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 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 稠杂环化合物,喹啉的制法 ;  了解生物碱;了解毒品的种类与危害。

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 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 稠杂环化合物,喹啉的制法 ;  了解生物碱;了解毒品的种类与危害。.  呋喃、吡咯、噻吩的结构和性质;  吡啶、喹啉的结构和性质。. 杂环化合物:环状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原子的化合物。. 常见的杂原子是 O 、 N 、 S 。. 杂环化合物包括:非芳香杂环和芳香杂环两类。. 习惯上把各种氢化的杂环,看作杂环的衍生物,而把呋喃、吡啶等具有芳香性结构的杂环,称为母核。. 环状酸酐、内酯、内酰胺等,由于它们的环容易打开,性质和开链化合物相似,习惯上不看作杂环化合物。.

azure
Download Presentation

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 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 稠杂环化合物,喹啉的制法 ;  了解生物碱;了解毒品的种类与危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稠杂环化合物,喹啉的制法; 了解生物碱;了解毒品的种类与危害。 呋喃、吡咯、噻吩的结构和性质; 吡啶、喹啉的结构和性质。

  2. 杂环化合物:环状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原子的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环状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原子的化合物。 • 常见的杂原子是O、N、S。 • 杂环化合物包括:非芳香杂环和芳香杂环两类。

  3. 习惯上把各种氢化的杂环,看作杂环的衍生物,而把呋喃、吡啶等具有芳香性结构的杂环,称为母核。习惯上把各种氢化的杂环,看作杂环的衍生物,而把呋喃、吡啶等具有芳香性结构的杂环,称为母核。 • 环状酸酐、内酯、内酰胺等,由于它们的环容易打开,性质和开链化合物相似,习惯上不看作杂环化合物。 • 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物,占已知有机物的三分之一。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功用很多。 • 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 • 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

  4. 1分类 • 按照环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 ①单杂环 • 五元杂环: 呋喃 吡咯 噻吩 噻唑 咪唑 thiazole imidazole thiophene furan pyrrole • 六元杂环: 吡啶 嘧啶 pyridine pyrimidine

  5. ②稠杂环: • 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合而成的。 喹啉 吲哚 quinoline indole 苯并吡喃盐 嘌呤 benzopyran purine

  6. 2 命名 (1)杂环母核 • 音译命名法:按照IUPAC推荐的的俗名或半俗名,用2~3个汉字音译,使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 系统命名法:把杂环化合物母核,看作是相应的碳环化合物中碳原子被杂原子代替而成的产物。 氧杂-2,4-环戊二烯(呋喃) 氮杂-2,4,6-环庚三烯 azacyclohepta-2,4,6-triene oxacyclopent-2,4-diene

  7. (2)原子的编号 • 含有一种杂原子:应使杂原子的编号最小。 4 4 3 3 5 5 2 6 2 1 1 呋喃 嘧啶 furan pyrimidine

  8. 含有两种以上杂原子:①让杂原子的位号尽可能小;含有两种以上杂原子:①让杂原子的位号尽可能小; ②当两个杂原子不相同时,价数小的在前,大的在后; ③价数相等时,原子序数小的在前,大的在后。 • 常见杂原子编号的优先顺序:O、 S、N。 3 3 4 4 5 2 5 2 1 1 1,2,3-噁二唑 噻唑 1,2,3-oxadiazole thiazole

  9. 例外:有些稠杂环化合物的原子编号是固定的。例外:有些稠杂环化合物的原子编号是固定的。 异喹啉 嘌呤 isoquinoline purine

  10. 当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置从杂原子算起。当杂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置从杂原子算起。 2-呋喃甲醛 3-甲基吡啶 2-furaldehyde 3-methylpyridine 5-(β-羟乙基)-4-甲基噻唑 4-氨基嘧啶 5-(β-hydroxyethyl)-4-methylthiazole 4-aminopyrimidine

  11. 1 呋喃、吡咯、噻吩的结构 sp2杂化

  12. 这三种杂环π电子数为6个,符合休克尔规则。都具有一定的芳香性。这三种杂环π电子数为6个,符合休克尔规则。都具有一定的芳香性。 • 结构特点: • 杂原子共轭效应是供电子的,诱导效应是吸电子的。 • 杂原子是sp2杂化,未成键电子对在2p轨道上,参与共轭。 • 由于6个π电子分布于5个原子上,整个环的π电子几率密度比苯大,是富电子芳环,因而比苯环活泼,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快得多。

