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第七章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概述 长期投资决策的依据 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 长期投资决策的实例. 长期投资的特点 影响时间长 投资数额多 不经常发生 变现能力差. 长期投资的程序. 投资项目的提出. 投资项目的评价. 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的执行. 投资项目的再评价. 第二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依据. 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 ——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的构成内容 现金流入量:由投资项目实施而引起的现金收入的增加或现金支出的减少 现金流出量:由投资项目实施而引起的现金支出的增加或现金收入的减少

avi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财务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财务管理

  2. 第七章 长期投资 • 长期投资概述 • 长期投资决策的依据 • 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 • 长期投资决策的实例

  3. 长期投资的特点 • 影响时间长 • 投资数额多 • 不经常发生 • 变现能力差

  4. 长期投资的程序 投资项目的提出 投资项目的评价 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的执行 投资项目的再评价

  5. 第二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依据 • 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现金流量 • 现金流量的构成内容 • 现金流入量:由投资项目实施而引起的现金收入的增加或现金支出的减少 • 现金流出量:由投资项目实施而引起的现金支出的增加或现金收入的减少 现金净流量(NCF)=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6. 利润与现金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中,为什么要使用现金流量而不使用利润? 利润是会计中的概念,它与现金流量有较大的区别 现金流量的确认与现金收支发生时间相一致 收到现金时确认现金流入量 支出现金时确认现金流出量

  7. 为什么? 首先,有利于科学地考虑时间价值因素 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一定要弄清每一笔预期收入款项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时间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在衡量方案优劣时,应根据各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按照资金成本,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确定。

  8. 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购置固定资产付出大量现金时不计入成本; 2、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折旧或损耗的形式逐期计入 成本时,却又不需要付出现金; 3、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垫支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和回收 时间; 4、只要销售行为已经确定,就计算为当期收入,尽 管其中有一部分并未于当期收到现金; 5、项目终了时,以现金形式回收的残值和垫支的流 动资产在计算利润时也得不到反映。

  9. 其次,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现金流量能更科学、更客观地评价投资方案的优劣;而利润则明显地存在不科学、不客观的成分。 1、 利润计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存货估价、费用摊配和折旧计提等不同方法的影响。净利润的计算比现金流量的计算有更大的主观随意性。因而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不太可靠! 2、 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流量。若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作为收益,具有较大的风险,容易高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10. 利润VS现金流量 • 例:某项目投资总额1000万元,分5年在年初支付工程款,2年后开始投产,有效期限为5年。投产开始时垫付流动资金200万元,结束时收回。每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付现成本700万元。 • 假设:现金流出在年初支付,现金流入在年末取得、不考虑所得税。 • 分析:该项目在投资期各年的利润以及现金流量。

  11. 结论: • 整个投资年限内,利润总额与现金净流量总计是相等的。 • 利润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的分布不受影响。 • 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更重要。

  12. 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 所得税的支付会造成现金流出,还会影响现金流量的金额与时间分布 • 收入增加,一方面会导致现金流入量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应交所得税流出增加 • 折旧等非付现成本并没有引起现金流动,但税法规定它们可以计入成本,从而具备了抵税作用,成为“税盾”或“税收挡板”。

  13. 折旧的税收挡板作用 × 折旧的税收挡板作用从数量上等于税率与折旧的乘积

  14. 现金流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P244 • (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如沉没成本 • (2)机会成本 • (3)部门间的影响

  15. 项目现金流出量 垫支营运资本 初始投资 经营支出 增量营业成本

  16. 经营收入 项目现金流入量 垫支营运资本 的收回 成本降低额 净残值

  17. 现金流量的种类 • 现金流出量包括: • 建设性投资 • 垫支营运资本 • 经营支出 • 现金流入量包括: • 经营收入 • 固定资产残值收入 • 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 •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18. 项目投资三阶段现金流量 • 初始投资 • 购建固定资产等建设性支出、营运资本的垫支 • 营业现金流量 • 项目投产后,在整个生产经营期内正常经营所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两大部分,通常以其差额,即年营业现金净流量表示 • 终结现金流量: •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收入、垫支营运资本的收回

