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 likes | 1.14k Views
第 4 章 绘制零件图一. 4.1 面域和图案填充 4.2 创建点对象 4.3 多段线 4.4 尺寸标注 4.5 编辑尺寸标注 4.6 综合实例. 4.1 面域和图案填充 4.1.1 面域 面域是具有一定边界的闭合区域,它是一个面,不止是一个二维线框。从视觉角度来看,被创建为面域的图形和正常的二维平面图形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面域好比是一张没有厚度的纸,作为一个面而存在。直线或曲线都是有效的选择对象,曲线包括圆弧、圆、椭圆弧、椭圆和样条曲线,可以将若干区域合并成单个复杂区域。 命令输入
E N D
第4章 绘制零件图一 • 4.1 面域和图案填充 • 4.2 创建点对象 • 4.3 多段线 • 4.4 尺寸标注 • 4.5 编辑尺寸标注 • 4.6 综合实例
4.1 面域和图案填充 • 4.1.1 面域 • 面域是具有一定边界的闭合区域,它是一个面,不止是一个二维线框。从视觉角度来看,被创建为面域的图形和正常的二维平面图形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面域好比是一张没有厚度的纸,作为一个面而存在。直线或曲线都是有效的选择对象,曲线包括圆弧、圆、椭圆弧、椭圆和样条曲线,可以将若干区域合并成单个复杂区域。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面域或菜单栏→绘图→面域 • 绘图面板:“面域”按钮 •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面域”按钮 • 命令行:REGION • 4.1.2 图案填充 • 4.1.2.1 “图案填充”选项卡 • “图案填充”选项卡用于绘制工程图样中的剖面线。 • 1.命令输入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图案填充或菜单栏→绘图→图案填充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图案填充或菜单栏→绘图→图案填充 • 绘图面板:“图案填充”按钮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图案填充”按钮命令行:BHATCH • 输入该命令后打开“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如图4-1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包含两个选项卡:图案填充和渐变色。 图4-1 “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 图 4-2 “图案填充选项板”对话框
类型:在下拉列表中包含预定义、用户定义、自定义3个项目。“预定义”选项提供了几种系统常用的填充图案。“用户定义”选项用于选择用户已定义的填充图案。“自定义”是定义在AutoCAD填充图案以外用户临时定义的填充图案。类型:在下拉列表中包含预定义、用户定义、自定义3个项目。“预定义”选项提供了几种系统常用的填充图案。“用户定义”选项用于选择用户已定义的填充图案。“自定义”是定义在AutoCAD填充图案以外用户临时定义的填充图案。 • 图案:在下拉列表中列出可用的预定义图案。只有选择“预定义”类型后,该项才能使用。单击按钮,打开“填充图案选项板”对话框,有ANSI标准图案、ISO标准图案、其他预定义、自定义4个选项卡,如图4-2所示。在这些图案中,比较常用的有用于绘制剖面线的ANSI3l样式和用于单色填充的SOLID样式等。 • 以拾取点的方式确定填充区域的边界。单击按钮,切换到绘图区,用鼠标指定要填充的封闭区域内部点,则被选封闭区域以虚线显示,按Enter键返回对话框。如果所选区域边界为不封闭时,系统提示信息,如图4-3所示。所以所选区域边界应由各图形对象组成包围该点的封闭区域。
以选取对象方式确定填充区域的边界。通过选择对象的方式来产生一个封闭的填充边界。图案填充边界可以是形成封闭区域的任意对象的组合,如直线、圆、圆弧和多段线。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对话框关闭。在绘图区中选择组成填充区域的边界,然后回车,需要填充区域已经确定。以选取对象方式确定填充区域的边界。通过选择对象的方式来产生一个封闭的填充边界。图案填充边界可以是形成封闭区域的任意对象的组合,如直线、圆、圆弧和多段线。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对话框关闭。在绘图区中选择组成填充区域的边界,然后回车,需要填充区域已经确定。 • 注意:用“拾取点”确定填充边界,要求其边界必须是封闭的。否则AutoCAD将提示出错信息,显示未找到有效的图案填充边界。通过选择边界的方法确定填充区域,不要求边界完全封闭,如图4-4所示。 图4-3 “边界定义错误”对话框 图4-4 不封闭区域填充
