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5

剧毒化学品安全使用技术

剧毒化学品安全使用技术. 广东永堂有毒物质培训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1. 剧毒化学品的定义与名录 2. 液氯的安全使用技术 3. 氰化物的安全使用技术 4.TDI 的安全使用技术 5. 丙烯腈的安全使用技术 6 、实验室使用要求. 1. 剧毒化学品的定义与名录. 1.1 剧毒化学品的定义 1.2 剧毒化学品的名录 1.3 全省汇总情况. 1. 1 剧毒化学品的定义.

axel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剧毒化学品安全使用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剧毒化学品安全使用技术 广东永堂有毒物质培训有限公司

  2. 主要内容 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与名录 2.液氯的安全使用技术 3.氰化物的安全使用技术 4.TDI的安全使用技术 5.丙烯腈的安全使用技术 6、实验室使用要求

  3. 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与名录 1.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 1.2剧毒化学品的名录 1.3全省汇总情况

  4. 1.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 广义的讲: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剧毒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大鼠试验,经口LD50≤50mg/kg,经皮LD50≤200mg/kg,吸入LC50≤500ppm(气体)或2.0mg/L(蒸气)或0.5mg/L(尘、雾),经皮LD50的试验数据,可参考兔试验数据。 狭义的讲: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

  5. 1.2剧毒化学品的名录 广东省目前使用的剧毒化学品

  6. 1.3全省汇总情况 目前我省涉及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品种共33种 汇总 液氯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氯化石蜡 氰化物 电镀、冶炼、电子、首饰等行业 TDI 海棉厂、涂料厂 其他 制药厂、化验室、科研用

  7. 2、液氯的安全使用技术 2.1液氯的理化特性(简介、性质) 2.2液氯的安全使用要求 2.3液氯的泄漏处置

  8. 剧毒、有色、又活泼; 腐蚀、灼伤、易惹祸; 低温、高压、最可怕; 泄漏影响范围大。 性质

  9. 液氯装卸要求 轻装轻放 是原则; 起重 机械 要保证; 额定 重量 不能小; 制动 系统 双保险; 严禁 垂直 又水平; 禁止 装卸 用叉车。

  10. 液氯存放要求 • 存放 场所 要干净; • 通风 干燥 才放心; • 重瓶 只能 堆两层; • 堆好 不忘 防滚动。

  11. 液氯使用 • 称重 准确 要校验; • 使用 保证 有残余; • 阀门 管道 是关键; • 特种 设备 要检测; • 安全 附件 也勿忘; • 使用 工具 要专用。

  12. 液氯应急措施 • 应急 装备 要配齐; • 发生 事故 不要急; • 少量 泄漏 可堵漏; • 大量 泄漏 要吸收; • 注意 报警 与疏散; • 抢险 完毕 要洗消。 • 不要忘了专业抢险队——广东有毒物质抢险队

  13. 2.1液氯的理化特性 2.1.1简介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

  14. 2.1.2液氯理化性质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COCl2),属剧毒,是一种强刺激、窒息性气体。吸入光气引起肺水肿、肺炎等,具有致死危险。

  15. 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16. 2.2液氯的安全使用要求 2.2.1液氯使用要求(一般/条件要求) 2.2.2气瓶使用安全 2.2.3设施设备要求 2.2.4气瓶装卸设施 2.2.5操作人员要求

  17. 2.2.1液氯使用安全要求  一般要求 1 )、液氯用户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新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2 )、新建、扩建、改建使用液氯的建设项目,应遵守国家相关行政许可制度,未经批准不应建设。 (后期涉及办理《使用许可证》)

  18. 3 )、使用液氯的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应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液氯、氯气管道的使用、检验和维修改造,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第549号令,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另外有固定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对应规范!