  19. 现金流量的计算 • 投资初期 NCF=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一般假设是在年初发生。 • 项目经营期 营业现金流量(NCF)=税后利润+折旧及摊销 一般假设在年末发生。 • 投资末期 NCF=营业现金流量+回收固定资产残值+回收流动资金 一般假设在年末发生。

  20. 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利润+折旧及摊销 =(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折旧及摊销)×(1-税率)+折旧及摊销 =销售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及摊销×税率 P226 例7-3

  21. 例1 • 某公司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假设所得税率为40%,公司资金成本率为10%。 • 甲方案需投资30000元,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5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5000元。 • 乙方案需投资40000元,使用寿命、折旧方法与甲方案相同,5年后有残值收入5000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8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60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300元。开始投资时还需垫支营运资金3000元。

  22. 例1: 解:甲方案现金净流量: 甲设备年折旧额=30000/5=6000元 NCF0=-30000元 NCF1~5=(15000-5000-6000)×(1-40%)+6000=8400元 乙方案现金净流量: 乙方案年折旧额=(40000-5000)/5=7000元 NCF0=-40000-3000=-43000元 NCF1=(18000-6000-7000)×(1-40%)+7000=10000元 NCF2=(18000-6300-7000)×(1-40%)+7000=9820元 NCF3=(18000-6600-7000)×(1-40%)+7000=9640元 NCF4=(18000-6900-7000)×(1-40%)+7000=9460元 NCF5=(18000-7200-7000)×(1-40%)+7000+3000+5000 =17280元

  23.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 动态评价法 • 净现值法(NPV) • 内部收益率法(IRR) • 获利指数法(PI) • 静态评价法 •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Pt) • 投资收益率法

  24. 净现值法 • 基本原理 净现值等于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算成现值减去初始投资额现值后的余额。 • 决策标准 • 单个方案,NPV≥0的方案均可接受,若NPV<0,拒绝方案。 • 互斥方案,在可行方案中选NPV大的方案。

  25. 接前例: 解:NPV甲=8400×(P/A,10%,5)-30000 =8400×3.7908-30000=1842.72元 NPV乙=-43000+10000×(P/F,10%,1) +9820×(P/F,10%,2) +9640×(P/F,10%,3) +9460×(P/F,10%,4) +17280×(P/F,10%,5) =-43000+10000×0.9091+9820×0.8265+9640×0.7513+9460×0.6830+17280×0.6209 =-1359.906元

  26. 内部收益率法 • 基本原理 内部收益率指的是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 计算方法 • 投资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相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年金现值计算原理计算内部收益率。

  27. 内部收益率法 • 计算方法 • 投资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不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逐次测试法来确定内部收益率。 • 决策标准 • 单个方案,需设置基准内部收益率i,IRR ≥ i即可接受;IRR<i则放弃。 • 互斥方案,在可行方案中选内部收益率高的方案。

  28. 接前例 解:甲项目 NPV甲=8400×(P/A,IRR,5)-30000=0 (P/A,IRR,5)=30000/8400=3.5714 查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表得: (P/A,14%,5)=3.4331 (P/A,12%,5)=3.6048 用插入法计算: IRR=13.61%

  29. 乙项目的IRR,按照逐步测试法的要求,自行设定折现率并计算净现值,据此判断调整折现率,得到以下数据:乙项目的IRR,按照逐步测试法的要求,自行设定折现率并计算净现值,据此判断调整折现率,得到以下数据: 最接近于零的两个净现值临界值∣NPV1∣= 1043.79,∣NPV2∣=-184.76,相应的折现率r1=8%,r2=9%,应用内插法: IRR=8%+ 1043.79 /( 1043.79 + 184.76)×(9%-8%)=8.85%

  30. 获利指数法(PI) • PI=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初始投资额 • 判断标准:只有获利指数大于1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 优点是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 缺点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31.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 基本原理 静态投资回收期指从项目投建之日起,用每年项目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来补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表达式: 计算公式: • 决策标准 • 单个方案,需设置基准投资回收期Tc,Pt≤TC即可接受;Pt>Tc则放弃。 • 互斥方案,在可行方案中选投资回收期短的方案。

