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614 Views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1.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2.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3. 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会计报表. 1. 会计报表的概念. 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以日常核算为依据,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内容,也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
E N D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 会计报表 •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2.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3.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的概念 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以日常核算为依据,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内容,也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
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的意义 为了便于进一步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对日常核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和汇总,编制成相应的会计报表,为有关各方提供总结性的信息资料。 编制会计报表能为企业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经营管理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能使他们做出合理决策的信息。
会计报表 3.会计报表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报表 3.会计报表的分类 (2)按编制单位分类
会计报表 3.会计报表的分类 (3)按报送服务对象分类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做出真实、完整、清楚的说明。 1.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6)企业合并、分立。 (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9)为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而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2.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况做出说明: (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要求 1.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要求 2.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义务和所有者对其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能帮助人们了解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与结构; (2)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资金来源构成以及所承担债务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3)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4)通过不同时期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动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向。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4.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按月编制的会计报表,其表首主要填明企业或某一会计主体的名称、报表的名称、编制报表的日期与计量单位。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字应根据企业或会计主体期末总分类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或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后填列。表中“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编制方法 例:根据东方工厂200X年5月31日试算平衡表,编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举例
第三节 利润表 •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1.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2.利润表的作用 (1)利用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的收入与费用情况,说明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2)通过对不同时期利润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与盈利能力。 利润表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3.利润表的编制基础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4.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利润表的结构一般分为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类。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本期所有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再把所有费用支出加在一起,两者相减,一次计算出损益,所以也称一步式利润表。这种表较为直观、简单,编制也方便,但缺点是没有揭示出收入与费用之间的联系,满足不了报表使用者进行具体分析的需要,也不利于同行业之间对报表进行比较评价。 多步式利润表的结构是将利润的计算分若干步骤进行。如图所示。
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4.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编制方法 利润表按月编制。表中“本月数”栏各项目反映本月实际发生的数额。其中,编制年报时,本栏填制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三个字改为“上年数”。表中“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举例 例:根据东方工厂200X年5月31日试算平衡表,编制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 现金流量表的概述 •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概述 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概述 2.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能帮助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从以下几方面评估、分析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1)未来获取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净现金流量是指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2)企业偿还债务及支付股东股利的能力以及企业今后对外融资的需求。 (3)本期损益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 (4)本期现金与非现金的投资及理财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概述 3.现金流量的概念 (1)现金
(2)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形成企业现金流入的经济事项一般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形成企业现金流出的经济事项一般有:采购材料(或商品)、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 注意:一笔经济事项是否构成现金流量,关键在于其是否引起现金总量的变动。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并未引起现金总量的变动,只是现金结构的变动,因而不构成现金流量,如企业将库存现金存入银行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又如,购入将在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是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概述 3.现金流量的概念
现金流量表概述 4.现金流量的分类 (2)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1.结构
(1)直接法 所谓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即从利润表中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收入与费用项目直接转换成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收入与支出,以现金收入与支出表达各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在实务中,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然后分别计算出经营活动各项目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2. 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2. 编制方法 (2)间接法 所谓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调整公式如下:
第五节 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 会计报表附注 • 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附注 1.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它是对报表正文信息的补充说明,提供与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通过阅读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的附注,为决策获得更充分的信息。
会计报表附注 2.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内容
财务情况说明书 1.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概念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本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情况说明书 2.财务情况说明书应说明的事项 (1)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2)利润的实现和分配情况 (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