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 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表 3-1 某医院 2001 年住院病人 5 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相对数指标大致有三种类型: 频率( frequency ) 强度 (intensity) 相对比 (relative ratio).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频率型指标 频率型指标是最常见的 , 通常近似地反映某一事件出现的机会大小 , 如发病概率、死亡概率等

bai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2.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 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表3-1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3.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相对数指标大致有三种类型: 频率(frequency) 强度(intensity) 相对比(relative ratio)

  4.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频率型指标 频率型指标是最常见的, 通常近似地反映某一事件出现的机会大小,如发病概率、死亡概率等 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无量纲,在0~1范围内取值;K是比例基数,通常取为100%,也可取为1000‰、1万/1万和10万/10万等,根据习惯用法来决定。

  5.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强度型指标 强度型指标通常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强度是单位时段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如人时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生的事件数,分母是人时数(观察人数乘以时间)的总和,多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

  6.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例3-3 在某医院的院内感染调查中,5031个病人共观察了127859人日(例均25.4日),其中有596人在医院发生感染, 医院感染率=596/127859=0.0047人/人日 意味着平均每天有0.47%的病人将在医院获得感染。

  7.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是指任何两个相关联的变量A与B之比。它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或十个、百个、千个等)单位,A有多少个单位。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A和B的量纲可以不同,也可相同,但A和B互不包含 相对比=A/B 最常见:男女性别比;每千人口的医生数、每千人口的病床数、每医生的门诊工作量

  8.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事项 →防止概念混淆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正确地合并估计频率(或强度)型指标 →相对数间的比较要具备可比性:观察的对象是否同质,研究的方法(如检测手段、抽样方法)是否相同,观察的时间是否一致等;被比较的总体是否具有可比性 →对相对数的统计推断

  9.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人口普查资料 人口普查(census)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经济和社会资料的全过程, 人口普查提供了最基本的人口数据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

  10.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人口抽样调查则相对省力,可以多次进行,也可以一次调查较多的项目 根据样本所具有的数量特征还可推论总体的相应特征。

  11.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人口登记资料 人口登记是指人口事件发生后随即进行登记。 生命事件登记 简称生命登记,联合国将其定义为:生命事件登记是对生命事件(包括出生、死亡等)的法定登记,记录和报告生命事件的发生,收集、整理和分析生命事件的有关资料 人口迁移变动登记 是对所发生的人口迁出或迁入事件进行记录,包括迁入或迁出的时间、地点、原因及个人的基本情况等。 户口登记 是按人或按户建立每个人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中一切人口事件的记录,包括姓名、性别等基本情况,此外还设有因出生、死亡、迁移及常住人口婚姻状况变动、分居、合居、失踪、寻回、收养、认领等引起户口变动方面的登记。

  12.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人口总数:(population size)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按惯例,一般采用一年的中点,即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刻来进行统计 当人口数在一年中是均匀变动时,可用相邻两年年末(12月31日)人口数的平均值计算年平均人口数;也可用年中(7月1日零时)人口数代表全年的平均人口数。

  13.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人口构成及其统计指标 人口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其中最常用来描述人口构成情况的是性别和年龄。 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说明人口年老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一般把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 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14.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又称抚养比或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 老少比: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4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人口之比,表示每100名少年儿童对应多少老年人,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之一。 性别比(sex ratio):指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

  15.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表3-3 人口学特征指标

  16.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人口死亡统计 我国人口死亡资料主要由公安部门负责收集,死因要严格按照国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中的死因分类填写

  17.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常用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 或称为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它反映居民总的死亡水平。

  18. 表3-4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19.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指某年活产儿中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 • 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指某地某年活产儿中未满28天的新生儿死亡频率; • 新生儿后期死亡率(post-neonatal mortality rate,PNMR)指某地某年活产儿中满28天但未满1岁的新生儿死亡频率。

  20.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 围生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child mortality under age 5) •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 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CSDR) • 某病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

  21.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反映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比例死亡比(proportionate mortality rate, PMR)也称为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proportion of dying of a specific cause),指全部死亡人数中,死于某死因者所占的百分比,说明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22.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有关生育的常用统计指标 生育与计划生育统计资料的来源公安、卫生、民政和计划生育等部门 ★反映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 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指某地某年的活产率 总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GFR)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的活产数

  23.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 年龄组生育率(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ASFR)又称年龄别生育率,消除了育龄妇女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 终生生育率(life-time fertility rate,LTFR) ★测量人口再生育的统计指标 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NIR)是粗出生率(CBR)与粗死亡率(CDR)之差,即NIR=CBR-CDR。

  24.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 粗再生育率(gross reproduction rate,GRR)是只计算女婴的总和生育率。 • 净再生育率(net reproduction rate,NRR)确切能替代母亲一代执行生育职能的比例

  25. 表3-7 生育与计划生育统计指标

  26.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统计指标 • 避孕现用率(contraceptive prevalence)指育龄妇女中,已经采用避孕措施的频率; • 人工流产率(induce abortion rate)指某年内育龄妇女中人工流产的强度; • 计划生育率表示活产中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频率, 它综合说明计划生育的质量

  27.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疾病统计资料的来源 • 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 • 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 疾病专题调查资料

  28.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疾病和死因分类 • 疾病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diseases)为了深入认识疾病,有必要将各种不同的疾病加以命名和分类。就是要对每一种法定疾病情况给以确切的名称, • 疾病分类(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在疾病命名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对疾病的认识及防治需要,将一些具有共同特性的疾病归纳在一起,加以分类。 现在国际上使用的是ICD的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

  29.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疾病统计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IR)表示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强度。 •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PR)又称为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种疾病的频率,患病率分为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 rate)和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rate)。

  30.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 治愈率(cure rate)表示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 • 有效率表示受治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 •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病人能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

  31.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表3-9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32.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绝对增长量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33. 表3-9 某大学1992-2002年本科专业招生动态变化

  34.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绝对增长量 绝对增长量是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增长的绝对值。绝对增长量可分为: 累积增长量:即报告年的指标与某一固定年(基期水平)指标之差, 逐年增长量:即报告年的指标与前一年指标之差,

  35.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表示报告期指标的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多少或若干倍; 增长速度:表示的是净增加量。可计算定 基比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 - 100% =发展速度-1。

  36.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 计算公式 • 定基发展速度= • 环比发展速度=

  37.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 平均增长速度:是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的程度。

  38.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 计算公式 • 平均发展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1.04=104% •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4-1=4%

  3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