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3

第一章:貨幣銀行學簡介

第一章:貨幣銀行學簡介. 1.1 貨幣銀行學之重要性 1.2 貨幣銀行與總體經濟之關係 1.3 貨幣銀行學的內容. 金融體系與實質經濟之間有相互影響,形成貨幣市場、商品市場與外匯市場,每個市場均有其需求與供給。.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政府透過總體貨幣金融政策之操作,可影響金融市場以及實質經濟活動,主要的總體貨幣金融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 附錄:經濟概念 1. 個體經濟學部份: 供給、需求與均衡 2. 總體經濟學部份: 總合供給、總合需求與總體均衡. 第二章:貨幣供給之定義與測度. 一 . 何謂貨幣. 1. 定義 2. 起源

ax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貨幣銀行學簡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貨幣銀行學簡介

  2. 1.1貨幣銀行學之重要性 • 1.2貨幣銀行與總體經濟之關係 • 1.3貨幣銀行學的內容

  3. 金融體系與實質經濟之間有相互影響,形成貨幣市場、商品市場與外匯市場,每個市場均有其需求與供給。金融體系與實質經濟之間有相互影響,形成貨幣市場、商品市場與外匯市場,每個市場均有其需求與供給。

  4.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政府透過總體貨幣金融政策之操作,可影響金融市場以及實質經濟活動,主要的總體貨幣金融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政府透過總體貨幣金融政策之操作,可影響金融市場以及實質經濟活動,主要的總體貨幣金融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

  5. 附錄:經濟概念 • 1. 個體經濟學部份: 供給、需求與均衡 • 2. 總體經濟學部份: 總合供給、總合需求與總體均衡

  6. 第二章:貨幣供給之定義與測度

  7. 一.何謂貨幣 • 1.定義 • 2.起源 • 3.屬性 • 4.貨幣 .所得 .財富之別

  8. 1.定義 • 一種交易的媒介 • 被人民大眾所接受的

  9. 2.起源 • 早期部落民族:以物易物 • 以物易物造成的問題: • 交易的比例無法決定達成協議 • 交易成本高 (何謂交易成本?) • 人類群聚到產生一定組織時以物 易物已經無法滿足物質流通的需求

  10. 發展史 • 夏朝:《史記‧平準書》:「虞夏之幣,…或龜貝。」 • 商朝: 殷商的海貝屬性介於裝飾品和有價物間,該特質提供它變成商品貨幣的可能。 • 春秋戰國的青銅鑄幣 • 秦始皇推行「半兩錢」,圓形方孔的銅錢,即後來錢幣最初面貌。 • 真正使用紙幣是從北宋開始的即是”交子”

  11. 3.屬性:完美貨幣的條件 • 普遍接受性 • 易於辨認 • 品質一致 • 易於分割 • 易於儲藏 • 易於攜帶 • 數量充足 • 價格安定 • 低成本生產

  12. 4.貨幣 .所得 .財富之別 • 流量概念 • 存量概念 • 貨幣數量是存量 • 所得是流量 • 財富是存量

  13. 存量是某一時點的變數量 • 流量是指某一段期間內某變數的變動量 • 財富乃總資產減總負債以後所剩的淨值,是某一時點之存量。

  14. 物物交換制度: • 在產業分工之始,所謂對外交換,實際上仍祇限於以物易物的交換行為,即所謂物物交換制度,也稱為直接交換制度。其主要的不方便或缺點有下列四項:a.缺乏便利交換的共同價值標準,致使交換比率過於複雜: • 兩件物品進行交換的數量比例,稱為交換比率。 在物物交換制度下,因沒有共同價值的計算標準,所以每種物品或勞務的價值均需以多種數量表示,而不能以一種價值表示。 在物物交換的情況下,n 種物品即有選定一種物品作為計價標準,則有(1/2)n(n-1)種交換比例。例如,若有1,000 種商品,則一種商品的價值即有999 種表示方法,而市場內的全部交換比率更多達499,500 種之多。因為交換比率多,所以選定一種物品為計價標準。