  32. 投资收益率法 • 基本原理 通过计算项目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的报资收益率来判断项目投资优劣。 表达式: NB为年平均净收益,K为投资总额 • 决策规则 • 单个方案:需设基准投资收益率Rc。若R≥Rc,接受;若R<Rc,则拒绝。 • 互斥方案:在可行方案中选择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方案;

  33.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的实例 •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 固定资产寿命决策 • 投资期决策 • 风险投资决策

  34. 净现值法应用 例1: 某企业拟生产一种新产品,估计该产品行销期为8年,每年可产销产品20 000件,每件售价100元,销售单位产品成本70元(包含折旧),所得税率为25%。为生产该产品需购买一套设备,其买价为150 000元,安装费为5000元,8年后设备的残值为7000元,采用直线折旧法;为生产该产品还需垫支流动资金20 000元。该企业规定其投资报酬率至少达到10%。根据上述资料对这套设备应否购置进行决策。

  35. 解:该设备年折旧=(155 000-7 000)/8=18500元 NCF0=-150 000-5 000-20 000=-175 000元 NCF1~7=20 000×(100-70)×(1-25%)+18500 =468500元 NCF8=468500+20000+7000=495500元 NPV=-175 000+468500×(P/A,10%,7)+495500×(P/F,10%,8) =-175 000+468500×4.86842+495500×0.46651 =2337010.48元 净现值为正,所以企业应购置该套设备。

  36. 固定资产更新 例2: 某企业原有一批货车,是4年前购入的,原购置成本为400 000元,估计尚可使用6年。假定期满无残值,已提折旧(按直线法计提)160 000元,账面价值为240 000元。使用这批汽车每年可获运输收入595 000元,每年支付变动成本455 000元。该公司为提高运输周转量,降低消耗,准备另行购进一批新型车辆,约需600 000元。估计新型车辆可使用6年,假设期满无残值。购入新车时,旧车作价145 000元,使用新车后可增加营业收入110 000元,同时节约变动成本39 000元。假设折现率为14%,所得税税率25%,试决策其应否更新旧货车?

  37. 设备更新方案对比情况表

  38. 旧设备: 年折旧=40 000元 NCF0=-145 000元 NCF1~6= 595 000-455 000-(595 000-455 000-40 000)×25%=115 000元 NPV=-145 000+ 115 000×(P/A,14%,6)=302 200.5元 新设备: 年折旧=100 000元 NCF0=-600 000元 NCF1~6= 705 000-416 000-(705 000-416 000-100 000)×25%=241 750元 NPV=-600 000+ 241 750×(P/A,14%,6)=340 093.23元 选择新设备

  39. 差额净现金流量法 • △初始投资 =-555 000 • △营业净现金流量 =126 750 • △期末现金流量 =0 • △NPV=-455 000+126 750×(P/A,14%,6) =37 892.73 • △NPV大于0,选择新设备

  40. 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 • 该资产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年平均值 1.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 UAC=ΣNCFt /n 2.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即平均每年的现金流出。 • UAC=ΣNCFt ×(1+ i)-t /(P/A,i,n)

  41. 1.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旧设备年平均成本 =(600+700×6-200)÷6 =767(元) 2.新设备年平均成本 =(2400+400 ×10-300)÷10 =610(元) 应进行设备的更新。

  42. 使用平均年成本法要注意的问题 • ①平均年成本法是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特定的更换设备的方案。即“局外观” • ②平均年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将来设备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43. 二、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

  44. 决策树法 • 基本原理 通过分析投资项目未来各年各种可能净现金流量及其发生概率,计算项目的期望净现值来评价投资项目。 表达式: • 决策规则 • 单一方案,期望净现值≥0接受,否则拒绝。 • 互斥方案,在可行方案中选期望净现值大的方案。

  45.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 基本原理 首先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来调整贴现率,然后再根据调整后的贴现率计算项目投资的净现值,根据净现值来进行互斥选择投资决策或选择与否投资决策。 • 决策规则 • 单一方案,净现值大于等于零接受,否则拒绝。 • 互斥方案,在可行方案中选净现值大的方案。

More Related