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第 2 章.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秦帝國的興亡. 兩漢的盛衰. 對外關係與文化交流. 漢的文化成就. 秦帝國的興亡. 秦帝國的建立. 1. 西元前 221 年, 秦王嬴政統一天下 2. 秦王嬴政不再稱「王」,改以 「皇帝」 做 為君王的新稱號,自稱為 「始皇帝」. 中國的皇帝制度正式確立,此後一直延續二千多年。. 秦朝疆域圖. 秦始皇採法家思想治國,主要措施有. ( 一 ) 設置郡縣. 1. 廢封建,行郡縣 2. 郡縣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3. 確立了 中央集權 的政治制度。. ( 二 ) 控制思想. 焚書坑儒  使許多古代典籍失傳

ba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2 章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秦帝國的興亡 兩漢的盛衰 對外關係與文化交流 漢的文化成就

  2. 秦帝國的興亡 秦帝國的建立 1.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天下 2.秦王嬴政不再稱「王」,改以「皇帝」做 為君王的新稱號,自稱為「始皇帝」 中國的皇帝制度正式確立,此後一直延續二千多年。

  3. 秦朝疆域圖

  4. 秦始皇採法家思想治國,主要措施有 (一)設置郡縣 1.廢封建,行郡縣 2.郡縣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3.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二)控制思想 焚書坑儒 使許多古代典籍失傳 學術思想的自由也受到打擊

  5. 秦始皇採法家思想治國,主要措施有 (一)統一文物制度 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有助於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經濟發 (二)修馳道,築長城 1.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築馳道 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修建「萬里長城」防禦北方匈奴的入侵。

  6. 今文與秦、漢、六國文字對照表

  7. 焚書坑儒 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除醫藥、占卜、種植等書外,民間所有書籍一律燒毀;又因方士、儒生批評秦始皇, 遂將涉及的方 士、儒生四百六十餘人活埋,史稱「焚書坑儒」。

  8. 秦的滅亡 使人民心生怨恨,最後激起大規模的反秦運動,秦朝隨即滅亡。 (一)濫用民力 (二)嚴刑峻法 (三)秦二世又昏庸暴虐

  9. 兩漢的盛衰 一、西漢 經過「楚漢相爭」,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中國第一個由平民所建立的王朝

  10. 西漢疆域圖

  11. (一)漢 初 民生凋敝,採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與民休養生息 (二)漢武帝 政治 1.首創年號 2.下令地方政府每年舉孝子、廉吏各一人 確立了地方人士晉升中央的取士制度。

  12. (二)漢武帝 經濟 為了籌措征伐匈奴的經費,實施鹽、鐵、酒專賣等經濟改革措施 1.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設立「太學」,專門教授儒家經典, 成績優秀者可以任官。 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 學術思想

  13. 皇帝的母族、妻族,如太 后、皇后的父親、兄弟等 (三)王莽篡漢 背景 西漢末年,外戚長期專權 建國 改國號為新 改革 試圖解決當時社會經濟問題,實施多項改革 結果 因政令繁瑣,朝令夕改 改革失敗,動亂四起,新朝也隨之滅亡

  14. (四)光武中興 劉秀即位,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史稱「東漢」 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由於他結束動亂,中興漢室,後世譽為「光武中興」

  15. 二、東漢 (一)光武帝  1.建國:劉秀 2.作為:勵精圖治,表彰氣節 奠下了東漢士風淳美的基礎 (二)東漢衰亡 1.東漢中期以後多幼主即位,外戚 與宦官輪流把持國政,互相鬥爭, 導致政治日益腐敗 2.東漢末年,黃巾之亂爆發 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不久後滅亡

  16. 黃巾之亂 東漢末年,張角以宗教聚眾,起兵叛亂,因其信徒皆頭戴黃巾,故稱為「黃巾之亂」。黃巾之亂歷時不長,卻造成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混亂局勢。

  17. 東漢外戚與宦官勢力消長示意圖

  18. 秦漢大事記

  19. 對外關係與文化交流 一、秦漢與匈奴的關係 (一)秦朝 1.修築萬里長城防禦 2.派兵北伐匈奴

  20. 一、秦漢與匈奴的關係 1.採取和親政策 2.武帝時,開始積極派兵討伐匈奴 (二)西漢初期 (三)東漢初期 1.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 2.南匈奴降漢,移居到中國的邊境 3.北匈奴在征伐下,向西遷徙

  21. 二、兩漢經營西域 (一)漢 武 帝 張騫通西域 中國逐漸取得西域的控制權 (二)東漢武帝 班超出使西域 聯絡諸國共同抵制匈奴,西域之路復通 兩漢的經營下,西域成為中西商旅往來的交通要道

  22. 張騫與班超出使西域路線圖

  23. 三、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 西 方 中 國 大秦、西亞和中亞、西域、敦煌、長安 大 秦 西 亞 中 亞 西 域 河西 走廊 長安

  24. 輸出:絲織品 宗教、音樂、繪畫、雜技 物品輸出及傳入 西 方 中 國 絲 綢 之 路

  25. 漢的文化成就 (一)史學 司馬遷的《史記》 1.記述從黃帝至漢武帝時期的 通史 2.首創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 「紀傳體」 班固的《漢書》 1.記載西漢一代的歷史 2.中國第一部斷代史。

  26. (二)天文 1.「渾天儀」→觀測天體運行 2.「地動儀」→測知地震方位 東漢張衡 (二)醫學 東漢時代 張機 著有《傷寒雜病論》 被譽為醫聖 華佗 以麻醉藥進行外科手術聞名

  27. (三)造紙術 蔡倫 東漢時代 改良了前人的造紙技術,使紙得以普及,加速了教育與文化的傳播。

  28. 請閱讀以下圖文後,從劉邦與項羽進入咸陽後的做法,來討論雙方領導者的作風。請閱讀以下圖文後,從劉邦與項羽進入咸陽後的做法,來討論雙方領導者的作風。 劉邦進入咸陽後,廢除秦的苛法,並與秦的百姓「約法三章」, 規定「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29. 項羽不滿劉邦先進入咸陽,率軍抵達鴻門,打算消滅劉邦。劉邦前往謝罪,僥倖脫身,史稱「鴻門宴」。項羽不滿劉邦先進入咸陽,率軍抵達鴻門,打算消滅劉邦。劉邦前往謝罪,僥倖脫身,史稱「鴻門宴」。

  30. 項羽進入咸陽後,下令屠城、搶掠財寶、放火燒秦宮室。項羽進入咸陽後,下令屠城、搶掠財寶、放火燒秦宮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