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92 Views
第四章 永續發展. 4-2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地球大氣組成的三階段: (1) 原始大氣: 氫氣 ( H 2 ) 、 氦氣 ( He ) 、 甲烷 ( CH 4 ) 、 氨氣 ( NH 3 ) 。 (2) 早期大氣: 水氣 ( H 2 O ) 、 二氧化碳 ( CO 2 ) 、 氮氣 ( N 2 ) 。 (3) 現今大氣: 氧氣 ( O 2 ) 、 氮氣 ( N 2 ) 。. 空氣汙染. 造成大氣組合變化的原因: (1) 天然因素: 火山爆發 會使大氣組成快速變動 (2) 人類活動 :使大氣發生變化,甚至造成汙染
E N D
第四章 永續發展 4-2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 地球大氣組成的三階段: (1)原始大氣: 氫氣 ( H2)、氦氣( He )、甲烷 ( CH4)、氨氣( NH3)。 (2)早期大氣: 水氣 ( H2O )、 二氧化碳( CO2)、氮氣( N2)。 (3)現今大氣: 氧氣 ( O2)、氮氣( N2)。
空氣汙染 • 造成大氣組合變化的原因: (1)天然因素:火山爆發會使大氣組成快速變動 (2)人類活動:使大氣發生變化,甚至造成汙染 • 空氣汙染物:主要來源為汽、機車和工廠排放的廢氣,包括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 氮氧化物 、 臭氧 和懸浮微粒等
空氣汙染 • 【註1】懸浮微粒是指懸浮在大氣中的微小顆粒(非氣體),包括海鹽粒子、花粉、塵埃、煙煤和酸性微粒等。 • 【註2】當空氣中懸 浮微粒的含量高時, 會降低能見度,這 種現象稱為 霾 。
空氣汙染 • 空氣汙染指標(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簡稱PSI) (1)由於空氣汙染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行政院環保署利用空氣汙染指標,讓一般大眾比較容易了解汙染物對健康的影響 (2)空氣汙染指標是依據各種空氣汙染物的 濃度 ,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換算而得。
空氣汙染 (3)PSI值在100以下時,表示空氣品質對健康較無負面影響;PSI值在101以上(超過100)時,體質敏感者可能會感到不適,身體狀況不佳者,症狀則有惡化的可能。 (4)環保署在全臺和離島地區均設置許多空氣品質監測站。近十年來,高屏空氣品質區不良(PSI>100)的百分比有逐漸 下降 的趨勢,而雲嘉南空氣品質區則為 上升 的趨勢。
空氣汙染 • 改善空氣品質的作為: (1)為持續改善空氣品質、維護國民健康,政府制訂了 空氣汙染防制 法。 (2)配合政府的宣導措施,例如購買貼有環保標章的產品、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檢舉不當排放廢氣的行為等。
酸雨 • 定義: 環保署 將pH<5.0 的雨水,稱為酸雨 。 (1)在一般未受汙染的情況下,大氣中的 二氧化碳 和 有機酸 等物質溶於雨水中,使雨水呈現 弱酸 性(pH值約5.6)。【註:二氧化碳並不是造成酸雨的元凶】 (2)空氣汙染物中的 硫氧化物 和 氮氧化物等溶於雨水中,會使雨水酸化更嚴重。
酸雨 • 二氧化硫溶於水會形成 亞硫酸 ( H2SO3),三氧化硫溶於水會形成 硫酸 ( H2SO4)。 • 氮氧化物溶於水會形成 硝酸 ( HNO3)。 (3)各地雨水酸鹼度值可至中央氣象局網站查詢。 • 一般來說,工廠和汽、機車數量較多的區域(都會 區),發生酸雨的機率較 大 。
酸雨 • 酸雨對環境的影響: (1)對人類-引起 呼吸 方面的問題。 (2)使植物生長減緩甚至死亡;湖泊 酸化 、阻礙魚類吸收水中的溶氧。 (3)橋樑、鐵軌、建物、雕像的 腐蝕 速率加快 (4)酸雨若溶解出土壤、岩石或建物中的 金屬成分,帶入河川、湖泊甚至地下水中,亦會造成水汙染的問題。
水污染 • 成因:汙染物未經妥善處理而排入水中,使水質惡化或影響水體的正常用途。 • 通常乾季過後下第一場大雨時,水中的汙染情形最 嚴重 。 • 水汙染的主要原因: (1)生活汙水:家庭排放出的汙水,包括 有機物 、 油脂 、 清潔劑 及致病 微生物 等汙染物,是目前各汙染源排放量最 大 量。
水污染 (2)工業廢水:未經處理 重金屬 、有毒化學物質排出,造成汙染。 • 銅 離子- 綠 牡蠣。 • 鎘 金屬-鎘米、痛痛病。 • 砷 金屬-烏腳病。 • 汞 金屬-水俁病。 (3)畜牧業廢水:汙水中含有大量 動物 的 排泄物 ,不僅造成 衛生 問題,還會導致水中溶氧量 減少 ,嚴重破壞自然生態。
水污染 (4)農業施肥灑藥:當 肥料被雨水沖刷進入溪流,造成 藻類 大量繁殖,減少水中溶氧量,形成優養化。 (5)事業廢水:工廠、礦場、醫院、學校實驗室排放的廢水。 (6)油汙染:油汙中的毒性物質會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同時累積在生物體內的毒素也會經由 食物鏈 傳遞至 高階 的消費者體內,形成「生物累積」。
水污染 • 海洋 可能是各種汙染物最後的歸所,但海水的自淨能力有限 ,過多的汙染物易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使海洋生態嚴重失衡。 • 河川、湖泊、水庫水體等受到汙染,將破壞生態的平衡;若地下水遭受汙染,更可能面臨無法復原的嚴重後果。
水污染 • 減少水汙染的方法: (1)廢水減量及興建汙水處理廠。 (2)興建公共汙水下水道。 (3)遷移河川區域內畜禽養殖場,輔導養殖戶處理排泄物。 (4)禁止 在 集水區 不當開發,適量施肥及用藥。
水污染 (5)不可 任意掩埋廢棄物或往河水、海水、湖泊拋入廢棄物,避免 地下水 和其他水體遭受汙染。 (6)節約用水 、重複利用回收水(如:洗米水和洗菜水等)、減量或不使用清潔劑。 • 因為 大氣 運動和 海水潮流 會將汙染物擴散到全球其他區域,因此空氣汙染、酸雨或水汙染,都不只是地方性的問題,應全球共同面對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