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九章 东北区

第九章 东北区.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整治 第三节 三江平原 第四节 东北振兴与城市建设. 教学重点 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 阐明东北区三江平原的建设和发展 。 阐明东北振兴与东北城市区域的建设的关系 。.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一、自然地理条件 ( 1 )地表结构 1 )平原广大:辽宁平原、松嫩平原、松江平原 2 )山地相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3 )水体相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黄海、渤海、辽河. ( 2 )东北区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

aw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东北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东北区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整治 第三节 三江平原 第四节 东北振兴与城市建设

  2. 教学重点 • 阐明东北区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 • 阐明东北区三江平原的建设和发展。 • 阐明东北振兴与东北城市区域的建设的关系。

  3.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表结构 1)平原广大:辽宁平原、松嫩平原、松江平原 2)山地相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3)水体相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黄海、渤海、辽河

  4. (2)东北区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 a: 特征 ①冬季寒冷而漫长 ②夏季暖湿而短促 b: 成因 ①冬季:纬度因素,近邻冬季风源地 ②夏季: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地表结构

  5. (3)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 a: 植被 ①大兴安岭北部:以兴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 ②大兴安岭中、南部:以蒙古栎为主成份的温带落叶栎林 ③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主要由红松等构成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④千山山地:柞蚕丝和温带水果生产基地 b: 土壤 ①大兴安岭北部针叶林区 灰化土 ②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林区 暗棕壤 ③南部落叶阔叶林区 棕壤 ④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 黑土 ⑤东北平原西部草甸草原区 黑钙土 ⑥西南部的沙质平原区 沙土

  6. 北半球多年冻土剖面图解 (4)冻土发育广泛 a: 分布 ①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带(<-5℃) ②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带(<-3℃) ③.岛状多年冻土带(<0℃) b: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沼泽面积广 a: 成因分析 b:分布

  7. 二、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2)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 3)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置较好 图9-4 东北区北部宜农荒地分布

  8.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东北区,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经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9. 一、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1、能源工业发展滞后,高耗能产业过于集中,缺电少煤的状况不断加剧。 2、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3、原材料的深加工不足。 4、交通运输紧张,通讯设备落后。 5、生态破坏严重,一些大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加重。

  10. 根据本区资源与经济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区发展的方向是:充分发挥资源与经济优势,深化改革,加速技术改造,建设现代化的重工业与农林牧业基地, 积极发展轻工业,大力加强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使之成为产业结构协调,地区布局合理的经济区。充分利用沿海、沿边区位优势,积极对外开放,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东北经济圈。

  11. 二、水利建设 1、问题 东北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2、措施 1)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 2)松花江、辽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辽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12. 松花江流域图

  13. 三、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1、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 1)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如小兴安岭,由于长期超采,已到后继无林程度,森林质量下降,红松等针叶林可采资源日趋枯竭。 • 2)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2、战略措施 • 1)坚持合理采伐。对木材的采伐应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 • 2)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14. 四、开发旅游资源 东北区旅游开发较晚需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开展特色旅游,结合对外开放、边贸的发展,以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 六、能源建设 冰灯节 天池

  15. 主要参考文献 • 1.李祯等.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2.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 3.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 4.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编著.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 5.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 6.孙颔军主编.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6. 第三节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主冲积而成,面积10.89万平方公里。目前国务院已将该区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要求建成为比较稳产高产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大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基地。

  17. 一、三江平原的形成演化与自然地理条件 (一)三江平原的形成演化 1.第三纪以湖泊为主,河湖与沼泽并存时期 2.第四纪为河流旺盛堆积时期 3.全新世河流堆积与沼泽化时期

  18. (二)平原自然地理条件的主要特点 • 1.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洼地星罗棋布,地表多有粘土、亚粘土覆盖,为我国沼泽面积最大的区域。 • 2.属温带大陆性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 3.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河道弯曲,承泄能力差。 • 4.土壤以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为主,有大面积的天然沼泽植被和沼泽化草甸植被。

  19. 二、三江平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一)具有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优越条件 (二)主要问题和开发治理途径 1.主要问题 ①农林牧结构失调、垦建脱节 ②洪涝严重,重排轻灌 ③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

  20. 2.开发治理途径 ①根据地貌类型,进行多层次开发 ②坚持以治水和改土为中心的综合治理

  21. 第四节 东北振兴与东北城市区域建设 • 东北在建国初期是国家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主要实施地,担当着国家在落后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重工业体系的重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却呈现出诸多不适应症状,东北发展面临的困境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 • 东北现象?

  22. 一、东北振兴要有城市观点 (一)东北的衰落是城市的衰落 东北的衰落,不仅是工业的衰落,在经济下滑的同时,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23. (二)振兴东北要振兴东北的城市和城市区域 东北的工业体系是以城市和城市区域为平台发展起来的,东北经济的辉煌也是依托城市和城市区域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铸就的。

  24. 二、东北城市区域态势 (一)东北地区是城市密集的经济区域 (二)东北城市区域发展优势 (三)东北城市区域有待进一步建设

  25. 三、东北城市区域的分层次合作互动 (一)加强大城市之间的合作,共建区域共同市场 (二)发挥沈大城市区的龙头作用,推动城市区域发展 (三)推动各类城市之间的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