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29 Views
第四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3 细胞呼吸(第 1 课时). 凉州词 【 唐 】 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原来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是酵母菌在起作用呀!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我们会经常用到酵母菌呢?. 思考 1 : 你吃馒头的时候,是否尝到过酒的味道?. 思考 2 :你从来没有在馒头中尝到过酒的味道,这说明什么?. 思考 3 :酿酒的过程和面团发酵的过程,都用到了酵母菌,却 一个能产生酒精,一个不产生酒精。要解释这一差 异,应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 【 假设 1】 反应物不同 ?.
E N D
第四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3 细胞呼吸(第1课时)
凉州词 【唐】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原来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是酵母菌在起作用呀!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我们会经常用到酵母菌呢?原来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是酵母菌在起作用呀!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我们会经常用到酵母菌呢?
思考1:你吃馒头的时候,是否尝到过酒的味道?思考1:你吃馒头的时候,是否尝到过酒的味道? 思考2:你从来没有在馒头中尝到过酒的味道,这说明什么? 思考3:酿酒的过程和面团发酵的过程,都用到了酵母菌,却 一个能产生酒精,一个不产生酒精。要解释这一差 异,应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 【假设1】反应物不同? 好像不对,反应物都是糖类物质! 好像有可能…… 【假设2】反应条件不同? 等等…… 既然酵母菌可以把葡萄汁转变为葡萄酒,那么酵母菌能不能在面团发酵的过程中也产生酒精呢? 等等,还有问题!既然面团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能产生气体(CO2),那么在酿造葡萄酒时,是否也能产生气体(CO2)呢?
课题研究 【提出问题】酿酒的过程和面团发酵的过程,都用到了酵母菌,为什么前者能生成酒精,后者不能?以及,酿酒过程中会有气体(CO2)产生吗? 【作出假设】酿酒的过程和面团发酵的过程,反应条件不同:前者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后者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推测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成酒精;而在有氧的条件下,则不能生成酒精。至于气体,或许两种情况下都能产生?
【设计实验】 思考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自变量——氧气的有无;因变量——是否有酒精、CO2生成 思考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有氧条件——需不断充气; 无氧条件——需密闭空间 思考3: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鉴定酒精——直接闻气味、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鉴定CO2——与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BTB溶液)反应、 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思考4: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配制符合酵母菌生长要求的培养液,温度控制在18~25 ℃
【方案1】沪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给出的实验装置如下,请思考:【方案1】沪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给出的实验装置如下,请思考: 思考1:该如何使用这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思考2:这套实验装置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该如何改进?
【方案2】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给出的实验装置如下,请思考:【方案2】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给出的实验装置如下,请思考: 思考1:该如何使用这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思考2:相比于沪教版教材的实验装置,人教版教材的这套装置有什 么优势?又有什么不足?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1、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而在有氧条件 下,不产生酒精。 2、酵母菌在无氧、有氧两种条件下,均能产生CO2,且有氧 条件下产生的CO2更多。
酵母菌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而糖类恰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酵母菌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反应,将糖类物质分解掉,使其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而酒精、CO2等物质就是糖类的分解产物。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等等,还有个问题!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出于什么“动机”要把葡萄汁变成葡萄酒?还有,为什么酵母菌会产生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