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四單元 影視節目大觀察

第四單元 影視節目大觀察. 社區生活中的媒體傳播. 授課老師:王漢銘. 簡報範本資源來自 NordriDesign 。. 本單元教學目標. 研讀本單元內容後,同學可以瞭解: 影視媒體的特性 。 影視內容的 產業結構與製作方式。 影視內容的製作流程 。. 2. 問題與思考. 你瞭解影視製作媒體的特質嗎?運用影像來表達想法,與印刷媒體、廣播媒體,表達方式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其吸引人的地方在那裡? 你覺得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應該要具備那些特點? 有沒有觀察過自己及自己家人看電視的情形?有沒有發現到什麼特別的情形?. 3. 來看看幾部引起話題的影視內容.

bail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單元 影視節目大觀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單元 影視節目大觀察 社區生活中的媒體傳播 授課老師:王漢銘 簡報範本資源來自NordriDesign。

  2. 本單元教學目標 • 研讀本單元內容後,同學可以瞭解: • 影視媒體的特性。 • 影視內容的產業結構與製作方式。 • 影視內容的製作流程。 2

  3. 問題與思考 • 你瞭解影視製作媒體的特質嗎?運用影像來表達想法,與印刷媒體、廣播媒體,表達方式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其吸引人的地方在那裡? • 你覺得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應該要具備那些特點? • 有沒有觀察過自己及自己家人看電視的情形?有沒有發現到什麼特別的情形? 3

  4. 來看看幾部引起話題的影視內容 • 來自星星的你 • 半澤直樹 • KANO

  5. 想一想 • 沒有影視內容的日子會是如何? • 來看一部影片-沒有電視的日子。

  6. 影視媒體的特色 • 聲音與影像的組合,情感易於投入,參與度高。 • 少重複瀏覽閱讀,思考過程較少。 • 建構真實能力強。 • 教育程度影響低。 • 成本較高。 6

  7. 影視內容的製作流程 • 和廣播製作流程大致相仿,只是多了影像處理的理部份。 • 前製作業:企劃構思→編寫企劃與劇本→製作會議→彩排。 • 錄製作業:拍攝作業。 • 後製作業:剪輯、特效→配音→字幕→發行與播出。 7

  8. 電視的產業結構 • 傳播或製作公司:承攬電視台的部分時段,來製作節目。 • 電視台或電視頻道:節目真正播放的是由各個電視台來進行的,若為電視網的附屬電視台,其節目中可能有大部分的節目由電視網所提供的,少部分為自製節目;若為獨立台則可能會將部分節目時段賣給或委託給傳播或製作公司。 8

  9. 電視的產業結構 • 電視網:在面積較廣大的國家中會出現向附屬電視台簽約,向他們提供節目內容的服務的電視網,著眼在節目銷售,以擴大市場的佔有率。 • 若以經營體制分,則有: • 國(黨)營。 • 商營。 • 公營。 9

  10. 電視節目製作的方式 • 現場直播與非現場播出。 • 棚內製作與棚外製作。 • 單機製作與多機製作。 同學:「沒想到電視節目製作這麼的複雜?」 10

  11. 現場直播與非現場播出 想想看,為什麼現場直播的節目愈來愈少? • 現場直播 • 也就是所謂的Live。 • 是指節目進行的同時就立刻播出,觀眾可在電視機前看到節目現場進行的狀況。因此節目內容如有瑕疵,導播並不能要求重來。 • 在錄影技術尚未出現之前,所有的電視節目全部都是現場直播,包括戲劇節目也是一樣。 同學: 「對啊,沒有看超級偶像之前,就已經可以從網站上得知比賽結果,一點都不刺激,很掃興,要是現場直播該有多好。」 11

  12. 現場直播與非現場播出 • 非現場直播,其製作方式可分為兩種: • 節目以現場方式進行,但不立即播出,先將其錄下,其後才播出或發行。 • 此一型式在播放或節目發行上,相較現場直播而言有較多彈性。此種方式製作的節目,有訪問節目、運動節目等。 • 將節目錄下,再經後製剪輯最後決定的內容。 • 此種方式最容易操作及控制節目的內容,特別是畫面的呈現有更多的變化,精緻度也較高,在製作上也極具彈性,唯花費成本較高且需要製作時間較多,如綜藝、趣味競賽節目等。 12