选中该复选框,图案填充对象与填充边界对象关联,也就是对已填充的图形做修改时,填充图案随边界的变化而自动填充,否则图案填充对象和填充边界对象不关联,即对已填充的图形做修改时,填充图案不随边界修改而变化,如图4-5所示。选中该复选框,图案填充对象与填充边界对象关联,也就是对已填充的图形做修改时,填充图案随边界的变化而自动填充,否则图案填充对象和填充边界对象不关联,即对已填充的图形做修改时,填充图案不随边界修改而变化,如图4-5所示。 • 4.1.2.2 设置孤岛和边界 • 在进行图案填充时,通常将填充区域内部的封闭边界称为孤岛。单击“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右下角的按钮,将显示更多选项,可以对孤岛和边界进行设置,如图4-6所示。 图4-5 “关联”和“未关联”修改图形的结果
图4-6 设置孤岛和边界的“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
各选项的功能如下: • “孤岛”选项组:其中包括“孤岛检测”复选框和三种“孤岛显示样式”单选按钮。 • “孤岛检测”复选框:用于指定在最外层边界内填充对象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样式。 • “普通“样式:从最外边界向里面填充线,遇到与之相交的内部边界时,断开填充线,在遇到下一个内部边界时,再继续画填充线,如图4-7所示。 • “外部“样式:从最外边界向里面绘制填充线,遇到与之相交的内部边界时断开填充线,不再继续往里面绘制,如图4-7所示。 图4-7 孤岛检测样式实例
“忽略”样式:忽略所有孤岛,所有内部结构都被填充覆盖,如图4-7所示。“忽略”样式:忽略所有孤岛,所有内部结构都被填充覆盖,如图4-7所示。 • 4.1.2.3 使用渐变色填充图案 • 使用“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的“渐变色”选项卡,可以创建单色或双色渐变色进行图案填充,如图4-8所示。 图4-8 “渐变色”选项卡
图4-9为图案填充中的实体(SOLID)填充和渐变填充。图4-9为图案填充中的实体(SOLID)填充和渐变填充。 • 4.1.2.4 双向填充 • 在“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中,选择“用户定义”类型,“双向”填充方式才可以启用。对于文本、尺寸标注等特殊对象,在确定填充区域时,可以将它们作为填充边界的一部分。AutoCAD在填充时会把这些对象作为孤岛断开,如图4-10所示。 • 4.1.2.5 图案填充分解 • 图案填充不论多么复杂,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个整体,不能对 图4-10 双向填充 图4-9 实体填充和渐变填充效果
其中的图线进行单独编辑。如果需要编辑,则采用分解命令,将图案填充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对象,才能进行相关的操作。如有些图案重叠,必须将部分图案打断或修剪,以便更清晰地显示,这时就可以采用该命令,如图4-11所示。其中的图线进行单独编辑。如果需要编辑,则采用分解命令,将图案填充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对象,才能进行相关的操作。如有些图案重叠,必须将部分图案打断或修剪,以便更清晰地显示,这时就可以采用该命令,如图4-11所示。 • 例4-1:将下图进行图案填充,采用普通形式,填充图案为ANSI31。 • (1)单击“绘图”工具栏的“图案填充”按钮,打开“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如图4-1所示。 • (2)类型:选择“预定义”。 • (3)图案:在下拉列表中选择ANSI31。 图4-11 图案填充分解效果
(4)比例:在文本框中输入10,可以根据绘图的大小而定。(4)比例:在文本框中输入10,可以根据绘图的大小而定。 • (5)单击“拾取点”按钮,回到绘图区域,在需要填充的区域内点取后,回车,回到“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填充操作,如图4-12所示。 • 4.1.2.6 编辑填充图案 • 该功能用于编辑已有的填充图案。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对象→图案填充或菜单栏→修改→对象→图案填充 • 修改面板:“编辑图案填充”按钮 图4-12 填充图案实例
工具栏:“修改Ⅱ”工具栏的“编辑图案填充”按钮工具栏:“修改Ⅱ”工具栏的“编辑图案填充”按钮 • 命令行:HATCHEDIT • 输入命令后选择关联填充对象,打开“图案填充编辑”对话框,如图4-13所示。该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含义与“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相同。 • 提示:在绘图屏幕直接双击已有的图案,也可以打开如图4-13所示的“图案填充编辑”对话框,利用其进行对应的编辑。 图4-13 “图案填充编辑”对话框