  19. 4 )、液氯用户应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的编制应符合AQ/T 9002中的有关规定。(后期安监部门将推行应急预案专家评审,目前省局已培训2000多专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液氯使用单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符合GB 2894相关要求。 《安全标志》(附后)

  20. 禁止标志 安全标志 指令标志 警告标志 提示标志

  21. 禁止标志

  22. 警告标志

  23. 指令标志 必须戴防毒面具 必须戴防护手套 必须穿防护鞋

  24. 提示标志 急救站点

  25. 警示标志 红色警示线

  26. 2.2.1液氯使用要求(条件要求)  作业环境 1)、液氯使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报警浓度,一般为0.5-2ppm)。液氯使用单位的库房不应存放易燃物质和与氯气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有机溶剂、橡胶、油脂等)。 2)、使用氯气场所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应符合GBZ 1和GBZ 2.1中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 mg/m3。

  27. 2.2.2气瓶使用安全 1)、充装量为50 kg和100 kg的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措施(铁链、铁栏杆锁住);充装量为500 kg和1000 kg的气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三角木、U形槽)。 2)、 液氯气瓶使用时,应有称重衡器。气瓶内氯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余压。充装量为50 kg和100 kg的气瓶,应保留2 kg以上的余氯;充装量为500 kg和1000 kg的气瓶,应保留5 kg以上的余氯(建议自动消零)。

  28. 3)、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使用记录,重瓶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3)、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使用记录,重瓶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 4)、液氯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气瓶内压力大于瓶外压力,液态氯向气化器中输送时,应高于气化器的压力(负压相当危险,特别是氯化石蜡行业)。当气瓶出现负压时,应立即关闭控制阀或气瓶阀,防止物料倒灌;负压瓶返回充装单位时应说明,不应向气瓶内充入其他气体(可采用单向阀、止逆阀解决倒灌)。

  29. 5)、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以下的温水加热(瓶身有时候容易结冰)。5)、不应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气瓶,可采用40℃以下的温水加热(瓶身有时候容易结冰)。 6)、 开启气瓶阀门时,应使用专用扳手;不应使用活扳手,管钳等工具。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用力不可过猛;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使用压力、流量用控制阀或针型调节阀调节,不应使用气瓶阀直接用于调节压力和流量。

  30. 7)、为防止工艺系统物料倒灌,不应绕开缓冲器、单向阀(逆止阀),走短路直接使用氯气,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7)、为防止工艺系统物料倒灌,不应绕开缓冲器、单向阀(逆止阀),走短路直接使用氯气,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8)、作业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液氯气瓶瓶阀。 9)、更换液氯气瓶时,不应将残余氯气排在作业场所(局部抽风设施可解决少量自然排放)。 10)、液氯气瓶长期不用,因瓶阀腐蚀而形成“死瓶”时,用户应与供应厂家取得联系,并由供应厂家安全处置。

  31. 2.2.3设施设备要求阀门、管道、缓冲器等 1)、设备、阀门和管道处的连接垫片应选用高强度耐氯垫片(禁止用普通橡胶垫片)。 2)、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一般油脂均可发生反应)。 3)、设备、阀门和管道连接、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阀门要逐只做耐压试验,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做到连接完好、紧密、无泄漏。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气密试验合格,否则,不应投入使用。(压力容器、管道、安全阀、压力表等应经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和校验合格。)

  32. 4)、严格执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安全运行。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过滤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物或残留物,消除泄漏及设备设施故障隐患,保证用氯系统处于正常状态。4)、严格执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安全运行。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过滤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物或残留物,消除泄漏及设备设施故障隐患,保证用氯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不应使用烃类和酒精清洗氯气系统设备、阀门、管道以及加氯机等。

  33. 6)、设备、阀门和管道检修时,应切断氯气来源和传动设备、控制仪器或仪表的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或检查确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应事前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置换处置,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后,方可进行。6)、设备、阀门和管道检修时,应切断氯气来源和传动设备、控制仪器或仪表的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或检查确无压力后,方可进行检修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应事前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置换处置,取样分析合格,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后,方可进行。

  34.  液氯气瓶称重衡器 称重衡器量程应大于气瓶重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并按规定每三个月校验一次,确保准确。