  13. 棚內製作與棚外製作 • 棚內製作 • 英文為studio production,目前在業界通常泛指攝影棚錄製作業,但正確的說法,應該包含兩種,一為電視攝影棚的錄製(sound stage studio production);另一則是在戶外搭景的錄製作業(openset studio production),此一戶外搭景類似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的作業方式。 • 棚外製作 • 英文為field production,指戶外實景製作(on location production。 13

  14. 單機製作與多機製作 • 單機作業 • 英文為single camera video production,即使用一具攝影機取必要之畫面。如果所製作節目是現場即時直播,則這一部攝影機必架設到直播的現場,以不中斷畫面的方式拍攝。如突發性的新聞快報現場若採用現場直播,則設置人員必須將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重點顯示給觀眾。如果製作的節目是採錄影方式,則單機作業通常將必要的畫面與聲音錄製後,再攜回製播中心剪輯、過帶。單機作業製作節目,早已被廣泛使用,不但在棚內、棚外可以互換,在新聞、廣告、戲劇、綜藝節目中,亦經常見到此種作業。 14

  15. 單機製作與多機製作 • 多機作業 • 運用一部以上的攝影機,在特殊的情況下亦有使用十數部攝影機的情形。在多機作業的情況下,通是由節目導播決定換面的拾取。多機作業在棚內使用,導播在副控室內,選擇組合成為電視節目必要之聲音與畫面,以錄製或現場直播的方式製播節目。同樣地,多機作業亦可於棚外製作電視節目,如球賽的轉播。 15

  16. 電視節目製播制度 同學:「觀眾那管得了這麼多,好不好看最重要。」 • 依節目付費製作的方式可分為 • 內製內包。 • 內製外包。 • 委製。 • 內委製。 • 外製外包。 • 外製外錄。 • 零製作。 可想成我們的電視台就好像一個房東,他可以自己做生意(獨資或合夥),也可以出租給別人,當然別人也可以當二房東。 16

  17. 電影的產業結構 • 製作 • 如美國的電影產業多由哥倫比亞、福斯等電影製作廠下的製作部門來負責拍攝,當然也有所謂的獨立製片,但因為缺乏資金及發行的支援,通常採小成本製作的方式來進行。 • 發行 • 發行就是電影拍攝基金的出資者,傳統上拍攝電影的製片廠也是主要的電影發行者。 • 放映 • 電影院是電影工業結構的最後端,這些電影院大都是連鎖經營。 17

  18. 電影的類型 • 粗略分為商業電影,如常見的美國類型電影;以及非商業的紀錄片、實驗電影等。 本校傳播藝術系有相當多的課程與影視製作有關,這裡只做一簡單介紹!欲知詳情,可至本系選修其他相關課程! 歡迎各位同學有空可以至大寮校區看看,傳播藝術系有許多影視製作的設備,並有一座攝影棚供學生製作節目。 18

  19. 分鏡表的說明 • 這邊來看一下一些分鏡表的範例。 19

  20. 鏡頭組合與銜接的奧妙 • 拍攝角度 • 水平鏡頭或視平角(Eye Level):與人的視線相當。 • 仰角鏡頭(Low Angle Shot):低於人的視線。 • 俯瞰鏡頭(Angle Shot):高於人的視線。 • 傾斜鏡頭:非水平狀態,用來表現失去平衡的狀態。 • 側角:從主體的側面拍攝。 20

  21. 鏡頭組合與銜接的奧妙 • 鏡頭運動 • Zoom In及Out:攝影機鏡頭由廣而近及由近而廣。 • Focus In及Out:焦距由模糊到清楚及由清楚而模糊。 • Follow Focus:跟焦運鏡,使用特寫或近景拍攝,以調整焦距的方式跟隨移動主體的技巧。 • Fade In及Out:淡入為從無影像逐步進入拍攝的影像,淡出為從有影像逐步進入無畫面 • Frame In及Out:出鏡及入鏡,被拍攝主體由構圖中走出或由空鏡頭再由主體走入。 • 6.Pan Right及Left:鏡頭向右橫搖或向左橫搖。 21