4.2 创建点对象 • 4.2.1 点的样式设置 • 图4-14 点样式设置 • 如果在绘制点之前用户没有对点的样式及大小进行设置,绘制出来的点太小,不可见。设置点的样式的操作方法如下: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格式→点样式或菜单栏→格式→点样式 • 打开“点样式”对话框,如图4-14所示。在该对话框中选择点样式类型,设置“点大小”,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并退出。 图4-14 点样式设置
4.2.2 点的绘制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点→单点/多点或菜单栏→绘图→点→单点/多点 • 绘图面板:“点”按钮 • 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点”按钮 • 命令行:POINT • 在AutoCAD 2009中文版中,点对象可用作捕捉和偏移对象的节点或参考点。用户可以通过“单点”、“多点”、“定数等分”和“定距等分”4种方法创建点对象。 • 4.2.3 定数等分对象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点→定数等分或菜单栏→绘图→点→定数等分 • 命令行:DIVIDE • 定数等分以等分长度放置点或图块,一般用于辅助绘制图形。
例4-2:用如图4-14所示设置的点将AB线段5等分,如图4-15所示。例4-2:用如图4-14所示设置的点将AB线段5等分,如图4-15所示。 • 命令: DIVIDE (执行等分命令) • 选择要等分的对象: (拾取要等分的AB线段) • 输入线段数目或[块(B)]:5 (输入要等分的线段数目) • 4.2.4 定距等分对象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绘图→点→定距等分或菜单栏→绘图→点→定距等分 • 命令行:MEASURE • 定距等分对象可以将所选对象用给定的距离放置点或图块。 • 例4-3:用如图4-14所示设置的点以每20mm插入一点定距 图4-15 定数等分线段 图4-16 定距等分线段
等分线段AB,如图4-16所示。 • 命令: MEASURE (执行等分命令) • 选择要定距等分的对象: (拾取要等分的AB线段) • 指定线段长度或[块(B)]: 20(输入定距距离) • 4.3 多段线 • 4.3.1 绘制多段线 • 1.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命令→绘图→多段线或菜单栏→绘图→多段线 • 图4-17 绘制多段线 • 绘图面板:“多段线”按钮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的“多段线”按钮命令行:PLINE • 例4-4:绘制如图4-17所示图形。
命令: PLINE (执行多段线命令) • 指定起点: 点取A点 (指定多段线起点) • 当前线宽为 0.0000 (显示当前线宽) •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键入W改变线宽) • 指定起点宽度 <0.0000>: 20 (键入直线起点线宽为20) • 指定端点宽度 <20.0000>: (回车确定端点线宽值为20) •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点取B点(确定直线的端点B) •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键入A,转化为绘制圆弧方式) •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H (键入H改变为半宽) • 指定起点半宽 <10.0000>(回车确定圆弧起点线宽值为10) • 指定端点半宽 <10.0000>: 5 (输入圆弧端点线宽值为5)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指定圆弧的端点C (确定圆弧的端点C) •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L (键入L转化为直线方式) •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键入W改变直线宽度) • 指定起点宽度 <10.0000>: (指定直线的起点宽度为10) • 指定端点宽度 <10.0000>: 0 (指定直线的端点宽度为0) •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回车结束命令) 图4-17 绘制多段线