  13. 芳香性顺序: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这与杂原子电负性顺序相反。 • 电负性:S 2.6,N 3.0,O 3.5。 • 离域能/kJ·mol-1: 苯 噻吩 吡咯 呋喃 150.3 121.3 87.8 66.9 • 这三种杂环都具有共轭二烯烃结构,芳香性最弱的呋喃可以顺利地进行双烯合成反应。

  14. 2 呋喃、吡咯、噻吩的性质 (1)主要物理性质和鉴别 • 呋喃: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氯仿的气味。与盐酸浸过的松木片反应,显绿色。 • 吡咯:无色液体,有苯胺的气味,难溶于水。与盐酸浸过的松木片反应,显红色。 • 噻吩: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在硫酸存在下和吲哚醌作用,显蓝色。 吲哚醌

  15. 红外光谱: • 呋喃、吡咯、噻吩的C—H伸缩振动:3077~3303cm-1。 • 吡咯的N—H伸缩振动: 非极性稀溶液中在3495cm-1有一尖锐的峰; 浓溶液中在3400cm-1出现一宽峰。 • 环伸缩振动(骨架振动): 1600~1300cm-1处出现2~4个峰。

  16. 呋喃的红外光谱: • C—H伸缩振动:3160cm-1 • 环伸缩振动: 1692cm-1、1663cm-1、1485cm-1、1380cm-1

  17. 吡咯的红外光谱: • N—H伸缩振动:3400cm-1; C—H伸缩振动:3100cm-1 • 环伸缩振动: 1630cm-1、1580cm-1、1470cm-1、1420cm-1

  18. 噻吩的红外光谱: • C—H伸缩振动:3100cm-1 • 环伸缩振动:1690cm-1、1666cm-1、1410cm-1

  19. 核磁共振谱:H化学位移δ值 • 环上碳原子上的H为多重峰,氮原子上的H为一宽峰。

  20. (2) 质子化反应 • 呋喃、噻吩、吡咯在酸的作用下可质子化; • 质子化反应主要发生在α-C上; α-C 质子化 β-C 质子化 N-质子化 • 由于α-C的质子化反应,吡咯在强酸作用下会因聚合而被破坏;

  21. 在稀的酸性水溶液中,呋喃的质子化在氧上发生并导致水解开环。在稀的酸性水溶液中,呋喃的质子化在氧上发生并导致水解开环。

  22. (3) 亲电取代反应 • 呋喃、吡咯、噻吩环上的6个π电子分布在5个原子上,电荷密度比苯大。 • 杂原子对环上电子的贡献情况为: • 吸电子诱导效应-I,O(3.5) > N(3.0) > S(2.6); • 供电子共轭效应+C,N > O > S; • 综合结果, N贡献电子最多,O其次,S最少。

  23. 五元杂环有芳香性,但其芳香性不如苯环,环上的π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大,且分布不匀。五元杂环有芳香性,但其芳香性不如苯环,环上的π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大,且分布不匀。 • 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为:吡咯>呋喃>噻吩>苯; • 吡咯和呋喃比较活泼,吡咯的反应活性和苯胺或苯酚相当; • 噻吩活性较差,但也比苯快得多。 • 呋喃、吡咯、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上。

  24. 芳香性对亲电取代的影响: • 噻吩、吡咯的芳香性较强,所以易取代而不易加成; • 呋喃的芳香性较弱,虽然也能与大多数亲电试剂发生亲电取代,但在强亲核试剂存在下,能发生亲核加成。 • 环的稳定性对亲电取代的影响: • 吡咯、呋喃对酸及氧化剂比较敏感(质子化反应),选择试剂时需要注意。 • 这些五元杂环容易被破坏,稳定性差,因而对试剂及反应条件应有所控制。

  25. 卤代:反应强烈,易得多卤取代物。为了得一卤代产物,要采用低温、溶剂稀释等温和条件。卤代:反应强烈,易得多卤取代物。为了得一卤代产物,要采用低温、溶剂稀释等温和条件。

  26. 硝化:由于环的稳定性差,在强酸或强氧化剂的作用下环被破坏,不能用混酸硝化。硝化:由于环的稳定性差,在强酸或强氧化剂的作用下环被破坏,不能用混酸硝化。 • 应在较低的温度下,使用温和的硝化剂乙酰硝酸酯。