  22. 鏡頭組合與銜接的奧妙 • 攝影機運動 • Dolly In及Dolly Back(Track In及Track Back):攝影機前進及攝影機後退。 • Follow Shot:跟攝。 • Pedestal Up及Pedestal Down(Crane Up及Crane Down):攝影機上昇或下降。 • Arc Shot:弧形運動鏡頭。 22

  23. 鏡頭組合與銜接的奧妙 • 畫面切換效果,較常見的有: • 跳切(Take或Cut):畫面直接切換。 • 溶化(Dissolve):兩段畫面互換時,重疊後再予以取代的方式。 • 淡入及淡出(Fade In及Fade Out):這個效果也可以在攝影機拍攝時做。 • 疊映(Super):兩段畫面重疊。 • 劃(Wipe):兩段或多段畫面間轉接切換的方式,有多種方式。 23

  24. 鏡頭組合與銜接的奧妙 • 鏡頭的觀點 • 攝影機運動給予鏡頭一種主觀性--透過在移動的人物的眼,依敘事的觀點來呈現景物。因此,攝影機運動可以具說服力地提醒觀眾,他們所看到的是一個人物觀點鏡頭。 • 第一人稱觀點,POV(Point of View):透過角色的眼睛來看事件,就是故事中的「我」。 • 第三人稱觀點(客觀):透過觀察者的立場來呈現動作,就是故事中的「他」。 • 全知觀點:透過某種形式旁白或字幕,瞭解角色在想什麼。 24

  25. 鏡頭組合與銜接的奧妙 • 畫面的組合:場面調度 • 導演為攝影師安排調度某事件的場景以利拍攝。還應留意: • 確立鏡頭(Establishing Shot):為一系列鏡頭的開始,用來告知觀眾故事在那裡進行。 • 180度工作假想線(Image Line):只要跨越軸線,主體的運動方式會出現反向,造成視混淆。 • 物體的相對方向。 25

  26. 名詞補充說明 • 公共電視 • 目的在提供一個公共領域,讓所有的公民可以平等使用,以達到意見的表達及文化流,在結構上能獨立運作,不受政治和經濟力量的介入,促使民主政治的發展,善盡服務公眾的責任。 26

  27. 名詞補充說明 • ENG • 英文為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 為電視新聞外景作業的一種,指的是利用輕便的電視攝影機來採訪新聞。 • EFP • 英文為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 為電視外景作業的一種,二者不同點在ENG通常用於電視新聞的製作,而EFP則用於一般的電視節目。 27

  28. 名詞補充說明 • 獨立製作 • 是指沒有好萊塢大型電影公司投資製作的低成本電影。 • 美國幾家較大的電影公司包含:米高梅、環球、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斯等幾家公司,掌控好萊塢的製作、發行、放映等連鎖體系。 • 主要的問題常發生在缺少資金,找不到放映的戲院上;但可避免電影公司的干涉,且可依自己的意思發揮創意。有其優點及缺點。 28

  29. 補充資料 • 相關網站 • 傳播學生鬥陣,http://blog.roodo.com/scstw/ • 公視岩花館,http://www.pts.org.tw/~rnd/ •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http://w4.kcg.gov.tw/~kmfa1/ • 國家電影資料館,http://www.ctfa.org.tw/ 太好了,終於要下課囉! 29

  30. 參考資料 • 洪賢智(2005)。電視新論。台北市:亞太。 • 陳東園等(2004)。大眾傳播學。台北市:空中大學。 • 陳清河(2003)。電視攝錄影實務。台北市:合記。 • 楊家麟(1998)。電視節目製作:單機操作析論。台北縣:新形象。 • 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2003)。電視魔法寶典。台北市: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 • 劉新白等(1997)。廣播電視原理。台北市:空中大學。 • 蔡念中等(2004)。電視節目製作。台北市:五南。 • 蔡念中(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研究報告。台北市: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30 30

  31. 參考資料 • 井迎兆譯(2002)。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台北市:五南。 • 趙耀(1990)。電視導播的圖框世界。台北市:志文。 31 31

  32. 感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