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第九章 感 觉 器 官

第九章 感 觉 器 官. [ 学习目标 ] 1. 了解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以及感受器的分类。 2. 了解视器、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4. 了解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 5. 了解光波在眼内的传导途径。. 6 .了解外耳、中耳的组成和功能。 7. 掌握内耳的结构和功能。 8. 了解声音在耳内的传导途径。 9. 掌握肌梭、腱梭的结构和功能。 10. 掌握体育锻炼对感觉器官的影响。. 第一节 概 述. 感觉器 sensory organs. 是指分布于体表或机体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

badru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感 觉 器 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感 觉 器 官 [学习目标] 1. 了解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以及感受器的分类。 2. 了解视器、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功能。 3. 掌握眼球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4. 了解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 5. 了解光波在眼内的传导途径。

  2. 6.了解外耳、中耳的组成和功能。 7. 掌握内耳的结构和功能。 8. 了解声音在耳内的传导途径。 9. 掌握肌梭、腱梭的结构和功能。 10. 掌握体育锻炼对感觉器官的影响。

  3. 第一节 概 述 感觉器sensory organs 是指分布于体表或机体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 感受器: 能感受一定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

  4. 感受器 感受器类型: 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视器、和听器 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 • 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接受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 • 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感受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 感觉神经元 感觉神经末梢 特殊感受器(感觉器)——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有些位于头部的感受器产生了有利于感受功能的某些附属结构。如视器、前庭蜗器。

  5. 感觉器(sensory organs) • 概念: 由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 感受器与感觉器有什么不同?

  6. 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 皮肤 粘膜 视器 听器 感受器 分布在: • 肌 • 肌腱 • 关节 • 内耳 分布在: • 内脏 • 心 • 血管

  7. 感觉器 • 视器 • 前庭蜗器 • 皮肤 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 视网膜 内耳前庭、耳蜗 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压觉小体等

  8. 游离神经末梢

  9. 环层小体

  10. 触觉小体

  11. 肌梭

  12. 感受器 感受器 (receptor) • 概念: • 类型: • 一般生理特性: • 适宜刺激(视网膜——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耳蜗毛细胞——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 • 换能作用(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 适应现象(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下降) 370~740nm 感觉神经元 感觉神经末梢 16~20 000Hz (感受器电位)

  13.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 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 能把刺激能量转化为感受器电位; • 有的适应过程快,有的适应过程慢。

  14. 感觉器管:亦称感觉器或感官。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由感受器及其附属器官组成。感觉器官可把各种感觉信息及时、准确地报告大脑,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作出正确的判断,发出命令,指挥相应器官活动。 •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能将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并借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如肌梭、腱梭。

  15. 感觉器(特殊感受器) 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共同构成。 眼(视器) 耳(前庭蜗器) 鼻(嗅器) 视网膜 内耳前庭、耳蜗 嗅粘膜 舌(味器) 舌粘膜味蕾 身(皮肤) 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压觉小体

  16. 第二节 视 器 功能:能感受光波刺激。 组成: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外膜 眼副器 眼球壁 中膜 内膜 眼球 角膜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肌 折光装置 房水 晶状体 光在眼内的传导 玻璃体

  17. 第一节 视器 • 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18. 一、眼球 眼球前面角膜正中点称前极,后面巩膜正中点称后极。 • 眼轴——前、后极连线 • 视轴——经瞳孔中央至视网膜黄斑中央凹的连线。(与视线方向一致)

  19. 视轴: 瞳孔中央至黄斑中央凹 • 眼轴: 前后极连线

  20. (一) 眼球的构造: 角膜 纤维膜 巩膜 虹膜 眼球壁 血管膜 睫状体 脉络膜 盲部眼球 视网膜 视部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21. 巩膜静脉窦 角膜 巩膜

  22. 角膜 瞳孔 巩膜静脉窦

  23. 1、 眼球壁分层: (1)纤维膜(外膜) • 角膜cornea:无色透明。有屈光作用。(正常表面的曲率各方向是一致的,如曲率出现差异“散光”) • 巩膜sclera:乳白色,角膜缘(深部有环形细管,称巩膜静脉窦)

  24. 1、 眼球壁分层: (2)血管膜(中膜) • 虹膜iris:内有平滑肌(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中央有瞳孔pupil。 可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 睫状体ciliary body:能产生房水。内有平滑肌(睫状肌)与晶状体调节相关。 • 脉络膜choroid:丰富的血管对眼球起营养作用,色素可吸收眼内分散光线。

  25. 睫状体 脉络膜 虹膜

  26. 虹膜 瞳孔缩小 瞳孔开大 瞳孔 虹膜

  27. 睫状体 睫状肌收缩时向前内移位,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 睫状肌舒张时向后外移位,睫状小带拉紧,使晶状体变薄。 睫状体 晶状体 睫状小带

  28. 睫状体上皮能产生房水。 • 房水→后房 →瞳孔→前房→巩膜V窦→眼V。 • 房水作用:屈光作用,营养,维持眼内压.

  29. 脉络膜

  30. 1、  眼球壁分层: (3)视网膜retina(内膜) • 视网膜盲部 (虹膜、睫状体的内面)。 • 视网膜视部(脉络膜内面)分两层 • 外层为色素上皮层 • 内层为神经层: 由外向内依次为 • 视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感杆细胞) • 双极细胞 • 节细胞 视网膜剥离 P192 图Ⅰ-5-4

  31. 视网膜视部 色素上皮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32. 光线直射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光线直射 色素上皮层

  33.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比较

  34. 1、  眼球壁分层: • 视神经盘optic disc是视神经的起始处,中央有血管穿过,无感光细胞。 (视神经乳头/盲点) • 视网膜视部 • 黄斑macula lutea,位于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35. 黄斑 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 视神经盘 (视神经乳头/盲点) 视神经盘 黄斑

  36. 用眼底镜检查眼底时,可见到哪些结构? • 黄斑(中央凹) • 视神经盘 • 视网中央动、静脉 这里是医生唯一 能直接观察到动脉, 高血压病人,通过眼 底镜检查,了解动脉 硬化情况。

  37. 2、眼球内容物 (1)眼房和房水: • 前房(角膜与虹膜之间), • 后房(虹膜与晶状体之间)。 前、后房之间借瞳孔相通。 • 前房角(虹膜角膜角)与巩膜静脉窦相邻。 • 房水:眼房内的液体,由睫状体上皮产生,自后房经瞳孔流到前房,再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

  38. (2)晶状体: •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 双凸透镜,周缘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 • 因代谢障碍或创伤而变浑浊,称白内障 • 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弹性减退,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看近物时,晶状体屈光度不能相应增大,导致视物不清,称老花眼。

  39. 晶状体 睫状小带

  40. 看近物或远物,物像如何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 在弱光下或视远物时,瞳孔开大; • 在强光下或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 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大; • 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薄,屈光度减小。

  41. 看近物时: 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屈光度增大;

  42. 看远物时: 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薄,屈光度减小;

  43. (3)玻璃体: • 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 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周围包有玻璃体膜。 • 除有屈光作用外,还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 如玻璃体浑浊:“飞蚊症”

  44. 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眼底? 角膜→前房→瞳孔→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将光波转变为神经冲动)→视神 经→经视觉传导通路传入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二)眼球的功能: • 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功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