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55 Views
第十六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 本章教学大纲. 【 目的要求 】 1 .掌握 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理论。 2 .熟悉 免疫调节的概念;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调节的机制; MHC 限制性的意义。 3 .了解 遗传水平,群体水平的调节。. 【 教学内容 】 1. 免疫调节的概念及意义。 2. 抗原、抗体、补体活化片段、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等分子水平的调节。 3.T 细胞(包括 Treg 细胞)、 B 细胞、 NK 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调节作用。 4. 神经 - 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 5.MHC 对 T 、 B 细胞的选择调节,遗传因素对免疫应答的调控。
E N D
本章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1.掌握 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理论。 2.熟悉 免疫调节的概念;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调节的机制;MHC限制性的意义。 3.了解 遗传水平,群体水平的调节。
【教学内容】 1.免疫调节的概念及意义。 2.抗原、抗体、补体活化片段、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等分子水平的调节。 3.T细胞(包括Treg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调节作用。 4.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 5.MHC对T、B细胞的选择调节,遗传因素对免疫应答的调控。 6.群体水平的调节。
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是指在抗原驱动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以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免疫应答维持在适宜的强度和时限,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其本质是在遗传基因控制下由多因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是指在抗原驱动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以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免疫应答维持在适宜的强度和时限,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其本质是在遗传基因控制下由多因素参与的调节过程。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一、免疫应答受控于遗传因素 1.控制免疫应答的基因: MHC、TCR编码基因、BCR编码基因等。 2.人类免疫应答的水平与HLA的基因调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 ①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和成熟直接接受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的选择; ②通过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沟槽选择性地提呈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直接参与T细胞的活化,启动免疫应答; ③构成抗原提呈细胞与CD4 T细胞之间以及靶细胞与CD8 T细胞之间的MHC限制。
第二节 抗原的调节作用 抗原对免疫应答具有直接的驱动和调节作用,抗原的结构特点、作用途径和剂量等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强度。抗原的调节主要作用于免疫应答的起始阶段。
一、抗原的结构 1. 抗原结构 2. 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3. 抗原的降解 二、抗原的剂量和进入机体的途径 1. 抗原的剂量 2. 抗原进入的途径
三、抗原竞争现象 抗原竞争现象 先进入机体的抗原可抑制随后相隔1~2 周进入的另一种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强度。 结构相似的不同抗原之间竞争性调节
第三节 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一、补体活化片段的调节 1. 促进APC提呈抗原 APC通过CR1捕获、吞噬、处理和转运抗原。 2. 促进B细胞的活化补体活化片段的调节 B细胞通过CR1、CR2和BCR与C3b-Ab-Ag 或Ag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和增殖。
二、特异性抗体的反馈调节 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能够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弱和时限。 1. 免疫复合物的调节作用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不仅促进抗原的清除,而且能够发挥特异性抗体的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1)由IgM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具有正反馈调节作用,可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 (2)由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2.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调节 (1)独特型 –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不同Ig分子V区及TCR的V区所具有特异性免疫原性 (2)抗独特型 Ab2α 抗Ab1V区骨架部分,具有封闭相应BCR或 Ig分子的抗原结合点,抑制相应B细胞克 隆的活化 Ab2β 抗Ab1V区CDR部分,具有类似相应抗原的 分子构象,可模拟抗原与相应B细胞克隆 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故称为抗原的内影 像(internal image)
三、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的调节 协同刺激分子 B7(B7.1、B7.2)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CD28 、 CTLA -4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比较 —————————————————————— 受体 亲合性 作用 所在细胞 —————————————————————— CD28 低 促进T活化 静止或活化的T细胞 CTLA -4 高 抑制T活化 活化T细胞表面 ——————————————————————
第四节 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一、Th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Th细胞决定免疫应答类型
* Th1和Th2互为抑制细胞,从而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Th1/Th2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偏离 当Th1细胞占优势,抑制Th0向Th2细胞分化;Th2细胞占优势,抑制Th0向Th1细胞分化。Th1或Th2细胞的优先活化而导致不同类型免疫应答及其效应呈优势的现象称为免疫偏离。
2.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 CD4+ CD25+ Treg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主要具有维持机体免疫耐受以及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作用。 (1)主要通过分泌TGF-β和IL-10,抑制免疫应答。
(2)通过膜分子调节免疫应答 ①表面表达CTLA-4,与效应细胞上的CD28竞争结合 CD80/CD86,抑制效应细胞功能。 ②表达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在CD4+ CD25+ Treg 的免疫抑制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CD25 可与效应细胞竞争结合IL-2,导使效应细胞停止增殖而抑制免疫应答。
3.Tc细胞的调节 Tc细胞为CD8+T细胞。Tc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和 调节免疫应答的双重作用,分为Tc1(CTL或CD8Th1)细胞和Tc2细胞(CD8Th2)。 Tc1细胞和Tc2细胞比较 —————————————————————— Tc细胞的调节 Tc1细胞 Tc2细胞 —————————————————————— 杀伤活性 强 弱 分泌因子 IFN-γ IL-4,5,10 TGF-β 对Th1作用 + - 对Th2作用 - + 其它 MHC-I限制 抑制CD4(TCRγδ)T细胞 ——————————————————————
4.γδT细胞 (1)分泌IFN-γ、IL-2和IFN-α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2)分泌IL-4、5和6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3)分泌IL-3和GM-CSF增强骨髓的造血能力等。 5.NKT细胞 (1)主要分泌IFN-γ和IL-12,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2)主要分泌IL-4,参与浆细胞抗体类别的转换, 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3)胸腺中的NKT细胞参与阴性选择。
二、B细胞的调节作用 1.当抗原浓度低时,B细胞则由高亲合力的mlg(BCR)直接识别处理抗原,供Th细胞识别,可补偿其他APC对低浓度抗原递呈无能的不足。 2.活化B细胞表达的协同刺激因子B7-1(CD80)与T细胞表达的B7-1受体(CD28)结合,调节免疫应答。
三、抗原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抗原刺激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是一种程序性主动死亡,即凋亡(apoptosis),对免疫应答的终止起调节作用。
激发诱发的细胞死亡(AICD)使得参与特异性应答的T、B淋巴细胞在完成效应功能后即时发生凋亡激发诱发的细胞死亡(AICD)使得参与特异性应答的T、B淋巴细胞在完成效应功能后即时发生凋亡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的调节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下行通路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上行通路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调节通路
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神经纤维、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则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反馈信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神经纤维、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则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反馈信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思考题 1.特异性抗体自身调节的原理和意义。 2. “组织感染时,淋巴结肿大,感染消退时淋巴结体积恢复正常”的发生机制。 3. 请说明感冒发生的内在原因。 4. 免疫调节的概念 5. 独特型 –抗独特型网络调节 6. 分子水平的调节 7. 细胞水平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