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69 Views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给药的基本知识. 内服药 注射药 外用药 新型制剂. 病室内常用药物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物 或特殊药物 剧毒药、麻醉药. 药物的种类. 药物的领取方法. 药物的保管. 药柜的位置适宜: 放于光线足,不透光处。. 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 毒等分类保管。. 药瓶上应有明显 标签 。 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 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 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 标签上标明药名(中、英文 对照)、浓度、剂量。. 定期检查 : 药物如有沉淀、混浊、异味、 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
E N D
给药的基本知识 • 内服药 • 注射药 • 外用药 • 新型制剂 • 病室内常用药物 •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物 或特殊药物 • 剧毒药、麻醉药 药物的种类 药物的领取方法 药物的保管 药柜的位置适宜: 放于光线足,不透光处。 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 毒等分类保管。 • 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 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 • 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 • 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 • 标签上标明药名(中、英文 • 对照)、浓度、剂量。 定期检查:药物如有沉淀、混浊、异味、 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 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各类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妥善 保存。 患者的个人专用药物,应注明床 号、姓名,单独存放 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放阴凉处。 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应根据其性质和对贮藏条件的要求,分别放置于干燥阴凉(约20℃)处或冷藏于2~10℃处保存。 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 易过期的药物,应定期检查,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有计划地使用,避免浪费。 各种中草药应放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品应密盖保存。 易燃、易爆的药物,应单独存放,注意密闭并置于阴凉处,远离明火。
护士在执行药物疗法中的角色和职责 • 1、安全给药 • 2、参与病区药物管理 • 3、掌握正确给药方法和技术 • 4、促进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 • 5、及时与病人沟通,指导病人正确用药
根据医嘱给药 • 1、用药目的。 • 2、药性及配伍禁忌: • 红霉素—口服、静脉点滴,禁用盐水,应用葡萄糖,红霉素与VC属配伍禁忌。 • 青霉素—10%葡萄糖PH值是3 .6,0 .9%盐水PH值是5 .7。 • 3、常用量: • 4、中毒表现: • 5、药物反应:
三查七对: •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 106-4 张红 50%葡萄糖40毫升 Q6H IV
做到五准确 • 给药途径: • 舌下、吸入、口服、注射、直肠、外用。 • 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口服>皮肤
给药的次数和时间 • 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 青霉素有效浓度可维持4-6小时。 • 给药为什么要做到剂量、浓度、时间、方法准确? • (1)剂量、浓度准确: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过大,可引起中毒。(2)方法准确:不同的给药途径是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而定的。(3)时间准确:由于药物的吸收排泄速度不同,为了使药物达到疗效必须做到准时给药。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 指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和利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 优点:安全、方便、经济、实惠。 • 缺点:吸收慢,显效时间长。
备药方法(摆药) • 1、查对:将服药本与服药卡进行查对。 • 2、摆药(配药):可一日三次一次摆完或一日摆三次。 • (1)固体:用药匙。 • (2)水剂:用量杯。 • (3)药量不足1毫升:用滴管。 • (4)油剂:先加入凉开水。 • (5)个人专用药:单独存放。 • 执行三看瓶签法 • 3、再查对。
发药 • 1、按时发药,执行亲视服药法。 • 2、发药前:收集病人有关资料。 • 3、帮助服药或鼻饲。 • 4、发药时病人提出疑问: • 5、按药物的性能,掌握服药中的注意事项:
某些健胃及增进食欲的药物,宜在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后服某些健胃及增进食欲的药物,宜在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后服 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保护性止咳剂,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助消化药宜饭后服,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以便使药物和食物均匀混合,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给药。 • 按药物的性能, • 掌握服药中的注意事项 服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脉率、心率及其节律,脉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齐时,则不可服用。 某些磺胺类药物因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应鼓励多饮水。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铁剂或酸类,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直接接触,可用饮水管吸入,服后再漱口
操 作 药柜;服药本; 小药卡;发药车 或发药盘等 用物准备 向病人解释用药的 目的及注意事项 备药环境清洁、安 静且有足够照明 病人准备 护士应洗手、戴口罩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第四节 吸入给药法 雾化吸入术 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 成细小的雾滴,使其悬浮在气 体中经鼻或口吸入,达到预防 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应用超声波声能, 使药液变成细微的 气雾,再由呼吸道 吸入。 定 义 •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气雾颗粒均匀,随深吸 气可到达终末支气管和 肺泡。 • 气雾经机器轻度加热, 温暖而舒适 • 治疗呼吸道感染 • 改善通气功能 • 预防呼吸道感染 • 湿化呼吸道 • 治疗肺癌 特 点 目 的
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生膜,作用于罐内的液体,使药液表面的张力和惯性受到破坏,成为微细雾滴喷出,通过导管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生膜,作用于罐内的液体,使药液表面的张力和惯性受到破坏,成为微细雾滴喷出,通过导管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 结构与原理
物品准备 操作 超声雾化器 抗生素 氨茶碱 α-糜蛋白酶 药物 地塞米松 其他用物 治疗巾 弯盘 纸巾 电源插座 患者准备 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取坐位或侧卧位。
方法 • 1、加水:冷蒸馏水。 • 2、加药: • 3、调雾量: • 4、定时:
注意事项 • 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 • 2、保护晶体换能器和透声膜。 • 3、禁忌加热水。 • 4、连续使用,中间须间隔30分。
氧气雾化吸入法 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 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 达到消炎、减轻支气管痉 挛、稀释痰液、减轻咳嗽 的目的。 • 咽喉炎、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 肺炎、肺脓肿、肺结核、 • 肺源性心脏病等。 • 抗生素 控制呼吸道感染。 • 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 • 稀释痰液的药物 • 消除呼吸道严整反应, 减轻局部水肿的药物 目的 适应症 结构与作 用原理 常用药物
氧气雾化吸入面罩 操作 用物准备 雾化吸入器、药液、 氧气装置一套。 患者准备 • 解释以取得合作 • 协助取半坐位或坐位, • 漱口清洁口腔。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手压式雾化器 适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药液预置于雾化器内的送雾器中。 由于送雾器内腔为高压,将其倒置,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时,其内的阀门即打开,药液便从喷嘴喷出。 雾滴平均直径为2.8~4.3μm,其喷出速度甚快,80%雾滴会直接喷洒到口腔及咽部粘膜,药物经粘膜吸收。
手压式雾化器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常用药物:拟肾上腺素、氨茶碱、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