进攻队形,提高防守技术,以守中反攻打法为主,同时强调前几拍球的质量,抓全面和特色,形成多种快攻打法.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四 羽毛球技术的发展 • (三)女子单打打法的发展概括 • 女单打法主要在于底线的控制和反控制,它的演变是从慢拉、慢吊---提高移动速度和出球速度(平高球)---提高控网能力---快速拉吊或拉杀结合突击为主的打法.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四 羽毛球技术的发展 • (四)女子双打打法的发展概况女双打法的演变,从欧、美软打前半场----压底线的打法(抽压底线或防守挑底线结合反击)-----多种快打、近打的快攻打法-----守中反攻的打法.目前期待着快攻打法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四 羽毛球技术的发展 • (五)混双打法的发展概况 • 混双打法的演变是以软打前半场为主的打法---以硬压底线为主的 打法---以软挡、硬抽相结合的打法.要求有很好的发球、接发球技术,女队员需要有很强的前半场意识和跟位,尤其强调击球技巧使对方回球向上,同时防守能力要好,男队员要善于跑动. 第二讲 羽毛球发展概况
第三讲 羽毛球竞赛裁判法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羽毛球裁判员的裁判工作方法,包括裁判员的 • 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工作方法,宣报与记分方法 • 等. • 一 赛前的工作方法 • 裁判员赛前工作,包括进场前和开赛前两部分 工作 • (一) 进场前的工作 • 1 自检 2 领表格并填写 • 3 与副裁和边裁交流 4 召集运动员入场 • 5了解进场和退场的路线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一 赛前的工作方法 • (二) 进场后的工作1 挑边 2 检查网网高和网柱 • 3 检查场地及其他4 检查司线裁判的座位 • 5 检查运动员服装 • 6 宣布比赛开始 • 以上所有的工作应在2—3分钟的时间 • 里完成不要拖的太长,此段时间也正好是 • 场上运动员做赛前练习和热身的时间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一) 发球期的工作 从发球开始到发球结束的一段时间为发球期,在有发球裁判员时,判发球违例是发球裁判员的职责,裁判员主要是负责看接发球员在接发球时是否违例,但作为一场比赛的主持者,了解发球时场上发生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1 接发球员脚违例 2 接发球员干扰 3 接发球违例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一) 发球期的工作 从发球开始到发球结束的一段时间为发球期,在有发球裁判员时,判发球违例是发球裁判员的职责,裁判员主要是负责看接发球员在接发球时是否违例,但作为一场比赛的主持者,了解发球时场上发生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1 接发球员脚违例 2 接发球员干扰 3 接发球违例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一) 发球期的工作 • 4 发球区错误A.发球员站位错误 • B.发球顺序错误 • C.双打比赛时接发球方顺序错误 • D.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 (一) 发球期的工作 4 发球区错误E.发球员发球挥拍未击中球 • F.发球球过网时擦网 • G.发球方和接发球方同时被判违例 • 5 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 • 6发球时未击中球 • 7 “重发球”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 • (二)比赛进行期的工作 • 1 球不过网 • 2 “界内”和“界外” • 3 球碰屋顶或场外障碍物 • 4 球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物 • 5 网前“阻挠” • 6 “侵入场区”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 • (二) 比赛进行期的工作 • 7 连击 • 8 球碰球拍后继续飞向该运 • 动员的后场 • 9 死球 • 10 外物侵入场内 • 11 发生意外事故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 • (三) 死球期的工作 • 1 记录 2 及时宣报 • 第一 步 宣判 • (裁判员报“界外”、“违例” 或“重发球”) • 第二步 记录 第三步 报比分 • 3 比分显示 4 运动员要求换球的处理 • 5 运动员要求换球拍的处理 • 6 运动员要求擦汗和喝水的处理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 • (三) 死球期的工作 • 7 运动员要求擦地的处理 • 8 遇有意外事故的处理 • 9 运动员受伤的处理 • 第一步问该运动员情况任何 • 第二步记录表记录当时的比分并启动秒表随时向裁判长报告,在裁判长的协助下宣布比赛恢复或宣布受伤运动员退出赛.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二 裁判员赛中的工作方法 • (三)死球期的工作 • 10 运动员提出申诉的处理 • 11 运动员延误比赛的处理 • 12 运动员行为不端的处理 • 13 比赛暂停 • 14 60秒间歇 • 15 120秒间歇 • 16 交换场地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三 裁判员赛后的工作1 记录表上记下最后一个得分2 宣布比赛结果四 宣报方法(一)比赛开始的宣报1 停止练习2 比赛开始,零比零.(第二局或第三局) • (二)比赛中的宣报 • 1 比分和换发球 2 界外 3违例 • 4 重发球 5 比赛暂停 6 局点 场点 • 7 警告 8 一局比赛结束 9 间歇
第一节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三)一场比赛结束的宣报 • 一场比赛结束时,裁判员应宣报胜方姓名(团体赛时队名)和所有局数的比赛 • 五 记分方法 • (一)比赛前的准备工作 • (二) 单打记分 • (三) 双打记分
第二节 发球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一 判罚发球员在发球时的违例 • 二 协助裁判员检查场地器材 • 三 协助裁判员管理羽毛球 • 四 放置停赛标 • 五 宣判发球违例 • (一) 腰 • (二)发球时间 • (三)发球脚违例(四)未先击中球托 • (五)发球过腰 • (六)发球过手 • (七)发球动作不连续
第二节 发球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六 发球裁判员的工作程序 (一)注意力分配 (二) 果断宣报严格控制发球违例 (三)正确处理运动员的询问 (四)掌握平稳的判罚尺度
第三节 司线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一 不同数目司线员安排的位置和分工 • (一)3名司线裁判员,2名分别负责两条 • 端线,余下1名负责裁判员对面的一 • 条边线. • (二) 4名司线裁判员时, 2名分别负责 • 两条端线, 另2名分看两条边线,或 • 裁判员对面一条边线各一半,裁判 • 员负责自己这边的边线.