4.3.2 编辑多段线 • 1.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修改→对象→多段线或菜单栏→修改→对象→多段线 • 修改面板:“编辑多段线”按钮 • 工具栏:“修改II”工具栏的“编辑多段线”按钮 • 命令行:PEDIT • 激活编辑多段线命令,如果只选择一个多段线,命令行的提示如下: • 输入选项 [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放弃(U)]: • 如果选择多个多段线,命令行则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 输入选项 [闭合(C)/打开(O)/合并(J)/宽度(W)/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放弃(U)]: • 拟合(F):将多段线转换为拟合曲线,如图4-18所示。
原始多段线 转换为拟合曲线 转换为样条曲线 图4-18 将多段线转换为拟合曲线与样条曲线
4.4 尺寸标注 • 4.4.1 创建尺寸标注的步骤 • 在AutoCAD中对图形进行尺寸标注时,通常应遵循以下步骤: • (1)选择“格式”→“图层”命令,使用打开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创建一个独立的图层,用于尺寸标注。 • (2)选择“格式”→“文字样式”命令,使用打开的“文字样式”对话框创建一种文字样式,用于尺寸标注。 • (3)选择“格式”→“标注样式”命令,使用打开的“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设置标注样式。 • (4)使用对象捕捉等功能,对图形中的元素进行标注。
4.4.2 创建与设置标注样式 • 4.4.2.1 新建标注样式 • 选择“菜单浏览器”→“格式”→“标注样式”命令,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如图4-19所示。在“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标注样式”对话框,如图4-20所示,可以创建新标注样式。 图4-20 “创建新标注样式”对话框 图4-19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设置新样式的名字、基础样式和适用范围后,单击对话框中的“继续”按钮将打开“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如图4-21所示。设置新样式的名字、基础样式和适用范围后,单击对话框中的“继续”按钮将打开“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如图4-21所示。 图4-21 “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
4.4.2.2 设置线 • 1.设置尺寸线 • 在“尺寸线”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尺寸线的颜色、线宽、超出标记以及基线间距等属性,如图4-21所示。 • 当尺寸线的箭头采用倾斜、建筑标记、小点、积分或无标记等样式时,使用“超出标记”微调框可以设置尺寸线超出尺寸界线的长度,也可以使用系统变量DIMDLE设置,如图4-22所示。 图4-22 超出标记为0与不为0时的效果对比
“基线间距”微调框:进行基线尺寸标注时,可以设置各尺寸线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用变量DIMDLI设置,一般为7~10mm,如图4-23所示。“基线间距”微调框:进行基线尺寸标注时,可以设置各尺寸线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用变量DIMDLI设置,一般为7~10mm,如图4-23所示。 • “隐藏”选项:通过选择“尺寸线1”或“尺寸线2”复选框,可以隐藏第1段或第2段尺寸线及其相应的箭头,也可以使用变量DIMSDl和DIMSD2设置,如图4-24所示。 图4-23 设置基线间距
2.延伸线 • 延伸线是指“尺寸界线”。在“尺寸界线”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尺寸界线的颜色、线宽、超出尺寸线的长度和起点偏移量、隐藏控制等属性。 (a)隐藏尺寸线1 (b)隐藏尺寸线2 图4-24 隐藏尺寸线效果
“超出尺寸线”微调框:用于设置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的距离,也可以用变量DIMEXE设置,如图4-25所示。“超出尺寸线”微调框:用于设置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的距离,也可以用变量DIMEXE设置,如图4-25所示。 • “起点偏移量”微调框:用于设置尺寸界线的起点与标注定义点的距离,也可以用变量DIMEXO控制,如图4-26所示。 图4-25 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为0与不为0的效果对比