  15. b.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交換者: 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交換的雙方所願意提出交換的物品及品質與其交換比例必需一致,才能進行並完成交換。也就是,交換雙方之慾望的雙重一致性(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乃是成交的必要條件,若此項條件不存在,交換就不能完成。 • c.無法發揮價值儲藏的功能: 物物交換制度下,一般性的商品,可能有時間性,無法儲藏。像動植物產品,有生命的限制,經過一段時間不使用,以後即喪失其交換價值。

  16. d.運輸與儲藏的不方便: 物物交換時期,因物品輸送不方便,交換的進行大多限於某一狹小地區,長途運輸與遠地產品交換的物品甚少。因此,市場不容易擴大,即不能進行大量的分工生產。 由於物品容易敗壞或價值(交換比率)變動劇烈,因此更不易將物品儲藏,以儲藏其交換能力(購買力)。即使能以物品方式儲藏購買力,也因為儲藏成本,如倉庫費用、安全支出等偏高,而不易大量展開價值儲藏行為,故資本形成有限,亦有礙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

  17. 貨幣的功能 貨幣有下列四項功能: • 1.價值的標準(stand of value),又稱計算的單位(unit of account)。 • 2.交換的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 3.延期支付(deferred payment)。 • 4.價值儲藏(store of value)。 其中前二項為貨幣的基本功能(primary function);後兩項為貨幣的引申功能(derrived function)。 馬歇爾(Marshall)將貨幣功能區分為抽象與具體兩種功能: 交換媒介與價值儲藏的工具是具體表現的功能。 價值標準與延期支付則為抽象的用途。

  18. 台灣貨幣供給定義 M1A=貨幣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通貨+支票存款+活期存款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M2=M1B+準貨幣 =M1B+定期存款及定期儲蓄存款+郵政儲 金+附買回交易餘額+外國人新台幣存款+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19. 第三章:貨幣本位制度

  20. 貨幣之演進 • 1.商品貨幣 → 可同時作為交易媒介和一般商品使用的物品,其面值與幣材價值相等 ex:貝殼、獸皮 • 2.金屬貨幣 → 銅、金、銀、鐵都曾被選為貨幣 • 3.信用貨幣 → 乃是以發行者信用為基礎而發行的貨幣

  21. 貨幣本位制度分類 • 1.貨幣制度〈monetary system〉之定義 → 乃是一國國內所流通的各種貨幣,依等價關係所建立的貨幣體系與秩序 • 2.本位貨幣 → 法律上承認作為全國的交易媒介,並作為他國與本國兌換的貨幣 ex:新台幣的元〈NT dollar〉、英國的鎊〈pound〉 → 具有無限法償〈unlimited legal tender〉的效力

  22. 3.本位制度分類 銀幣本位 銀本位 單本位 銀兩本位 金幣本位 金屬本位 金本位 金塊本位 複本位 金匯本位 本位制度 黃金準備本位 紙幣本位 純粹紙幣本位

  23. 銀本位制度 • 銀本位制度:指以一定重量及一定成色的白銀作為本位幣的幣材的貨幣本位制度。 • 種類: 1. 銀兩本位 以銀兩作為交易媒介,依銀兩實重來作為價格單位 2. 銀幣本位 銀幣上有面值,依其面值作為交易中介之幣值

  24. 金本位制度 • 1. 金幣本位制〈gold coin standard〉: 係指以法律規定貨幣一單位和一定量黃金之間,維持法定等價關係的一種制度。 • 2.金塊本位制: 不再鑄造金幣,金塊由政府保管持有,市面流通銀行券,銀行券具有無限法償資格,必要時可兌換金塊。 • 3.金匯本位制: 〈1〉政府或央行的黃金存量有限,故對人民的兌換要求,可在金塊或金本位國家的外匯擇一兌換之。 〈2〉貨幣發行準備主要由黃金和儲存外國的外匯構成。

  25. 3.6紙幣本位制度 • 一、黃金準備紙幣本位制度 • 1. 為紙幣前身---黃金攜帶不便 • 2. 為了取信於民---將貨幣與黃金相連接 • 可換等值黃金

  26. 二、純粹紙幣本位制度 • 1.亦稱『管理貨幣』,在適當管理下,只要紙幣發行量能適應人民需要而發行,幣值即能穩定。 • 2.優點 • 攜帶與使用方便 • 成本低廉 • 發行量由政府決定