  27. 呋喃比较特殊,先生成稳定的或不稳定的2,5-加成产物,然后加热或用吡啶除去乙酸,得到硝化产物。呋喃比较特殊,先生成稳定的或不稳定的2,5-加成产物,然后加热或用吡啶除去乙酸,得到硝化产物。

  28. 磺化:吡咯、呋喃不太稳定,所以须用温和的磺化试剂磺化。磺化:吡咯、呋喃不太稳定,所以须用温和的磺化试剂磺化。 • 常用吡啶与三氧化硫的加合化合物作磺化试剂。

  29. 噻吩和硫酸在室温下就能顺利地进行磺化。 • 生成的噻吩磺酸能溶于硫酸中; • 常用这个反应除去苯中的噻吩,苯和噻吩的沸点接近,不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30. 酰化:常用较温和的催化剂SnCl4、BF3等。

  31. (4)加成反应 • 催化加氢:反应活性与芳香顺序相反,呋喃>吡咯>噻吩。

  32. 双烯合成:呋喃、吡咯、噻吩都含有共轭二烯结构,理论上都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双烯合成:呋喃、吡咯、噻吩都含有共轭二烯结构,理论上都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 • 芳香性最弱的呋喃很容易进行双烯合成反应,和顺丁烯二酸酐加成,主要生成内式异构体。 内式(90%) • 吡咯一般不发生双烯合成。

  33. 噻吩基本上不发生双烯加成,即使在个别情况下生成也是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体,直接失硫转化为别的产物。噻吩基本上不发生双烯加成,即使在个别情况下生成也是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体,直接失硫转化为别的产物。

  34. (5)吡咯的弱酸性和弱碱性 • 吡咯的碱性极弱,原因是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了环的共轭体系,减弱了与H+的结合能力。 • 碱性:吡咯<苯胺。 Kb:吡咯2.5×10-14;苯胺 3.8×10-10。 • 吡咯氮原子上的氢有微弱的酸性。 • 酸性:苯酚>吡咯>乙醇。 Ka:苯酚1.3×10-10;吡咯1.0×10-15;乙醇1.0×10-18。

  35. 吡咯能与固体氢氧化钾加热成为钾盐,与格氏试剂作用生成吡咯卤化镁和RH。吡咯能与固体氢氧化钾加热成为钾盐,与格氏试剂作用生成吡咯卤化镁和RH。

  36. 吡咯的钾盐和吡咯卤化镁,都可以用来合成吡咯的衍生物。吡咯的钾盐和吡咯卤化镁,都可以用来合成吡咯的衍生物。

  37. 3 糠醛及其衍生物 (1)制法: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等原料,用H2SO4和水蒸气处理,使其中所含的聚戊糖水解为戊醛糖,在稀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

  38. (2) 糠醛的主要性质 • 物理性质:为无色液体,具有苯甲醛类似的气味。熔点-38.7℃,沸点161.7℃。可形成8.3%的水溶液。 • 化学性质:具有不饱和呋喃杂环的反应,和无α-氢的醛的反应。 • 催化加氢: 糠醇

  39. 氧化反应: 糠酸 顺丁烯二酸酐 • 岐化反应:

  40. 安息香缩合: 糠偶姻 • 合成四氢呋喃:

  41. (3)糠醛的应用 • 糠醛是良好的溶剂: • 用作精练石油的溶剂,用来溶解含硫物质及环烷烃等; • 用于精制松香,脱出色素,溶解硝酸纤维素等; • 广泛用于油漆及树脂工业。 • 糠醛是制取许多药物和工业产品的原料: • 糠醛经氧化、脱羧、开环等一系列反应,得到锦纶-66的原料己二胺。

  42. 4 呋喃、吡咯、噻吩的制法 • 呋喃很容易又糠醛脱羰基制得。 • 吡咯可用呋喃与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

  43. 吡咯还可以用乙炔和甲醛经丁炔二醇合成。 • 噻吩可用丁烷与硫、丁烯与二氧化硫在高温下反应得到。

  44. 呋喃、吡咯、噻吩的实验室合成方法很多,较重要的是 Paal-Knorr合成法。

  45. 5 卟啉化合物 •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卟吩环。 卟吩 prophine

  46. 血红素

  47. 叶绿素a R=CH3 叶绿素b R=CHO

  48. 维生素B1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