“隐藏”选项:通过选择“尺寸界线1”或“尺寸界线2”复选框,可以隐藏尺寸界线,也可以用变量DIMSEl和DIMSE2设置,如图4-27所示。“隐藏”选项:通过选择“尺寸界线1”或“尺寸界线2”复选框,可以隐藏尺寸界线,也可以用变量DIMSEl和DIMSE2设置,如图4-27所示。 • 4.4.2.3 符号和箭头 • 在“符号和箭头”选项卡中,可以设置箭头类型和大小、圆心标记类型、折断标注大小、弧长符号、半径折弯角度和线性折弯高度因子等,如图4-28所示。 图4-26 起点偏移量为0与不为0的效果对比
图4-27 隐藏尺寸界线的效果 图4-28 设置符号和箭头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图形标注需要,AutoCAD提供了20多种箭头样式,用户可以从对应图4-29 “选择自定义箭头块”对话框 • 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箭头,并在“箭头大小”微调框中设置它们的大小(也可以用变量DIMASZ设置,一般为3~4mm)。用户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的箭头,此时可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用户箭头”选项,打开“选择自定义箭头块”对话框,如图4-29所示,在“从图形块中选择”文本框内输入当前图形中已有的块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4-29 “选择自定义箭头块”对话框
在“圆心标记”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圆心标记的类型和大小。如选择“标记”选项,对圆或圆弧绘制圆心标记;选择“直线”选项,对圆或圆弧绘制中心线;选择“无”选项,则没有任何标记。也可以用变量DIMCEN设置,效果如图4-30所示。在“圆心标记”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圆心标记的类型和大小。如选择“标记”选项,对圆或圆弧绘制圆心标记;选择“直线”选项,对圆或圆弧绘制中心线;选择“无”选项,则没有任何标记。也可以用变量DIMCEN设置,效果如图4-30所示。 • 4.4.2.4 设置文字 • 在“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中,使用“文字”选项卡可以设置标注文字的外观、位置和对齐方式,如图4-31所示。 • 1.文字外观 • 在“文字外观”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文字的样式、颜色、高度和分数高度比例,以及控制是否绘制文字边框。 图4-30 圆心标记类型
“绘制文字边框”复选框:用于设置是否给标注文字加边框,如图4-32所示。“绘制文字边框”复选框:用于设置是否给标注文字加边框,如图4-32所示。 图4-31 “文字”选项卡 图4-32 文字无边框与有边框的对比效果
2.文字位置 • 在“文字位置”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垂直、水平位置以及距尺寸线的偏移量。 • “垂直”下拉列表框:用于设置标注文字相对于尺寸线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如“置中”、“上方”、“外部”和“JIS”。如图4-33所示。用户也可以使用变量DIMTAD设置,其对应值分别为0、1、2、3。 置中 上方 外部 JIS 图4-33 文字垂直位置的4种形式
“水平”下拉列表框:用于设置标注文字相对于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如“置中”、“第一条尺寸界线”、“第二条尺寸界线”、“第一条尺寸界线上方”、“第二条尺寸界线上方”,如图4-34所示。也可以用变量DIMJUST设置,对应值分别为0、1、2、3、4。“水平”下拉列表框:用于设置标注文字相对于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如“置中”、“第一条尺寸界线”、“第二条尺寸界线”、“第一条尺寸界线上方”、“第二条尺寸界线上方”,如图4-34所示。也可以用变量DIMJUST设置,对应值分别为0、1、2、3、4。 • “从尺寸线偏移”微调框:用于设置标注文字与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如果标注文字位于尺寸线的中间,则表示断开处尺寸 第一条尺寸界线 第二条尺寸界线 第一条尺寸界线上方 第二条尺寸界线上方 图4-34 文字水平标注
线端点与尺寸文字的间距。若标注文字带有边框,则可以控制文字边框与其中文字的距离。线端点与尺寸文字的间距。若标注文字带有边框,则可以控制文字边框与其中文字的距离。 • 3.文字对齐 • 在“文字对齐”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标注文字是保持水平还是与尺寸线平行,如图4-35所示。 水平 与尺寸线对齐 ISO标准 图4-35 文字对齐方式