  27. 三、各種紙幣發行制度 • 1.十足準備發行制度(100% reserve issue system) • (1)優點:穩定民心 • (2)缺點:紙幣發行量受限於現金準備量

  28. 2.固定保證準備發行制度(fixed fiduciary issue system) • 台灣未曾實施此制度 • (1)優點:可保證最低交易貨幣需求之貨幣供給量 • (2)缺點:缺乏彈性 • ---1884年英國之皮爾法案(Peel’s Act)規定:英格蘭銀行得以1,400萬英磅之政府債券為準備金,發行1,400萬英磅之銀行券。

  29. 3.最高發行制度(maximum issue system) • (1)優點:穩定民心 • (2)缺點:數量無法滿足社會交易需要

  30. 4.比例發行制度(proportional reserve issue system) • (1)優點:較上述制度更具伸縮性 • (2)缺點:在快速通貨膨脹或大量現金外流時期易成為貨幣供給之限制因素

  31. 5.伸縮性發行制度(elastic issue system) • 紙幣發行量隨經濟發展需要而增減

  32. 第四章:金融體系概論

  33. 4.1金融體系之功能(圖.課本p53)---資金供給與需求之媒介,儲蓄與投資的橋樑4.1金融體系之功能(圖.課本p53)---資金供給與需求之媒介,儲蓄與投資的橋樑 • 1.金融:資金的流通/融通 • 2.金融中介機構:間接金融,不知資金供給或需求的雙方為誰,全部委由金融機構為媒介 • 3.金融市場:直接金融,資金供需雙方之道交易對象是誰並可決定交易對象

  34. 4.2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機構的分類 (1)貨幣機構:指依法得辦理支票存款進而創造貨幣供 給的金融機構(如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 (2)非貨幣機構:不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如 信託投資公司,郵政儲金匯業局,人壽保險公司)

  35. 4.2金融體系結構-金融市場的分類 (1)貨幣&資本市場:以交易工具之期限為準,貨幣市場為一年或以下的短期有價證卷進行的交易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為一年以上或未定期的金融市場 (2)初級&次級市場:以有價證卷的新舊區分,初級市場也稱原始市場或發行市場,次級市場也稱流通市場或舊證卷市場 (3)集中&店頭市場:依交易場所區分,集中市場組成交易所(證卷交易所)

  36. 4.2金融體系結構-金融市場的分類 (4)債權&股權市場:依持有債卷者的權利性質區分,如持有公司債或成為股東 (5)國內金融&國外金融市場:依交易國境與交易貨幣區分 (6)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市場:依市場組織合法性區分,即地上金融(已納入管理的金融市場)&地下金融(黑市,未納入管理)

  37. 4.3金融市場之工具 • (一)短期信用工具 • 1.本票 • 2.支票 • 3.匯票 • 4.商業承兌匯票與銀行承兌匯票

  38. (二)長期信用工具 • 1.股權工具 • 2.債權工具

  39. (三)貨幣市場工具 • 1.國庫券 • 2.商業本票 • 3.可轉讓定期存單 • 4.銀行承兌匯票

  40. (四)資本市場工具 • 1.政府公債 • 2.金融債券 • 3.公司債 • 4.股票 • 5.重購回協定 • 6.歐洲美元 • 7.開放型基金 • 8.封閉型基金

  41. 金融中介之功能 • (一)減少資訊成本 • (二)降低交易成本 • (三)分擔風險

  42. 第五章:利率概念

  43. (一)利率之定義 • 利率是使用資金的價格

  44. 利率的計算有單利與複利兩種 • 計算n期單利的本利和公式為: • A=C(1 + i x n) • 複利的計算公式為: • A=C( 1+ i )ⁿ

  45. 5.2 現值 • 把將來財富還原成今日價值,稱為現值。 • 還原的方式,用利率來折現

  46. 5.3殖利率 • 某債券於今日已有個市價,特定某時間到期亦有某市價,以此換算之利率稱為殖利率。

  47. 5.4報酬率 • 報酬率 = 資本利得率 + 利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