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59 Views
《 北京教育丛书 》 第六届征文活动介绍 教研中心 项启江. 主要内容. 一、丛书介绍 二、征文要求 三、评审标准 四、征文欣赏. 一、 《 北京教育丛书 》 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 北京教育丛书 》 (丛书) 1986 年 8 月创办, 历届主管文教的 市委副书记 任主编; 第一阶段 (—1993 年 ) (第一个百本) 编辑出版 105 本; 第二阶段 (—2004 年 ) ( 第二个百本) 编辑出版 103 本 。 2004 年 《 丛书 》 回北京教育学院,目前编辑出版了 约 20 本 。. 成绩 ——.
E N D
《北京教育丛书》 第六届征文活动介绍 教研中心 项启江
主要内容 • 一、丛书介绍 • 二、征文要求 • 三、评审标准 • 四、征文欣赏
一、《北京教育丛书》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 《北京教育丛书》(丛书)1986年8月创办,历届主管文教的市委副书记任主编; • 第一阶段 (—1993年)(第一个百本) 编辑出版105本; • 第二阶段 (—2004年)(第二个百本) 编辑出版103本。 • 2004年《丛书》回北京教育学院,目前编辑出版了约20本。
成绩—— • 第一个百本《北京教育丛书》荣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北京市1993年“优秀图书文教类一等奖”,1994年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经验著作奖”。 • 第二个百本中71本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6年推荐书目。
2009年《丛书》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之后陆续出版《丛书》20本,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研究教育教学新问题,总结新经验。2009年《丛书》新一届编委会成立,之后陆续出版《丛书》20本,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研究教育教学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北京教育丛书》的宗旨: • 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北京市普通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著书立说,在社会上确立他们的学术地位,使他们的经验传播于当代,流传于后世,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 特色——经验类专著(密云3本)
《丛书》作者—— • 作者被上级领导认可、同行赞扬,有一定知名度。 • 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思想;其经验可操作性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新一代作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长于教育教学研究,有基于实践的教研成果。
二、第六届读、用《丛书》征文活动 • 第六届读、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于2013年9月启动。 • 至2014年8月31日。 • 《丛书》编委会办公室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工作。 • 本次征文活动依旧设个人征文三个等级的奖项。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丛书编委会关于举办第六届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2013-09-02 京教办〔2013〕19号 • 各区县教委: • 《北京教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创办于1986年8月,是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专著,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已出版220余本。第一个百本《北京教育丛书》荣获中宣部199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北京市1993年版“优秀图书文教类一等奖”,并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经验著作奖”。第二个百本中71本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6年推荐书目。2009年《丛书》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教育背景,继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又陆续出版了多本《丛书》。《丛书》依托首都“名师工程”,在提高首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校长教师培训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首都基础教育水平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为落实《丛书》编委会2012年工作会议对《丛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市教委、北京教育丛书编委会决定于2013至2014年在全市基础教育教师中开展“第六次读、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 • 各区县要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制定教师培训机构或者教研机构承办,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动员全员参与,积极展示北京市基础教育与教师培训取得的成绩和变化,促进丛书的学用深入开展。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丛书编委会 • 2013年8月2日
学习《丛书》应经历: 读、思、用的过程 • 以往读过的,梳理自己的思考、经验。 • 未读过的,深入读1-2本。
活动主题—— 读《教育丛书》、 促专业发展、 圆创新之梦
主题解读—— • 读书:读,读出了感觉(学); 读出作者的教育思想,提炼出作者的“真经”…… • 专业发展:有对自身专业的理解、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描述(用)、感悟…… • 创新:学习《丛书》作者的精神,受到经验启发,课程改革背景下、传承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探索。
学科教学方面: • 曲莉梅《《爱心托起明天》》 • 万 平《教育是温暖的—一位班主任的18个教育故事》 • 郑丹娜《全接纳 慢引导》 • 孔凡艳《学案助力 自能阅读》 • 杨德伦《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实践》 • 刘研革《我读小学数学教材》 • ……
《教育是温暖的》 • :万平 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本书展示了一位优秀教师以爱心理解、感化孩子,以智慧启迪、引导孩子,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优秀品质。作者用可以自由表达心迹的“日记教学”,唤醒孩子心中成长的力量;用她和孩子、家长共创班级博客,让点、线、面结合的“家校协同”教育方式,有了“一对一”深入教育的突出效果,书中有丰富例案和个性化的理性的思考,是作者处理自己教育实践中矛盾的产物,也是认真审查反思自己教育生活的成果。十八个感动人心的教育故事告诉读者,教育的使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业绩。
《我读小学数学教材》——刘延革 • 是作者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对教材研究的经验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从一定的高度介绍了如何认识教材与微观角度解读教材的具体做法。其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提出问题,教材实例说明问题,课堂实践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对实际教学中教师分析教材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书稿结合大量实例阐述自己研读教材的方式方法,充分体现作者对读懂教材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读懂教材的系统思考。本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和创新性,对一线教师读懂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爱心托起明天》--曲莉梅 •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曾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荣誉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25年班主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结晶,也是作者实践“以爱育爱”教育理念的生动记录。全书内容以教育故事的形式呈现,涉及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生活体验、多元智能、儿童心理、个性辅导、班级与校园文化、教育智慧、教师素质、寄语青年教师等诸多方面,案例真实生动,理性思考有深度,展示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双主体”教育理念的巨大魅力。
丛书中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 学科思维、学科本质 • 整体把握教学、教材 • 学生观 • 学科教学知识 • 高尚的师德 •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勇于创新的精神 • ……
总体要求—— • 体现《丛书》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实践智慧与特色,反映征文活动主题内涵。 • 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反映课改内容。
题目要求 • 主标题:观点、论点 • 副标题:读《----》 • 例如:1、让孩子乐学英语 —— • 读北京教育丛书《小学英语教与学》 • 2、摒弃陈旧的课堂模式 创设高效的拼音教学 • ——读《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做小主人》有感 • 3.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从细节做起 -----读北京教育丛书《学案助力 自能阅读》
内容要求—— • 联系《丛书》内容(精神、经验),具体真实,不要套话。 • 认识、感悟、反思要有一定深度。 • 有效提炼出丛书中有价值的观点、做法,分析出一般性意义。 • 事例、案例生动,具体。有理论提升或分析、思考。
内容要求—— • 专业发展强调“用”。 • 用《丛书》经验,联系自身实际。 • 创新强调的是教学行为。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突出创新点,及创新带来的教育教学效果。
行文要求—— • 内容科学,观点明确,重点突出 • 结构合理,完整 • 文风朴实,语言流畅,层次清楚 • 篇幅3000字左右。
可以是读某1本书写出思考和运用; • 可以就某个主题写出读几本丛书后的阐发; • 可以就一个典型案例写出读丛书后的个人成长。 • …… • 体裁可采用议论、记叙、随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三、征文活动的目的 • 推动教师读书 • 推广《丛书》经验 •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使更多孩子受益、促进北京教育水平的提高。
最后想说: • 1、真读 • 2、真用 • 3、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