4.4.2.5 设置调整 • 在“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中,使用“调整”选项卡可以设置标注文字、尺寸线、尺寸箭头的位置,如图4-36所示。 图4-36 “调整”选项卡
1.调整选项 • 在“调整选项”选项区域中,可以确定当尺寸界线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同时放置标注文字和箭头时,调整应首先从尺寸界线之间移出的对象,如图4-37所示。 • 2.文字位置 • 在“文字位置”选项区域中,用户可以设置文字不在默认位置时的位置,如图4-38所示。 图4-37 标注文字和箭头在尺寸界线间的放置 图4-38 标注文字的位置
3.标注特征比例 • 在“标注特征比例”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标注尺寸的特征比例,以便通过设置全局比例因子来增加或减少各标注的大小,如图4-39所示。 • 4.调整 • 在“调整”选项区域中,可以对标注文本和尺寸线进行细微调整,该选项区域包括以下两个复选框: 图4-39 使用全局比例控制标注尺寸
“手动放置文字”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则忽略标注文字的水平设置,在标注时将标注文字放置在用户指定的位置。“手动放置文字”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则忽略标注文字的水平设置,在标注时将标注文字放置在用户指定的位置。 • “在延伸线之间绘制尺寸线”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当尺寸箭头放置在尺寸界线之外时,也在尺寸界线之内绘制出尺寸线。 • 4.4.2.6 设置主单位 • 在“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中,使用“主单位”选项卡可以设置主单位的格式与精度等属性,如图4-40所示。 • 1.线性标注 • 在“线性标注”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线性标注的单位格式与精度 。
2.角度标注 • 在“角度标注”选项区域中,可以使用“单位格式”下拉列表框设置标注角度时的单位;使用“精度”下拉列表框设置标注角度的尺寸精度;使用“消零”选项设置是否消除角度尺寸的前导和后续零。 • 4.4.2.7 设置单位换算 • 在“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中,使用“换算单位”选项卡可以设置换算单位的格式,如图4-41所示。 图4-40 “主单位”选项卡 图4-41 “换算单位”选项卡
在中文版AutoCAD 2009中,通过换算标注单位,可以转换使用不同测量单位制的标注,通常是显示英制标注的等效公制标注或公制标注的等效英制标注。在标注文字中,换算标注单位显示在主单位旁边的方括号[ ]中,如图4-42所示。 • 4.4.2.8 设置公差 • 在“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中,“公差”选项卡用于设置是否标注公差,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标注,如图4-43所示。 图4-42 使用换算单位
在“公差格式”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公差的标注格式,包括如下选项:在“公差格式”选项区域中,可以设置公差的标注格式,包括如下选项: • “方式”下拉列表框:确定以何种方式标注公差,包括“无”、“对称”、“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和“基本尺寸”选项,如图4-44所示。 图4-43 “公差”选项卡
“精度”下拉列表框:用于设置尺寸公差的精度。“精度”下拉列表框:用于设置尺寸公差的精度。 • “上偏差”、“下偏差”微调框:用于设置尺寸的上偏差、下偏差,相应的系统变量分别为DIMTP及DIMTM。 • “高度比例”微调框:用于确定公差文字的高度比例因子。确定后,AutoCAD将该比例因子与尺寸文字高度之积作为公差文字的高度。AutoCAD将高度比例因子存储在系统变量DIMTFAC中。 • “垂直位置”下拉列表框:用于控制公差文字相对于尺寸文字的位置,包括“上”、“中”和“下”3种方式。 • “消零”选项区域:用于设置是否消除公差值的前导或后续零。 • 另外当标注换算单位时,可以在“换算单位公差”选项区域设置换算单位的精度及是否消零。 图4-44 公差标注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在中文版AutoCAD 2009中创建标注样式的基本方法,下面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巩固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 例4-5:根据下列要求,创建机械制图标注样式MyDim。 • 基线标注尺寸线间距为7mm。 • 尺寸界线的起点偏移量为0mm,超出尺寸线的距离为2mm。 • 箭头使用“实心闭合”形状,大小为3mm。 • 标注文字的高度为3.5mm,位于尺寸线的中间,文字从尺寸线偏移距离为0.5mm。 • 标注单位的精度为0.0。 • 操作步骤如下: • (1)选择“菜单浏览器”→“格式”→“标注样式”命令,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 (2)单击“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标注样式”对话框,在“新样式名”文本框中输入新建样式的名称“MyDim”。
(3)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标注样式:MyDim”对话框。(3)单击“继续”按钮,打开“新建标注样式:MyDim”对话框。 • (4)在“线”选项卡的“尺寸线”选项区域中,设置“基线间距”为7;在“延伸线”选项区域中,设置“超出尺寸线”为2,设置“起点偏移量”为0。 • (5)在“符号和箭头”选项区域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实心闭合”选项,并设置“箭头大小”为3。 • (6)选择“文字”选项卡,在“文字外观”选项区域中设置“文字高度”为3.5;在“文字位置”选项区域中,设置“水平”为“置中”,设置“从尺寸线偏移”为0.5。 • (7)选择“主单位”选项卡,在“线性标注”选项区域中设置“精度”为0.0。 • (8)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新建标注样式:MyDim”对话框,然后再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
4.4.3 尺寸标注 • 4.4.3.1 创建线性尺寸标注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标注→线性或菜单栏→标注→线性 • 工具栏:“标注”工具栏的“线性标注”按钮命令行:DIMLINEAR • 线性标注表示两个点之间距离的测量值,如图4-45所示。线性标注有3种类型。 图4-45 线性标注
例4-6:标注如图4-46所示图形的尺寸。 • (1)激活线性标注命令,命令行显示如下提示: • 指定第一条尺寸界线原点或<选择对象>: (捕捉A点) • 指定第二条尺寸界线原点: (捕捉B点) •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单击尺寸线位置) • (2)重复(1),捕捉C点和D点。命令行提示: •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T(提示下输入“T”) • 输入标注文字<42>: DIM (输入“DIM”,回车) 图4-46 线性尺寸标注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 (单击尺寸线位置) • (3)重复(1),捕捉C点和B点。命令行提示: •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R(输入“R”) • 指定尺寸线的角度<0>:127 (输入“127”,回车) •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单击尺寸线位置) • (4)重复(1),捕捉A点和D点。 •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M(输入“M”) • 输入标注文字:高度80 (输入“高度80”,回车) • 指定尺寸线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转(R)]: (单击尺寸线位置,如果高度没出现,单击菜单“修改”→“对象”→“文字”→“编辑”,再单击没出现的文字,打开多行文字对话框修改)
4.4.3.2 创建对齐尺寸标注 • 对齐标注是将尺寸线与两个尺寸线原点的连线相平行。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操作,都可以对图形进行对齐标注。 • 命令输入 • 菜单命令:菜单浏览器→标注→对齐或菜单栏→标注→对齐 • 工具栏:“标注”工具栏的“对齐标注”按钮命令行:DIMALIGNED • 例4-7:标注如图4-47所示的梯形ABCD中AB边和CD边的边长。 • (1)在绘图窗口的状态栏上激活“对象捕捉”按钮,打开对象捕捉模式。 • (2)选择“标注”→“对齐”命令。 • 指定第一条尺寸界线原点或<选择对象>(提示下捕捉A点) 图4-47 对齐尺寸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