  35.  阀门、气化器 • 阀门 控制阀和针型阀调节幅度能够在所需液氯流量零至最大之间调节,并能够保证在气瓶失效时,能够有效地关闭液氯的输出。 • 气化器 采用盘管式气化器,热水侧设温度控制,液氯管道设排放阀(尽可能同外吸收装置);不宜使用釜式气化器。

  36.  缓冲器、调节阀或限压阀 • 缓冲器1、用于大量使用氯气系统的缓冲器应有足够的容积,容积量原则上应同反应器容量相同,安装放置应有一定高度。2、缓冲器应设压力表、排污阀、安全阀及压力报警装置,安装应符合工艺要求,定期排污、清洗。 • 调节阀或限压阀1、 采用自动调节阀的工艺管道,应设手动紧急切断阀,保障安全。2、 限压阀能够根据加氯机所需压力、流量零至最大之间调节、限定。

  37.  压力表、流量表 • 压力表 压力表应选用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应采取硅油隔离措施),其量程应当为正常使用压力的一倍以上,并应有标定的最大使用压力安全线及有效期检验标志、铅封。压力表的校验期不应超过六个月(半年校验一次,质监局)。 • 流量表流量表的耐压等级、材质、耐腐蚀性等指标应符合氯气使用要求,且安装位置符合使用要求。

  38.  单向阀、温度计 • 单向阀(逆止阀)  单向阀(逆止阀)耐压等级、材质、耐腐蚀性等指标应符合氯气使用要求,且安装位置符合工艺要求。 • 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及安装位置应符合工艺控制要求。

  39. 2.2.4液氯气瓶装卸设施 1)、充装量为100 kg、500 kg和1000 kg的气瓶装卸时,应采取起重机械(双制动措施),不应使用叉车装卸。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气瓶重瓶时总重量的一倍以上,挂钩牢固,制动可靠。(一般要用3.5吨以上的起重机械,气瓶中480-500kg) 2)、充装量为50 kg的气瓶装卸时,车辆货箱、使用平台处要用橡胶板衬垫,用手推车搬动时,应加以固定。

  40. 2.2.5液氯使用的操作人员要求 1)、专业资格要求  液氯用户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省厅发证)。 2)、其他条件 A、年龄满18周岁。B、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氯气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氯气作业对心、肺、呼吸道功能要求较严格)。C、符合氯气工种作业特点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41. 2.3液氯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应急处理 1)、液氯气瓶泄漏时,不应向瓶体喷水,抢修人员在戴好防护用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转动气瓶,使泄漏部位朝上,位于氯的气相空间。 2)、瓶阀密封填料函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

  42. 3)、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处理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3)、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处理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 4)、目前亦可采用带压堵漏设施进行堵漏,主要这也能对瓶阀泄漏。

  43. 3、氰化物的安全使用技术 3.1氰化物的理化特性 3.2氰化物的安全使用要求 3.3氰化物的泄漏处置

  44. 氰化物 • 剧毒 溶水 难燃烧; • 结晶 颗粒 较安全; • 粉末 细小 才担心; • 怕酸 怕热 怕潮湿。 • 轻拿 轻放 防坠落; • 库房 通风 要良好。 • 监控 防盗 要确保; • 防火 防潮 也重要。

  45. 氰化物 • 运输 工具 要专用。 • 溶解 器皿 不混淆。 • 使用 现场 要监控; • 涉毒 设备 能上锁。 • 禁止 酸槽 靠毒槽; • 车间 通风 最重要; • 防止 中毒 排风罩。 • 污水 处理 要注意; • 破氰 完毕 才综合; • 否则 可能 把命要。

  46. 氰化物使用单位注意事项 • 仓库通风 • 仓库防潮 • 车间通风(整体通风、局部排风) • 禁忌物:氰化物+酸 HCN气体 • 投料:预溶解、氰化亚金钾粉料投料 • 三专用:运输工具专用,溶解工具专用,污水处理设施专用(必须破氰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