第三节 司线裁判员的工作方法 • 一 不同数目司线员安排的位置和分工 • (三) 有6名司线裁判员 • (四) 有8名司线裁判员 • (五)有10名司线裁判员 • 二司线裁判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 (一)团队精神 • (二)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 (三)心理调节能力 • (四)清晰的界内外概念
第四讲 羽毛球运动基本技术
第四讲 羽 毛 球 基 本 技 术 •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主要 • 一 上肢基本手法 • 1 握拍 2 发球接发球 3 击球 • 二 下肢基本步法 • 1 基本站位 2 前场上网 • 3 中场左右 4 后场后退步法
第四讲 羽 毛 球 基 本 技 术 • 一 握拍法 • 1、正手握拍法: • 张开右手,使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对着球拍框,小指、无名指、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弯曲并贴在拍柄上.(如图)
一 握拍法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一 握拍法 • 1、正手握拍法: • (1)正手搓球握拍法:正手握拍的基 • 础上,拇指、食指稍松开,使拍柄离 • 开掌心,拇指斜贴拍柄内侧的小棱 • 边上,食指稍向前伸,使第二指带斜 • 贴在拍柄外侧的宽面上.(如图) • (2)正手勾对角握拍法:正手握拍的 • 基础,拍柄稍向外转,拇指斜贴拍柄 • 内侧的宽面上,拍柄不贴掌心. • (如图)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一 握拍法 • 2. 反手握拍法: • 反手握拍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把球拍框往外转,既往左方向转,拇指前内侧部位贴在拍柄的窄面部位,食指往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通常反手握拍的时候,手心与拍柄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种握拍法有利于手腕 • 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灵活运用.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一 握拍法 2. 反手握拍法: (1) 反手搓球握拍法: 在正手握拍的基 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时使球拍向内转,拇指贴在拍柄内侧的小棱边上,食指第三关节在拍柄外侧的下棱边上.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一 握拍法 2. 反手握拍法: (2)反手勾对角握拍法: 在正手握拍 的基础上,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稍松开,拍柄离开掌心,同 时使球拍向内转,拇指第二关节的内侧贴在拍柄的内侧小棱边上,食指第二关节贴在拍柄的下中宽面上, 其余三指自然抓在下中宽面和拍柄内侧的宽面上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一 握拍法 3、握拍法的关键: 一要放松 二要灵活 三要手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4、常见的错误握拍法 (1)、”拳握法” (2)、”苍蝇拍握法”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二 发球和接发球 (一) 发球 发球是羽毛球运动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高质量的发球会给接发球方造成困难,迫使对方只能做防守性的回击,甚至致使对方接发球失误。质量差的发球,会使对方获得进攻机会,使自己处于被动。所以,发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比赛的主动或被动,在双打比赛中尤其如此。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二 发球和接发球 (一) 发球 基本的发球技术有: 发高远球、发平高球、发平球和发网球. 根据发球是基本姿势的不同, 发球可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球两种.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
二 发球和接发球 (一) 发球 1.正手发球: (1)发球站位:单打发球在中线附近,站在 离前发球线为1米左右。 (2) 准备姿势:身体左肩侧对球网,左脚在 前,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右手持 拍向右侧举起,肘部放松微屈,左手拇 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球,举在胸腹肩。 发球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此 发球站位和准备姿势适用与各种正手发 球动作。 第四讲 羽毛球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