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63 Views
中 暑. 广州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张智琳 2013 年 5 月. 概 念. 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特征: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高热) 汗腺功能衰竭(无汗) 水电解质丢失过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气温(室温> 32℃ ) 高湿度( > 60% ) 风速小 发病机制: 产热>散热 散热受阻. 疾病分级. 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诊断要点. 先兆中暑 头昏、头痛、口渴、多汗、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体温正常或略高. 诊断要点.
E N D
中 暑 广州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张智琳 2013年5月
概 念 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特征: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高热) 汗腺功能衰竭(无汗) 水电解质丢失过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 高气温(室温>32℃) • 高湿度( > 60%) • 风速小 发病机制: • 产热>散热 • 散热受阻
疾病分级 • 先兆中暑 • 轻症中暑 • 重症中暑
诊断要点 • 先兆中暑 头昏、头痛、口渴、多汗、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体温正常或略高
诊断要点 • 轻症中暑 1.上述症状加重 2.体温轻度升高 3.早期循环功能紊乱 面色潮红、大汗、皮肤灼热或 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冷、血压下降 脉搏增快
诊断要点 • 重症中暑 热痉挛 热衰竭 热射病(日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 非劳力性热射病
热痉挛 • 健康青壮年 • 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后盐份丢失 • 临床表现: 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伴疼痛(腓肠肌、腹壁肌、 肠平滑肌、膈肌) 体温正常或略高 要与急腹症鉴别
热衰竭 • 老年人、未能适应高温者 • 失水、失盐 • 临床特点: 起病急 头痛、头晕、恶心 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 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 可伴晕厥、抽搐等
热射病 • 老年人、产妇、原有慢性病者 • 临床特点: 高热、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干热 疲乏、头晕、头痛、恶心、汗少 高热、神志改变、干热无汗,可伴呼吸浅快 紫绀、抽搐、瞳孔变化 休克、心衰、肺、脑水肿、横纹肌溶解 肝肾衰竭、DIC等
日射病 • 烈日下或强烈热辐射下 •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剧烈呕吐、烦 躁不安,甚有昏迷、惊厥。 体温正常或稍高
鉴别诊断 • 热痉挛与急腹症 • 中暑高热与中枢性感染、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 • 中暑抽搐与癫痫 • 热衰竭与消化道出血、异位妊娠、低血糖 • 日射病与农药中毒
病情判断 • 预后较差: 1. 热射病昏迷超过3小时 2. 年老体弱并伴有慢性疾病的热射病人 3. 肛温超过41℃ 4. 发生深度黄疸、充血性心力衰竭、DIC 急性肾衰竭 危重病人尽快转送上级医院继续抢救
治 疗 迅速转移、补充盐水、宽衣散热 一、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 1. 物理降温: 淋水、浸水、擦身、冰敷、吹风 2. 酌情静滴糖盐 3. 其他治疗:刮痧、揪痧
治 疗 二、重症中暑 1. 物理降温: 体外冰敷、体内降温 注意:1小时内降至37.8-38.9℃ 2. 药物降温: ①氯丙嗪25-50毫克+葡萄糖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 1-2小时 ②氯丙嗪、异丙嗪各25毫克+葡萄糖溶液100毫升静 脉滴注10-20分钟 ③纳洛酮 0.4毫克-1.2毫克+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静脉 注射,30-90分钟重复使用
? 糖皮质激素 治 疗 3. 对症治疗 ①呼吸通畅 ②纠正休克,防治心衰 ③平衡内环境 禁用右旋糖酐 ④治疗脑水肿、肾衰竭、 DIC等
预 防 1. 衣着:宽松透气、浅色 2. 注意劳逸结合 3. 补充含盐饮料 4. 劳动环境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